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34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推荐文档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

课程是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改革旧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环节。

学院自2002年以来,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点进行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下,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加强课程与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执行情况和已取得的“物化”成果。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

学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第二,解决职教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三,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要点  

1、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

新的课程体系要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

“能力本位”课程论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以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

②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2、不仅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针对性,是指课程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课程适应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课程能基本满足多种岗位或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指有较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针对性定位在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一般包含十个左右的岗位和若干个可转换岗位,有较大的专业适应性。

针对专业要求来设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注意普通文化课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各类课程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要拓宽。

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课程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

  

  3、力求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

一是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二是便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课程衔接;三是采用“综合模块”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四是通过模块的合理组合,以利于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目前,比较适合职教的课程模块化,有以下几种:

“综合课程模块化”,将整合课程根据螺旋式发展阶段,划分成若干级模块;“集群式模块”,即“宽基础”模块加针对性强的“活模块”;“学习包式模块”(适用于专门化专业方向,例如,计算技术专业的三个专门化方向,木材加工专业的二个专门化方向等),即对应于某一专业能力的模块。

  

  4、把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要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起催化作用,促进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真正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中有实训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讲授。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灵活地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法,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

  

三、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是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依据

几年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各专业不断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举例如下:

1、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是我院的老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是单一会计人员。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比较快,上市公司又比较多,加之国家证监会和审计部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上市公司审计时,必须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

这就要求必须有较高素质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

而对于国内没有上市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向高素质方向发展。

如要求会计人才应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资格、会计师资格等等。

从2004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向人才培养专门化发展。

为适应学生报考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需要,以相应资格考核内容为主线设置课程,会计专业下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和注册税务师专门化两个方向。

2、室内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

材料工程系(原林产工业系)每年初都对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查得知,传统的家具生产企业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根据家居市场的变化正在调整业务范围。

很多公司正朝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方向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向室内装饰行业延伸,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家居产业链。

其主要目的是在进行室内装饰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同时销售自己的主营产品

——家具。

行业急需既懂家具设计与生产工艺又懂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人才。

根据家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这一变化,室内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对人才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

原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室内装饰工程设计、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及管理方面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与原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现行的培养目标在保留家具设计与生产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增加了室内装饰设计与工程施工这个要求。

这大大地扩展了专业培养方向。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2005年对家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这一定位符合目前家具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也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对专业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3、森林资源保护专业(天然林保护技术方向)

森林资源保护专业(天然林保护技术方向)的原方案中,培养目标定在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新方案是以能力为本,以技术应用为核心,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适应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为科学地确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带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整合

几年来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本位,各专业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课程体系建设,使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代表有如下两种:

1、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创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结合行业生产特点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4+2”(“4”,四个学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2”随着农林产业的季节性的要求,有两个学期在生产单位顶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2、借鉴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教模式,采用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2+1”(前二年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后一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和顶岗实训,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模式,实施实训-就业一体,新模式具有“331”的教学特色。

“3”—“三结合”。

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师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结合”;“3”—“三位一体”。

实现了校内实习实训的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组装的“三位一体”;“1”实训就业一体化。

顶岗实训即上岗,实现了实训-就业一体化。

培养模式的变化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时比例均发生了变化,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门化)、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为例,新旧培养模式所对应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2。

表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门化)改革前后方案对比

项目

 

方案

教学

体系

教学

进程

教学

模式

课程

体系

课程

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理论和实践比例

2002前

方案

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5+1

 

校企结合

 

三段式

 

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

 

1527

 

1356

 

1∶0.88

 

2002年

方案

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1

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

集群二段式

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1247

1797

1∶1.4

2003年

方案

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5+1

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

集群二段式

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1567

1446

1∶0.92

2004年

方案

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5+1

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

集群二段式

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1410

1600

1∶1.13

2005年

方案

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1

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

集群二段式

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1250

1881

1:

