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127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docx

TD室内分布系统排查整治方法

附件3:

TD室分系统排查整治方法

1室分优化调整

1.1室分系统常见问题

室分系统主要存在如下三类问题:

1.天线过疏,导致覆盖不足或盲区

1)天线数量不足;

2)天线布放不合理;

2.信源简单合路

在原GSM室分系统上直接合入TD信源,没有改造;

3.信源安装位置不合理

RRU进行合路时,没有拉远,集中安装在机房内;

1.2室分问题核查方法

TD室内分布系统应达到TD室分验收合格标准:

TD室分小区信号边缘场强≥-85dBm且C/I≥-3dB;建筑物10米外处,接收到TD室分信号≤-95dBm或比室外主小区低10dB。

现网TD几乎均与GSM共享室分系统,由于TD频段高于GSM,分布系统馈线损耗、空间传播损耗远大于GSM,要达到一样的覆盖效果,原则上TD天线口输出功率应大于GSM。

如果TD天线口输出功率小于GSM,则应对TD/GSM综合室分系统进行整改。

类似室外弱覆盖检测,室分系统也可以通过呼叫记录\MR、投诉和室内CQT等方式发现弱覆盖。

通过以下3种方法对现有TD分布系统进行筛查。

1.不合理直接合路信源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积>5000M2)同覆盖TD/GSM综合分布系统,直接合路的分布系统普遍存在TD信源总功率不够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TD单载波平均功率应该大于GSM单载波平均功率;

说明1:

单载波平均功率=基站有源信源总功率/当前配置载波数

说明2:

有源信源总功率为主设备、直放站和干放等有源信源配置功率之和。

直放站做室内分布独立信源时,有源信源总功率不包括直放站施主基站功率。

2.呼叫记录定位弱覆盖室内分布

在用户更多驻留TD网策略的参数下,深度覆盖不足的分布系统普遍存在用户测量报导频信号偏弱现象。

通过呼叫记录定位可能存在弱覆盖的分布系统,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统计一周的呼叫记录,接入电平小于-90dBm占比大于20%;

●语音呼叫次数大于200次。

3.MR定位弱覆盖室内分布

MR定位的弱覆盖分布系统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统计一天的MR数据,PCCPCH电平小于-90dBm占比大于20%;

●小区一天语音话呼叫次数大于30。

1.3室分系统优化建议

通过GSM/TD单载波平均功率对比、呼叫记录/MR定位弱覆盖室内分布定位,可以对现网所有的分布系统进行筛选。

对筛选出的分布系统进行现场遍历测试(尽量测试完整),倘若测试结果不符合室内分布验收标准,则需对不合格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整改。

室分问题核查的步骤如下:

1.利用GSM/TD单载波平均功率对比、呼叫记录\MR,筛查出可能存在问题的嫌疑分布系统;

2.对嫌疑分布系统,进行室内遍历性测试,倘若测试结果不符合室内分布验收标准,应对其进行整改;

3.根据遍历性测试结果,确定室分系统存在的弱覆盖区域;

4.针对弱覆盖区域,给出室分系统整改建议;

针对室分系统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如下:

1.天线稀疏

1)需根据实际覆盖效果,增加分布系统天线数量,对分布系统分路进行改造。

2)在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空旷环境下,TD单天线覆盖半径一般为10~16米。

3)在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多隔断环境下,TD单天线覆盖半径一般为6~10米。

4)电梯覆盖需要重点保证,建议在电梯井内布置专门的室分天线。

2.信源简单合路

1)如果原有信源功率较小,建议用大功率信源替换原有小功率信源。

2)如果原有信源功率较大,则需新增RRU设备,采用末端合路方式,同时对分布系统主干进行改造,保证天线口功率。

3.信源安装位置不合理

BBU与RRU之间采用光纤连接,为了减少馈线损耗,应将RRU尽量安装在目标覆盖区域。

应对集中安装的多个RRU信源进行整改,使得RRU功率得到有效利用,保证天线口输出功率满足规划要求。

1.4室分整改案例

1.4.1天线稀少

1.筛选弱覆盖小区

首先获取一周的呼叫记录数据,对记录中的呼叫接入电平值进行统计,如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可判定为弱覆盖小区:

●一周呼叫记录中接入电平值低于-90dBm的占比大于20%;

●接入次数的总样本量大于200;

通过呼叫记录筛选出来的某室分小区的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优化前PCCPCH-RSCP电平分布

呼叫接入时PCCPCH电平值低于-90dBm的占比为42%,且样本量为1224。

2.现场测试

对呼叫记录判定的该弱覆盖小区进行现场测试,精确定位弱覆盖所在位置,测试结果如下:

从测试可以看出,中间走廊和开阔处信号优良,周围四个拐角的房间内及楼梯隔间存在明显的信号弱覆盖。

3.弱覆盖原因分析

对比该室分小区的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图纸,可以看出该楼天线分布不够密集,弱覆盖区域距离天线太远,且需穿透两堵墙,周围四个拐角的房间内及楼梯隔间两堵墙且距离天线25M,室分天线不足很难保证TD覆盖效果。

