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24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2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

1.道德在古代分开使用,“道”表示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或道理。

“德”即得,朱熹所说:

“德者,得也。

2.“道德”二字合用,始于荀子《劝学》篇。

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

(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4)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神的启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孟子: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

5.马克思伦理学认为: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这道德的变化

6.马克思主义在强调道德具有阶级性的同时,并不否认道德具有超越阶级的共同性

7.道德规范的特殊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8.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则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

9.目的性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道德成为实践精神的主要依据

10.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11.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12.道德的特点:

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13.“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和

14.“道德无用论”或“非道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尼采

15.神启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神的意志;

16.本性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

17.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18.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19.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

在道德内容上具有简朴性,在调节范围上存在狭隘性。

20.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关系

21.护或反对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22.奴隶社会的道德比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

成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中的一种独立成分;道德与法律明显区分开来;形成具有确切道德意义的概念和观点

23.封建道德最基本的基本原则: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

24.封建社会道德,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伦理化、神秘化

25.封建道德进一步发展了歧视妇女的内容,提出“三从”“四德”

26.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最基本的原则。

27.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主要的道德规范。

28.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

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

30.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31.职业道德:

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2.职业道德在内容表达上,具有职业性——职业道德的首要特征

33.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职业活动的出现,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4.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形成。

形成的三种方式:

(1)代表人物的身体力行

(2)约定俗成的过程(3)归纳总结

35.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发展。

分:

官德、商德、医德、师德

36.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

两个基本判断:

在广度上,社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上千种职业;在深度上日益注重人的价值

37.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8.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经济基础

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脑体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4.奴隶社会出现“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5.奴隶社会产生专门的教育形式:

学校教育——“吏师合一”

6.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家、墨家两大学派创立的。

7.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孔子第一个办起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灌输的思想。

8.1794年,法国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我国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

9.1902年张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私办的和独立的师范学校

10.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1)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

(2)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3)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11.促进人类自我完善表现在:

(1)影响人的灵魂

(2)开发人的智力资源(3)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

12.喜欢模仿教师称为“向师性”——是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3.1983年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诱发人的私欲,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

15.个人利益最大化产生的三大主义:

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16.反应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四点:

公平竞争(第一位的)、诚实守信、互惠互利、自由竞争

17.教师职业道德的四个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技能

18.如何才能确立和实现教师的职业理想:

(1)对教育的意义和地位要有深刻的理解

(2)对教育的内在规律有正确的把握(3)对教育的具体工作要有热爱之情和献身精神

19.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0.职业技能: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21.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22.职业作风:

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2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24.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学生的“向师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特征。

25.不少学生正式由于受到所崇敬的教师的影响,而决定自己的志向——“向师性”

26.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2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3)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28.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等思想意识方面的总称

29.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更加广泛、深刻、久远的特点。

所谓广泛,就是没有不受影响的;所谓深刻,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指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30.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1.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最重要)

(2)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4)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32.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统领、灵魂、根本的地位

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时必须依据以下三个因素:

(1)一般的社会道德原则

(2)一般的教育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

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

其中,人道主义原则居于基础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全面发展原则居于最高层次。

4.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5.人道主义原则的演进过程:

(1)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人文主义”

(2)17-18世纪,为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人道主义思想——“人本主义”(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或曰伦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6.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不是日益萎缩,而是日益发展。

当今世界,人道主义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7.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最一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8.有人觉得人道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无法统一的,因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非完全对立

9.教育人道主义的确立:

(1)18世纪,卢梭“自然教育”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兴起“新教育运动”(3)二战后,马斯洛、罗杰主张学校教育就是自我实现

10.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上讲,要是人类社会沿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1.一些学者大力提倡人道主义教育,他们向社会呼吁:

对人们除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外,还要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教育

12.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1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道主义: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14.“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反应了人道主义原则

15.关于教师的称谓的描述:

(1)教书育人是对骄傲是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

(2)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最重要标志(3)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5)教书育人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核心本质

16.韩愈在《师说》中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体现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17.所谓教书育人就是:

(1)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2)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3)并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18.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书育人原则,必须反对三种倾向:

一是“分家论”,二是“自发论”,三是“代替论”。

19.有人认为任课教师可以只管教业务不管其他,只要上好自己这科的课程就行了,育人是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分家论

20.“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到达了育人的目的”、“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自发论

21.用育人代替教学——代替论

22.怎样贯彻教育育人的原则:

(1)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

(2)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3)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当中(4)把育人拓展到课外(5)把育人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6)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23.课外教学又称“第二课堂”。

社会实践是“第三课堂”

24.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25.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

列宁曾指出,建立社会主义是为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26.全面发展的三层含义:

(1)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2)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3)强调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27.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

28.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29.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30.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

31.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要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2.教师如何贯彻全面发展:

(1)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3)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4)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

33.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远期目标;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各不相同的发展——中期目标;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基本发展——近期目标

34.在高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专业化的倾向:

(1)知识狭窄化

(2)能力片面化(3)情趣单一化

35.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3.梁启超认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

4.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处于基础地位,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

5.陶行知“教育者应高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卢梭“一个好的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他绝不能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

