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4851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docx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

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

传道录是师徒之间的对话,“师”就是本书作者卢崇汉先生,“徒”是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

刘力红从拜卢崇汉为师以来,和其师父开始了不间断的“师承学术对话”,全部对话录音,记录下“师承实况”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细节。

这项“师徒学术对话”完全纪录的工作,是中医学术“师承教育”之纪录与传播的崭新形式。

刘力红(徒):

师父,今天想问您两个病人,一个是您这次到南宁来看过的一个食道癌的病人,男性,55岁,这例病人术后已经五年了,

三年前转移到左锁骨上及纵隔,左锁骨上的转移灶形成了恶性溃烂,溃烂处有鸡蛋大的一个洞,长年流脓,恶臭不堪。

溃处连及左肩臂疼痛,活动受限。

精力渐差,饮食及睡眠还不错,大便要一周左右方解,但无所苦。

纳后脘略胀。

他这次是4月17号入院,入院时舌很淡,苔中根白厚腻,脉右滑尺浮,重取关寸全无,左脉无根。

当时考虑他是元气衰败之象已露,惟有保固元气,方有挽回的希望,所以为他处了下方(单位皆为克,下同):

制附片75(先煎)生白术15砂仁20陈皮15法半夏20朱茯神20黄芪60当归15党参30干姜45炙甘草10

这个方服了13付以后,又在上方的基础上加了白芷15,加白芷主要是考虑到他局部溃烂流脓的情况。

加减前后一共服了18付,总的情况还是有明显的好转,一方面表现在精神体力比过去强了,纳后脘胀的情况基本消除,大便的情况也有改善,尤其是溃烂处较原来小了一些,流脓也明显的减少。

您这次看过以后,在上方的基础上作了改动,用了:

制附片75生白术15砂仁15黄芪50陈皮15生晒参10杭巴戟20菟丝子20炙甘草5生姜60

这个方用了7付,溃处又有明显的好转,脓进一步减少。

现在的问题就是疼痛没有改善。

原来他每天吃两粒止痛片,最近增加到了三粒。

对于肿瘤的疼痛,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也是今天很想问的一个问题,另外还是希望师父点评一下上面的方药是否恰当。

卢崇汉(师):

你这次的处理基本是对路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效果出来了嘛。

病人发病到现在已经五年,而且后三年出现转移,左锁骨上溃烂长期不愈,加上脉气无根,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病人的精气已经衰败,机体已经没有能力来修复破损之处。

你初诊号脉,右尺已现浮象,这说明不但元精衰败,且有越脱之象。

我看你初诊案中写了“唯保固元气,以图万一”,这是很贴切的,这说明你抓住了根本。

根本抓住了,才有可能言其它。

而根本是什么呢?

就是保命!

现在不是治病的时候,是保命的时候。

怎么保命呢?

就是要固护住阳气,固护住精气。

你的处方是在四逆法上作了扩充,路子是对的,但显得杂了些,方子一杂,纳下的力量就会变弱。

法夏、朱茯神、党参这些现阶段完全可以不用,方子精纯一些好,古人说,力专则效宏,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方里面一加当归,就变成从气血上走了。

从气血上走可不可以呢?

补益气血对这个病当然也会有帮助,但是明显地觉得浅了一个层次,对这一类的病人,我们的着眼点如果浅了一个层次,那么挽回的希望就会少去很多,所以应该深一层去考虑,应该从精气上去着眼。

我把当归去掉,换成巴戟、菟丝子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接下来是你提到的疼痛的问题,肿瘤的疼痛与其他的疼痛有共同的地方,当然也有区别,区别一个是它有一个肿物在那里压迫,另外就是肿瘤病人的阳气普遍都很差,有的甚至达到了衰败的程度。

那么,共同点呢?

就是气机阻滞不通畅,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不通则痛”。

但是是什么因素导致气机阻滞呢?

肿物的压迫显然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有相当多的肿瘤病人,尽管肿瘤很大,但却并不疼痛,这说明还有更重要更直接的因素。

对疼痛的认识,我们最好是回归到经典上。

《素问》专门有一篇讨论疼痛的文章,叫《举痛论》,里面举了十四种疼痛做例子,其中十三种疼痛都是因寒而起,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了疼痛的主因是寒!

