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5175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ocx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张力、高书国、杨晓明做客新华网

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09-01-1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

今天是“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系列访谈”的第四期,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是“从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我们为您邀请到的嘉宾有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杨晓明,欢迎三位嘉宾!

[01-1115:

00]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在新的《规划纲要》中,将如何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

[01-1115:

00]

嘉宾张力做客新华网新华网霍柯摄

  [张力]我觉得整个《规划纲要》制定的着眼点、立足点都是瞄准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样一个宏伟目标。

如果回顾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提出就不难看出实际上是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全面思考,他是在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时候,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

[01-1115:

01]

  [张力]所以我认为这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出发,代表中央提出这样的要求的。

而我们的《规划纲要》首先要把整个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上。

[01-1115:

02]

  [张力]至于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为什么在以前没有这么急迫地提到我们面前,而现在却突然地呈现在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呢?

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历史上看,我们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确是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层次。

无论是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还是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都比建国初期甚至是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很多。

[01-1115:

03]

  [张力]我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受教育年限不过四年多一点,而现在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八年半左右。

经过了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奋斗,我们才有资格站在世界竞争的大舞台上,来说我国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01-1115:

04]

  [主持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几代领导人及人民的共同期盼,让我们一起回顾几代领导人在大力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的贡献?

[01-1115:

04]

  [张力]因为我们一直从事教育的宏观政策研究,从我1985年进入教育部以来就一直在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要指示,实际上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就必须依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他在1985年就明确提出来要把中国人口的沉重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他说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如果教育搞上去了我们就有可能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当中处于有利位置。

当然原话不是这样说的,但是意思是这样的。

[01-1115:

05]

  [张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依然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整个世纪之交推动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所以90年代的这段时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非常快的,也为后来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01-1115:

06]

  [张力]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所以为什么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样的宏伟目标呢?

是和我们党一直重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直接相关的。

其实每一次党中央的重要政策都得到落实,有些也上升为法律,这样一步步促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好。

[01-1115:

10]

  [主持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新的《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的立足点,作为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预期要实现哪些目标?

[01-1115:

11]

嘉宾高书国新华网霍柯摄

  [高书国]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专家们确定了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一是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二是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三是基本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这三项目标是浑然一体、紧密联系的。

[01-1115:

12]

  [高书国]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我非常赞同刚才张主任谈的意见,我也要补充一点。

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开发水平和开发质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

我们按照人力资源强国的13项指标曾经做了一个调查,中国排在第13位,中国从解放初的文盲大国,到改革开放初的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及到后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具有很强烈的需求,也具有很重要的可行性。

[01-1115:

13]

  [高书国]至于这三大目标的提出,我想实际上是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重点分为两大步骤:

一是在2012年;另一阶段是在2020年。

2012年是基本上能够实现8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到2020年高等阶段的普及能够达到85%以上,而高等教育的普及达到40%以上。

也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的阶段,也就是说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差距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01-1115:

18]

  [主持人]那为实现这一目标,新的《规划纲要》中将会有哪些保障性措施?

[01-1115:

18]

  [高书国]保障性措施是很多的。

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巩固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使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1%。

二是以就业为主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

也就是说到那时候我们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是积极稳妥地发展高等教育,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

[01-1115:

19]

  [高书国]四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认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两个轮子驱动:

一个轮子是在校的学生或者说是使新增的就业人员达到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希望那时候达到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13年;另一个驱动力就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也就是说使现在受教育比较低的劳动者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不断提高他的技能水平、科技水平。

[01-1115:

20]

  [高书国]五是要抓住城乡之间教育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使农村和城市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另外一点就是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这方面中央已经有了很大的决心,我们建议能够在2012年的时候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额至少占全国GDP的4%,2020年投入的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01-1115:

22]

  [高书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前面几点都是硬件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最后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水平。

所以这次《规划纲要》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问题,也就是说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建设一流的教育和创建一流的国家奠定更好的基础。

[01-1115:

23]

  [主持人]说到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国家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认清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外一流教育的差距,请问我们离国外一流教育差距有多大?

