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52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doc

2011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模拟试卷之(11)

第一部分客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

A.对社会存在有巨大反作用于

B.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D.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是()的生产力布局

A.宏观层次

B.中观层次

C.微观层次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全局的战略重点,是()

A.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能源和交通发展

B.教育和科学

C.培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与世界经济接轨

5.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按劳分配要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C.按劳分配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6.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必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的价格机制,才能()

A.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B.保持价格与价值的一致,实行等价交换

C.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D.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内,因不可抗力或者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二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十个月

8.下列哪种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工商局工作人员刘某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摊贩王某售卖的食品不合格,便没收了王某的营业执照

B.政府工作人员张某周日借用单位的车去商场买家俱,途中将一小学生撞伤

C.某公安局认为李某是某重大案件嫌疑犯,便将其逮捕,后发现李某确实无罪

D.某乡政府以整修公路为由,从农民的公粮款中扣留了一笔款项

9.下列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是()

A.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B.18周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C.16周岁以上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能获得劳动收入的人

10.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B.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1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的行为

13.王某欲在一本专著中引用李某发表在某杂志上的文章的观点。

对此,王某()

A.须经李某同意并支付报酬

B.不必经李某同意但须支付报酬

C.须经李某同意,可不必支付报酬

D.不必经李某同意,也无须支付报酬

14.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15.激励措施属于()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16.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A.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7.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18.公文区别于其他倌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递权威信息

B.书面文字材料

C.具有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

D.有特殊的格式、文字要求

19.精神的物化是()

A.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能动性的结果

B.庸俗唯物主义的表现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表现

D.唯意志论的表现

20.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1.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这就是说()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22.在()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毛泽东

B.薄一波

C.邓小平

D.陈云

2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4.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配置资源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节功能

D.评估功能

2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26.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A.相互渗透

B.相辅相成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27.我国行政诉讼的标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处理决定

28.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市财政局

B.区人大常委会

C.省政协

D.村民委员会

29.任何国家行政职能中,最为核心的基本的职能是()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社会职能

D.经济职能

30.公文的作者是指()

A.签发人

B.审核人

C.发文机关

D.撰写人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是指()

A.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

B.有效地协调各方的工作

C.及时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

D.找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

2.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B.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时,应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D.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5年以下

3.关于假释的考验期限,正确的说法有()

A.假释的考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假释的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C.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D.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4.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分为()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执行程序

5.下列哪些属于政府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国家政权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D.确定使用没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

6.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A.命令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7.清退的文件包括()

A.绝密文件

B.有重大错漏的公文

C.明令撤销的公文

D.无留存必要的重份公文

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

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B.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C.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出现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

D.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10.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档势·

B.矛盾双方在相互依赖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C.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D.阻碍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11.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1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

A.民主监督

B.制定国家的法律

C.政治协商

D.参政议政

13.有关行政手段,正确的说法是()

A.行政手段是一种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手段

B.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

C.在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行政手段能显示它的重要作用

D.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行政手段的运用范围将逐步缩小

14.法律关系属于()

A.思想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经由该关系的参加者的意思表示而建立的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15.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后罪均为故意犯罪

B.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C.犯罪分子因犯前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D.后罪也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16.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A.侵犯客体相同

B.主观方面都是故意

C.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之便

D.犯罪客体相同

17.对公务员进行奖励的种类有()

A.记一等功

B.第二等功

C.记三等功

D.记特等功

18.下面哪些是公务员培训机构()

A.国家行政学院

B.江西行政学院

C.人事部

D.中组部

19.公文的语言特点是()

A.严谨

B.鲜明

C.朴实

D.严格

20.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正确的表述是()

A.由原来微观经济管理与调控转向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B.由原来管企业转向管市场

C.由原来人制经济管理转向法制经济管理

D.由对经济生活实行全面的直接干预和高度封闭的管理转向全方位开放

三,判断题

1.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2.上帝、鬼、神是人们按照自身形象塑造出来的。

()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静止是并不存在的。

()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问题。

()

6.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

7.《民法通则》在债权一节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定金、违约金、抵押和留置。

8.渎职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

9.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是与全国人大并列的机构,可以独立行使职权。

()

10.单一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即为中央集权制,联邦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即为地方分权制。

()

11.像指示一样,所有机关及其首长均有权发布命令。

()

