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412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秀水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秀水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吴燕审核人:

徐珍珍

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伛偻(gōu)氛围(fèn)庇护(bì)咬文嚼字(jiáo)

B.自诩(yǔ)烙印(lào)对峙(shì)玲珑剔透(tī)

C.鬈曲(quán)孱头(càn)趿拉(jí)应运而生(yīng)

D.付梓(zǐ)脑髓(suǐ)潜藏(qián)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集团准备首次公开招股的消息引起全世界的观注。

B.文字上面有含胡,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C.珠算、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世界认可。

D.面对语言的亘古长河,朔源而上,寻觅学习文言文的津梁。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着晨曦。

②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③我▲一次跟同学讲过,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可惜同学没有能够正确领会。

A.顾盼折射不只B.企盼放射不只

C.企盼折射不止D.顾盼放射不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对《咬文嚼字》研究的深入,我对朱光潜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B.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经由作家细致入微的描写,显得楚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目前,房产销售很不景气,开发商不断加大促销力度,销售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D.当今社会就业难,没工作的人忙于找工作,即使有工作的人也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危险。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把青铜剑距今约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之所以还这么锋利和它当时的保存环境有关。

B.近日雾霾加重,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许多重污染区已经连成片。

C.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财物的行为,在有些政府管理部门中迄今仍未得到有效制止。

D.学校设置了“走廊图书馆”,为学生课余提供了随时浏览信息的机会和查询资料的效率。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学经典能帮助我们齐家、安邦、平天下,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经济学经典能帮助我们▲,伦理学经典能促使我们▲,文学经典能促使我们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①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②富人民、兴地方、强国家

③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A.①③②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三面都是高山,紧紧地围着寺院,寺院就暖暖和和、舒舒坦坦地安卧在里面。

B.灯笼火把,沿着大堤从南到北燃烧着,如一条长长的火龙,把河水照耀得通红。

C.贝多芬的交响曲气象万千,细腻处如溪流涓涓,粗犷时似地裂山崩,震撼人心。

D.菖蒲花朵纤秀,叶子却像短剑般挺立着,花和叶不同的特质得到很好的平衡。

8.假如你在不同下列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

“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

“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

“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9.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元宵)

B.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清明)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重阳)

D.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端午)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恶无聊,追购又急

B.可谓智力孤危

C.吴之民方痛心焉

D.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敛赀财以送其行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道中手自抄录B.李牧连却之

C.日削月割D.骊山北构而西折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灭六国者,六国也

C.多于南亩之农夫其势弱于秦

D.小则得邑,大则得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B.死生,昼夜事也

C.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D.戍卒叫,函谷举

1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迅速有了祸端。

B.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窝。

——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

C.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估计元人也是可以用言语打动的。

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濒临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

16.下列古人诗文集以书房名命名的一项是

A.《嘉佑集》B.《七录斋集》

C.《稼轩长短句》D.《指南录》

17.下段《红楼梦》节选文字画线句子中应重读的词语依次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①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②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③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④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A.①这样 ②才算  ③外  ④嫡       

B.①真  ②今儿 ③外 ④嫡

C.①这样 ②今儿  ③竟不④竟是      

D.①真  ②才算  ③竟不④竟是

18.下列四句外貌描写对应的人物依次是

(1)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2)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般自然的风流态度。

(3)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A.贾迎春贾探春林黛玉王熙凤

B.贾迎春林黛玉贾探春王熙凤

C.贾探春林黛玉贾迎春王熙凤

D.贾探春王熙凤贾迎春林黛玉

19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

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

“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间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书法美感的三原则

我们可以整理出几个原则来说明书法的美感。

第一是▲。

多年前我们习书法时,老师通常是逐字批改,对写得合度的字打红圈,对不合意的字打叉或对笔画示范修正。

今天的书法怎么教我不清楚,相信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这种教法只能使学习者学到“正确”的用笔法,而不是自画面的美感着手。

