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47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第三章.docx

环境监测第三章

33333333333.1.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概念:

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污染来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倾倒等。

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

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

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

1、环境水体:

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

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 

事故监测——应急监测 

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

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

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监测项目筛选原则:

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水质监测的工作程序:

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调查→制订监测方案→逐级审批→方案批复→实施方案→监测报告→上报存档

水质监测方案:

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

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要求:

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对照断面: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消减断面:

各种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了解、优化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

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1、完整河流断面设置: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2、某段河流: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及特殊要求的断面。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1、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三种断面。

2、对照断面:

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区。

3、控制断面: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纳污量大于80%。

4削减断面:

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流域水系断面设置: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四种断面

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长度,则应设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湖泊、水库采样垂线的布设方法

不同水域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无明显功能区别可采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采样点设置与河流类似,但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应做试验后再定。

湖泊、水库:

通常只设监测垂线,特殊的可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a.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b.以各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c.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洄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采样频次和时间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按照国家规定采样。

污染源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布设原则和方法:

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测一类污染物(汞、镉、砷、铅、六价铬、有机氯化合物、强致癌物质等)。

(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测二类污染物(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硝基苯类、苯胺类等)。

(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为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可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

(4)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水汇入的地方。

可在水面下1/4~1/2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水样采集。

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综合排污口等)

1)城市污水管网:

在一个城市的主要排污口或总排污口设点采样,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

2)城市污水处理厂:

要了解某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出口处设点采样

废水样品采集注意事项采样时应除去水面杂物、垃圾等漂浮物,但是,随污水流动的悬浮物或固体颗粒,应看成是污水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在测定前滤除。

2用水样容器直接采样时,须用水冲洗3次,但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3填写污水采样记录表

采样频次1.监督性监测

地方污染源监测每年不少于一次

重点单位或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

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2~4次

生活污水每年采样监测2次,春、夏季各1次。

医院污水每年采样监测4次,每季度1次。

排污单位有污水处理设施

2、企业自行监测:

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次。

每个生产日至少3次。

生产周期8小时以内,一小时一次。

大于8小时,2小时一次。

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

将其混合后测定污染物的平均值。

排污情况复杂、浓度变化大的废水,采样时间要缩短,有时需要5~10分钟采样1次。

地下水的特性:

1、流动缓慢,水质参数变化较慢。

2、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也不同。

水温变化影响化学和生化反应速度。

3、地下水吸收或放出二氧化碳可引起PH变化,影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4、硫化氢等溶解性气体可在水表面算是。

5、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又一定影响。

基础资料的调查:

监测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1.收集、汇总监测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监测资料。

2.收集作为地下水补给水源的地理分布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地下水资料和地表水利用情况3.了解水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水质现状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情况。

含水层和地质阶梯可用开孔钻探和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解。

4.调查监测区域内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密度、工业分布、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面水污染现状。

5.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所需费用和采样程序。

监测点(井)设置方法:

1、背景值监测井(点)的设置

  设在污染区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

在垂直地下水流方向的上方设置。

一个或多个。

2、污染控制监测井(点)的布设

应考虑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形式,以及区域水化学特征等因素。

对于工业区和重点污染源所在地的监测井(点)布设,主要根据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确定。

代表性、点面结合。

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若有间温层或多含水层分布,可按具体情况分层采样。

1)点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小的地区形成的),监测井设在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

2)块状污染区(污灌区、污养区及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监测井设在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上。

3)条(带)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大地区及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网格布点法设置监测井。

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1.按照国家规定: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空隙承压井在每年枯水期采样1次。

2.污染物控制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

无污染(1/5),可一年一次。

3.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

每月一次。

4.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可能相对集中。

5.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监测次数。

水样的类型及选择

(一)瞬时水样

(二)平均混合水样(三)综合水样(四)平均比例水样:

流量比例混合水样(五)单独水样

瞬时水样:

监测水体的水质比较稳定

混合水样:

适用于采集排放污水的流量比较稳定,但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有变化的水样。

综合水样:

作为水处理工艺设计依据有重要价值。

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排污总量计算。

单独水样:

用于水质项目的测定。

地表水的采集一)采样前的准备

1.盛样容器的准备。

总要求:

容器的材质不能引起水样的污染。

容器及容器的封口塞:

化学性能稳定,形状和大小适宜,不吸附被测组分,不与被测组分发生反应、容易清洗和反复使用。

塑料:

测定金属、放射性元素和其他无机物

玻璃:

测定有机物和生物

表3-10:

测定项目于与容器选

2.容器的洗涤

容器的洗涤方法分为四类,具体监测项目的容器洗涤要求表3-10。

3.交通工具

车、船

采样方法和采水器1.采样方法、借助船只采样、涉水采样、利用桥梁采样、利用索道采样、4.其他工具的准备

2.采水器简易采水器:

桶瓶,适于表层水采样。

专用采水器:

急流采水器、双瓶采水器、采水泵、自动采水器、桶式采水器等。

用于深水采样。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水样的运输:

做好记录、贴好标签、密封(油类不能用石蜡封口)、防止碰撞、冷冻冷藏或保温措施、运输时间不超过24h

水样的保存:

水样保存要点:

减缓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减缓化合物或络合物的氧化还原作用、避免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或变化、水样的最长保存时间:

清洁72h、轻污染48h、严重污染12h.

水样的预处理预处理目的:

得到欲测组分适于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干扰组分。

(一)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消解处理的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性,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水样消解的方式湿法酸式消解法HNO3、HNO3-HClO4、HNO3-H2SO4

、2SO4–H3PO4、多元消解碱式消解法NaOH-H2O2

NH3.H2O-H2O2干法干灰化法干灰化法:

又称高温分解法。

其处理过程是:

取适量水样于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蒸干,移入马福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使有机物完全分解除去。

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2%HNO3(或HCl)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后供测定。

本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1、挥发和蒸发浓缩

挥发是利用某些污染组分挥发度大,或者将欲测组分转变成易挥发物质,然后用惰性气体带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水样中砷的测定。

蒸发浓缩:

通过加热水样至沸,使水分蒸发,达到缩小水样体积,浓缩预测组分的目的。

饮用水中微量金属元素浓度可提高30倍。

2.蒸馏法

利用水样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

3.萃取法

测定有机化合物时多采用此法。

基本原理:

物质在不同溶剂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有机物的萃取:

无机物的萃取:

4.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映二进行分离。

有机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

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

1、水温计法:

浅层水温。

感温5min。

提出水面20S内读数完毕。

2、深水温度计法:

水深40m以内较深层水温3、颠倒温度计法:

水深超过40m。

感温10min。

4、热敏电阻温度计:

表层和深层。

感温1min

色度完全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

没有除去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称为“表色”。

目视比色法(铂钴比色法)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的混合液作为标准溶液,称为铂钴标准。

标准一般是500度。

标准系列:

0~70度。

适用:

较清洁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测量(带黄色调)。

注意:

放置澄清、离心分离、0.45um滤膜过滤。

不能用滤纸过滤。

要同步测定水样pH。

稀释倍数法:

按每次两倍逐级稀释。

适用于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色度的测定。

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

(一)分光光度法方法适用:

天然水、饮用水浊度的测定。

方法原理:

配浊度标准溶液,在波长680nm测定浊度标准系列和水样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确定水样浊度。

根据稀释倍数进行换算。

测定要点:

无浊度水作为参比。

无浊度水的制备:

蒸馏水通过0.2um滤膜。

(二)浊度仪法

直接测定读数。

低浊度、中浊度、高浊度

透明度指水样的澄清程度。

(一)铅字法:

透明度计测定,有印刷符号。

用水柱的高度表示。

适用于天然水和处理水的透明度的测定

(二)塞氏盘法:

海水:

纯白色盘子。

其他水样:

黑白各半。

测量绳子浸没的深度。

水中的固体物质1.残渣(总固体)将一定体积水样混匀,放入蒸发皿中,将水样蒸发近干,然后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

重量法:

总固体(mg/L)

注意:

采集水样时,要排除巨大的漂浮物和非均匀物,并撇开表面漂浮的油脂。

2.180℃烘干的溶解性固体(总可滤残渣)

水样混匀,经过0.45um的滤膜或滤纸(要注明)过滤后的滤液,蒸发近干,然后置于烘箱中180℃烘干,冷却,称重。

单位:

(mg/L)

有重碳酸盐(HCO3-),延长烘干时间,确保全部转换为碳酸盐。

3.103~105℃烘干的总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水样,通过0.45um的滤膜过滤,截留在滤膜上的物质,在103~105℃烘干,冷却,称重。

注意:

水样为单独水样。

4.可沉固体

(1)体积比取混合均匀的水样倒入1L沉降锥或量杯中至标线,静止1h,读取沉降下来的固体体积,以体积分数表示(mL/L)表示可沉固体的含量。

(2)质量体积比(mg/L)水样静止,上清液中间部分测定悬浮固体含量(不可沉固体);单独测定原水样中总悬浮固体的含量。

两者差值就是可沉固体的含量。

矿化度评价水中总含盐量。

对无污染的水样,测得的矿化度值与该水样在103~105℃时烘干的总可滤残渣量接近。

重量法测定。

单位:

mg/L。

电导率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注意:

水样采集后尽快测定。

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脂等干扰测定,应过滤或萃取除去。

金属类指标的测定1、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A~c,铬、镉、铅、汞、锌、铜。

2、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光度3、电位分析法: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4、极谱分析法:

极谱波5、阳极溶出伏安法:

溶出峰

水中金属类指标的测定

(一)汞1.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法:

适用对象:

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

其最低检测浓度随取样量变化。

原理:

在加热的情况,用KMnO4—K2S2O8在硫酸硝酸介质中消解,或用KIO3—KBr在硫酸介质中消解水样,或在硝酸-硫酸介质中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水样。

原理:

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变成Hg2+,用盐酸羟胺将过剩的氧化剂还原,再用SnCl2将Hg2+还原为元素汞。

在室温下通入空气或氮气将其气化,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汞原子蒸气对253.7nm的紫外光有强烈吸收,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仪器:

测汞仪。

单位:

mg/L稀释用水:

无汞水二次重蒸馏水、去离子水,也可用普通蒸馏水除汞

2.冷原子荧光法适用范围:

地面水、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较低的水样中的汞。

最低检出浓度0.0015μg/L,测定下限0.0060μg/L,测定上限1.0μg/L原理:

水样中的汞被还原剂还原为单质汞,形成汞蒸气。

其基态汞原子受到波长253.7nm的紫外光激发,当激发态汞原子被激发时便辐射出相同波长的荧光。

在一定条件和较低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的浓度成正比测定仪器: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

试样的制备:

将新采的水样充分摇匀后,吸取水样加入浓硫酸、高锰酸钾(过剩),105℃消化1小时,冷却,加盐酸羟胺将过剩的氧化剂还原。

取样测定。

注意事情:

荧光淬灭,灵敏度降低。

3.KMnO4-K2S2O8消解-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1987)

检测范围:

0.002~0.04mg/L原理:

水样于95~100℃,在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变为二价汞;用盐酸羟胺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腙溶液,与汞离子生成橙红色螯合物,用CHCl3或CCl4萃取,再用碱溶液洗去过量的双硫腙,于48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采样与样品:

硝酸酸化PH≤1,汞的转化。

存储:

玻璃瓶

干扰消除:

铜离子——EDTA二钠盐

二、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特征谱线

直接吸入火焰法测定:

清洁水样——直接测定;污水或废水——用硝酸或硝酸-高氯酸消解,并进行过滤、定容。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简单水样——标准曲线法;复杂水样——标准加入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强碱性溶液中,镉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后再518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水样中镉的含量。

适用于受污染的天然水和废水中镉的测定,铅锌铜锰铁不超过一定含量不干扰测定;镁离子浓度达到40ml/L,用酒石酸钾钠掩蔽。

(三)、铅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在PH为8.5~9.5的氨性柠檬酸——氰化钾的还原介质中,铅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后,于510nm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水样中的铅的含量干扰消除:

Bi3+、Sn2+等干扰测定,可预先在pH为2~3时用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萃取分离。

在氨性介质中加入盐酸羟胺可防止双硫腙被Fe3+等氧化物氧化。

2水质铅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四)、铜1.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适用对象:

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铜和可溶性铜的测定。

可溶性铜:

未经酸化的水样,通过0.45μm滤膜后测得的铜。

总铜:

未经过滤的水样,经消解后测得的铜当使用20mm比色皿,萃取用试样体积为50m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mg/L,测定下限为0.040mg/L。

当使用10mm比色皿,萃取用试样体积为10mL时,方法的测定上限为6.00mg/L。

方法原理:

看书。

干扰消除:

铁、锰、镍、钴等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生成有色络合物,干扰铜的测定,可用EDTA-柠檬酸铵溶液掩蔽消除。

样品采集与保存:

为了防止铜离子吸附在采样容器壁上,采样后样品应尽快分析。

采样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应将水样酸化至pH1.5,加盐酸。

但酸化以后的样品仅适合测定水中的总铜。

溶解性铜:

通过0.45μm滤膜

总铜:

硝酸-高氯酸消解

2.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HJ486—2009

适用范围:

测定水中可溶性铜和总铜的2,9-二甲基-1,10-菲啰啉直接光度法和萃取光度法。

直接光度法适用于较清洁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可溶性铜和总铜的测定。

萃取光度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可溶性铜和总铜的测定

方法原理:

用盐酸羟胺将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亚铜离子,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亚铜离子和2,9-二甲基-1,

10-菲啰啉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于波长457nm处测量吸光度,(直接光度法);也可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保存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液中,于波长457nm处测量吸光度(萃取光度法)。

干扰及消除:

水样中如含有大量的铬和锡、其他氧化性离子、以及氰化物、硫化物和有机物等对测定铜有干扰。

加入亚硫酸盐使铬酸盐和络合的铬离子还原,可以避免铬的干扰。

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可以消除锡和其他氧化性离子的干扰。

通过消解过程,可以除去氰化物、硫化物和有机物的干扰。

(五)、锌适用范围:

微量锌的测定。

(六)、铬

1.GB7467-1987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原理:

酸性(硫酸-磷酸)介质,六价铬,红色。

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测定要点:

对于清洁水样可直接测定;

对于色度不大的水样,可用以丙酮代替显色剂的空白水样作参比测定;

对于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以氢氧化锌做共沉淀剂,调节溶液pH至8~9,此时Cr3+、Fe3+、Cu2+均形成沉淀被过滤除去;

存在亚硫酸盐、二价铁等还原性物质和次氯酸盐等氧化性物质时,也应采取相应消除干扰措施。

2.总铬GB7455-1987原理:

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铬氧化为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测定。

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总铬大于1mg/L,也可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

水样消解:

硝酸-硫酸。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pH1.目视比色法不适于有色、浑浊或含较高游离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水样。

2.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复合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3.便携式pH计

溶解氧

(一)碘量法

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水样的采用与保存

采样器:

溶解氧瓶。

采集水样时,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存在采样瓶中。

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左右。

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应立即加固定剂(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方法的选择

1.清洁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

2.水样中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05mg/L,二价铁低于1mg/L时,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

此法适用于多数污水及生化处理出水。

3.水样中二价铁高于1mg/L,采用高锰酸钾修正法;

4.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采用明矾絮凝修正法;

5.含有活性污泥悬浮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二)电化学探头法HJ506-2009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可测定水中饱和百分率为0%~100%的溶解氧,还可测量高于100%(20mg/L)的过饱和溶解氧。

水样有色、含有可和碘反应的有机物时,不宜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测定,可用电极法。

但水样中含有氯、二氧化硫、碘、溴的气体或蒸气,可能干扰测定,需要经常更换薄膜或校准电极。

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可用于现场测定。

3.6.4氟化物水样的预处理:

污染比较严重的水样和含氟硼酸盐的水样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