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746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docx

重组竹子项目建议书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

小径竹重组结构与装饰材料

项目建议书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2011-7-16

重组竹制品已成为竹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重组竹材相关产品已经广泛用于高档地板、家具、装饰等行业,正逐渐成为绿色家装行业的新宠

第一章、项目概况

《小径竹重组结构与装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解决我国农村竹资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瓶颈技术问题,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竹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一体化技术与产业体系,使全国重组竹生产加工企业不仅在资源数量、产品种类以及产业规模等方面实现高速增长,而且在资源质量、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提高,带动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项目名称:

小径竹重组结构与装饰材料;

二、主要产品:

工程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用材、地板用材、室外用材等;

三、生产规模:

年产5万立方米竹重组产品生产线;

四、投资金额:

人民币1.2亿元。

第二章、立项理由及主要内容

一、立项目的:

竹重组材的研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研究员承担了该项研究选题,针对我国大量的小径杂竹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术、资源、经济效益及应用方向的综合分析,解决了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可行性,为小径杂竹的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

只要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用小径杂竹完全可以生产具有较高物理力学性能的重组竹板材;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该项研究成果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通过了科技部与国家林业局的专家组的科研成果评审与鉴定。

2、立项意义:

重组竹属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的新产品。

它的竹材利用率高;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外表美观;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是中国竹产区最有发展潜力的资源环保型的科研产品,可用作工程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用材、地板等,经过模压可作各种特殊用途。

3、项目任务:

小径竹重组结构与装饰材料项目是以小径竹和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通过单元疏解、树脂浸渍以及热压工艺而制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与装饰材料。

与木基装饰材料相比较,小径竹重组材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纹理清晰,具有良好装饰性能,可以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以及室内装璜装修工程。

4、项目目标:

通过改性酚醛专用胶研制、工业化专用设备研发及竹重组材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目标开发出环境友好的竹重组材及户外地板、桥梁板、家俱板、工艺板等系列产品,不仅要克服了竹材横向强度不足、横截面尺寸小的缺点,还要具有环保、强度大、性能稳定、易于二次加工和防水、防腐、防蛀等特点,是替代高档天然木材的理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户内装修、家具生产、地板和户外建设。

重组竹产品的成功研发对提高我国竹材资源的利用率、拓宽竹材应用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对实施生态式经营、多元化发展全力推进竹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的竹产业先后经历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干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连片经营的四次跨越,重组竹项目实施的目标就是要走出一条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为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章、项目效应、应用范围和市场分析

一、项目效应:

重组竹材是大幅度提高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竹国之一,竹林面积72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33%,目前全国约有350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

重组竹项目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毛竹资源利用率最高的项目,如竹地板的材料利用率为33%,而重组竹地板的利用率可高达90%。

大力发展重组竹项目将是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一场革命。

随着人们对资源、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天然、环保、高资源利用率的重组竹地板,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企业生产重组竹产品,为竹农致富开辟新的途径。

2、应用范围:

重组竹项目产品目前大部分应用于室内建材,而重组竹材一样可以应用于户外,目前用于户外的主要是木材,例如游泳池、凉亭、木浅道、廊架等等。

用于户外的木材一般为俄罗斯樟子松、铁杉、红松等珍贵木材,从保护和节约木材资源的角度来讲,充分发挥竹材资源,利用其高强度、高硬度、高刚性等竹材特性,提高竹产品的防腐性和尺寸稳定性,加大力度开发适销对路的竹户外产品,替代部分户外木材,将是重组竹材拓宽使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

3、市场分析:

中国的竹林面积720公顷中纯竹林420万公顷,毛竹林300万公顷,“户外重组竹材”不仅可以使用毛竹林,特别是可以使用其他小口径杂竹,无论从提高毛竹的利用率还是扩大竹材的使用领域,重组竹材都是竹材使用方向上的一场革命。

家具是由各种材料构成的,材料是制造家具的物质基础。

在家具长期发展的进程中,长期使用木材,进入工业时代,开始批量应用金属、塑料、玻璃材料,但木材仍是主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业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家具出口大国,当前正向家具强国迈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具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家具原辅材料的需求必然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由于人类在发展进展中,尤其是工业经济时代以来,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利用与消耗,使木材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濒临枯竭,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严重,沙尘暴……,生态环境恶化,使人们饱受环境污染之苦、危及人类的生存。

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生产与社会文明,工业化与生产环境的关系。

保护天然森林,保护热带雨林,封山育林,大力推广种植速生材,推行森林认证[又称木材认证,包括森林经营认证(FMC)和产销监督链认证(COC)]等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并付之行动。

