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46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doc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客观试题十五

1.《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BD)。

A.能够结合现场调查结果模拟重大事故发生B.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C.从安全考虑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D.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E.为职业安全管理体系验收提供依据

1.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有关。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AE)。

A.直观经验分析法B.聚类分析法C.实验性分析方法D.系统安全分析方法E.因子分析方法

2.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ABE)。

A.安全检查表法B.事件树方法C.时间序列分析法D.伤害范围评价法E.事故树法

3.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安全评价时,一般应遵循的程序是(BCD)。

A.申请安全监督部门批准B.现场勘查、资料收集C.危险识别和定性、定量分析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结论报告E.报请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某工人在具有苯的车间操作冲压机,由于带病作业、思想不集中、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的发生。

请问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ACDE)。

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B.从事禁忌作业C.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D.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E.心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把重大危险源解释为(A).

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C.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B)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小于700B.小于500C.小于800D.小于400

3.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C)、危险物品的运输。

A.制药设施B.石油加工设施C.采掘设施D.烟花爆竹生产设施

4.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D)及其(D)。

A.形态数量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C.协调性干扰性D.危险特性数量

5.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生产作业区乙炔、氢、甲烷三种物质的临界量圴为1吨,而实际使用量分别为0.5、0.3和0.6吨,在(C)情况下应辨识为重大危险源.

A.同时使用了乙炔和氢B.同时使用了氢和甲烷C.同时使用了乙炔和甲烷D.都未达到临界量,无重大危险源

6.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汽油属于(B).

A.爆炸性物质B.易燃性物质C.活性化学物质D.有毒物质

7.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英文解释是(C)。

A.Majorhazard(重大危险源)B.Majorrisksources(重大危险源)

C.Majorhazardinstallations(重大危险装置或设备)D.其他

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类,分为(C)。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9.1995年10月1日,劳动部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规定的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B)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B)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A.10、500  B.50、1000C.10、1000  D.50、500

10.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D),实施重大危险源的(D)监控与管理。

A.信息系统全面B.信息网络全面C.信息系统宏观D.信息网络宏观

11.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C).B.2001年1月1日C.2001年4月1日D.2001年12月1日

1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C)管理体系。

A.监督B.统一监督C.分级监督D.专项监督

13.在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作为典型例子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A)种的物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

A.142种B.56种C.72种D.37种

14.以下物质在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规定为重大危险源是:

(D)。

A.核电站的核反应堆B.高瓦斯煤矿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D.贮存1000吨汽油的油罐

15.生产经营单位对(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B.重大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D.危险化学品仓库

16.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年1月9日)》的规定,我国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分为几级(D)。

A.1B.2C.3D.4

1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A)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数量B.种类C.危险度D.能量

18.所有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必须依法申请,经县、地和省政府主管部门、(B)三级批准认可后,才能经营。

A.卫生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B.安全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C.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C.环保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

19.(A)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A.风险评价B.安全预评价C.安全评价D.重大危险源评价

1.根据现行法规、标准,主要依据(ACDE)来确定重大危险源。

A.物质毒性B.物质放射性C.物质燃烧特性D.物质临界量标准E.物质爆炸特性

2.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ABCDE)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C.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重大危险源的报告

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的是(BCDE)。

A.运输工具加油站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可以分为(A)。

A.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B.乡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C.村级、乡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和国家级。

D.村级、乡级、县级、地区级和省级。

2.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对应急行动进行记录的文件为(D)。

A.一级文件。

B.二级文件。

C.三级文件。

D.四级文件。

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共有(C)。

A.2个B.3个C.6个D.8个

4.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

(B)。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通常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D)中可同时进行事故调查。

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

6.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对救援设备、交通工具、个体防护有明确要求的要素是(B)。

A.机构与职责B.应急资源C.教育、训练与演练D.互助协议

7.“警戒与治安”是核心要素(C)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

8.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划分为(A)。

A.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B.综合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C.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D.整体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

9.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

A.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B.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

10.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和维护。

A.更新B.实施C.培训D.演练

11.以下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恢复"工作,说法正确的是(B)。

A.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原因调查、清理废墟、总结教训等B.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C.在短期恢复中出现新的紧急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应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情况冷静对待D.长期恢复包括完全按照原来的情况重新建设

