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2331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围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工程招标文件

1.2、施工图纸

1.2.1围墙施工图设计、大门入口及警卫室详图

1.3、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6

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DBJT02-45-2005

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5-2001

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1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

12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98-2000

1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

DBJ01-80-2003

14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16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京建施[2003]1号

17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京建施[2003]3号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总体概述

项数

内容

说明与要求

1

工程名称

六郎庄拆迁安置用房大门及围墙工程

2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树村

3

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为403298.27平方米,墙体长度约为1500米。

4

承包方式

施工总承包

5

质量标准

合格

6

投标范围

该项目的铁艺围墙和大门的材料采购、制造、油漆、运输、装卸、安装等工作内容。

7

工期要求

计划工期为:

2013年7月1号至7月30号共计30天。

8

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已落实

2.2、警卫室工程概况

1

建筑名称

六郎庄回迁安置用房景观设计—警卫室

2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树村

3

建筑层数

地上一层

4

基础类型

带型基础

5

建筑高度

3.05米

6

建筑用途

警卫室

7

项目级别

①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三级

②建筑耐久年限:

二级;建筑使用年限:

50年

③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④地震设防列度:

六度

⑤建筑防水等级:

Ⅲ级

8

室内标高

室内相对标高为+0.050,±0.000高程甲方现场确定。

9

结构类型

砖混结构

10

混凝土強度等级

C15、C20、C30

11

砌体材料

墙体采用MU10机制砖

12

装修作法

内墙:

涂料墙面(05J1-内墙3A)

地面:

块料楼(地)面(05J1-地12)

顶棚:

涂料顶棚(05J1-棚-2A)

外墙:

外墙涂料(05J1-外墙26)

屋面:

非上人屋面(05J1-屋25)

散水:

混凝土散水(05J1-散3,600宽)

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

2.3、围墙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树村,围墙全长约1500米。

2.3.1主体围墙高度在自然地坪上0.480米,砖基础厚度为0.24米,下部为砌砖大放脚,深度大于冻土层,基础为150mm厚3:

7灰土夯实。

墙柱高度为自然地坪以上2.40米,柱间距为4.7米,采用500*770砖垛。

墙基主要材料为MU10标准页岩烧结砖(240*120*53),M7.5水泥砂浆粘结。

基槽宽度为0.88米,基础垫层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

墙间每隔75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间距为0.03米。

为了防止雨季小区内存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墙间设置120*120排水孔,每个柱间设置一个。

2.3.2柱间采用铁艺栏杆,高1.85m。

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1.1组织结构图

 

3.1.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本工程严格按照投标人《质量手册》、《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ISO-90002程序文件》要求执行,以及本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

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现场管理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成立完善的管理手段和管理体系及组织,并确定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组织机构图。

3.1.3项目管理依据

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0-ISO9000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运作,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专业与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

项目经理部按照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CI工作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ISO-90003.1程序文件》执行。

3.2本工程难点及措施

(1)、现场施工专业队伍多(市政、园林、自来水、电信、燃气等)交叉作业广,施工前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影响施工工序。

(2)、施工现场四面环路,每天必须派专人清扫施工遗洒垃圾;对现场土方做防尘处理。

(3)、工期紧张

本工程计划工期:

2013年7月1号至7月30号共计30天,本工程工期很紧张必须切实做好工期保证措施。

(4)、安全文明施工

本工程施工安全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施工过程中将采取一切措施,并严格遵守北京市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3.3、工程主要目标

3.3.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100%,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

3.3.2工期目标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30天,我公司为确保30天的工期实现,采取主体、装饰、安装穿插施工,与监理、设计院、建设单位和质安站密切配合,及时组织已已完项目的验收,保证下道工序及时插入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总工期。

3.3.3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杜绝死亡事故。

3.3.4绿色施工目标

争取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第四章 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首先熟悉了解设计图纸充分了解领会设计意图。

掌握工程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几何尺寸,以及墙体轴线、标高、构造形式等内容情况。

(2)、通过图纸会审,如有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并得到确认。

(3)、根据现场条件,完成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移交、复核工作。

(4)、了解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缝构造要求。

(5)、完成进场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混凝土及砌筑砂浆的试配工作。

(6)、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制做皮数杆。

(7)、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质量、环境交底工作。

4.2、材料准备:

本工程主要材料由公司统一采购,零星材料及急用材料由现场采购。

进场后需复试检测的材料如:

钢材、水泥等必须提前到场。

装修材料品种规格等多种多样需发包方认定、选定。

为此项目部必须认真做好材料供应计划随工程进度提前进场,提前定货确保现场连续施工。

本工程施工准备期间,一部分基础所需钢筋、水泥、砂子、石子等陆续进入现场,主体施工期间各种材料具体数量由项目经理部和材料部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工程量清单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提前购进,主体结构候验期间各种装修材料以及门窗框、墙地砖、水暖配件陆续进入现场。

4.3、机械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2台

基础

2

砂浆搅拌机

2台

基础主体

3

水平运输机械

2台

基础主体

4

砼振动棒

2根

基础主体

5

振动棒电机

3台

基础主体

6

钢筋调直机

1台

基础主体

7

钢筋弯曲机

1台

基础主体

8

钢筋切断机

1台

基础主体

9

交流电焊机

2台

基础主体

10

木工加工机械

一套

基础主体

11

J2激光经纬仪

1台

基础主体

12

水准仪

2台

基础主体

13

钢尺

2把

基础主体

14

塔尺

2把

基础主体

15

手推车

10辆

基础主体

16

抗压试模

6套

基础主体

17

筛子

4个

基础主体

18

铁锹

28把

基础主体

4.4、劳动力准备

(1)、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组建适合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专业队伍。

(2)、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工艺流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

(3)、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4)、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空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力情况

基础

工程

主体

结构

装饰

工程

竣工

清理

壮工

20

20

10

10

瓦工

25

35

8

木工

8

14

10

钢筋工

6

10

架子工

8

8

机械工

5

5

5

电焊工

2

2

2

抹灰工

25

5

油漆工

10

10

粉刷工

20

10

防水工

6

合计

66

94

104

35

4.5、临时用电

由于本工程用电量不大,利用建设单位方由配电室引至现场原有闲置的架空线作为施工总电源,在施工现场南、北侧各设置一台总配电箱,分别在每个单位工程处设置一台分配电箱,按二级配电箱和三级配电箱设置,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的TN-S系统,所用电缆均埋地设置,并由安全员现场定期定时巡视,保证现场用电安全。

4.5.1临时用电配置原则

(1)总配电箱出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对负荷比较大的配电点采用单独回路配电,对负荷较远又比较小的配电点上的分箱采用树干式配电方式。

(2)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总箱、分箱、开关箱;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施工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N线与PE线分开。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围墙工程线路长的特点,除了按JGJ46-2005要求首、末端及中间处做重复接地外,依据国家标准要求,每隔50米做一组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5)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1台及1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6)漏电开关设置在总箱和开关箱的负荷侧,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O.1s。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7)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按规范要求设置可见明显断路点的隔离开关,开关箱必须设置隔离开关。

4.5.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设置、设备安装、设备防护、设备使用及电气设备的操作、维修必须严格遵守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2)电源进线线路必须严格按三相五线制覆盖施工现场,PE线与相线、零线相区别、杜绝混用。

(3)严禁部分电气设备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保护接地。

(4)配电箱确定位置时应按本方案平面布置图示意尽量做到:

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与水源、火源保持一定距离,并要防止地面低洼积水

(5)配电箱应装在干燥通风场所,并应加围护栏,围栏应用Φ16以上的钢筋,高度不低于1.4m,刷红白相间漆,顶部加防雨防砸棚,刷黄黑相间漆,围栏内有足够同时作业空间,且不得存放杂物,围栏加醒目标志。

(6)配电箱内的电器完好,不得有破损和不合格的电器,漏电保护器必须接法正确,其漏电动作电流取值合理,使之具有分级保护能力。

(7)配电箱内的导线应绝缘良好,压接牢固,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外壳及箱内电器的不带电金属底座必须接保护零线。

(8)线路敷设根据环境灵活运用,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应避开管沟至少0.6m,交叉间距不小于1m,穿越电缆引出地面2m及地下0.2m处,必须加保护套管,埋入地下的电缆不得有接头。