25M

注:

上图中绿色圆点表示整改前的天线位置。

由上图可知,分布系统天线分布是按照GSM的覆盖要求进行布置的,在建设TD分布系统时,并没有对室分系统进行TD改造。

4.优化调整

根据具体的楼宇情况,室分系统的整改方案如下:

每个天线穿透一堵墙覆盖2个房间,天线布放间距约为10m左右。

由于该室分系统的规模较小,增加天线后,通过提高RRU的配置功率,可满足天线口输出功率要求,可不增加RRU信源数量。

注:

上图中红色圆点表示整改后的天线位置。

5.效果验证

室分系统优化整改后,复测效果如下:

通过复测可以看出,调整后,房间内尤其四个拐角的覆盖效果改善明显。

统计整改后的接入呼叫记录,PCCPCH-RSCP电平低于-90dBm的比例降为4.6%,远低于整改前的水平,说明室分覆盖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优化后PCCPCH-RSCP电平分布

1.4.2信源简单合路

1.投诉分析

通过EMOS投诉工单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发现某室内小区近1个月内4次投诉,投诉信号不好。

通过对投诉用户的回访,了解到用户所在办公楼分为主楼和裙楼,信号差、打电话困难主要集中在裙楼3层。

本楼宇采用TD与GSM采用直接合路的方式,其中GSM采用40WRRU,TD采用12WRRU。

对GSM与TD信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

GSM单载波平均发射功率为6.7w(40w/6载波)、而TD单载波平均发射功率为4w(12w/3载波),TD单载波平均发射功率小于GSM,怀疑TD信源总功率不足。

2.现场测试

通过现场测试,主楼与裙楼覆盖效果均不理想,裙楼弱覆盖区域更为明显,其中投诉集中的裙楼3层测试结果如下:

注:

上图中红色圆点表示天线位置。

3.弱覆盖原因分析

首先,排除硬件故障;通过如上测试结果分析弱覆盖区域附近均有天线,且天线的覆盖半径不超过10米,也排除了天线密度不足的因素。

其次,查询该室分小区的PCCPCH功率配置为33dBm,已经较高。

最后,综合分析该站为综合办公楼,高约30米,主楼共8层,裙楼4层,总建筑面积约11600平方米,引进TD时,RRU与GSM直接合路,如下图:

发现该室分系统共有58面天线(主楼26面、裙楼32面),而只有一个RRU,天线输出口功率低。

通过查阅设计方案,裙楼3层天线口功率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天线口功率普遍较低,导致整个裙楼信号偏弱。

4.优化调整

为了提高TD天线输出功率,原RRU(RRU1)覆盖主楼B1-8F、主楼电梯,裙楼新增加一个RRU,新增RRU2安装在裙楼2F弱电井内如下图。

新RRU(RRU2)覆盖裙楼1F-4F;

优化后裙楼3层的天线口功率如下图,对比优化前后的天线口功率,优化后相比优化前提高约7dB(增益来自于信源功率增加和馈线损耗的减少)。

TD单载平均波功率由4w提升至8w,大于GSM单载波平均发射功率6.7w。

5.效果验证

室分系统优化整改后,整体覆盖改善明显,原来的弱覆盖区域平均电平在-85dBm以上,现场测试效果如下图所示:

1.4.3信源安装位置不合理

1.投诉分析

通过EMOS投诉工单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发现某室内小区近1个月内5次投诉,投诉原因为信号很差,偶尔掉话、语音断续等。

通过对投诉用户的回访,了解到该小区覆盖建筑包括A、B两座楼宇,确认投诉主要集中在B座部分。

2.现场测试

回访投诉用户,确定TD弱覆盖投诉具体位置。

对投诉楼层进行室内遍历测试,楼层部分区域信号电平确实偏差。

3.弱覆盖原因分析

首先,现场测试发现:

虽然在裙楼投诉弱覆盖区域附近安装了室分天线,但是在天线5~6米处的信号电平也很差。

其次,查询该室分小区的PCCPCH功率配置为33dBm,已经较高。

最后,分析TD信号合入室分系统的位置发现,TDRRU1和RRU2均安装在GSMBTS所在的A座B1F机房内,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将RRU1拉远到裙楼。

由于走线复杂,从A座B1F机房到B座弱电井,馈线总长90米,导致天线口输出功率严重不足,出现弱覆盖。

4.优化调整

将RRU1前移至B楼2F的弱电井内,前移距离90米,减少馈线损耗约6dB。

同时也将RRU2前移至A楼4F的弱电井内,如下图所示:

5.效果验证

室分系统优化整改后,现场复测发现整体覆盖改善明显,用户投诉的弱覆盖区域平均电平在-85dBm以上,如下图所示:

回访投诉用户,手机信号明显改善,通话清晰,未再出现掉话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