所以对治疼痛就应该始终抓住“寒”这个主因。

为什么肿瘤病人的晚期,很多都会出现疼痛呢?

因为到了晚期阳气大都衰败了,阳气一衰,内寒即生,加之又有一个肿物在那里,疼痛的因缘也就具足了。

但同是疼痛,为什么肿瘤的疼痛就这么难弄呢?

这里关键还是阳气的问题,由于阳气衰败,内寒不断产生,内寒不断,疼痛的主因也就不断,痛因不除,痛果当然也就难止了。

业医感悟

卢崇汉

(卢崇汉先生在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讲座《业医感悟》的文字整理)

大家下午好,我由于不会讲普通话,不知道我用四川话,稍微速度慢一点,大家能不能听懂。

所以很对不起。

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参与这一次的交流。

刚才,唐院长他做了一些介绍。

在昨天晚上呢,给广西中医学院的同学也做了一个讲座。

那么今天呢,原本也是谈谈业医感悟的一些内容,但是呢,今天讲的内容稍微有一点点变化。

因为大家都是临床医师,已经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刚才同样谈到了郑钦安与卢氏的关系。

那么我在这个地方呢,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在临床用药方面,为什么要大剂量的使用姜桂附?

那么我做了一个对用姜桂附的范围的一个统计,我们通过对这个统计,然后再来看,为什么要这样用。

我在临床上用了一年的病例,这一年的病例一共涉及了,就是治疗了2745人,一共接待了20013人次,一共开出了20076张处方。

就一年的时间。

那么在整个治疗,在治疗这两千多人的病例里面,它涉及的病种有83个,就涉及了各科病种。

在整个用药,全年用了42味药。

整个的治疗有效率在98%以上。

那么这个98%,就是凡是在病历上没有复诊的病人,都算无效。

由于没有复诊就不能够了解到是什么情况。

包括感冒没有复诊,都不算有效。

临床治愈率在92%。

那么这个临床治愈率有什么标准?

这个标准第一个就是患者的自我临床症状消除。

再一个标准,就是通过西医的化验检测结果,最后化验检测结果完全正常,这样才算是治愈。

在20076张处方里面,用生姜,一般都谈到用姜桂附,用生姜的处方,这个生姜包括了干姜,煨姜,还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县的一种姜),那么整个生姜,就是用姜的处方一共是20016张,也就是全年只有60张处方没有用生姜。

用桂枝,包括了用肉桂,官桂,一共是19852张处方,这当中还包括了桂枝、官桂同时使用,还包括了桂枝、肉桂同时使用。

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克到200克之间,干姜的用量在25克到90克之间。

桂枝的用量15克到75克之间。

肉桂或者官桂的用量在15克到30克之间。

制附片,制附片包括了天雄片,黄附片,黑附片,熟附块,它都属于制附片。

一共用了19423张处方。

在全年的处方里面,它占了96.8%。

制附片的用量在60克到250克之间。

在这里谈到的就是姜桂附,为什么要用姜桂附?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姜桂附?

带着这个问题,我从70年代,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反复考虑。

其它医生为什么没有这样用?

为什么我们能这样用?

那么,这样用的姜桂附以及其它的辛温扶阳药物组成的方剂,它的理论指导思想是什么?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反复思考。

就发现了,它还是源于一样?

D?

D中医基础理论,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可能存在者一些差异。

为什么附子(辛温大热,有毒),凭对附子的这种研究,在很多资料上都有记载。

有的呢,谈到了,如果是长期的,大剂量的使用附子,可能会耗气,伤血,甚至于燥伤肾阴,所以就告诫后人,只能够短暂的使用,不能够长期的服用,并且提出了“非身凉,四肢厥则不可用”“非危证不用”。

这实际上就限制了对附子的广泛性的使用了。

因为前人有这个告诫。

但是郑钦安先生,卢铸之先生,卢永定先生,他们,连续行医一百多年以来,他们是大剂量的,长期的在使用附子,使用桂,使用姜。

所以,当时都称他为“姜附先生”,称其为“火神”。

但是,从钦安的《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这方面来讲,为什么要这样用,没有明确的把它说透。

因为这个问题,我与任应秋先生,与叶桔泉先生(南京药学院院长),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郭子光先生,跟他们都进行了交流,当然他们也提出一些看法,但是,也还是不能把这个问题,能够自圆其说。

我最后得出一个看法,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提出了中医阴阳学说,它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

大家都公认了机体的阴阳之气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在先秦的时候,先秦诸子百家在他们的一些著述里面,也明确的谈到了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很多重要的思想。

比如在《周易》,它的论述,在这个著述里面,它明确的谈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能统天。

”坤元呢?

