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465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docx

山作文之韶山之行心得体会

韶山之行心得体会

【篇一:

游韶山心得体会】

篇一:

游韶山心得体会

追寻

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屋前,一池碧水映

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

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子冲,

我们在这次红色之旅中看到,毛泽东、刘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

临绿水,背依青山,当地导游对这种“前有池塘照后有青山靠”格局津津乐道,解说中带有

明显迷信色彩的风水说虽然有些神化领袖,但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我被山乡

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

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

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世外桃

源般美丽的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里他们迈出人

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原点相距如此地靠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

遥想当年,伟人也

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

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

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

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

在滴水洞,我们看到,主席曾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

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挡板,因为主席的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

绍,床板一侧略有倾斜,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

遥想伟人当年戎马

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

选集》共四卷158篇,是我党的行动指南。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

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

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毛泽东、刘少奇手中改造世界的

武器是笔。

在刘少奇纪念馆,

两位青年双手紧握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雕塑将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2年,那时候,中国共

产党建党仅仅一年。

那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安源煤矿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

他们点燃了中国

革命在安源的星星之火,无数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

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源于革命实践,

后来他带领红军走上井冈山,摸索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安源,毛泽

东29岁,刘少奇24岁,风华正茂。

雕塑栩栩如生,宛若伟人在世,目光中饱含革命同志相

会的欣喜。

可以想见,他们紧接着应该会是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和研究斗争策略。

安源工

人运动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不仅仅需要过人才干,更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胆识。

我不禁

想问伟人:

“为了新中国,您就不顾惜年轻的生命?

”此刻我转眼看到不远处杨开慧雕像伫立

一旁,她亲眼目睹了共和国两位主席第一次握手,而她却看

不到鲜艳如血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升起,看不到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两位伟人

肩并肩昂首挺立。

杨开慧的身躯是那样娇小,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被捕后大义凛然

慷慨赴死的壮举荡气回肠令我折服!

看着杨开慧坚定安详的面容,仿佛对我说:

“死亦何惧!

此时此刻,我不禁润湿了眼眶。

篇二:

游韶山心得体会

游韶

山心得体会

我们还参观了毛主

席故居,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荷叶连连,人杰

地灵。

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朴实。

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

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

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关心天下。

是韶山这个简朴的

小山村,哺育了一代伟人,从而解救了全中国。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

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

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

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

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

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

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

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鞠躬尽瘁,成为永葆

工作激情的永久动力!

篇三:

游韶山心得体会

游记

看着窗外的风景,时不时的和同学说说笑笑,

程终于抵达了刘少奇故地花明楼景区。

可是,导游

第一次出来实习的,对景点不熟,因此,我们只好

自行结伴逛了起来。

先是参观刘少奇副主席的纪

奇同志平生一些事迹的介绍及照片,他年轻时就立

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积极参加工会组织帮助工人反

和剥削,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毛泽东和周恩来发展

们新中国诞生不可或缺的人物。

看着那些照片记录

留下来的书信、文章很是感动。

刘少奇主席一生为

精于国运,治经济,但却因正直而冤屈的倒在党

下,甚至被开除了党籍,他那种敢说真话踏实做人

尊敬和钦佩。

之后参观了他的故居,那是一座老黄

收拾的很干净,保留下来的东西也很淳朴是那个年

写照,我们还观看了刘主席的专机以及花明楼,特

德鼎给我很大触动,“德”行为之规范,有德才能

思主义份子,有德才能安邦治国平天下。

韶山踏上旅行的汽车,历经四个小时的车姐姐又冒泡自己是“放弃”她的讲解,念馆,里面有刘少志要报效祖国为全抗资本主义的压迫革命事业,他是我下来的史事和他遗党为民,两袖清风,内复杂斗争的红旗的品格值得我们的土砖屋子。

