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647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docx

蚯蚓养殖项目专业资料

蚯蚓养殖专业资料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1、喜温:

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

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

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

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养殖方法 

 1、养殖品种:

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养殖方式:

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

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繁殖和生长

  1、产茧量:

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27%,冬季8%。

  2、孵化率:

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

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湿度% 1520253030507090

孵化率(%)89.395.6805711.784.68938

孵化期(天)40252016

幼蚓生长(天)90685540

成蚓(天)120907055

  3、生长期:

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

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

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

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

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

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饵料的投喂:

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

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蚯蚓养殖温度:

最佳温度在15-25℃。

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

分期饲养:

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

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轮换更新:

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饵料:

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在蚯蚓养殖中,要根据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才能收到预期的养殖效益。

介绍几种不同用途的蚯蚓:

  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

该品种个体较大,长120毫米~400毫米,直径6毫米~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喜南方气候,食肥沃土壤。

  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体长80毫米~150毫米,直径2.5毫米~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腹面无刚毛,喜南方气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红薯田中生活,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

该品种长70毫米~220毫米,直径3毫米~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中常有宝蓝色莹光。

环带三节,乳黄或棕黄色,喜潮湿环境,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长90毫米~250毫米,直径5毫米~10毫米,背面青灰、灰绿或灰黄色,背中线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全身80个~110个环节,环带位于第25节~33节。

自4节~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钩状,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一、概述

  蚯蚓,俗称蛐蟮、曲嬗。

隶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

蚯蚓古今异名很多,如蠖蚓、蜿嬗、土龙、地龙、虫蟮,等等。

可见蚯蚓自古就在人类活动中有一席之地。

  蚯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我国用它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蚯蚓以干燥全体人药,名为地龙。

地龙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

据分析,蚯蚓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具溶血作用的物质——蚯蚓素。

据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用蚯蚓配制的药方达40余种。

  因此,蚯蚓在我国药用量很大,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每年销售约1KGx4600千克,江西约2000千克。

用蚯蚓制成的药品有消散片、复方哮喘片、消肿片、舒筋活络丸等。

日本很多化学、医药公司都大力研究蚯蚓的应用,每年用于制药就有数千吨,其中80%是从我国进口的。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指出:

“蚯蚓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是一个潜在的土壤生物资源。

”但是,人们真正认识它的利用价值还在20世纪30年代。

至?

0年代,蚯蚓的养殖利用已逐步发展成一项新兴行业。

  蚯蚓养殖业的兴起,不仅为发展畜、禽、水产等开辟了动物蛋白饲料新来源,也是改土造肥、净化城市、处理公害的又一条途径。

而且,随着对蚯蚓生理生化的深人研究,还会对食品、医药、轻化等工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原料;同时,蚯蚓尚可出口创汇,增加外汇收入。

  我国地域辽阔,蚯蚓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蚯蚓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

随着蚯蚓的开发利用价值不断提高,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掀起蚯蚓热,大肆收捕,造成蚯蚓灾难性毁灭,致使农田蚯蚓大幅度锐减。

因此,保护自然资源,人工养殖蚯蚓势在必行。

  当前对蚯蚓的养殖和利用再度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我国已有27个省市开展蚯蚓养殖利用的试验研究和生产。

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缅甸等许多国家也建立了各种规模的蚯蚓养殖公司或养殖场。

  蚯蚓是一种适应性强、不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的动物。

人工养殖蚯蚓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大力开展。

人工养殖蚯蚓,投资小,见效快,饲料来源广,饲养管理简便,产量高,收益大,是一项利润颇丰的养殖业和家庭副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蚯蚓的用途

  我国对蚯蚓的认识与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规模生产、综合利用方面,仍处于开发的初步阶段。

要使其快速发展,还须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利用价值,以达到全面认识,综合利用及增加效益的目的。

  

(一)用作饲料

  1、配合量

  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鲜蚯蚓含8%一lo%,干蚯蚓为56%一66%。

据美国文献报道,蚯蚓蛋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

其中精氨酸为花生的2倍,色氨酸为动物血粉的4倍、牛肝的蚓投喂量不能超过日粮的20%。

对雏禽喂蚓时间不宜过早,一般须出雏10天左右才可投喂鲜蚯蚓,投喂量不要超过日粮5%;3周龄以上时可增加至10》6;6周龄时可增加至159《。

喂畜、兽类切忌直接投喂鲜蚯蚓,以蚯蚓粉或半熟蚯蚓为佳。

由于蚯蚓体内含有一种7—蚁酸,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可引起消化系统麻痹而导致肠胃生化作用受抑,影响食欲,因此,蚯蚓投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0%。

