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42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汇总.doc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例题详解

选择题例题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北区、中区和南区等三个生产厂区,北区有库房等,在南区通过氧化反应生产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A,中区为办公区。

为扩大生产,计划在北区新建工程项目。

2007年7月2日,北区库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作业人员9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损失包括:

医药费12万元,丧葬费5万元,抚恤赔偿金180万元,罚款4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3万元,现场抢险费200万元,停工损失8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7题,每题2分,其中1~3题为单选题,4~7为多选题)

1.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进行的安全评价为()。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技术评价

E.安全管理评价

1.C

【解析】《安全生产许可条例》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这里指的是安全现状评价。

2.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A.197万元

B.397万元

C.442万元

D.1197万元

E.1200万元

2.C

【解析】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是: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助费用和歇工费用。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的责任。

A.该单位主要负责人

B.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

D.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E.该单位主管部门

3.A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按照《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C.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企业技术负责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

4.ABD

【解析】《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第六条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5.根据产品A的性质,下列关于产品A的危害和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产品A可以经皮肤吸收引起接触人员中毒

B.因产品A为脂溶性的,所以进入人体消化道不能被吸收

C.生产产品A的反应过程失控,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D.产品A必须存储在经安监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

E.运输产品A时,应指派专人押送,押运员不得少于2人

5.AE

【解析】产品A是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可以通过人的皮肤吸收,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产品A同样可以通过人体消化道吸收,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题干中只是说北区库房发生爆炸事故,并没有说生产剧毒危险化学品A的南区有爆炸可能,所以C选项不正确。

产品A是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必须存储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而不是"安监部门批准",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剧毒危险化学品运输时,应指派专人押送,押运员不得少于2人,故E选项是正确的。

6.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安装安全监控系统B.进行危险源辨识

C.开展风险评价D.准备充足的医疗救护设备

E.疏散企业周围的居民

6.ABC

【解析】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可以采取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以及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等措施,D和E选项不能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发生,只是在爆炸事故发生后,可以减少伤亡。

7.此次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时间

C.事故所有责任人D.估计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E.估计的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7.ABD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选择题答题方法

选择题涉及的内容较多,考生对教材的知识应全面的熟悉和掌握,尤其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选择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记忆知识类,另一种是分析理解类。

(一)记忆知识类

这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题干或选项大多是教材上的原句,具体分为数字型、判断型和填空型。

1.数字型

【例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半年;一年

B.一年;一年

C.一年;两年

D.两年;两年

E.两年;三年

[答案]C

[解析]在注安考试中,经常有数字方面的选择题,考生对这些关键的数字必须加以记忆。

2.判断型

【例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矿山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只有60人,所以可不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某机械制造厂从业人员人数小于300人,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厂内机动车辆属于特种设备

D.辨识功能缺陷是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E.电磁辐射是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答案]BE

[解析]A、B选项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法》的知识,《安全生产法》第19条规定: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选项考查的是特种设备种类的知识,我国规定特种设备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七种,没有厂内机动车辆,C选项是不正确的。

D选项辨识功能缺陷应该是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E选项是正确的。

3.填空型

【例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

B.搬运

C.销售

D.使用

E.储存

[答案]ABDE

[解析]这类题考查对教材里的关键句子里关键词的熟悉程度。

针对记忆知识型考题,考生只要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再结合所给场景内容就能把正确选项挑选出来。

做这类题时不要急噪,要仔细把题干和选项都读完,再做选择,防止疏忽大意选错选项。

对于拿不准的,可以通过选项之间对比,选项和题干是否符合等方法来去除干扰项。

(二)分析理解类

分析理解类选择题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事故分析能力和正确地应用安全法规、标准、规定指导工作的能力等。

1.计算型

【例4】一起事故造成的损失有:

医疗费用5.6万元,现场抢救费用3.5万元,设备厂房损失15万元,停产损失9.1万元,资源损失30万元,则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A.9.1

B.24.1

C.33.2

D.29.7

E.63.2

[答案]B

[解析]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事故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因事故停产、减产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等。

在案例考试中涉及计算的除了经济损失外,还有重大危险源的辨别计算、事故统计计算等。

2.分析型

【例5】某电焊工在未取得动火证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结果导致爆炸事故发生,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通风不良

B.环境温度太高

C.管理制度不健全

D.电焊工没有特种作业证

E.违章操作

[答案]E

[解析]对于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要结合场景,根据定义进行分析。

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里规定,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本题中,就是电焊工违章操作这种不安全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查找型