都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要成为一流的教育国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01-1115:

23]

嘉宾杨晓明新华网霍柯摄

  [杨晓明]从一流教育的这个概念上来讲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教育的普及程度如何;二是教育的质量情况。

从普及程度来讲,教育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初等教育,一个是中等教育,另一个是高等教育。

刚才高主任和张主任都说了建国以后我们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使我们人力开发水平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01-1115:

24]

  [杨晓明]从普及程度来讲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刚刚才开始普及,而且还没有百分之百普及;中等教育这一阶段刚才高主任也解释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85%,现在大概只有6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现在只有23%。

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能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了,中等教育已经完全普及了,已经是12年义务教育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基本上在70%以上了。

[01-1115:

25]

  [杨晓明]从质量上来讲,我们的基础教育虽然基本上普及了,但质量不高。

高中阶段虽然普及达到一定水平了,但是质量也不是太高;高等教育这几年随着国家两大政策“985”、“211”工程,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01-1115:

27]

  [杨晓明]从产出角度来讲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比如我们高等教育界普遍看这个学校好不好,一个是看产出,比如说我们现在说诺贝尔奖,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再看产出,我们每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教授每年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较少。

[01-1115:

29]

  [主持人]那要建成一流的教育国度我们还有多远要走呢?

[01-1115:

30]

  [杨晓明]从刚才我所说的能看出来,从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等教育阶段普及到百分之百的程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质量;还有高等教育要达到普及化,我觉得从普及的角度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从质量上讲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01-1115:

31]

  [高书国]我们把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做了研究,把它分为四个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称之为初级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到10年是中级偏下阶段,10年到12年是中级偏上阶段,12年到15年是高等阶段。

我们现在是8.5年,是属于中等偏下往上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说和中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别。

[01-1115:

36]

  [高书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我们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发达国家同样也在以相应的速度在不断前进,我们既要以更快的速度追赶上它,同时还要更快的发展,所以我们追赶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01-1115:

37]

  [主持人]跨文化教育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

在新的《规划纲要》中,对跨文化教育是否有一些设想?

[01-1115:

37]

  [张力]中国的教育如何深入地融入到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同时也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对外开放的层次和领域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每年有很多留学生自费出国,也接收了大量留学生过来。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跨文化教育问题。

[01-1115:

42]

  [张力]我们目前的教科书对世界的知识,对世界历史的介绍,还有整个中小学生对整个全球问题的了解应该说比以前更加透彻了。

所以我觉得从温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对《规划纲要》起草的希望来看,就期望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到高等教育阶段,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都能训练出更好的思维,能够学会认知、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还有包括生存,这一系列学会都是希望能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当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

包括你刚才所说的跨文化的角度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我觉得这是我们面向21世纪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01-1115:

44]

  [高书国]《规划纲要》中也有一些想法,就是如何能够把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继续巩固下来,同时未来取得的成绩也同样依靠改革开放。

我认为这里面有三点:

一是要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这是跨文化交流的很重要一方面;二是对学生进行国际交流技能和技巧的教育,包括外语水平的教育;三是跨文化区域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01-1115:

45]

  [主持人]高主任在一开始的时候提到过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问题在什么地方?

[01-1115:

45]

  [高书国]我觉得目前职业教育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得最好的,无论是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水平。

但确实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

07年麦肯锡公司曾经写了一个报告,他说中国培养的研究生和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是很高的,但是只有1/10的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01-1115:

46]

  [高书国]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技能型人才在面临国际竞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弱势,也就是说不能适应国际劳动力和生产格局重新布局后对人技能的需求。

所以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能够使城乡新增劳动者都达到“人人有技能、个个能就业”的水平;二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参与国际竞标、国际工程或国际施工、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人才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01-1115:

48]

  [高书国]另外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产业调整的速度很快,而我们课程的改革相对滞后,所以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加强以下两方面的教育:

一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践,到企业、农村、行业中去实习;二是提倡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能够结合新的产业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运用信息、运用新的技术和科技、不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

[01-1115:

49]

  [张力]从国际视角来看,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如果职业教育完全由政府包下来,甩开企业或者行业,就搞学校类型的职业教育的话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成效的。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政府不管,完全放任给企业、放任给社会、放任给市场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也是没有很好的效果。

[01-1115:

50]

  [张力]所以看看世界上非常成功的模式,我们可以举出一系列的例子。

比如像德国、瑞士、奥地利、捷克这些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的模式基本上是从原来学徒制转向和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所以我觉得好像前面在第三次访谈的时候有的嘉宾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了,我在这里再做一个强调,我们看看这样一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对我们有哪些借鉴的意义。