里面被代中国农村特有的别是花明楼前的万成为一名先进马克

参观完刘少奇故地

我们启程去韶山,继续下一阶段的旅程。

由于

上午匆忙参观,每

个人略显疲惫,都静静休息着。

经过不到两个小时

的车程,我们抵达

的韶山。

屋前,一池碧水映

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

这是我们

来到这的第一印象。

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

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

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

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

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

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

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

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

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

缓步走进光线略暗的堂屋、退堂屋、厨房、横

处一一瞻仰,站在烙印着伟人足迹的土地上,心潮

物一景,退堂屋、碓屋、横屋这些新鲜的名词很自

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

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

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望去

却挡住了多少眺望山外的视线。

伟人故里多少一同

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

但是在伟人眼中,

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

的目光?

伟人自小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子冲,毛泽东、刘临绿水,背依青山,回环,恍惚间产生袅,蓦然回首,不世外桃源般美丽的的起跑线,在这里原点相距如此地靠几乎是屏住呼吸,屋、卧室、碓屋等澎湃,唯恐错过一在墙壁上伟人和家家人重新在照片中遥想当年,伟人也然是土屋的依靠,成长在山乡的孩子,池水虽小却闪耀着么能挡住眺望世界

学不成名誓不还”,

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

“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

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

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

在滴水洞,

我们看到,主席曾

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

挡板,因为主席的

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绍,

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

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

的精神财富。

之旅让我充分了解到两位伟人把马克思列宁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我们党和人民建立一个崭

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

道路,他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

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

思绪万千,望着宽敞的公路、高耸的高架桥、

切的一切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感谢毛

国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也感谢各位老师和领导给我

会,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保

政治上和作风上的纯洁,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

一辈革命家未完成的使命。

从中我意识到我不能荒

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篇四: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床板一侧略有倾斜,遥想伟人当年戎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这次花明楼和韶山主义基本原理同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级革命家、战略家们把一生都献给了习和发扬。

踏上回学校的汽车,一个个隧道,这一泽东和刘少奇对祖这次红色之旅的机持共产党人思想上、模范作用,完成老废青春,应努力学

参观

韶山心得体会

七月三日,在监狱

党委的组织下,怀着对已故革命领袖无限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来到

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刘少奇的故乡——韶山。

进入主席故居,我们看到这是一栋坐南

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这里老百姓称为

‘一担柴’。

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草屋为

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总计占地面积56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70余平方米。

导游

介绍,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

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

后来毛家几代人历经几十年将故居改建和扩建

军,到1918年建军成现状,但房子建成仅一年多,毛泽东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

毛泽东在

父母去世后又将弟妹带出去参加革命,故居由当地农民居住。

1929年国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

房子,将它出租给农民,年深日久,房子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家具遗失。

解放后,人

民政府收回了房子,并对它进行了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

大家今天看到的房子是按1918

年的原状恢复的。

这个时候是毛泽东家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当时家里拥有这13间半瓦房和

22亩田土。

但是身为毛家长子的毛泽东并未继承父业,而走出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

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大门顶端挂着的“毛

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经过了堂屋、火堂、

厨房等房间,我们来到了主席小时候学习的地方。

当年,毛主席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

灯。

主席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

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看书。

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

甚至在

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往往白天下在劳动,晚上读书读得很晚。

有时为

了不让父母为他担心,便用被子蒙上窗户,躲在房子里刻苦攻读。

在看了《三国演义》、《水

浒传》等古典小说后,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怎么这些书里写的英雄都是些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而从来没有描写过拿锄头劳动的农民呢?