对水产动物不可投喂死蚯蚓或经加工的死蚯蚓。

因为,死蚯蚓能产生出一种溶解酶,可对蚯蚓体分解造成奇臭难闻,影响水质和水产动物的成活。

  

(二)医药上的应用

  蚯蚓在医药中的用途很广,我国民间早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认为:

“蚯蚓性咸寒、无毒”,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历代验方达40余种。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了解蚯蚓可防治疾病。

至今缅甸还用蚯蚓灰治疗牙溃疡、口疮、刀伤的习俗。

欧洲19世纪的百科全书中曾有用烤蚯蚓与面包同食治胆结石症和有利于孕妇生产的记载。

  蚯蚓最重要的医药价值是从蚯蚓体内提取蚓激酶(C—PPA),已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蚓激酶也是一切特种水产动物最好的诱食剂和“性激素”助剂。

  1.抗惊廒和镇静作用

  蚯蚓的提取物质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作用,表现出较好的镇静作用。

国内应用蚯蚓汤和地皂丸治疗癫痫取得明显效果。

山东莱阳精神病院用蚯蚓糖浆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一定疗效。

用鲜蚯蚓糖浆治疗乙脑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的,在服药一个月后痊愈。

  2.降血压作用

  用蚯蚓提取液制成的针剂给动物注射,均表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也可用蚯蚓半提纯品地龙B真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降压效率达90%。

  3.对平滑肌的作用

  蚯蚓有解热镇痉、通络平喘、解表利尿的功用。

利用蚯蚓制成的地龙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该注射液对正常支气管平滑肌呈现松弛作用,并具有对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的解痉作用。

说明该物质有抗过敏机制。

应用蚯蚓粉或蚯蚓注射液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支气管患者和应用30%蚯蚓注射液进行穴位治疗小儿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88%。

这证明蚯蚓止咳平喘持久且缓解率高。

  4,抗凝、溶解血栓功能

  中医药认为蚯蚓具有活血、化淤之功能,在许多血栓病治疗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

1983年国际血栓学会上,日本美恒首先报道,从蚯蚓中提取的可溶解血栓——蚓激酶,具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的作用。

1987年,中科院生理所与江西某制药厂协作//创业第一步网//,研制出国产蚓激酶(博洛克)口服制剂,北京宣武医院等单位应用蚓激酶治疗脑血栓、脑梗塞,总有效率为93.73%,显效率为73.6%。

最近上海华山医院也报道使用蚓激酶疗效好,副作用少。

  (三)食品中的应用

  蚯蚓作为食品,目前人们尚没有这种习惯。

但是,日本一些营养学家认为:

“像蚯蚓这种营养价值高的动物,可能有一天会成为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

因为蚯蚓的蛋白质超过大部分动物肉的含量,而且在蛋白质的组成中,具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此外,还含9%一lo%具有鲜味的谷氨酸。

  据外贸部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全球蚯蚓食品贸易每年以20%一25%的速度递增,年贸易额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以蚯蚓为原料制作食品、糕点、菜肴及食疗食品在日本、菲律宾,美国等国家极为畅销。

  我国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民间有在馄饨中添加蚯蚓的习俗,以增加鲜味和防止变质。

新西兰毛利人认为,蚯蚓是美味的好菜。

南非吃油炸蚯蚓,日本用蚯蚓作馅饼;新几内亚和非洲的居民有吃生蚯蚓的报道。

美国一家食品公司用蚯蚓制作浓汤罐头和蚯蚓饼干,最近有将蚯蚓烤干、磨成细粉,作为面包、蛋糕和其他食品的营养添加剂。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有关食品科研部门,也在研究把蚯蚓作为食品的原料。

  随着蚯蚓的人工养殖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加工方法的完善和食用习惯的改变,蚯蚓作为人类动物性食品之一,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后开发的新资源高档食品,发展前途远大。

(四)环保上的利用

  蚯蚓具有旺盛的吞食土壤和有机垃圾的能力,除金属、玻璃、橡胶、塑料外,经过发酵的有机垃圾,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因此,利用蚯蚓可处理城市垃圾以及造纸、酿酒、食品、屠宰、制革、果品加工等工业的废渣、污泥。

这样既可化害为利、变废为肥,又可利用废物养殖蚯蚓,既生产优质的动物蛋白原料,又生产肥沃的复合有机肥料,一举两得。

  1.处理垃圾及废物又生产有机肥料

  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蚯蚓养殖公司利用5亿条蚯蚓,一天叫处理200吨有机废物,生产出100吨优质有机肥料。