[01-1115:

53]

  [张力]双元制顾名思义不是一条腿走路,它是既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所应该负的责任,同时也有学校和政府如何对培养一个学生负起的责任。

[01-1115:

54]

  [张力]我举一个例子,瑞士的初中毕业生几乎有75%左右的学生能够去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来继续学习,但是他学习的方式不能够直接到中职学校注册,他首先要先到一个企业,拿到一份学徒合同,拿到这份合同后再到中等职业学校去报到,报到之后一周五天在企业居然能够实习三天到四天,只有一天到两天是得回到学校学习理论课、技术课的。

大量的时间是顶岗学习,所以学生的身份在大量时间中是学徒的身份。

而为什么学徒的身份就能够在瑞士这么一个国家上百年长盛不衰呢?

就是因为企业界特别看中这些人,他将来招收员工就是要从这些训练有素的学徒中挑选,如果拿到大学文凭的,但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一样会被企业所放弃。

[01-1115:

55]

  [张力]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看似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和技能直接相关的操作的专业很少有女生,那女生干什么去了呢?

女生大部分直接上大学了,这些大学毕业的女生再回过头来嫁给收入很高的中职毕业生。

人家的中等教育就是这么发展的,我想这样的例子很多网友也都清楚,它这样的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就注定了他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生命力,等于他们的供给、需求、资源都有充分的保障。

而且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什么呢?

这个孩子如果上到了职业学校去家庭不用负担什么,他到工厂职业学徒有一份报酬,他到学校学习的一、两天的学费政府给免了,甚至有些私立的中职学校只要办成和公立学校一样的,只要和企业结合政府就给拨款。

[01-1115:

56]

  [张力]所以我们要好好研究如何在新一轮职业发展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能够使得我们的企业、行业协会,还有我们的职业学校、各级政府都能够集中起来想想办法,能够把我们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活力发挥出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01-1115:

57]

  [高书国]刚才张主任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原来以学科为背景的学历框架之下同时建立一个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资格的框架。

他介绍了国外的很多做法,实际上应该是同等学力的、同等能力的在职业方面也应该有更好的待遇。

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从事技能、高技能的人才待遇偏低,所以这次在《规划纲要》当中也应该设计这样一个框架,也提出来有关的宏观政策,就是改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待遇,以吸收更高素质的人才来读职业教育。

同时还有一个很好的政策就是对农村学龄青年进入职业教育实行免费。

[01-1115:

59]

  [张力]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了的。

[01-1115:

59]

  [高书国]对,现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工资以及其他方面的待遇,另一方面对一些选择职业教育的人实行免费,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01-1116:

00]

  [主持人]应该说在新的《规划纲要》中我们会把这些东西加进去?

[01-1116:

00]

  [高书国]都是考虑在内的。

[01-1116:

01]

  [网友]2008年年初,以哈佛大学为首的顶尖大学纷纷推出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学生降低学费、加大资助的优惠政策。

请问,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是否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

[01-1116:

01]

  [杨晓明]我想是会的,近几年由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有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学校,国家对这个问题很重视。

而且各个学校现在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很多的政策,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等有很多,特别是还建立了国家奖学金的制度,这些制度很多。

[01-1116:

02]

  [杨晓明]但是总的来讲从国家和学校的层面来讲,为了录取更优秀的学生,国家从宏观政策来讲,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不使每一个学生不因自己的贫困而放弃录取,我想这样的优惠政策将来会越来越多。

[01-1116:

03]

  [张力]我要补充一点,实际上现在走绿色通道能够进入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公办高等学校就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存在着明显的障碍。

我们国家的奖学金、助学金还有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以及学校内的各种减免学费的政策,以及企业设立的一些救助资金等等,受益学生占整个在校生的20%左右,但是以后这个资助的力度会不会更强?