在论述坤元的时候,它提出了“乃顺承天”。

它强调了什么呢?

在这个著述里,它强调了“阳”在万物的生命活动当中,它应该居主导地位。

“阴”应属于从属地位。

并且在《乾凿度》里面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

”这说明阳气是构成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

如果没有阳气,也就不能够温煦化育,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更不能够发展壮大。

在《内经》里面,实际上重阳的思想也是很突出的。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它指出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真阳之气,才能够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说明了什么呢?

展开来看,这就说明了阳气对我们人体生理病理影响。

不管是生理上或者病理上,它都有其广泛的影响,它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心没有阳,血就不能正常地运;脾没有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地疏泄,不能正常地藏血;肺没有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不能正常地宣降;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

所以,阳与阴,就是阴阳的升降之理,卢氏崇尚“阳气宜通”(一个重要的问题),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

阳升,阴才能正常地降;阳降,阴才能正常地升。

阳气的布运,如果没有阳气的布运,阴阳的升降就不可能。

阳气的布运,反过来讲,它是阴阳升降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在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卢氏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因为机体的阳气的虚损、郁结,或者邪气伤阳。

这样导致的发病。

在治疗方面,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卢氏强调扶持和温通阳气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治疗原则。

郑钦安先生,他对《周易》,对《内经》,对《伤寒(论)》,以及后世的一些医家,他对他们的理论都做了比较深刻的一些研究。

在他的《医法圆通》当中,他提到:

“仲景立四逆,此方不独单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

得知此(如果能够悟得这个道理,那么对姜附的运用,就能够运用自如。

)”当然他也提出来由于不知道“立极之要”(不知道姜附的功用),所以并不是他不懂用,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用,为什么要用。

在他的《医法圆通》里提出了这个问题。

所以他进一步提出了,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余非爱姜附也,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了。

”如果学者能够洞达阴阳之理(就是能够判明阴阳之理),自然会头头是道。

就不可能会出现姜附不给用的情况,姜附不能用的情况发生。

也不难理解咯,郑钦安先生提出来的“立极之要”,“阴阳之理”,谈的是什么?

它实际上包含了从自然界到人体都是以阳为主的,以阴为从的道理在里面。

正如我们人体,以及对自然界的天文,气象,历法的认识,以及万物的生长存亡的变化,都决定和依赖于太阳。

这里面的实质,我认为,中医的阴阳学说的实质,实际上它也受其影响,应该包含在里面。

钦安的弟子卢铸之,也就是我祖父,他在他的著述里面就谈到了,“人之生存,纯在天地之中。

阴阳之立,五行之间。

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机而转。

业医者,须识得《内经》说的'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那么这是经典的语言了。

关键是要能够知道里面的奥秘。

那么说明了什么呢?

它说明了阴阳的虚实、变化的盈缩都随五行变化当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

从这个人体来讲,一刻都不停息。

他最后谈到了:

“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

”他谈到的这个纲领(这个是指他在这一篇著述里面谈到的纲领),这个纲领到底是什么?

实质上啊,他是提示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体阳气之极端重要性。

我们人体生命有活动,它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

就是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都是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

也就是在阴阳的动态平衡的、阴平阳秘的状态也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的动态平衡,以阳为主导的阴平阳秘。

从生理和病理上来看,生理活动,它是病理变化的一个基础,因为病理就是生理一种异常状态的反映。

如果我们明确了阴阳它在生理活动当中的主从关系,这对我们去认识和分析病理状态的的各种矛盾,以及能够确定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是相当重要的。

就生理上而论,从生理上而言,维持生命的这种正常的生存,它应该依靠的是阳气。

因为它关系到生命的强弱与存亡。

因为人体各个脏腑,各个组织器官的一切生理活动以及精,气,血,津液,它们的化生、运行也都离不开阳气对它们的温煦、推动、气化、固涩。

由于阳气它在人体生命活动当中,它是占了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也就是占了主导的这种地位。

在病变的过程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阳气。

李念莪他在《内经知要》里面有一段话,这段话我觉得他说得还很中肯。

“天之运行,惟日为本,天无此,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冥幽暗,万物不彰矣。

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

孰布三焦?

