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741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 323.docx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远景规划323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规划

作者:

咸阳专项治理活动办公室   来源:

咸阳市运管处   时间:

2009-3-23

   一、发展规划编制的背景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铁路、航空枢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桥头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交通和经济区位优势。

21世纪以来,陕西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时期,将是陕西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的关键时期。

随着陕西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陕西省交通运输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公路、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逐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

面对良好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发展机遇,陕西省各级交通部门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放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新的“三纵四横五放射”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已经政府批准实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开始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时期,道路运输业将迎来难得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道路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道路运输业与其它运输方式发展相协调、陕西省三大经济区之间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道路运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等关系,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十一五”道路运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如何科学规划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组织化程度、服务质量水平、运输系统的可靠性等,都直接关系到道路运输业能否科学发展和能否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加强对道路运输业发展的科学系统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协调和引导作用,是“十一五”时期道路运输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二、道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就

   1.道路运输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省交通部门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积极实施公路建设与道路运输发展的“两轮驱动”战略,把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公路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到200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5.44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1300公里,公路密度由“九五”末的21.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6.3公里/百平方公里。

陕西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已形成网络骨架,关中六市区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榆林、延安、汉中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公路建设不仅续写着昔日丝绸之路的辉煌,而且在路网规模、服务水平、发展内涵上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由于陕西省交通部门在道路运输业发展上,切实贯彻实施“一手抓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公路建设,一手抓大运输、大物流”的指导思想,使道路运输业整体实现了大推进、大跨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陕西省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突破口,初步实现了公路建设与道路运输良性互动发展。

一是道路快速客运网络得到极大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道路客运的大发展;三是为道路旅游客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四是各种专业化运输、快速货运、物流服务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陕西省的道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得到明显重视和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道路运输业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日显突出;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以及农村客运网络不断完善,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以高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各地(市)为重要节点、连接城市、旅游景点、覆盖全省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络。

   2.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明显增强

   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道路运输在陕西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优势日趋明显,其主导地位明显增强。

到2005年末,全省营运汽车达到163173辆,其中载客汽车52585辆(含出租汽车26257万辆),载货汽车110588辆,分别比“九五”末增长79.56%和24.35%。

2005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量3.7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616.78亿人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3.2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21.41亿人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6.56%、46.59%,在全省综合客运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为85.94%和35.90%;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4.37亿吨,货物周转量1381.54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量3.25亿吨,货物周转量210.8亿吨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2.8%和38.9%,在全省综合货运体系中的比重分别为74.37%和15.26%。

由此可见,道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已居于主导地位,道路货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道路运输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积极培育发展道路运输市场,加快运力、经营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运输经营主体的整合,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市场监督,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使全省道路运输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公平、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已基本形成,一些影响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也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3.道路运输业法制建设显著增强

   陕西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法治运”的思想,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初步建立了道路运输法规体系。

在广泛深入贯彻国家有关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同时,先后完成了《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订工作,配套出台了一批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确立了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管理制度,清理和修改了不适应WTO规则、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道路运输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结合普法教育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在全系统深入进行法制教育和执法培训,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使道路运输执法主体的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这对于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将产生长期的深远影响。

   4.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始终以调整道路运输业结构为主线,认真按照中央“三改一加强”的方针做好道路运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道路运输企业逐步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的运输经营主体,运输经营业户“多、小、散、弱”的局面得到了显著改观,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道路客运经营业户已由“九五”末的10452户重组为6073户,户均营运车辆8.66辆,个体客车占全省客车总数的比例下降至4.7%;货运经营业户由“九五”末的8.1万户调整为目前的4.3万户;危货运输企业由1334户整合到187户,车辆户均达到20辆以上。

初步实现了道路客运规模化发展、网络化经营和规范化服务,初步改变了道路运输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目前,全省共有二级资质客运企业18家,货运企业3家,三级资质客运企业35家,货运企业22家。

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客车舒适性、安全性日益提高,高级客车占总量的比例由“九五”末的5.2%提高到目前的6.0%;货运车辆向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发展,专用车辆和重型货车的数量由2000年的6867辆发展到目前的14540辆;道路运输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农村公共汽车、城际客货快运、现代物流服务、汽车租赁、连锁维修等新型服务方式应运而生,较好地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服务需求。

   5.道路运输场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快

   “十五”期初,陕西省交通厅和运输管理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全面启动了对全省汽车站的规划和投资建设,汽车站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运输站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九五”期末,全省共有等级汽车客运站181个,其中一级站14个、二级站88个,仍有25%的县未建二级客运站。

“十五”期间,全省汽车站立项24个,共建成一级站4个,二级站11个,待建或在建二级站9个,累计完成汽车站场建设投资3.2亿元。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陕西省交通主管部门情系农民群众,在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坚持“建运并重”的思想,全面启动了农村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工程,并提出了全省农村道路客运站点建设规划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客运站、停靠点建设的布局原则、建设性质和建设主体以及投融资办法,对全省农村乡镇站和招呼站(停靠点)进行了统一的规范设计。