日本一产业商社,建立了一座16500平方米的蚯蚓养殖厂,每月处理废物3000吨。

加拿大安大略的克劳克,利用蚯蚓处理垃圾,每星期生产20吨经蚯蚓加工的有机肥料供应市场。

日本兵库县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利用蚯蚓处理废弃物工厂,有10亿条蚯蚓,每年可处理食品制造和纤维加工厂约6万吨污泥。

日本北海道更生殖产株式会社利用蚯蚓处理造纸厂废渣,加工成粒状复合有机肥料。

  我国也正在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和废物。

实践表明,1亿条蚯蚓每天可处理掉2吨垃圾,制造出2吨优质有机肥。

  处理方法:

  先通过垃圾分选机,把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砖石、塑料、橡胶等与一般有机废物分离,然后经初步粉碎,喷湿堆沤,再经蚯蚓加工厂转化制成复合有机肥料。

造纸废渣,则先过滤排去废液,即可利用蚯蚓加工转化,或加入适量腐熟牛马粪,以提高蚯蚓活动能力和肥料的质量。

其他工厂的有机废物,应先经堆沤发酵,待温度下降到26℃以下,才能利用蚯蚓加工,否则会造成温度过高而死亡。

也可在城镇和农村家庭养殖与处理,一般一平方米面积,养殖l一2万条蚯蚓,就足以处理一家人的生活废弃物。

  2.利用蚯蚓富集和处理重金属污染

  由于工厂、矿山的灰尘、废水、废气或矿渣的影响,使土壤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而蚯蚓具有富集某些重金属的能力。

因此,利用蚯蚓富集受污染土壤的重金属这一特性,可达到清除或减轻污染的目的。

  但要注意:

这种作为富集重金属的蚯蚓绝对不能作为动物饲料用,因为畜、禽吃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蚯蚓,会在体内残留或积累,引起严重病变或死亡

  (五)蚓粪的利用

  蚯蚓除了有松土效应和土质改良的作用外,蚓粪的综合肥力功用是任何化肥和农家肥不可比拟的。

蚓粪是有自然气孔率提高生长速度和繁殖率。

蚓类用作特种水产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和诱食剂,具有特殊的效应。

同时,把蚓粪配入水中,能缓解池水发臭作用,有效地控制一些疾病的发生。

  三、蚯蚓生物学特性

  蚯蚓虽然很多,但适应人工养殖且有综合经济价值的品种极少。

具有一定养殖价值的优良品种有爱胜蚓属的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日本引进)、北星二号及环毛蚓属的如威廉环毛蚓、白颈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参环毛蚓等。

  

(一)形态特征

  蚯蚓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

体形大致为细长圆柱状,头、尾陡圆。

通常它的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逐渐变小。

环节数目与各科、属和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但大多数蚯蚓,大约在60至320节范围内变动,热带蚯蚓可多达600节。

性成熟的蚯蚓在体前有一突起的环节,由表皮增生而成。

环带颜色比蚓体色浅,它是性成熟的标志。

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是蚯蚓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蚯蚓无眼,靠皮肤上众多的神经末梢和感觉细胞感知光线和温度,且极为敏感。

蚯蚓还具有敏感的触角、嗅觉和味觉器官,用以觅寻食物及分辨食物的味道。

  蚯蚓体前端有一个光滑的口前叶,相当于嘴和唇,用来摄食和凿穴。

  蚯蚓身体结构由口腔、咽喉、食道、嗦囊、砂囊、肠道、排泄孑L组成。

  蚯蚓全身环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是蚯蚓运动的重要器官。

蚯蚓就是利用它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持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

另外还靠皮肤上众多的腺细胞不断分泌出粘液湿润体表,以维持体液的平衡。

  同时,体表粘液在代谢过程中,除需消耗一定量空气溶氧外,还具有溶解空气溶氧的作用。

这类溶解氧可通过细胞腺孔和背孔吸人体内,并交换二氧化碳,这对维持蚯蚓体内的体腔液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种类与分布

  蚯蚓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它属于分布广、数量多的寡毛纲无脊椎动物。

其中以巨蚓科环毛属(Megascolecidaepheretima)的蚯蚓品种最多,分布最广,目前已发现达100余种。

其次是正蚓科的异唇属(Lumbricidaeallolobophora)和爱胜属蚯蚓,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分布。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种和可养殖的良种。

  1.环毛属Pheretima

  它是我国占优势的一个属。

全身刚毛环生、生殖带14—16节,雄孔一对8节,雌孔一个14节,砂囊一个,全身小肾管多,储精囊在11—12节。

本属在我国分布很广,品种最多。

对土壤及农林生产关系很大。

  

(1)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

  俗称青蚯蚓,个体较大,体长90—250毫米,宽5—1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青绿色,成蚯蚓每条平均重哈尔滨、长春、天津、四川、江苏、上海、陕西均有发现。