孰为呼吸?

孰为运行?

血何由生?

食何如化?

以天无日等矣。

”这就说的很直截了当。

也可以这样讲,在人体的生理方面,阴阳二者的关系始终应该是阳气占主导地位。

而在病理方面,那就是阳气为主导地位的阴阳二者关系遭到破坏了,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

在临证上的阴虚,它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

这阴阳二者(阳的不足)关系遭到了破坏,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才会出现阴阳这两者协调关系失神,要调整这个失神的状态,仍然不能够脱离重视我们人体阳气的这一根本。

姜桂附,对于阴虚病人,只要配伍适当,不但不禁用,反而还能起到辅助协同的作用。

不但它不会伤津耗液,而且它还能够促进津液回生,从而起到阳生阴长的作用。

这里就有刚才我对一年,用一年的病例进行的统计,如果这么多病种,这么多病例,按照中医诊断的标准(目前的教材)(因为我在中医药大学上两门课,一门课是《中医诊断学》,一门课是《中医基础理论》),如果是按照现在的给同学们作讲座,那里面有很多都属于(辩证属于)阴虚的类型、的证型。

那么为什么要用姜桂附?

当然,我在作为要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下,我不谈这个问题,因为它已经超出教学大纲的内容了。

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卢氏提出了“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的这一种学术见解。

谈到治病立法应当以扶阳为核心。

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所用的药都是以姜桂附为主的药。

这样,使其用附子,则温通阳,暖命门。

温坎水,破阴翳。

附子可以说它应该是扶阳第一要药。

对于附子的运用,尤其为卢氏一门所推崇。

在这里我只很简单地介绍一下。

如果要把整个这个讲了呢,时间比较多,花得太多了。

我写了一个东西,今天呢,当然我主要从这个东西里面抽掉了一些内容,这个东西是《论周易与中医学的壮阳观》,这个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写的给任应秋先生能够进行商榷的一篇文章。

当然他当时也很认可。

因为当时我是读了他的《阴阳五行》那本小册子,我提出了这些看法。

为什么用姜桂附?

姜桂附在临床上怎么用的?

我就简单的就是举几个病案。

而且大家都是临床医生,大家都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了。

这几个病案呢,一般来讲就不应该用姜桂附的,为什么要去用?

前列腺增生,这个是常见病。

前列腺增生这个病啊,当然这是西医的病名了,中医不是,中医叫“癃闭”。

它是中老年,男性的一个常见病,也是多发病。

往往小便次数多,小便量少,小便量细,排尿等待,尿不干净,甚至于严重的那么就是小便完全闭塞不通。

真正临床上,常常很简单的把它归到膀胱湿热的这个范畴里面。

因为它出现的症状确实象我们教科书上所学的,就是膀胱湿热。

你不能说同学辩证不对。

用八正散,用导赤散等等这一类的方剂,但是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不是没有效果,但是效果不理想,效果不持久。

反过来,也说明了这个病,它并非就是那么简单,就单纯就是湿热所导致的。

原来的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里面,他就认为,与气虚有关,与血虚有关,与痰,与风痹,与湿热都有很大的关系的论述。

并且提出了气虚,用参,耆,升麻;血虚用四物汤;痰多用二陈汤。

在《丹溪心法》里面,他提出了这些比较具体的治疗的一些方法。

明代的张景岳,他把小便不通,也就是癃闭的病因归纳为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这是一种类型,这是一种原因;再一种呢,由于败精,槁血,阻塞了水道;再一种就是由于真阳的下涸,气虚不化;以及肝强气热,膀胱闭阻。

他把它分成了这四种类型,这四个导致癃闭的原因。

并且他还很详细地去阐述了气虚而导致癃闭的病理基础。

他讲:

“膀胱为藏水之府。

”(而水是怎么样来的呢?