到2005年底下达五级站建设计划202个,招呼站建设计划144个,共补助投资4328万元。

   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2年客运计算机联网售票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有效提高了道路客运的组织化程度,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购票乘车。

   6.城乡道路客运三级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运作等机制,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障碍基本理顺,依托高速公路发展的省际间高速客运、依托国、省道公路发展的省内城间快速直达旅客运输以及依托县、乡公路连接行政村的农村客运的三级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依托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区的旅游客运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的通达里程不断延伸,农村客运示范班线建设全面启动,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律经营、市场有序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7.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和相关业务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为全面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从2002年起在全省汽车站开展了星级服务活动,要求汽车站在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站务管理服务等方面达标,为广大群众和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共有15家车站被授予四星级汽车站。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客运企业和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推动企业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和加强管理工作,实现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考评结果作为企业在客运线路审批、服务质量招投标和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及汽车站星级服务评定的重要依据。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道路运输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发展较为迅速。

一、二类维修企业专业化水平和维修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维修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机动车维修行业连锁经营、专业维修、4S店维修业务相继发展,维修市场进一步规范。

“十五”期间,经过对机动车维修市场的治理整顿,跨行业、跨部门经营、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机动车维修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机动车维修网络已趋于完善,市场开放、标准统一、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正在形成,行业的调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初步建立。

无证经营、占道修理、欺行霸市、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和维修收费混乱等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维修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基本适应了整个社会对机动车维修能力、维修质量的需求。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体制得到理顺,驾校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基本设施设备总量、技术结构、质量结构等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培训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培训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基本形成了一个培训种类多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供需基本平衡,设施较为完善,训练场地等教学条件更趋完善,教学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车型培训需求的驾驶员培训市场体系。

   8.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输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陕西省各级运输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做负责任的部门和负责任的行业,道路运输业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案能力和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3年的“非典”疫情发生后,全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发挥了骨干作用,积极采取果断措施,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在主要交通路口和汽车站设置留检站,全力阻断“非典”通过公路交通工具传播,实现了“交通不断、货流不断、人流不断、疫情切断”的工作目标。

先后对1050万人次的旅客、103.7万班次的车辆进行了检查;同时,省政府设立的主要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人员组成的38个省际“防非”公路检查站检查、消毒出入境车辆71.78万辆,人员222万余人,有效地防止了“非典”疫情的扩散,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此外,在抗洪救灾、抢运电煤等突发事件中,道路运输经营者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下,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十五”期间,全省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应急运输领导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建立健全了防控突发公共事件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拥有8300辆应急运力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

   9.行业管理体制和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

   按照陕西省政府《关于陕西省公路运输管理费收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精神,全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除西安、商洛、榆林外都实行了市一级运输管理费统收统支。

其中,汉中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率先实行了人、财、物市级统管;延安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全部人员纳入财政管理。

市一级运输管理费统收统支的实行,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为着力解决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对西(安)—宝(鸡)、西(安)—潼(关)、西(安)—铜(川、延安、榆林)、西(安)—韦(曲)运输干线及西安至洛阳的省际班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规范了市场秩序和行为,改善了经营环境,维护了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为应对公路客运成本大幅上升,客运价格不规范的实际情况,确保客运市场公平、公正和有序竞争,在交通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陕西省物价局对省交通厅提出的《陕西省公路客运价格调整方案》于2005年4月15日在西安召开了听证会。

根据《陕西省公路客运价格调整方案》,全省公路客运基价由0.069元/人公里上调到0.08元/人公里,并允许在三个黄金周上浮20%。

听证会的顺利召开,维护了广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整顿和规范全省公路客运价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道路运输行业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行业队伍建设是道路运输工作的根本。

“九五”末,全省运管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9.7%,高中、中专的比例为56.9%,初中以下为23.4%,文化和业务水平不高。

“十五”期间,为加强队伍建设,先后在汉中市和旬邑县召开了全省运管队伍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和任务措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纠风整纪”活动和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开展“创佳评差”、争创“文明执法单位”和“最佳运管员”等活动,行业形象不断提高;全省共有75个运管机构,被评为省级、市级和交通系统先进单位,占运管机构的61.5%。

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对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42.5%,高中、中专的比例为45.1%,初中以下的减少到12.4%。

同时,以“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使行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运管系统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队伍士气进一步高涨。

   11.运输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

   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陕西省交通主管部门坚持强化源头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本着集中整顿和日常监管并举的原则,先后以“道路运输管理年”和“诚信建设年”等活动为契机,以规范经营行为、构建诚信机制、保障运输安全和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为中心,以打击非法经营为重点,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运输环境,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四证一牌一单”制度,健全了企业安全技术档案。