(9)移动电气设备及产生振动的电气设备其PE线与金属外壳的连接点不得少于两点,电源线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10)局部照明原则上采用36V低压系统,采用强电照明时必须要做到防护设施齐全,末端开关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外露金属部分必须与PE线可靠连接。

4.6、临时用水

4.6.1本工程临时用水由甲方提供到现场的水源,接入现场后加装水表计量。

其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

(1)生产给水系统(本工程不单独设计消防用水管道)直接利用生产用水管道既可。

(2)本排水系统未考虑降水工程的排水,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敷设管路排至排至生活区雨水或污水管网

第五章 施工方案

5.1、主体工程

5.1.1、测量工程

根据测绘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开工前,测量人员对业主及当地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红线及有效测量依据进行复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作为场区控制。

(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至少提供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

5.1.2、土方工程

5.1.2.1土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基槽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对位于基坑、管沟内的管线和、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2)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点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做好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4)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位、开挖深度和地面荷载情况,挖方边坡坡度为1:

0.5。

(2)、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均匀开挖→清底。

①、基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挖土。

②、开挖基槽,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然后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③、机械开挖基槽和管沟,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100㎜一层土不挖。

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挖出。

④、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实际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

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理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采用机械夯实。

⑤、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应留足回填用的好土;多余土方就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⑥、人工进行3:

7灰土搅拌,3:

7灰土根据设计要求为150mm厚,搅拌均匀后采用机械夯实达到设计要求标高。

最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⑦、垫层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现场采用模板溜槽形式进行浇筑。

(3)、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开挖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并严禁扰动。

2)一般项目:

控制好开挖表面平整度及基底土性。

3)允许偏差见下表。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验方法

柱基

基坑、基槽

机械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1

标高

-50

士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十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I

表面平整度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5.1.2.2土方回填

(1)、施工部署

本工程采取人工回填土方的方法,采用现场存土进行回填土,其粒径不大于50mm,但不得含有机杂质,含水率应符合规定要求。

原土分层夯实,要求压实系数>0.95。

(2)、施工准备

1)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清除积水、淤泥,对基底标高以及相关基础、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

并要办好隐检手续。

2)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按冬季施工要求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为200~250㎜和压实遍数为3~4遍等;要求压实系数>0.95。

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3)、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4)、施工方法

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管沟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理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超过15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连接,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

6)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7)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实测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1)回填土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最大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0f0:

不合格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一般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分层厚度及含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回填后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3)允许偏差见下表。

回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用水准仪检查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检查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或水准仪检查

3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5.1.3、砌筑工程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拌制砂浆→砌砖墙→验收。

(2)、操作工艺

、组砌方法

砌体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②、选砖

砌混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

③、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应超过五皮,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应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④、挂线

砌筑砖墙厚度超过一砖厚时,应双面挂线。

超过10m的长墙,中间应设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度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⑤、砌砖

砌砖应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应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为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面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

5.1.4、钢筋工程

(1)、施工部署

钢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组织钢筋工长、质检员、钢筋班组所有成员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各部位钢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规程向施工作业班组做出书面技术交底。

所有用于工程的钢筋必须具有钢材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应注意按规范复核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是否符合要求。

钢筋加工在现场地面进行加工,加工成半成品后利用塔吊就位至各楼层进行绑扎。

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钢筋加工时其形状和锚固长度、箍筋弯钩角度及其直线段部分长度均应按设计图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抗震规范要求执行。

(2)、构造柱钢筋绑扎

1)构造柱钢筋绑扎一般在外砖墙砌筑好后绑扎,也可采取预制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后在砌墙体。

2)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应绑扎连接,使形成一框架体系。

在柱脚、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出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为使构造柱钢筋位置正确,在砌马牙搓时,应沿墙高每500mm设两根Ф6水平钢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4)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整修,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正确,然后即可支模浇筑。

(3)、梁钢筋绑扎

1)圈梁钢筋一般在模板支设好后绑扎,在模内绑扎时,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箍筋间距,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

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2)圈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之形成封闭形。

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拐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交接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内侧,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应分别符合Ⅰ、Ⅱ级钢筋的规定,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5)圈梁与楼梯间、附墙烟囱、拉机道及洞口部位相碰,钢筋需切断时应搭接补墙,构造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