1.5。

表2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改革前后方案对比

项目

方案

教学

体系

教学

进程

教学

模式

课程

体系

课程

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理论和实践比例

原方案

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5+1

校企

结合

三段式

系统性

完整性

连续性

1339

1578

1:

1.17

2002年

试点方案

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4+2

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

集群二段式

整合性

应用性

先进性

实践性

1296

1706

1:

1.30

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打破了过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及老三段的束缚,加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

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状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以能力、素质为核心设置课程。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

(三)学制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内容改革

2004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将逐步由三年制过渡为二年制为主”。

周济部长说:

“学制改革的目的是突出职业教育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转变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此,学院一部分专业在三年学制的基础上,将学制改为二年制,重点突出“实用”,传授贴近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

缩短高职的培养年限,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专业学制的缩短,是在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意见,在专业社会背景及人才需求调查基础上进行。

学制调整参考了国内同类院校的同类及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培训重点。

表3列出学院10个两年制专业情况。

表3学院调整学制专业一览表

序号

原对应三年制专业名称

调整为二年制专业名称

新增二年制专业名称

1

汉语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

 

2

英语教育

英语教育

 

3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网络三个专业方向)

 

4

木材科学与工程

木材加工技术(人造板生产技术、木工机械应用与维护二个专门化方向)

 

5

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6

林业资源与行政管理

森林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技术方向)

 

7

家具与装饰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8

 

 

物流管理

9

 

 

旅游管理

10

 

 

酒店管理

以二年制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改革前后对比如表4、5

表4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对照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木材工程技术02(学时)

木材科学与工程04(学时)

木材加工技术05(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

28

32

30

毛泽东思想概论

0

0

0

邓小平理论概论

64

68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8

30

0

法律基础

32

32

30

大学英语

208

256

188

体育

88

96

64

高等数学

56

60

0

有机化学

56

60

0

微机操作

84

60

75

数据库及应用

64

68

0

合计

708

708

421

表5木材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照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木材工程技术02(学时)

木材科学与工程04(学时)

木材加工技术05(学时)

 

备注

 

 

机械制图

84

90

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64

68

68

 

机械基础

64

68

75

 

电工电子

0

0

60

 

木质材料科学

48

64

45

 

胶粘剂与涂料

56

64

68

 

木制品表面装饰技术

64

64

68

 

制材与木材检验

56

64

68

 

木材干燥

56

64

68

 

厂内运输

0

0

34

 

新型木制品加工

32

32

0

 

专业外语

64

0

0

 

家具设计

0

0

60

木制品方向

木工机械

56

85

60

木制品方向

木制品生产工艺

80

80

60

木制品方向

家具检测

0

0

30

木制品方向

人造板生产设备

0

0

60

人造板方向

人造板生产技术

96

96

0

人造板方向

胶合板生产技术

0

0

60

人造板方向

中密度与刨花板生产技术

0

0

60

人造板方向

企业管理

0

0

30

人造板方向

合计

820

839

839

 

(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突出特点—

构建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改变“老三段”课程体系,典型的标志是建立集群二段式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安排上,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线并行”,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接近1:

1,按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1、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各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由必修板块和选修板块组成,以保证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必修板块是实现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学生必须完成。

其课程构成原则是:

●       保证“两课”、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的规定学时;

●       文化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

●   将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统一界定为专业课,包括两个部分,强调针对性、应用性。

选修课分专选课和公选课,前者为学生拓展某一方面专业知识服务,后者包括文化基础课、人文艺术、高新科技等方面内容,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

原教学计划“老三段”课程体系”,即基础课一段,专业基础课一段,专业课一段。

课程门数较多,面面俱到,讲的不深不透,所设课程内容间有重复现象;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实践所占比重小。

学院各专业采用的“集群二段式”,即基础课一段,专业课一段,按照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整合、重组教学内容。

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和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以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为例,其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为:

①课程设置:

必修课21门,共1652学时;基础课8门,554学时。

包括职业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专业课13门882学时;选修课36门,学生自选数门,总学时200多,学分不少于13分。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26门,专业选修课10门。

②课程整合重组后,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的调整,舍弃了不适应专业的旧套路、旧知识和旧内容,在新的方案中增设了新知识、新内容。

将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整合为园林植物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种苗学、植物栽培整合为园林植物栽培学;土壤学、气象学、生态学整合为园林植物环境;园林表现、园林绘画为整合为园林美术。

具体情况见表6。

表6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课程整合情况表

改革前

改革措施

改革后

课程名称

课时

重复量

整合

内容调整

结构调整

课程

名称

课时

植物学

78

10%

三合为一

删除重复内容(细胞微观构造、细胞分裂、植物形态等各科重复部分)

按从微观到宏观、从构造到生理设置课程结构

园林植物学

112

植物生理学

30

8%

树木学

60

5%

土壤学

48

7%

三合为一

删除重复内容(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按园林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设置课程结构

园林植物环境

80

气象学

60

7%

生态学

56

10%

植物遗传育种

48

15%

二合为一

删除重复内容(嫁接、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种子生产等技术)

按遗传基础、育种良种繁育、苗木培育、栽培系统设置课程结构

园林植物栽培学

116

种苗学

56

15%

盆景

26

5%

二合为一

删除重复内容

插花既是一项独立的技术又是盆景的基础

插花技艺(盆景与插花)

30

插花

26

5%

③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素质教育和专业教学的需要设置基础理论课。

增加了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删减了物理与化学,具体内容见表7、8。

表7基础课改革情况对比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改革后课时

改革前课时

备注

1

思想道德修养

28

24

 

2

邓小平理论

64

26

 

3

哲学原理

28

30

 

4

法律基础

30

24

 

5

体育

88

108

 

6

计算机应用

84

78

 

7

高等数学

56

0

改革前划归专业基础课

8

大学外语

176

216

 

9

化学

0

112

 

10

物理

0

52

 

合计

554

670

 

表8理论课程变化表

 

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原计划

672

1054

100

试点计划

554

882

216

改变量

-118

-172

+116

④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针对园林行业的生产项目、管理项目及其岗位需要安排专业课教学内容,并强化专业课教学,见表9

表9针对职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情况表

序号

生产、管理项目

岗位

课程名称

课时

职业资格

证书

1

园林花卉生产

园林树木、花卉的繁育

栽培技术员

高级花卉园艺技术员等

园林植物栽培学

116

种苗工

花卉学

42

花卉工

盆景与插花技艺

30

盆景工

插花员

2

园林苗圃生产经营

园林苗圃技术员等

园林植物栽培学

116

种苗工

3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员等

园林保护

84

病虫害防治工、

植物检疫工

4

园林规划设计

县级绿地规划设计员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员等

园林规划设计

60

绿化工等

5

园林工程施工

园林工程技术员

园林工程监理等

园林工程

60

工程监理等

2、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新建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摆脱了对理论教学的过分依赖,自成体系。

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基本接近1∶1。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删除不适应培养目标要求的内容,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适度加大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实现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机结合。

①建立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建立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层次系列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基本技能训练,在理论教学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作为理论教学体系的补充,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比重,通过大量的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层次,专业技术能力训练,通过实践课中与生产实际结合密切的内容进行实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了解掌握工程实践能力。

第三层次,综合应用能力训练,通过到校外实训基地,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毕业后能够胜任生产与管理工作。

通过三个层次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

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一体校企合作,强化以下环节。

●按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学校与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适应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实习过程中,将实行专职教师讲授与兼职专业人员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使讲课内容更贴近行业的生产实际。

●在毕业设计项目上,改变过去假设题目的设计,实行实训现场真题真做,以实物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方式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并请实训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本校教师联合组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在实训现场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③实施双证书制度。

要求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训,参加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资格考核,取得相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