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38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docx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Cu64Zn65Br80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

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

作用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

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

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右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⑦是糖蛋白(如干扰素),则该蛋白中的糖基与蛋白质分

子的连接处是图中的②

B.若⑦是抗体,则⑦从内质网腔到细胞外共穿过4层生物膜

C.在图中的结构①和⑧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⑦可能是胰岛素

3.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

的含量变化。

这种条件

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A.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

B.日照延长性激素

C.寒冷刺激生长激素

D.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细胞作实验材料。

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

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②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红细胞④放在清水中的黑藻叶片细胞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5.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6.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指标是()

A.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B.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

C.占有最大生存空间的物种D.有最大生物量的物种

7.下列说法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相等

B.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C.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D.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8.下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n(C)

/mol

9.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

A(s)+2B(g)

4C(g)+D(g);△H<0。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

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

B.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θ=45°

C.若保持压强一定,再加入B,则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

n(B)/mol

D.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10.家蝇的雌性信息素可用芥酸(来自菜籽油)与羧酸X在浓NaOH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

电解总反应式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结构简式为C3H5COOH

B.雌性信息素可能是烯烃,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C.电解的阳极反应式为:

C21H41COOH+X+2H2O-2e-→C23H46+2CO32-+6H+

D.阴极的还原产物为H2和OH-

11.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

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C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

B.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BOH溶液中c(OH-)/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B+)>c(OH-)>c(H+)>c(A-)

C.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D.用pH=2和pH=3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b<10Va

13.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6B.1∶7C.2∶11D.16∶25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

15.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ABCD

16.如图甲、乙所示,是一辆质量为4t的无人售票车在t=0和t=3s末两个时刻的照片。

当t=0时,汽车刚启动。

图丙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图中θ为已知)。

若将汽车的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上述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汽车的长度B.3s末汽车的速度

C.3s内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D.3s末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17.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的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310sin314t(V),则()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V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为50Hz

C.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

  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

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运动,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C.水平拉力F最大为

D.水平拉力F最大为

19.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以R=0.20m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b、c、d,该圆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V、4V、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40

V/m

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80V/m

C.d点的电势为

V

D.d点的电势为

V

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现将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等于2mg

B.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C.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2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a、c端相连。

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可沿导轨自由滑动。

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导体棒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

现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用h表示物块下落的高度(物块不会触地),g表示重力加速度,其他电阻不计,则()

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c

B.物体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g

C.若h足够大,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D.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W∝

,②W∝v,③W∝v2。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都从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1)该实验中是否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4

…….

L

L1

L2

L3

L4

…….

v

v1

v2

v3

v4

……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

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23.(11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

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

V=1.23V。

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测量。

当电压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A1电流表(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线变阻器R1(0-20Ω)

E.滑线变阻器R2(0-5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70

I/mA

80

155

195

227

255

279

310

 

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分析: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出的方格纸内作出U—I图线,并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这一结果大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他们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电路和器材应为下面四个电路图中的图;电流表选择(填A1或A2);滑线变阻器选择(填R1或R2)。

 

24.(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F的大小恰为2mg。

求:

(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时间。

(2)到物块B刚要离开C时力F所做的功

25.(18分)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第Ⅲ象限内的直线OM(与负x轴成45°角)和正y轴为界,在x<0的区域建立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0.32V/m;以直线OM和正x轴为界,在y<0的区域建立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

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以v0=2×103m/s的初速度射入磁场。

已知粒子的比荷为q/m=5×106C/kg,求:

(1)粒子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时的位置坐标;

(2)粒子在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3)粒子最终离开电磁场区域时的位置坐标。

 

26.(14分)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C、D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3)E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与D同主族且相邻,请说出D的氢化物比F的氢化物稳定的根本原因:

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水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电子式:

________,该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并写出该阳离子与F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在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稀硫酸前,加入稀硫酸后的溶液中肯定都有Cu2+

B.加入稀硫酸前,加入稀硫酸后的溶液中肯定都有Fe2+

C.m1一定大于m2

D.剩余固体m1g中一定有单质铜,剩余固体m2g中一定没有单质铜

27.(14分)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

2C(s)+O2(g)=2CO(g)△H=-221.0kJ/mol

C(s)+O2(g)=CO2(g)△H=-393.5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

2NO(g)+2CO(g)=N2(g)+2CO2(g)△H=。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只写出计算结果)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通过综合分析以上信息,至少可以说明(填字母)。

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

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较小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E.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28.(15分)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等)是生产硫酸的工业废渣,其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等产品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煅烧FeCO3生成产品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所需仪器除了酒精喷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产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具体操作过程)

(3)分离粗产品Ⅱ时承接滤液的烧杯中应加入少量________,分离粗产品Ⅱ后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减压抽滤,得粗产品Ⅲ。

所用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4)若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可制得硫酸亚铁铵晶体,两溶液混合后,小火加热,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将溶液静置,冷却,结晶,抽滤,并用少量酒精洗涤晶体。

其中最后一步用少量酒精洗涤晶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俗称莫尔盐),较绿矾稳定,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常用来配制Fe2+的标准溶液。

现取0.400g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60.0mL0.100mol/L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VmL0.500mol/L(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

MnO4-+Fe2++H+—Mn2++Fe3++H2O(未配平),求V的取值范围为。

2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

B、C密封。

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

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

30.右下图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A、B、C表示调节物质,a、b、c、d表示调节效应(促进或抑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内填物质编号):

 

(1)正常机体血液中C的增加对A、B的分

泌起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对C来讲,a、b、c、d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一般直接依赖于[]_________作用。

(3)垂体细胞是图中调节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作用的靶细胞。

(4)当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的A将会_______,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完成的。

 

31.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

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

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

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

F1青毛兔×f1为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

黑毛:

白毛大致等于2:

1:

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2)假设b1>b2>b3>b4。

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

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

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你是,并请写出遗传图解。

32.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

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

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

水中有螺、沼虾、鱼类。

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