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73308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600字.docx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篇1

  课上完了,我结合学校提出的&;高效&;课堂的精神,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

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

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篇2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

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

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这节课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

  《青山不老》反思回顾篇3

  我在课堂交流中插入晋西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

此时再读&;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

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我觉得每单元的略读课文应该是让学生在前几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课中运用,这样的文章教师应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纵观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觉得从让学生了解一位老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创造的奇迹,到最后集中体会老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时由表及里,梯度把握得当,情感体验层层深入。

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学生自读自悟的氛围,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让学生由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想开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

但整堂课教学节奏有些前松后紧,导致课堂时间不够,对学生的回答反馈语言还有待于再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