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562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届苏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苏教语文综合测试题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对于象形字、方块字,不少来自字母化语言文字背景的外国人,常发出汉字难写、汉语难学的感慨,甚至在学习时__________、中途而废。

而古代中国长期_______“有来学,无往教”的观念和传统,缺乏成功推广自己语言文化的历史经验,也______不少人对推动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缺乏足够的热情。

A.囫囵吞枣秉承导致B.浅尝辄止秉承致使

C.浅尝辄止秉持导致D.囫囵吞枣秉持致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次书博会书籍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读书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书籍的魅力、阅读的快乐得以充分表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B.从5月末登上2015赛季中甲联赛积分榜之后,延边长白山队就再未让这一位置旁落。

C.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日前揭晓,来自智利、斯洛伐克、马达加斯加的三个教育机构荣获该奖。

D.近日,河南省豫剧二团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国家艺术中心剧场演出的传统豫剧《程婴救孤》大获成功。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B.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D.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中国科技大学先研院顾春副教授课题组选送的一种小型倍频绿光光纤激光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的应用可从科学领域的光纤通信、激光光谱、激光测距、激光雷达

②由于其结构紧凑、稳定性高、效率高

③其实小小的激光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④适用于激光投影机等领域,获得了银奖

⑤到日常生活中的激光指示器、激光矫视、激光美容、激光扫描、激光灭蚊器等

⑥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新发明对平民大众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A.②④⑥③①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⑥③④①②⑤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会徽以一只昂首挺立的“彩凤”为主体形象,表达了“时逢盛世,有凤来仪”的美好寓意。

B.会徽中凤头与凤身巧妙地归纳变形为英文字母S、T,是“唐山”英文的起首字母,将“涅槃彩凤”与“唐山”的概念紧密相连。

C.会徽中“彩凤”环绕在花蕾之中,表示“凤鸣唐山、花开满园”,传达出园艺事业锦簇缤纷的景象。

D.会徽以一只翩翩起舞的“彩凤”为主体形象,既保留了寓意吉祥如意,又传达了对世园会的祝贺。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程之邵传

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人。

曾祖仁霸,治狱有阴德。

之邵以父荫为新繁主簿。

熙宁更募役法,常平使者欲概州县民力,以羡乏相补。

之邵曰:

“此法乃成周均力遗意,当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岂宜以此邑助他邑哉?

”使者愧服,辟之邵为属,听其所为。

熊本察访蜀道归,语诸朝曰:

“役法初行,成都路为最详,之邵力也。

”诏召见,成都守赵抃奏留之。

入为三司磨勘官,得隐匿数十万缗。

从副使蹇周辅计度江、岭盐,还,除广东转运判官。

元祐初,提举利、梓路常平,周辅得罪,亦罢知祥符县。

俄知泗州,为夔路转运判官。

夔守强狠不奉法,劾正其罪。

大宁井盐为利博,前议者辄储其半供公上,余鬻于民,使先输钱,盐不足给,民以病告。

之邵尽发所储与之,商贾既通,关征增数倍。

除主管秦、蜀茶马公事,革黎州买马之弊,岁以仲秋为市,市四月止,以羡茶入熙、秦易战骑,得良马益多。

知凤翔府,民负债无以偿,自焚其居,而绐曰遗火;有主藏吏杀四婢,人无知者。

之邵发擿,岐人传诵。

徙郑州。

元符中,复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缗。

童贯用师熙、岷,不俟报,运茶往博籴,发钱二十万亿佐用度。

连加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三进秩,为熙河都转运使。

秦凤出师,命之经制,即言已备十万骑可食三百日矣。

徽宗喜,擢显谟阁待制。

敌犯熙河,之邵摄帅事,屯兵行边境,解去。

俄得疾卒。

方录功转太中大夫,不及拜,赠龙图阁直学士,官护丧归。

子唐,至宝文阁学士。

(《宋史•程之邵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羡乏相补羡:

贪慕

B.而绐曰遗火绐:

欺骗

C.之邵发擿,岐人传诵擿:

揭露

D.童贯用师熙、岷,不俟报俟:

等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熙宁年间,朝廷变更募役法,程之邵成绩突出,被成都守赵抃上奏请求留用。

后被召入任三司磨勘官,查出赃款数十万缗。

B.程之邵任夔州路转运判官时,夔州太守触犯刑律,程之邵以民愤难平为由,派人上奏弹劾。

C.大宁井盐获利丰厚,当地执政的人只将井盐一半出售给百姓,百姓食盐紧缺。

程之邵急百姓之所急,把所储存的盐全部拿出给百姓,商贸流通了,关税增加了数倍。

D.程之邵后来主管秦、蜀等地茶、马事务,革除黎州贩马弊端,用余茶换得战马,获得不少精良战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当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岂宜以此邑助他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犯熙河,之邵摄帅事,屯兵行边境,解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程之邵在主管秦、蜀茶马公事时,有什么突出表现?