因此近年来优质木材,特别是硬木的供应量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如红木的价格成倍,甚至数十倍的上涨。

木材供需矛盾的加剧,严重制约了中国家具业的发展,成为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挥聪明才智,从多方面入手,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开发了多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如松木脱脂技术,松木家具的开发,EO级(或无醛)低游离甲醛释放量人造板,功能性人造板,纸蜂窝板,木塑复合材料(WPC材)等。

重组竹是一种近年开发应用,引人注目的新材料。

该材料完全是中国人自主开发的新材料。

80年代后期起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重组竹从材料结构、制造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户外重组竹材在借鉴重组竹地板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防霉功能、调整胶粘剂系统、采用热压工艺,使最终的产品既能大大提高竹材的材料利用率,又具有防腐木材的特点。

中国每年用于国内的户外木材可达60万立方米,30亿元之多,欧美国家的户外木材用量至少是中国的50倍以上,销售量至少是1500亿元以上,我国生产的“户外重组竹材”只需每年占国内外销售量的1%,就会给我们的农民带来15.3亿元以上的收入,因此推动国内“户外重组竹材”生产和国际销售,替代部分户外用木材,保护资源,鼓励农民种竹和创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第四章、行业地位和前景展望

一、行业地位:

我国竹林资源非常丰富,共有竹种40多属,500多种,竹林面积达500万hm2,竹材总蓄积量约9700万T,竹材年产量1800万T。

全国有竹林分布或栽培的省(区)达27个,主要分布在南方17个省(区)。

我国竹林资源是以毛竹林为主,面积为300万hm2,占竹林面积的60%,其他竹种(丛生竹、散生小径竹等)面积为200万hm2,占竹林面积的40%。

年产毛竹4亿根,杂竹1180万吨。

近几年,我国竹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个从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流通贸易的新兴产业。

尤其是我国的竹材人造板行业,发展更快。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竹材人造板企业近千家,年产量达27.71m3(不含竹碎料板、竹地板),产品主要用作建筑模板、车厢底板、包装箱板、家具面板等。

但是,我国的竹材人造板行业90%以上以毛竹为原料,而大部分杂竹,特别是小径杂竹迄今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扩大竹产品原料来源,对振兴广大竹产区经济,保证我国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竹材资源和竹产量占世界竹产量的1/2,也是世界上研究、开发与应用竹材最多的国家。

我国竹材人造板的生产,竹材人造板产量仅占木质人造板的2%。

为此,中国林业科学院以南方地区资源较丰富的小径杂竹早竹、高节竹为原料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成功解决了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可行性与产品市场规划发展前景问题,确立了竹重组项目的行业地位。

我国是竹材生产大国,竹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目前每年有大量的小径级竹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小径级竹材利用的主要技术难题是竹壁薄,竹青难以胶合。

本项目在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下,研制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与设备,解决了小径竹竹青难以胶合的难题,为小径竹的大规模工业化利用提供料技术支持。

该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可以使小径竹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竹材的附加值增加200%以上,可以大幅度提高竹产区竹农的收入,在今天的竹加工行业中具有革命性地位。

同时在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利用小径杂竹及木材加工剩余物生产重组竹材,属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选址只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就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前景展望:

革命性的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给竹材精深加工将注入神奇的科学力量,竹重组项目成功地推进了竹材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可以对竹产品的深度加工的八个方面上产生科学性、革命性作用:

1、重组竹地板生产技术:

针对目前重组竹地板产品质量不稳定,容易随使用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表面裂缝等质量问题,可以对重组竹地板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升,研制出高渗透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和高封闭性、高弹性、高防水性新型竹地板漆,完善了重组竹地板生产工艺;

2、彩色竹地板生产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竹地板一直只有本色和碳化两种颜色,色泽单调,不能满足消费群体对颜色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对竹材染色技术的系统研究,研制出高渗透性染液,解决了竹材不易染色和染色均匀度差的问题,同时还开发出了系列珍贵树种彩色竹地板产品;

3、新型复合竹地板生产技术:

针对目前工业上生产的竹地板和竹胶板都以大径毛竹为原料,原料来源狭窄且竹材利用率较低,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可以对新型复合竹地板生产技术进行了集中攻关,研制出辗压设备、辗压竹片定型设备和甲醛消纳剂,开发出新型复合竹地板新产品,实现了小径竹和竹梢头的高效利用;

4、新型PUF共缩聚树脂胶生产技术:

目前,竹材工业用胶粘剂总量95%以上为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制造的竹材人造板耐水、耐热、耐久性好,但生产成本高,而以脲醛树脂为胶粘剂制造的竹材人造板生产成本低,但耐水、耐热、耐久性差,对新型PUF共缩聚树脂胶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的集中攻关,研制出了高性能低成本新型PUF共缩聚树脂胶,系统研究了以PUF共缩聚树脂胶为胶粘剂的重组竹地板和竹胶板的生产技术,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生产成本比酚醛树脂降低15%~25%;

5、BL—无毒阻燃剂生产技术:

现有的竹制品大都没有经过阻燃处理,而竹材又是一种易燃材料,因此对其进行阻燃处理意义重大。

项目研发的阻燃剂具有环保无毒、阻燃性好、抑烟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与脲醛树脂同用时兼具降甲醛功能;

6、竹质防火装饰板生产技术:

通过利用自行研发的阻燃剂处理后即可生产出具有阻燃和环保性能的竹质防火装饰板,用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制造;

7、新型竹集成材家具生产技术:

针对目前家具制造业出现原材料危机,造型简洁、轻巧、优美,工艺简单、材料环保的全竹家具将成为未来家具的主力军的现状,对新型竹集成材家具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典型结构强度及零部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研制出新型竹质立芯家具板材。

8、阻燃竹材刨花板生产技术:

通过利用下脚料和自行研制的阻燃剂来生产阻燃竹材刨花板。

与一般普通竹材刨花板相比,阻燃竹材刨花板的阻燃性能不但大大提高,而且其环保性能即甲醛释放量也大大改善;

第五章、项目技术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林业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重大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目前全院拥有19个研究所、中心,10个共建机构,分布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简介:

木材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3月14日,事业编制267人,为副司局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同时为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会员。

目前设有综合管理处,科技处,成果推广处和计划财务处等4个职能部门;设有木质功能材料研究室,复合工程与结构材料研究室,木材化学与改性研究室,木材物理与干燥研究室,木材力学与木结构研究室,木材构造与利用研究室,人造板与胶粘剂研究室,机电室,木制品研究室,木材保护研究室和标准化与产业政策研究室等11个研究室;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中心(《木材工业》、《中国人造板》期刊),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实验中心4个独立核算单位;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科学分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材干燥产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刨花板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人造板装饰纸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林业分会办公室秘书处和中国林科院人造板与木材检验实验室等14个挂靠机构。

设有14个研究方向:

木材解剖学、木材化学、木材物理学、木材力学、木材生物学、木材性质培育利用关系学、木材理化改良、木材保护学、木材干燥、生物质材料化学与利用资源化、生物质重组材料设计与制备、生物质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生物质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生物质材料标准化。

为林木的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以及木本、禾本、藤本植物等原料的合理利用、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推动木材工业科技进步,促进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

建所以来承担了大量国家各类重点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底,共取得成果27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69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和其它国家奖2项;鉴定或认定成果193项;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制、修订标准151项;出版学术专著64部,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图书奖励4部;发表学术论文1747篇。

是林业系统最早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林业系统第一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

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木材科学与技术、木基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艺),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木材科学与技术、木基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后流动站(林业工程);现有博士生指导导师12人,硕士生指导导师19人。

截止2008年年底,木材所拥有职工141人(在职),其中:

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2人,研究员16人,高级研究人员67人,中级人员56人,实验技术人员9人。

其中1人获全球环境领导奖,2人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并有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已初步建成一支学科齐全、布局合理、专业配套、结构优化的员工队伍。

建所以来,木材所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行业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我国木材工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80年代,木材所完成了国内首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改造;研发的间苯二酚树脂胶用于北京亚运会场馆大截面木胶合梁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台快速装卸贴面压机机组在苏州林机厂实现批量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用LF-87低毒脲醛树脂胶、刨花模压制品工艺技术在国内广泛转让;成功设计了秸秆刨花板专用非标设备先后用于四川、广东等地的非木质刨花板生产线。

近年来,努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先后向全国20多个省市100余家企业推广了包括“木材识别与鉴定技术”、“人工林木材新型薄木装饰材料系列产品制造及应用技术”、“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板用低毒脲醛胶粘剂制造技术研究”、“人造板游离甲醛检测标准和技术”、“木材调色技术”、“木/塑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木/塑复合刨花板制造技术”、“纤维模压制品制造技术”、“农业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低毒性木材防腐剂和杨树木材表面增硬技术”等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