他苦苦思索了两年,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些写书的人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是不会去写

农民的,当时的主席很为农民不能上书而打抱不平。

后来,他读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一

书,这本书提出了一系列救国救民的主张,他极为赞同,并且燃起了复学的愿望。

毛主席的

卧室上面是一个小阁楼。

1925年他回来开展农民运动,在楼上开过秘密会议。

在实际斗争中,

毛主席培养的积极分子毛新枚、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

主席在这楼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神福轩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刘少奇纪念馆一片

青翠,庄严幽静。

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室,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馆内陈列

着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少奇同志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

史镜头和珍贵文物。

在静谧的展厅内,讲解员专注而深情地介绍少奇同志从工人运动、白区

工作到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期所做的独特

贡献,娓娓而谈少奇同志在扩大新四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卓越功绩,声情并茂

地讲起这位历史巨人的朴素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著名的延安整风

中,刘少奇同志奋笔疾书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告诫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

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性,从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度,提出和分析

【篇二:

韶山行心得体会】

践行“两学一做”韶山行有感

—综合科罗凯—

7月21-22日,我站全体人员赴韶山红色文化学院接受“两学一做”红色专题教育培训。

大家一起参观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学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英杰对中国梦的执着追求》,重走了毛泽东小道。

此次培训让我经历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以下两点:

一是坚定的信念无比重要。

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学习培训及重走毛泽东小道,让我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

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要牢记。

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

我们民族崛起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

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

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面对工作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创造和探索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

这次红色专题教育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了综合科工作的重大意义,也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密切联系全站人员服务全站人员,力求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不断改善干群关系,做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的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红色之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

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

对我们来说,红色之行不是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篇三: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七月三日,在监狱党委的组织下,怀着对已故革命领袖无限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来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刘少奇的故乡——韶山。

进入主席故居,我们看到这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这里老百姓称为‘一担柴’。

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草屋为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总计占地面积56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70余平方米。

导游介绍,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

后来毛家几代人历经几十年将故居改建和扩建军,到1918年建军成现状,但房子建成仅一年多,毛泽东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

毛泽东在父母去世后又将弟妹带出去参加革命,故居由当地农民居住。

1929年国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房子,将它出租给农民,年深日久,房子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家具遗失。

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房子,并对它进行了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

大家今天看到的房子是按1918年的原状恢复的。

这个时候是毛泽东家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当时家里拥有这13间半瓦房和22亩田土。

但是身为毛家长子的毛泽东并未继承父业,而走出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大门顶端挂着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经过了堂屋、火堂、厨房等房间,我们来到了主席小时候学习的地方。

当年,毛主席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

主席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看书。

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

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往往白天下在劳动,晚上读书读得很晚。

有时为了不让父母为他担心,便用被子蒙上窗户,躲在房子里刻苦攻读。

在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后,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怎么这些书里写的英雄都是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从来没有描写过拿锄头劳动的农民呢?

他苦苦思索了两年,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些写书的人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是不会去写

农民的,当时的主席很为农民不能上书而打抱不平。

后来,他读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一书,这本书提出了一系列救国救民的主张,他极为赞同,并且燃起了复学的愿望。

毛主席的卧室上面是一个小阁楼。

1925年他回来开展农民运动,在楼上开过秘密会议。

在实际斗争中,毛主席培养的积极分子毛新枚、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主席在这楼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神福轩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也正是在这里,中国的历史悄然变化着,曙光即将照亮整个东方。

刘少奇纪念馆一片青翠,庄严幽静。

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室,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少奇同志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镜头和珍贵文物。

在静谧的展厅内,讲解员专注而深情地介绍少奇同志从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到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期所做的独特贡献,娓娓而谈少奇同志在扩大新四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卓越功绩,声情并茂地讲起这位历史巨人的朴素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著名的延安整风中,刘少奇同志奋笔疾书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告诫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性,从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为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对我们今天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韶山一游,感概万千,斯人虽去,其物尤存,那里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无不引起我们对伟人的深切怀念。

他们冲破闭塞的农村,立志革命,用生命,用鲜血,用毕生的精力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鞠躬尽瘁、舍身忘我,他们的艰苦朴素作风无不让我们震撼、感动、敬仰!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在工作中起到率先作用,作好带头工作。

重温党章,重温毛主席著作,倍感自己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工作上的薄弱,学习的不够,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为此,我要努力做到: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

(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吃苦在前一些,享受在后一些,让自己有更强烈的党员意识,珍惜党员称号,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规

范自己,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监狱的各项建设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