【例6】某建筑施工现场在建一栋26层住宅楼,建筑机械有塔吊、挖土机、混凝土运输车、机动翻斗车、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等,该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

A.起重伤害

B.灼烫伤害

C.高处坠落

D.机械伤害

E.塌方

[答案]ACDE

[解析]建筑施工的五大伤害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塌方,但是像起重伤害、车辆伤害也存在,只是占的比例小一些,在这道题里并没有强调选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所以A项也是正确选项。

对于分析理解类选择题,要求我们正确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能够结合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计算题要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数值准确;事故原因分析题要抓住事件的本质等。

另外我们在做以上单选和多选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答题要求,分清哪些是单选题,哪些是多选题,多选题如何评分,正确选项写在什么地方等等。

2.答题时可以使用直接选择法、逐一排除法、筛选比较法等方法排除干扰项。

3.答题拿不准时,要多看几遍原题给出的场景。

4.掌握答题时间,不要过多地在选择题上浪费时间。

问答题答题方法

问答题例题

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

2006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

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

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

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

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已说:

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

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5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2.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参考答案】

1.应急准备包括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和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通过以上场景描述,该厂在应急准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

(2)防护面具陈旧、数量不够,说明该厂对应急资源准备不足;

(3)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出现氨气泄漏时,不知如何处理、向什么方向疏散;

(4)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员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

2.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仅由安全科来编制是不合适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资源、卫生环境等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来编写,预案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2)预案经安全科长审查,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也是不合适的。

预案应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修订和评审,就是要进行内部评审。

如果涉及外单位,还应该进行外部评审。

经过评审的预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签发。

(3)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是不正确的,应该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4)员工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说明该厂对预案没有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不断完善等。

3.当出现氨气泄漏事故时,应当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这时应确定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等细节,同时应该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确保疏散能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不会出现慌乱、盲目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因疏散导致次生事故。

案例分析问答题答题方法

案例分析问答题主要有以下提问方式: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某场景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进行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类型分为20类。

①物体打击。

指失控物体在重力或惯性力作用下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适用于落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所造成的伤害。

如砖块、工具从高处落下伤人等,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设备、坍塌、各种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②车辆伤害。

指由运动中的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适用于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以及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而发生的事故,因跑车、溜车造成的事故。

不包括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③机械伤害。

由运动中的机械设备引起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在使用、维修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模具轧伤;被转动的机械缠住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机械伤害。

④起重伤害。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适用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

桥式类型起重机,如龙门起重机、缆索起重机等;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如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汽车和轮胎起重机等;升降机,如电梯、升船机、货物升降机等;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滑车、葫芦(手动、气动、电动)等作业。

⑤触电。

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裸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⑥淹溺。

指人落入水中,水侵入呼吸系统造成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⑦灼烫。

指因接触酸、碱、蒸汽、热水或因火焰、高温、放射线引起的皮肤及其他器官、组织损伤的事故。

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⑧火灾。

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⑨高处坠落。

指人由站立工作面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引起的伤害事故。

适用于脚手架、平台、房顶、桥梁、山崖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但排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

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

⑩坍塌。

指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伤害事故。

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

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事故。

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

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称为冒顶。

二者同时发生,称为冒顶片帮。

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2.透水。

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造成的伤亡事故。

适用于井巷与含水岩层、地下含水带、溶洞或与被淹巷道、地面水域相通时,涌水成灾的事故。

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

13.放炮。

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

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

如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出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

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浓度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主要适用于煤矿,同时也适用于空气不流通,瓦斯、煤尘积聚的场合。

15.火药爆炸。

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储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适用于火药与炸药在加工、配料、运输、储藏、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明火、摩擦、静电作用,或因炸药的热分解作用,发生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

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于0.07MPa、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

17.容器爆炸。

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掖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

18.其他爆炸。

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入其他爆炸。

例如,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引起的爆炸;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引起的爆炸;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气与空气相混合,遇火源爆炸的事故。

19.中毒和窒息。

中毒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窒息是指因为氧气缺乏,发生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

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

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的职业导致的死亡。

20.其他伤害。

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对某场景存在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地点。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

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如被警犬咬伤等。

(4)致害植物。

如有毒山菌等。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如恐高症患者从事高处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危害因素

(1)搬举重物方法不当

(2)作业空间存在危险

(3)工具不合适

(4)其他危险和危害因素

3.找出某场所存在哪些职业病类别,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试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对某单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5.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