在《石门颂》中,几乎每个字单独看都是东倒西歪,自今人看来,字不成字,可是通篇看,却有“野鹤闲鸥”的美感。

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以统一的笔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才达到的。

第二是▲。

笔画就是横、直、点、撇、捺之类。

文字由笔画组成,书法作品由文字组成。

笔画组成文字是基于造字的逻辑,再由文字拼合成文意,并没有想到要合乎美的原则。

可想而知,书法作品通篇的美是不容易达成的。

这些笔画凑在一起既是偶然,因此常常是不和谐的,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在视觉上原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当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不牺牲文字的可辨识性。

第三是▲。

要把一些扞格不入的笔画形成韵律分明的和音,必须使笔画带有特殊的韵味。

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

比如说,《石门颂》笔画细柔带刚,没有一条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

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只要会拿笔写字,即使没有毛笔的底子,用硬笔也可以写出像样的字。

只有自己会写一点,才能把书法生活化,才能欣赏书法。

(节选自汉宝德《如何培养美感》,有改动)

20.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

①和谐的秩序由笔画来达成②为了通体和谐创造笔画风格③通篇的和谐重于个别文字的美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21.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书法美感要求的一项是

A.笔画要有逻辑性。

B.笔画要有整体性。

C.笔画要有和谐性。

D.笔画要有共通性。

2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现在的书法教学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而不是从画面的整体美感着手。

B.作品中笔画因偶然凑在一起而常常不和谐,因此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其和谐化。

C.减少笔画种类,使笔画带有特殊韵味,不能使同一字体的不同作品呈现各自的特色。

D.一个人要懂得欣赏书法,需要掌握一定的书法美感原则,而且他自己会一点书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嗟乎!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

抵消罪行

B.人皆得以隶使之隶:

像对待奴仆那样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暴:

显露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

头颅,借指性命

2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佯狂不知所之者之:

动词,到,往

B.亦以明死生之大以:

介词,因为

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

介词,对于

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而:

连词,表转折,但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变志之人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勇毅。

B.作者对“高爵显位”种种丑态的描述,字里行间表现出辛辣讽刺和极度鄙视。

C.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蓼洲周公还要荣耀。

D.选文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记的缘由和目的,歌颂“五人”的高尚品格。

试卷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26题4分,第27题2分,总6分)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⑴想当年:

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⑵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⑶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⑷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7.文学常识填空。

(2分)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1933年郁达夫给_______先生的赠诗,他们都是我国________籍(省份)著名作家。

三、简答题(本小题共3题,第28、29题各3分,第30题4分,总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8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28.(3分)这段话依次描写了荷叶、、、荷波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9-30题。

于是我就说:

“你好吗,格斯拉先生?

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继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

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

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

“多么美的一张皮啊!

”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

“你什么时候要?

”我回答说:

“啊!

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

”于是他就说:

“半个月以后,好不好?

”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

“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

“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

”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

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的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

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

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29.选文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

简要分析运用这一写法的好处。

(3分)

  

30.文中划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这些描写表现了格斯拉什么品质?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小题共1题,第31题4分,总4分)

31.请写一段话,介绍你曾经到过的一个旅游景点。

要求:

真实反映景点特色;语言表达简明流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60个字左右)(4分)

 

五、作文(30分)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为竞争激烈,往往失去了应有的接触和帮助,也让我们未留心身边发生的那些如阳光般美好的事情。

其实,人与人相处,贵在看到别人的美好和可贵。

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拾起身边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限记叙文

2、字数不少于700字

 

秀水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答题卷

1、

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

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6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⑴想当年:

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

⑵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

⑶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_____________。

⑷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_。

⑸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

20.文学常识填空。

(2分)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1933年郁达夫给_______先生的赠诗,他们都是我国________籍(省份)著名作家。

 

三、简答题(10分)

28.(3分)这段话依次描写了荷叶、、、荷波和。

29.选文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

简要分析运用这一写法的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中划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这些描写表现了格斯拉什么品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4分)

31.(4分)

 

五、作文(30分)

 

200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