它是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良种,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养殖种。

  

(2)“大平二号”及“北星二号”(同种异名)

  该蚯蚓是日本研究人员前田古彦利用美国的红蚯蚓和日本的花蚯蚓杂交而成的。

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饲养等优点。

该种蚯蚓的形态、结构与我国的赤子爱胜蚓相同。

  (三)生活习性

  蚯蚓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但不同种的蚯蚓养殖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1.湿度

  蚯蚓体内含水量70%一80%,平日靠分泌其体液保持平衡,因此,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湿度适应范围为30%一80%。

如威廉环毛蚓(青蚯蚓)适宜湿度为30%一45%;爱胜蚓属(红蚯蚓)则适宜于50%一80%的湿度。

蚯蚓这种习性使它处于穴居和窝居状态。

高湿度或低湿度环境均不利于它正常生存。

湿度低于极限,则蚯蚓便会脱水而极度萎缩呈半休眠状或即死亡。

反之,也会随气温的上升而死亡。

  2.温度

  蚯蚓属变温动物,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

当气温下降至10C时,蚯蚓开始停食;降至4℃时就进入冬眠状态;0℃以下就会冻结或死亡。

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人地下穴居越冬;而小型蚯蚓多数为群体聚集、结团于暖土处越冬。

待次年气温上升至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

体弱、萎缩的蚯蚓,成活率很低,很难活过开春。

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也受到抑制,很快萎缩,体色变深,并钻人深土中不动。

当温度高达35℃以上,便完全停食进入休眠状态,蚓体完全萎缩,感觉极为迟钝。

一旦气温下降,即能恢复原状。

温度以20—25C为最佳。

  3.食性

  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可谓荤素不拒。

蚯蚓的植物性饲料来源极为丰富。

人工养殖时,农村中几乎都用废物喂给。

蚯蚓的饲料来源有多种畜禽粪、厩肥、青草、水草、稻草等,以及树叶、废菜叶、烂爪果、糟渣、沼渣、废纸浆等。

还有动物性饲料,它对蚯蚓的增重、繁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如屠宰后下脚料及污水、食堂饭馆荤素下脚等是蚯蚓喜欢的饲料来源。

  蚯蚓酷爱吞食已软化和酶解的营养料,如发酵的槽水、沼渣、厩肥等,也吞食一定量的砂粒、煤渣、无机硬物,以助消化。

  蚯蚓的食料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

蚯蚓粪便均为中性,这对改良土壤和植物生长有极大的好处。

  4.光照度

  蚯蚓有昼伏夜行的习性,是畏光性动物,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土壤环境中生活。

它极怕紫外线的直射,故在日光下或较强的电灯光下不轻易露面。

只有在发生敌害、药害、淹水、高温、干燥、缺氧等情况下才会离巢暴露。

但蚯蚓不怕红色光。

  阴暗潮湿正是腐木性真菌繁衍的必要条件。

真菌的繁殖使有机物质如树叶、草木等废物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分解出来,给蚯蚓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

  (四)繁殖

  1.交配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

在自然环境下,一般春季到秋末都能繁殖。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北方人工保温条件下,可一年四季繁殖。

蚯蚓交配后生产卵茧。

蚯蚓交配时以头部迎面互相接近,在环带前后的腹面充分接触。

如环毛蚓在交配时双方雄孔靠近对方受精囊孔。

雄突起插人对方受精囊孔,紧贴在一起,然后逐孔向前移动,使每一受精囊都得到精液。

交配时间可长达数小时之久。

  2.产卵

  交配后一般经1一12天生产卵茧,卵茧也称卵包。

生产卵茧不是从体内生出,而是先由环带的分泌腺,分泌粘液包围性孔和生殖带,形成粘膜管。

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粘液于卵茧内,叫卵茧蛋白。

这种蛋白是供应产在茧内卵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

  经过1—2分钟,由环带形成的粘膜管逐渐向头部移动。

当粘膜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入茧内的蛋白质中,再向前移动,精液由受精囊孔射人茧内,最后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胶体状卵茧。

  卵茧产出时呈乳白色,在空气中逐渐变成浅绿色、橙色、肉红色,最后变成较深的棕褐色。

卵茧形成时间为从50秒至5分钟。

卵茧的形状及大小,根据蚯蚓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通常有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麦粒形。

大小有如黄豆、小豆、麦粒,甚至如小米一样,直径为2—7.5毫米。

  一般每隔2—7天可产一粒卵茧,一粒卵茧可孵出2—14条幼蚓。

四、饲养技术

  

(一)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

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二)选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

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

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三)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