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

(3)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5)忧懈怠,______________;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___,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7)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

(《赤壁赋》)

(8)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陈情表》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大江远影

石红许

①有一些背影足以感动几千年、几万年,如同从雪山踏歌而来的长江,每一截都澎湃着灿烂辉煌,涛声起伏,在那浪花里,闪耀着华夏子孙筚路蓝缕的背影。

②年少读书时,死记硬背《京口北固亭怀古》,我对辛弃疾老先生居然没什么好感,暗地里骂了他好多句“老头子”。

现在回想起来,只怪小子我当年历史、地理知识的浅薄,汗颜曾经年少轻狂不晓廉颇老矣。

③一次笔会把我指向镇江,才知道自己一不留神涉足辛弃疾驻守过的京口大地,忽然想起那阕永遇乐,再次翻出拜读,感觉大不一样,我被辛弃疾的气派、才华、胆略所折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在当时的情形下,追怀褒贬,借古喻今,怕是也只有披盔甲、握椽笔的辛弃疾才能写出如此有铮铮铁骨的词章来。

“老头子”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伟岸,而且还有一些亲切,也算是“他乡遇故知”吧。

④我与辛弃疾是有缘的。

我本在鄱阳湖畔的一个乡村中学教数学,偏偏不舞正业要与文学卿卿我我,才有了后来进入信江畔的上饶,滥竽充数文艺界。

上饶是辛弃疾后半生的寄寓、归宿地,“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晚年,他受命于临安,从带湖、瓢泉出发北上知绍兴、镇江,在京口抗敌时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应有上饶秀美山水的滋润,当然,更有浩浩荡荡长江的洗礼。

⑤走在镇江西津渡老街上,小心踩踏西津渡湿漉漉的青砖路面,拨开历史的烟尘,我想起另一位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他是我八百年前的鄱阳先贤乡党。

他无心留恋京口虚伪的繁荣,怀怆然坐船到对岸扬州城去,心痛维扬一派废池乔木。

时空拉回现实,润扬长江大桥雄跨大江,假如姜夔还在,他就用不着在冷月无声里顶寒载雪候船解缆。

我很想去对岸看看,二十四桥边的红药是否还在,真想捧一束献给我孤独的老乡?

我没有去,其实,我是不敢去。

每次读《扬州慢》,我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与会人员相约去扬州,我悄悄地选择了逃避,我担心我会陷入无边的悲悯情怀里。

隔江遥望,道一声对不起,我的布衣白石道人。

⑥西津渡街道两旁有古色古香的明清店铺,还有唐宋遗迹,旌幡招展,走过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铁柱宫、小山楼……润州作协何春华一路介绍,当年渡口商贾辐辏,其下是开阔的江面,千百年来,长江几易其道,这里衍变成民居,然古码头遗址、一眼看千年的历朝古街路面还依稀可辨。

⑦所有借天然屏障筑起温柔乡的王朝注定是走不远的。

长江是把双刃剑,它既是一处浩瀚风景,又是一道军事天堑。

大江东去,辛弃疾和姜夔,如飘摇南宋江面的两根桅杆,扯起多少追思的风帆,任凭他们用文字或刀剑力挽狂澜,终究没能阻止偏安一隅的悲歌。

懦弱的王朝早已远去,但是这两个不朽的名字依然闪耀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册页里,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民族气节、脊梁的动人的符号。

⑧车上润扬长江大桥观光,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恢弘背景下,我眼前幻化出两个挺拔而孤寂的背影——辛弃疾和姜夔,一个刚毅,一个清瘦;一个雄浑,一个清刚;一个豪放,一个婉约。

他们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忧愤远去,可歌可泣!

⑨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从远古奔来,养育了多少华夏子孙啊,你应该为有这样的背影而骄傲。

也正是无数个这样坚实如磬的背影丰富了你的泱泱大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书写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赤县文明。

                          

(选自《散文选刊》)

1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一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称辛弃疾为“老头子”?

简要分析其原因。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我眼前幻化出两个挺拔而孤寂的背影——辛弃疾和姜夔”,请结合全文说说辛弃疾的“挺拔而孤寂”具体表现在哪里?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阅读经典的问题

李建永

①一个民族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是该民族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辉煌结晶。

诸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和二十五史(尤其是前四史)等等。

然而,经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为了炫耀与宣扬,而在于学与用,在于有益于世道人心。

可是如今谁还读经典?

读它又有何用?

这倒真是个问题。

  ②问题一:

快与慢。

而今是信息时代,是云计算时代,一言以蔽之,一切都要“神速麻利快”。

不过,人生就像开车,车速越快,车手就越需要镇定,车子的油耗也就越大。

同理,生活节奏越快,就越要打起精神,安妥灵魂,就越需要汲取大智慧与正能量。

先贤有训:

停留长智。

停留是慢,长智是快,不长智,如何快?