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多家主流企业开展紧密型科企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考察,与企业就生产技术难题展开联合攻关并联合承担国家、地方科技项目,提高行业和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发挥在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援藏项目“布达拉宫等三大维修工程”防腐处理工作,参与了天安门、故宫、恭王府、山海关、山西应县木塔等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和古建筑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目前,全所资产总额1.91亿元,净资产1.09亿元。

拥有建筑面积达8950平方米的科研办公大楼,29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及占地40亩建筑面积932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

拥有先进的各类科研仪器设备2230台(套),价值8198万元。

新时期木材所将努力实践新使命:

开展木材和其它生物质材料创新性研究,为节约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做出贡献,促进森林和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努力实现新愿景:

成为木材和其它生物质材料创新性研究的国际一流林业科学研究机构。

努力完成新任务:

促进木材和其它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林业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努力实现新目标:

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建设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着力解决现代林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争取在“十一五”期末进入亚洲木材科研机构先进行列,到2020年进入世界木材科研机构一流行列。

三、中国林科院非木质材料领域首席专家于文吉教授:

从事专业:

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

个人简介:

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高新技术研究所非木质材料领域首席专家。

1986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工业学院;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获得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奖学金赴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短期进修;2004年赴美国农业部南方实验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

  现任中国林学会木工分会人造板与胶黏剂研究会会长;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人造板工程部主任;科技部“863”计划评审专家组成员(复合材料与环境材料领域),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木材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竹(木)材加工以及竹(木)基复合材料、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

近十年来在木材工业、Chinese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鉴定及验收成果10余项。

“十五”期间承担和主持科技部863项目“木材/农业剩余物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课题“973”项目“秸秆木质素半纤维素高值化利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等10余项研究课题。

“十一五”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课题7“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科技部重点“863”项目“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负责人。

在上述项目支持下,在我国竹材加工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最新开发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可以在不去竹青竹黄的条件下制造高性能的结构和装饰用材料,竹材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

1999年获得首届茅以升木材科学教育奖学金;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号:

2006-J-202-1-01-R6;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稻麦秸秆人造板产业化利用与示范”。

四、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由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9月批准立项,同年11月批复建设,总投资4700万元。

1999年1月22日顺利通过由国家林业局受国家计委委托的竣工验收。

工程中心中试基地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开发区内,门临石莲快速路,占地40亩,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建有包括人造板工程材料、胶粘剂及木材处理剂和木材改性及加工等3个中试车间及10个公共配套设施。

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程化验证条件,既能满足近期工程化新技术项目开展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需要,也能满足单项新技术开发与综合配套技术开发的需要。

目前中试基地定位于所内科研成果向实用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的“孵化器”,面向全国,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中试和生产性试验任务。

第六章、产品特性与生产规模:

一.产品特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木材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家大力提倡以竹代木,由此,带动了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竹产品和竹制品越来越广泛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在各种竹产品中,一种新型的木材替代产品—重组竹材正在快速被消费者所接受。

重组竹材是用专利技术和特殊工艺压制而成的方料(拥有木材一样的加工特性和广泛用途,俗称“木头”),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分切成不同的板、条等形状,加工成不同的产品。

重组竹方料可以直接用作建筑材料、木门框、家具等。

重组竹锯切成竹地板板坯,可以加工出高档的竹地板,广泛用于户外。

重组竹分切成薄片后,是一种良好的贴面材料,可以用于装饰、装潢、家具等。

重组竹材具有竹材利用率高、比重大、性能优越,后续加工产品给人一种高档、典雅、厚重的感觉,成为中、高档木材的理想替代品。

重组竹制品已成为竹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重组竹材相关产品已经广泛用于高档地板、家具、装饰等行业,正逐渐成为绿色家装行业的新宠。

项目规划生产的重组竹材,以皖南丰富、特有的小口径竹材与杂竹为主要原料,采用中国林科院研发的重组竹系列专利技术,经过特殊工艺,同时利用蒸煮、碳化、平衡等工艺解决了竹制品易发霉、虫蛀等缺陷;物理平衡原理彻底解决了竹材局部受力、受热、受潮不均出现起翘、开裂等现象;“内工外方”保证了重组竹材美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强化了重组竹材的稳定性,产品稳定性绝佳。

文理自然,色泽典雅,绿色环保,耐水,耐腐蚀,经久耐用,美观大方。

竹板材:

规格:

1820mm×100mm×Qmm(Q=14-30mm)

重组竹材产品密度大、硬度高、厚重坚实,纹理美观,色泽高贵典雅。

是制作加工中高档地板、楼梯、家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