积极推进道路客运服务质量招投标管理,加强了对经营者服务质量、经营行为的市场监管。

驾驶员培训工作顺利移交交通部门管理,使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得到了理顺。

妥善处理了西宝客运业户因通行费上涨而上访等三起重大上访事件,体现了运管部门处理复杂问题和应急事件的能力;同时,在全行业树立了安全是道路运输发展的前提的新理念,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关口前移”,强化了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建立和完善了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反应机制,实现了“四个明显、一个确保”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目标。

即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安全规章制度明显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明显加强,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确保了运输生产安全、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目标。

   

(二)存在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虽然全省道路运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相比、与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相比,道路运输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发展中还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是道路运输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道路运输业的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仍显不足,道路运输发展投入不足,运输效率不高,运输组织化程度低,运力与运量的矛盾较为突出,运力结构不尽合理,道路运输结构调整仍需要加大力度,新型运输经营方式发展缓慢,低水平运力和干线、热线运力过剩而支线特别是农村地区、山区运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道路运输市场经营行为仍然不够规范,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二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道路运输管理体制与运输市场发展不相适应,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不够明确,管理观念、管理方式不适应运输市场的发展,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低,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超员、超速行驶、违规危货运输、维修质量低劣等方面,特别是农村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四是道路运输市场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企业产权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运输市场缺乏能主导行业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或主导性企业,应付紧急和突发事件的运输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缺乏对行业发展与行业管理的整体思考,对道路运输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性和政策性问题研究不够,多种利益矛盾冲突呈多发趋势,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等;六是科技教育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对缺乏,道路运输业信息化建设仍显滞后,货运市场科技含量低,现代科技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不够广泛,智能化运输滞后,存在对信息资源利用和开发不合理甚至浪费的现象;七是行业差距、结构差异、地区差异较大,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场站建设发展水平与公路建设水平有差距,农村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有差距,关中、陕南、陕北地区运输发展水平有差异;八是运政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执法人员素质需要提高,行政许可和市场开放程度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服务理念尚需牢固树立,社会服务意识、执法人员素质、行业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和驾驭市场以及应对道路运输市场复杂局面的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九是农村运输发展依然薄弱,农村道路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加大力度,经营方式需要创新;十是机动车维修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传统式的维修方式和维修手段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现代机动车维修、检测、诊断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普及已成为制约维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十一是机动车驾驶培训的规范化和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市场监管有待继续加大力度,培训机构布局的合理化问题尚待解决等。

   三、道路运输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道路运输初步取得创新型成果

   “十一五”以来,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又好又快”为主题,以“三个服务”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大运输、大物流”发展战略,紧跟公路建设步伐,上下联动、凝聚合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使我省道路运输市场面貌得到很大改善,运输服务质量和效能得到较大提升,初步测算2006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09.51亿元,对我省GDP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4%。

基本适应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方面,不断探索,攻坚克难,取得了创新型突破。

我省道路运输以“三高三化六统一”为目标,先后对西汉、西禹、西延、西榆、延榆、西柞等新开通的高速和原有普通班线运力进行了大力整合,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在运营组织和管理方面达到车辆高档次、服务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在行业管理和运输组织结构方面达到行业管理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集约化,促使我省道路客运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特别是西汉高速客运班线圆满实现“路通车通”既定目标,其运力投放和客运组织工作是我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企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集约化经营的示范性工程,唱响了我省道路运输组织结构调整的主旋律。

全线86辆大型高级客车全部投入运营,为广大旅客提供航空式服务,通过收购、调线等措施对普线226辆客车妥善安置,受到了部、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特别是运输站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增强。

我省重新启动汽车站规划和投资建设后,汽车站场的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运输站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2005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1亿元,立项27个,建成一级客运站5个、二级客运站8个,建成农村客运五级站404个,招呼站2744个。

建成货运站场19个,其中一级站3个、二级站12个,有力的推动了全省道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建成了GPS行驶记录仪一级监控中心,并与10市1区二级中心成功并网。

目前全省已有11290多辆客货运输车辆安装GPS车载机,实现了实时、全程记录和监控车辆运行动态的目标,提升了车辆的安全保障系数、运营效益和效率。

   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输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陕西省各级运输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反应及时,部署得当,监管有力,安全顺利完成2008年抗雪灾保畅通的春运工作,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抗灾保同先进集体”;全力以赴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省运输管理人员行动迅速、全员动员、深入一线、任劳任怨、夜以继日、抢运物资、奉献爱心,按照交通运输部电话通知和四川省厅领导指示精神,连夜调集100辆应及货车,组织强有力的机构赶赴四川灾区一线援助抢运物资。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了抗震救灾运输饱尝工作。

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按照要求完成了我省奥运火炬传递运输保障任务,显示了我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出色的组织能力。

我省应急运力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得到锻炼,形成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特别是积极化解油价上涨不利因素,保障公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世界已进入高油价时代,导致运输成本上升,道路运输行业不稳定因素增加,道路运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正逐渐增大。

省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