)“由气以化水。

故有气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达气,故有水始有尿。

”临床上,景岳他就强调了,治气虚而闭,应该得气化。

所以他制定了左归,右归,六味,八味,这些都能治疗癃闭证。

在后世,也在不断的总结,并且也有所遵从。

但是这效果也不尽人意。

郑钦安他在《伤寒恒论》里面,他有一段话,但是又往往被忽略,就是读到《伤寒恒论》,一带就过了。

它是:

“少阴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结于下,不能化下焦之阴也。

”原文呢,是主真武汤。

这是在伤寒论的第82条。

以及《伤寒恒论》里面的21条。

(学生谨按:

见于《伤寒恒论》少阴上篇15条,《伤寒论》原文316条下。

)都谈到了真武汤。

所以他进一步提出了,是由于……(此处卢先生去写黑板了,呵呵)

用真武汤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重寒水阻滞而设。

是寒水阻滞了。

所以他提出来,告诫学者啊:

“学者不可固执,总在扶阳驱阴为要。

”这看起来很简单。

就这两句话。

前列腺的肥大,前列腺的增生,它之所以多出现在中老年,说明了这个病,它是人到了中年老年以后,体内的阳气衰减了,因为体内的阳气衰减,气化不及所导致。

由于气化不及,这样就可以导致水湿的停滞,可以循少阳三焦下注前阴,可以潴留和凝聚,最终导致前列腺的增生,肿大。

因为中医没有前列腺这个器官的名称。

因为肿大夹塞尿路,这就造成了小便的困难,严重的可以闭塞不通,导致癃闭。

对于这个病,从标与本来看,肾阳的虚衰,气化不足应是本,而尿路的受压,阻塞不通是其标。

所以抓住本不放,应温阳化气,利水泄浊。

真武汤是仲景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的。

用在中老年的前列腺肥大,效果往往很理想,效果往往很好。

在临床上,我常常用真武汤之意去进行化裁。

改白芍,而用仙灵脾(也就是淫羊藿),因为这个方剂,用辛温大热的附子,壮肾阳,能够扶腾肾水,能够使真阳之气旺盛,这样呢,气化行,而浊阴才能消,浊阴才能制匿;用生姜,可以温胃散水;用白术可以运脾除湿,脾的运湿的功能得到改善,使其水才能得到正常的制约,生姜它还能够开宣肺气(生姜的作用很大),能够启上闸,从而达到开水源的目的(“肺为水之上源。

”)。

用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这样可以导浊外出。

用仙灵脾(也就是用淫羊藿),可以引阳入阴,可以启阴交阳,可以通利血脉,可以解除筋束的挛急,从而达到畅通水道。

这样的一种组合,使其五脏的功能都能得到确实的调整,并且又重在壮气化之阳,启气化之机。

由于壮阳之力更专,所以匿浊之效就更宏。

用药并不多。

但是由于很专,很直接,所以效果往往很好。

对于前列腺增生,如果我们在对这个病的辩证上,在对这个疾病的思考上,仅仅是以排尿困难的这种征象,对其在病性上的诊断价值不大。

如何才能够判定它属于少阴阳虚所导致的呢?

可以从舌、苔、脉这三者来确定。

如果舌体胖,舌质淡,有齿痕,舌苔滑,舌苔腻,舌苔白,或者是白苔做底,面燥黄苔。

从脉象上来看,脉象以沉迟,沉缓,沉阻,都可以判定出少阴阳虚。

这个看起来,这个判断它,很简单。

都可以判断它水湿壅滞,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其可靠的辩证依据。

因为体内的气血精津是流动不息的,气血充足,我们的舌,我们的苔,我们的脉就应该很正常。

舌体的变化就不可能很大,也不可能变大。

如果水液、浊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最容易潴留壅滞于舌表现出来,所以舌往往有齿痕。

一旦舌有齿痕,更能够判定它是水湿壅滞的一个铁一的指征。

舌苔的白滑,可以说,它是由于阳虚,失于真阳温化的一个表现。

舌苔的白腻,也可以说它是阳虚寒湿阻滞于下焦的一个表现。

舌苔的燥黄,就是白苔做底,面燥黄腻苔,往往提示这是由于素郁日久所导致的化热,虽然化热,它的本质仍是阳虚不足,这一点在临证上,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脉沉,这很好分辨,是由于阳虚所导致的。

如果这几者都存在,从舌,从苔,从脉,我们能够判定它是阳虚湿滞的病机,这样完全能够成立。

我随便抓来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1988年当时看的一个病人,1988年的7月19号,这个人是日本人,叫江藤,58岁,男性,他是日本文都省一个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官员,他患了前列腺的增生,肥大。

他小便的排泄困难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近两三年来加重,这种加重他自己形容,到下午就不得了了,上午还好一点,到下午(这个喊做公务的时候),憋不住,频繁的上洗手间,晚上好办一点,但是晚上他上洗手间的时间也太频繁了,一个晚上要上十五六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了,小腹表现是膨胀的,小便解起来很细小,没有冲击力的,他每一次小便,这个上个洗手间,起码得花三五分钟,为啥呢?