孔子有言:

过犹不及。

过是太快,不及太慢,二者皆不合度,然而不及却胜于过。

这就好比烧菜,与其烧煳了,还不如夹生的好。

攻读经典,比之于吞咽文化快餐,无疑是繁难的,缓慢的,但却是长智的,必须的。

  ③问题二:

虚与实。

就虚实论,经济、政治、社会、军事、文化,经济最实,文化至虚。

然而,“利者义之和”,乃经济之纲;“政者正也”,属政治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社会之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乃军事之要——文化又成为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等不可须臾或缺的灵魂。

文化乍看一无所用,实则无时不在,无处不用;无用正是其大用所在,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不要轻言实则有用,虚则无用。

人生就是一个虚实相间有无相生的过程。

俗话说,日子如流水,人生似赶路。

可是你能拎得清哪一步是虚的,哪一步是实的,哪个时辰是有用的,哪个时辰是无用的吗?

俗话还说,走路不用问,大路好走小路近。

小路小道,大路大道;小道小目标,大道大方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

经典传大道,岂可不读乎?

  ④问题三:

远与近。

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就时间而言的。

有不少人误以为,时间越近的东西便越当“浓墨重彩”,时间越远则越是“云淡风轻”。

事实上,观点和学说价值的大小,与时序远近并不构成比例关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并作为历史的实例哲学,观照着现实乃至未来。

《易经》是从普遍到一般,通过本质指向现象的;《春秋》则是从一般到普遍,透过现象直抵本质的——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

经典永远具有现代性,因而永远值得现代以及将来的人们去潜心研读,汲取菁华,砥砺精神。

  ⑤现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我们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经典,包括那些时髦的国学大师和传统文化学者们。

我曾看到一位名头唬人的大师,给高校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中有《礼记》,但他自己却似乎根本没有通读过或者至少没有读明白该书,否则就不会闹出匪夷所思的笑话来。

大师尚如此,何况常人乎。

所以我总担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经典,在不远的将来,恐怕只剩下教科书里令人自豪的名言警句,以及望文生义的片言只语;而它们“本身”却离我们愈来愈辽远,在我们心目中愈来愈飘浮,愈来愈飘渺,最终必然飘呀飘呀飘得不见了……

(《人民日报》)  

16.第②段在论述“阅读的快与慢”这一问题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论述层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认为阅读经典具有哪些价值和意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拥有78年历史的德国大众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车企,其多年经营出来的良好形象功不可没。

作为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标志性企业,大众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日前,德国大众公司被曝利用非法软件操纵汽车排气系统,欺骗美国监管机构,导致有毒排放量高达正常标准40倍。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必然到来的法律制裁,这起“排放门”使大众公司深陷于创办78年来最大的危机之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

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

迁郎中。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

钟乘传至府。

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

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

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5分)

21.“迁郎中”的“迁”指____________;“初视事”中的“视事”指__________。

(2分)

22.用自己的话概括况钟来到苏州后的表现。

不超过18个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带刚的梅、抑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D.《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E.象征主义的手法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

桑提亚哥打鱼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强者与强者之争,其实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的写照。

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二

24.简答题(10分)

(1)“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情节,表现了贾府“三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中国传统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礼”,既包括传统礼制所内含的礼义,即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包括传统礼制所外延的礼仪,即行为规范和程序模式。

如果说礼义是礼制的内在灵魂,礼仪则是礼制的外在表现。

而外在表现与内在灵魂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因此,礼仪对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约束百姓修身心、安名分、严尊卑、序贵贱、守上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自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以后,封建礼仪束缚思想、限制活力、妨碍创造的负面作用渐渐凸现出来。

乃至到了晚清,龚自珍不得不作诗疾呼: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尽管传统礼仪包含崇尚皇权、等级森严、繁文缛节、违背民主、压制自由的糟粕,但传统礼仪中也有精华,其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礼宾敬客等精神实质至今仍有生命力,是中华文明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相关内容经过改造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完全可以纳入现代文明的。

重要的是,对传统礼仪的改造,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有利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于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有利于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有利于中国广交朋友、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摘自《光明日报》)

25.礼与礼仪的内涵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礼义”、“礼仪”与“礼制”它们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简要阐述。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从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来看,恰到好处的礼仪有什么作用?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浅尝辄止:

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

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秉持与秉承:

秉持是自己具有;秉承是承受、接受(自己原来不具有)导致:

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致使:

连词。

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使得。

2.D(A.搭配不当,把“得以充分表现”中的“表现”改为“体现”。

B.成分残缺,在“中甲联赛积分榜”的后面加上“榜首”一词。

C.语序不当,把“日前”移到“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揭晓”的前面。

3.B(A.拟人手法。

“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B项是比喻,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

C.将梅柳人格化,想象它们由江南渡向江北,形象描绘出自南向北,花发木荣,整个江南春意盎然的情景。

D.句中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4.A

5.D项“既保留了寓意吉祥如意,又传达了对世园会的祝贺”想象也不够合理。

6.A(羡:

富余)

7.B(“程之邵以民愤难平为由,派人上奏弹劾”不准确,“劾正其罪”就是他上奏弹劾,并不是派人上奏弹劾。

8.

(1)应当按一邑的民力来雇募这个邑的差役,哪能用一个邑来资助别的邑呢?

(2)敌人侵犯熙河,程之邵代理元帅指挥军事,在边境上驻军巡逻,敌军退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