我的判断就是要看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展情况,另外还要看将来培养人的成本还有可能要进一步提升。

那这里就有一个预期了,如果我们将来生均培养成本提高了,财政的支付(拨款)能力也提高了,同时我们对学费这么多年来都是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将来到底要不要适当提升学费的水平再给贫困生和那些中低收入阶层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们更多的补贴等等问题都是可以进行论证的。

[01-1116:

05]

  [张力]所以我的判断是将来随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拓展以及越来越多的青年能够进入大学念书这种资助体系只能越来越完善,即使这边略微提升了一点学费,那么随之而来的资助政策也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我认为大可不必认为这是严重的后顾之忧。

我倒是觉得毕业生就业有可能是摆在毕业学子面前的严峻问题,今年高校毕业生第一次超过了600万,扩招之前每年高校毕业生不到100万,以前毕业生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困难,而现在600万学生找工作,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下我们必须要面临这样的挑战。

这等于是网友们对学生的资助引申出来的问题,实际上还有更多严峻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

[01-1116:

05]

  [杨晓明]我要补充一下,刚才张主任说的是公办学校,还有很多私立学校也在考虑这个助学的问题。

[01-1116:

06]

  [主持人]刚才张主任延伸出来的就业问题也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胡锦涛主席在沈阳人力资源市场视察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有关部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落实毕业生就业方面,在新的《规划纲要》中,应该会有哪些应对措施?

[01-1116:

07]

  [杨晓明]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学校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学校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岗前培训;二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如何把大学生的教育搞好,让他们转变观念,放下心态,不一定非要去大公司、大的国企单位,可以去小地方或者是偏远地区。

这是高校要做好的工作。

[01-1116:

08]

  [高书国]我觉得从政府方面应该做到的是创造就业机会,实际上最近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确实是非常大的。

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于扩招之前整个在校生的规模,当时是650万,现在毕业600万,所以就业的压力非常大。

但是我想目前的就业渠道是非常多的,一方面是政府就业;二是企业广开就业门路;另一方面自主就业渠道越来越多,也就是说通过自主就业、创业来达到实现就业这一目的的也越来越多了。

同时中央还提出是否可以给创业的学生以资金和贷款优惠的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01-1116:

09]

  [高书国]在就业方面还有一条路就是到农村进行支教,我们也开通了“特岗计划”。

但是我觉得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问题,这个压力可能要持续到2012年到2015年,因为我们高等教育的规模在逐步扩大,现在就业的岗位创造的过程也非常困难。

但是我想无论是人力资源部还是教育部以及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各个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也会广开渠道。

[01-1116:

12]

  [高书国]同时我们也要在这里给大学生一个好的建议,刚才杨教授也提到了,就是要放下身段。

实际上我们就业的岗位是结构性的短缺,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学生毕业生比较多,就业岗位更加紧张,而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等地就业岗位相对会宽裕一些。

同时在中小城市进行创业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01-1116:

13]

  [杨晓明]我稍微插一句,现在大学还差一门课,刚才讲国外比较重视创业,学生毕业不但要就业,还要学会创业,现在我们学校还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01-1116:

13]

  [高书国]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说要重视国际国内两大格局,同时就业市场也是要重视国际和国内两大就业市场。

随着国际产业的不断流动,产业要素的不断流动(包括人这一最重要的要素的流动),可能对以后到国外就业的机会和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一条应该不断开发的就业之路。

[01-1116:

14]

  [张力]我的补充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我记得温总理在不久前去视察北航时曾经提到:

我们现在GDP基本上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一百万人就业。

但是社科院有的专家也在分析,随着我们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的配比发生变化后,其实在世纪之交以来,我们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现在已经很难拉动一百万人的就业了,这种拉动的弹性系数是在下降的,也许就拉动80万、90万。

但是无论如何,即便按照2009年国家的预期GDP增长8%来看最好能拉动八百万就业,如果稍微差一点也就拉动六、七百万的就业岗位。

[01-1116:

17]

  [张力]而整个大学生今年要毕业六百多万,所以竞争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

我同意刚才两位所谈到的学校层面、政府层面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相互调适,但是我更加寄希望于随着整个国家经济去抗击金融危机的冲击,能够尽快地走出低谷,使得这样的经济发展能够为我们就业形势的好转提供最基本的支撑。

[01-1116:

17]

  [主持人]咱们还是希望中国经济能够以更加快速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里有一位海南的网友提到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他觉得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不能正常就近入读公立免费学校,读民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免书本费的待遇;二是因为户口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在非户籍省份没有中考和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