等待!

很困难。

在北京,在日本,在美国,西医采取了治疗,但是治疗最终呢就动员他做手术,但是他又怕做,他怕的原因是什么,后头他夫人告诉我,因为他夫人很年轻,他58岁了,他大他夫人20来岁,他夫人才30多,不到40岁吧,因为当时医院讲,如果做这个手术,可能会影响他的性功能,可能会影响。

所以他就担心。

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就不好办。

所以他就改用中药。

在日本,在北京,在上海,请中医治疗,连续服用了很长时间的中药,用茯苓啊,泽泻啊,前(苡)仁啊,木通啊,这一类的药物,用的很多,那么有没有效呢?

有效果。

改善了,好转。

用了100多副中药,刚刚吃的时候,效果明显一点,但是时间稍微一长一点,不行了。

效(果)又没有了,又还原了。

他相当痛苦。

他遇到成都美领馆(美国领事馆),美领馆的友人(有一人)叫他到成都来找某某某,他说可能有效果,这样到的成都。

我当时看了这个病过后,从外观上来看,也看不出他有多大病的人,但是从舌,苔,脉这三点上,舌呢,胖。

舌质呢,淡。

舌边呢,明显的齿痕。

舌苔呢,白,滑腻。

(这么一个苔)。

脉呢,沉缓,但是重取无力。

所以我认为他就是肾阳虚衰,水湿留滞。

治疗的方法就是温阳,行水,利水。

就是用真武汤。

一领方子,他一看到,哎呀,才这几样药啊?

当时开的方子是:

制附片75克,生白术15克,茯苓25克,淫羊藿20克,生姜60克。

就这几样药,他也认真地吃了。

当时吃了第一副,他就感觉到尿量每一次增加了,每一次尿量增加了,他的次数就减少了,并且解起来通畅一些了。

三副药过后,整个尿量很通利,夜尿呢,起来一天尿两次,但是仍然还是感觉到排尿的力度还欠佳。

在二诊,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桂枝25克,用了第二方过后,排尿的力度增加了。

第三诊,加砂仁15克,这样起到了纳五脏之气归肾。

整个的治疗,后面虽然还看了好几次,基本上治疗的方药就这些。

一共三十副药,不到三十副,整个情况完全改善。

精神明显的……这个精力增加了,旺盛了,排尿完全正常了,夜尿还有,每天晚上有一次夜尿,但是没有睡不了觉之苦了,他就说一次夜尿能不能都没有,我说:

“可能有点困难了,因为你的年龄也快六十岁的人了。

”当然如果再继续的治疗呢,也可能完全一次夜尿都不起。

对于这个病人以后的情况,我不知道了,但第二年,他又到成都来了,他到成都来,他是带着他的儿子来,他的儿子是乙型肝炎。

通过一年的时间的这种观察,他讲,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过去的症状了,完全好了。

但是,我没有得到他好的病理学的依据,就是他没有给我,他做超声波的检查,前列腺到底是不是还大,没有得到这样的。

我说,以后你再回去检查一下,你的前列腺到底有多大?

以后没有回音了。

这是对前列腺的治疗。

就是我举个例子。

那么再一个,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个方剂很简单,就三样药。

我在临床上应用呢,是称其为麻黄附子细辛法,把它化裁了来进行使用。

这个方它出于《伤寒论》。

辨少阴病脉症并治,原“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使用。

这一张方呢,它是用来治疗阳气虚,还有感受外邪者,就是在阳气虚的状态下,感受到寒邪,出现了邪正相争而导致的发热,以及阳虚出现的脉沉,脉紧的症候。

全方就三样药,就麻黄,附子,细辛。

从三样药来分析看呢,用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