12.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A)。

A.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完全消除事故后果的危害

C.成为各类常发事故的应急基础D.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下级应急部门协调

1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分级响应级别是指(D)。

A.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解决的B.需要国家的力量解决的

C.只涉及一个政府部门权限所能解决的D.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

14.(A)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A.全面演练B.桌面演练C.动能演练D.现场演练

15.以下有关演练结果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B)。

A.不足项不同于改进项,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B.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C.整改项指其单独作用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与改进项共同作用影响安全与健康D.改进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

16.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C)。

A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物资的准备B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C应急现状的评价工作D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

17.以下关于支持保障系统中的通讯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明确通讯系统的法律责任B.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组织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通讯的通畅

C.应设立备用的通讯系统D.通讯系统是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18.下面哪一种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A)。

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其他演练

19.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B)。

A.应急队伍的建设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

20.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B)。

A.危险辨识B.灾害后果评价C.脆弱性分析D.风险分析

21.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

检验、评价和(D)应急能力。

A.保护B.论证C.协调D.保持

22.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

A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23.以下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恢复”工作,说法正确的是(B)。

A.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原因调查、清理废墟、总结教训等B.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C.在短期恢复中出现新的紧急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应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情况冷静对待D.长期恢复包括完全按照原来的情况重新建设

24.综合性(全面)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D)三个阶段。

A.演练评价B.演练通报C.演练讲解D.演练总结

25.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B)。

A.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公共交通系统C.信息发布中心D.监测组织

26.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D)、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A.计划B.演练C.布置D.预防

27.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D)要素的内容。

A.应急响应B.目的与意义C.应急策划D.方针与原则

28.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B)。

A.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B.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C.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

D.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1.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BCDE)。

A事故调查与处理B.应急策划C.现场恢复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E.方针与原则

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有(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险程度。

E.评价危险源状况。

3.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BCD)。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E.整改

4.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AC)。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B从人机物环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D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E事故发生后,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5.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ABCD)。

A.一级文件B.二级文件C.三级文件D.四级文件E.五级文件

6.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BCDE)。

A.事故调查与处理B.应急策划C.现场恢复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E.方针与原则

7.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AC)。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B.从人、机、物环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D.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准备。

8.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BCD)。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E.整改

9.如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要求的法规有(ABCDE)。

A.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E.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0.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ABCDE)。

A.参演人员B.控制人员C.模拟人员D.评价人员E.观摩人员

1.根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为(A)。

A.十类一百一十五种B.十类九十九种C.十类一百零五种D.九类九十九种

2.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与导致矽肺发病的关系最重要(C)。

A.粉尘浓度B.接尘工龄C.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个体素质条件

3.电光性眼炎可能由下列(D)因素引起。

A.电磁波B.微波C.红外线D.紫外线

4.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常用方法是(D)。

A.作业环境监测B.生物监测C.健康监护D.劳动能力鉴定

5.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A)。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C.通风排毒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6.对于炼钢炉前操作工的防热辐射作用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C)。

A.吹冷风B.远距离操作C.缩短工作时间D.加强营养

7.为给就业者安排合适工作应开展下列何种检查(D)。

A.职业病检查B.劳动能力鉴定C.定期健康检查D.就业前健康检查

8.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作业场所扩散,应优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B)。

A.全面通风B.局部排凤C.屋顶自然通风D.个体防护

9.关于井下防尘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C)。

A.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B.湿式凿岩C.放炮后喷雾降尘5minD.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

1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GBZ2-2002)中列出了(A)种粉尘的容许浓度。

A.47B.37C.56D.52

11.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D)。

A.激性粉尘B.剧毒性粉尘C.高电离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

12.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是(B)。

A.激光B.电离辐射C.红外线D.射频辐射

13.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是指(B)。

A.一天8小时多次采样测定的平均浓度B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C.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D.每个工作班多次采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最低限值

14.井下防尘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A)。

A.湿式作业、加强通风B.加设水幕、净化风源C.冲洗巷道、保持清洁D.避免二次扬尘、佩戴防尘口罩

1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基本范围的内容是(A)。

A.职业病的治疗B.定期体检C.建立健康监护档案D.就业前体检

16.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B)。

A.上风侧B.下风测C.左侧D.右侧

17.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安排做好体检工作,分配工作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这是(B)的职责。

A.安全专职机构 B.人事、劳资部门C.卫生保健部门  D.计划部门

18.目前我国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有(A),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C.粉尘浓度超标倍数D.最高容许浓度

19.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Ⅳ4)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0.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年10月27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精神,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由(C)承担。

A.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B.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C.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