有些事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说明了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成人之美的事业,没有牺牲奉献之心,就无法进行好这项工作

6.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即对教师职业有一种敬畏感。

敬业精神始于畏业。

二要爱业。

三要乐业。

四要创业

7.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地原动力

8.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9.教师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采取野蛮的教育方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师对学生辱骂、讽刺、挖苦(3)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4)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10.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

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11.师生关系的特点:

1)关系上的特殊性;2)角色上的差异性;3)人格上的平等性;4)情感影响上的相互性。

12.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

13.教师以爱对待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好感,也以爱对待教师,这种爱称为“爱的回流”,这种回流又会激起教师对学生新的爱

14.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

(2)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40)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

15.所谓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对学生持有超出一般情意的崇高感情,深切地关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16.师爱的自身特点:

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

17.“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给我们的启示: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期望,是激励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诲人不倦的教导,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18.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

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2)教师要热爱所有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

19.严格要求学生:

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20.反映教学相长的是:

A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B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21.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学相长

22.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和角色不是领导,不是权威,不是慈父,而应当是朋友、助手和导师。

23.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

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2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25.夸美纽斯“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的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空洞无物”——教师要博学多才

26.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

27.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28.所谓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29.严谨治学的具体要求:

端正治学认识、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强化教育能力、处理好教学与治学的关系

30.学术腐败现象体现在:

A学术研究功利化B学术评价非理性化C泡沫学术

31.学风,即治学方面的风气,它包括治学的态度、风格和方法等内容。

32.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

33.教师教育能力体现在:

A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B思想工作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科研能力

34.教学与治学关系是:

A围绕教学搞科研B以教学为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5.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的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出最重要的来讲”——博学多才

36.未来教师的职责表现在:

一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二是未来的设计者;三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37.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A一般文化知识B学科专业知识C教育专业知识

38.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39.所谓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教育事业为重,热爱和关心教师集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40.马卡连柯说“如果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远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秀教师要好的多”——教师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41.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

A协调性B矛盾性C一致性是本质的、主要的,协调性是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

42.教师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哪些:

A教育劳动的独立性、个体性B教师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和学术观点的差异C学生评价的差异D学校管理引起教师利益冲突E“文人相轻”使教师产生矛盾

43.读书人往往自视清高,形成门户之见,相互排斥,相互轻视,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

44.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想的人。

45.“师表”一词的出现是在汉朝。

第一次将“师表”二字连用的是司马迁。

46.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7.教师时代风貌要求:

A开拓型教师B事业型教师C创造型教师

48.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49.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50.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1)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2)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3)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4)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第五章教师道德范畴

1.广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各种基本概念

2.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根本要求的基本概念。

3.从词义上看,义务是指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做到的事情

4.朱熹说:

“义之为义,只是一个宜字”——要尽义务,重点是尽义务的方式

5.道德义务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一类是个人对他人的义务。

6.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7.履行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

A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B教师在动机上不企求相应的回报C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8.教师的权威有两类:

一类是“制度权威”,来源于社会认可,基本上是一个常数;一类是“实际权威”,来自于学生的认可,因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同而不同。

9.教师义务的认知也就应当包括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发展阶段确定履行义务的合适方式

10.实现教育道德义务向教育良心的转化的实质,就是要达成真正的教师道德义务践行上的主体自由

11.良心是隐藏于内心深处的职责;义务是摆在社会关系当中的一种责任

12.职业良心区别于职业义务的明显特征,在于义务具有道德他律的性质,而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

13.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14.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这样两个主要特点:

层次性高、教育性强。

15.所谓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职业良心的榜样作用合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16.检验教师职业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17.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A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B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C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

18.教师职业良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在教师做出某种职业行为之前选择自己的行为(行为前的选择作用)。

B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行为中的监督作用)。

C在教师做出职业行为之后,教师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做出评价(行为之后的评价作用)。

19.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20.各种道德关系的高度概括和自觉反应,就是教师职业荣誉的实质所在

21.教师职业荣誉主要表现在:

A教师以培育人才为己任B教师以“桃李满天下”而自豪C教师以“人梯”“红烛”而自赏

22.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必须做到:

A处理好义务与荣誉的关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个人的自尊B处理好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在集体中感受尊严和自豪C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与虚荣的界限

23.教师当然而且应该关心自己的荣誉。

个人关心自己的荣誉本质上是关心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评价,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过程

24.当发生冲突时,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勇于放弃个人利益

25.虚荣是自我对于错误和失败的粉饰和炫耀,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它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畸形反映

26.幸福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衡量的,是人们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价的,所以有主观性;但幸福又是通过对不同生活状况的比较才能判断出来,所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和客观性

27.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发展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28.对于一个人来说,树立与社会价值相一致、为大众所认可的幸福观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前提

29.幸福就是合理的、个人意向上追求的、理性与情感评价上满意的生活行为状态

30.教师的幸福应具备以下三方面内涵:

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享受和劳动创造相统一;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相统一。

31.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是:

A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性B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C教师职业幸福的集体性D教师职业幸福的无限性

32.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具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体现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性

33.给予性与被给予性——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

34.教师职业幸福的无限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

35.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

36.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已经渐渐不是最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