12.公文是运用形象思维方式表达作者意见的文体。

()

13.在行政诉讼的二审程序中,行政机关可以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

14.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

15.在中国,国务院常委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

16.工作简报、动态简报都属于长期性简报,而会议简报属临时性简报。

()

17.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

18.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就是因果联系,()

19.均衡论既坚持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世界观。

()

20.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重在建设”。

()

第二部分主观试题

四、案例分析题

1.段某,男,46岁,某单位人事科长。

段某在当人事科长期间,于1983年4月15日,在

上级主管部门批给的招工指标中,利用职权私自安插其亲友5人。

对此,本单位职工潘某向上级纪检部门写信揭发,使段某受到通报批评,其私自安插的5人也被除名。

之后,段某借调整工资之机,捏造、散布潘某有流氓行为,致使潘某未升级。

潘某向纪律检查机关提出控告,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段某撤职的行政处分。

问:

处分段某的宪法根据是什么?

2.1996年5月16日上午,有一头牛跑到某乡食品站院内吃白菜,贾某将牛圈上,待失主认领。

次日上午,有人到食品站串门,认出被圈的牛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捎信给二人。

当晚,二人来食品站牵牛,指责贾某不该将牛圈上,双方发生争吵,王某将贾某拖出院外,进行殴打,孙某也参与殴打,把贾某打成脑震荡,经住院治疗,医疗费和误工共损失280元,贾某要求王某和孙某赔偿,遭到拒绝,贾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牛跑到乡食品站吃白菜,原告将牛圈上,且通告牵回,并无不当;被告无理取闹,共同殴打原告致伤,这是违法行为,除批评教育,向原告赔礼道歉外,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因调解未成,法院即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王某、孙某赔偿原告损失280元.其中孙某承担80元,由于孙当时无力支付,先由王某代孙某偿付,然后再由孙某偿还王某。

问:

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

五、公文改错题(指出下列公文中的8处错误)

   关于推荐孙鹏等十位同志参加xx考察活动

   的请示报告

   x财发(196]05号

   省外办:

   根据你办《关于组织xx省第九届对外交流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经我局研究决定,同意推荐孙鹏等10位同志参加xx考察活动,名单附后:

   xx行沈大华高级会计师

   xx所孙朋所长

   ……

   报告当否,请批示。

   xx市财政局

   1996年2月10日

六、综合分析题

试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D

 6.A 7.C 8.B 9.D10.C

11.D12.C13.D14.C15.C

16.C17.C18.C19.C20.A

21.D22.C23.A24.C25.C

26.C27.B28.A29.A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ACD 9.AC   10.ABC

11.ABD 12.ACD 13.BCD14.ABCD 15.ABCD

16.BC  17.ABC 18.AB 19.AC   20.ABCD

三、判断题

 1.X  2.√ 3.X 4.X  5.X

 6.√ 7.X  8.X 9.X 10.X

11.√12.X 13.X14.√15.√

16.√17.X 18.X19.X 20.√

第二部分主观试题

四、案例分析题

1.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造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申诉、控告、检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段某打击报复控告人,是对公民宪法权利的公然侵犯,理当受到处分。

2.《民法通则》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确定

共同损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损害事实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造成;二、共同侵仅人

都有过错。

所谓连带责任,指共同侵权人都有义务赔偿受害人的全部损失;履行赔偿义务的人,有权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义务人偿付应当承担的份额。

本案二被告共同致伤原告,主观上都有过错。

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原告有权向任何被告请求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鉴于被告王某侵害情节较重,经济情况较好,故赔偿原告损失200元,被告孙某侵害情节较轻,一时无力支付原告损失80元赔偿费,先由王某代孙某垫付,然后由孙偿还王。

这样判处,有效地保护了受害人原告的合法权益。

五、公文改错题

①标题中”请示和报告”矛盾,应去掉“报告”

②发文号不应加-0”,改为X财发[1996]5号

③主送机关简称不对,应为”xx省”

④名单中应将“孙鹏”提前

⑤推荐人员应先写名字,后注明单位和职称;

⑥结尾应改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

⑦发文时间应大写:

一九九六年二月十日;

⑧加盖印章。

六、综合分析题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当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促进社会进步,反之,阻碍社会进步。

(2)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①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没,必须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才能保证

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②为适应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促进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