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56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docx

热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模板草稿综述

 

文件编号:

XX-2010-XXX

编写时间:

2010年8月

项目负责人:

工作人员:

编写人员:

审核:

批准:

 

摘要

通过自动调节系统的定值扰动试验,检验模拟量控制系统在负荷稳定情况下稳态指标是否超差;通过负荷变动试验,检验自动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检查自动调节系统的动态调节品质是否满足机组的运行要求。

报告介绍了本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阐明定值扰动试验和负荷变动试验的过程,并给出了定值扰动试验负荷变动试验结果和试验曲线,为自动调节系统性能指标的提高创造条件。

 

关键词

热控综合;自动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负荷变动试验

目录

1 系统概况………………………………………………………………………

(1)

2 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

(1)

3 试验所依据的规程和标准……………………………………………………

(1)

4 模拟量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1)

5 定值扰动试验过程……………………………………………………………

(2)

6 定值扰动试验结论……………………………………………………………(3)

7 负荷变动试验过程……………………………………………………………

(2)

8 负荷变动试验结论……………………………………………………………

(2)

9附表:

试验曲线………………………………………………………………(3)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

模拟量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报告

1 系统概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330MW)采用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1020/18.58-YM22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单炉膛π型布置、平衡通风、四角喷燃、固态排渣锅炉;制粉系统采用5套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冷一次风机系统,MCR工况下4套运行,1套备用;采用北京重型电机厂引进法国阿尔斯通技术生产的N330-17.75/540/540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热控DCS与DEH采用上海新华控制工程公司X-DPS系统(v2.0)一体化设计。

2 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

2.1试验目的:

通过定值及负荷变动试验,确定模拟量控制系统(包括协调控制系统及其子系统)动态特性,检查其动态调节品质,检验模拟量控制系统是否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并为进一步参数调整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2.2试验工作条件

2.2.1热控自动调节系统设备功能正常、满足自动调节要求;

2.2.2DCS系统运行正常、在线组态功能完备、历史趋势和打印功能正常;

2.2.3主机及辅机运行正常、主机保护功能正常并能够正常投入;

2.2.4热控专业与运行协调工作顺利进行、出具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2.2.5试验措施、方案中的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均已通过运行主管部门批准。

2.3试验人员技术要求

2.3.1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自动控制系统知识,掌握自动调节试验的技术指标要求;工作负责人必须熟练掌握DCS组态功能;

2.3.2全体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

3试验所依据的规程和标准

3.1《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

3.2《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导则》(DL/T1056-2007);

3.3《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

3.4本机组锅炉、汽轮机运行规程。

4 模拟量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4.1本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为分层管理、分级控制,由高到低,即:

4.1.1负荷指令管理:

依照电网调度中心遥控负荷指令(即AGC指令)或本地负荷指令,完成机组负荷的控制,并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

机组负荷指令管理在协调控制系统中实现,当主要辅机设备故障时,RB功能启动。

4.1.2锅炉及汽机主控:

由锅炉主控形成的负荷指令控制锅炉燃烧率即对燃料量、给水流量、送风量等控制;汽机主控形成的负荷指令实现机组的功率控制或压力控制,运行方式包括协调控制(CBF、CTF)、锅炉跟随(BF)、汽机跟随(TF)及手动方式。

4.1.3控制子系统:

锅炉侧的燃料量、送风量、炉膛压力、一次风压、汽包水位、蒸汽温度等控制系统;当DEH处于遥控状态下接受汽机主控的负荷指令,成为协调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4.1.4控制驱动:

各控制子系统的调节执行机构,可由运行人员远方操作,在自动调节调节系统投入时实现闭环控制,另外,在特殊工况下,实现方向闭锁及超驰控制。

4.2本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分布于#1~#3控制柜并搭载#1~#3三对控制器,实现表1所列的控制功能:

表11号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一览表

序号

系统号

名称

套数

备注

1

汽机跟随

1

2

锅炉跟随

1

3

协调控制

1

4

主燃料控制

1

5

汽包水位控制

3

6

给水旁路阀控制(给泵出口压力)

1

7

锅炉连排扩容器液位控制

1

8

左侧一级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9

右侧一级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10

左侧二级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11

右侧二级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12

左侧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13

右侧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

1

14

A侧送风机控制

1

15

B侧送风机控制

1

16

氧量控制

1

17

A侧引风机控制

1

18

B侧引风机控制

1

19

A侧一次风机控制

1

20

B侧一次风机控制

1

21

A-E给煤机煤量控制

6

22

A-E磨出口温度控制

6

23

A-E磨一次风流量控制

6

24

A-E磨密封风差压控制

6

25

1—4号角燃烧器摆动火嘴控制

1

26

供油压力调节

1

27

A-E煤层二次风量控制

6

28

AA/AB/BC/CD/DE辅助风控制

5

29

A密封风压力控制

1

30

B密封风压力控制

1

31

OFA二次风挡板控制(燃尽风)

1

32

A、B侧空预器空预器平均温度控制

2

33

高压辅汽联箱至除氧器压力控制

1

34

低压辅汽联箱压力控制

1

35

再热冷段供汽压力控制

1

36

暖风器疏水箱水位控制

1

37

高旁出口温度控制

1

38

高旁压力控制

1

39

低旁出口温度控制

2

40

低旁压力控制

2

41

除氧器水位控制(主阀、旁路阀)

2

42

#1高加危急疏水控制

1

43

#1高加正常疏水控制

1

44

#2高加危急疏水控制

1

45

#2高加正常疏水控制

1

46

#3高加危急疏水控制

1

47

#3高加正常疏水控制

1

48

#5低加危急疏水控制

1

49

#5低加正常疏水控制

1

50

#6低加危急疏水控制

1

51

#6低加正常疏水控制A

1

52

#6低加正常疏水控制B

1

53

#7A低加危急疏水控制

1

54

#7A低加正常疏水控制

1

55

#7B低加危急疏水控制

1

56

#7B低加正常疏水控制

1

57

轴封冷却器疏水水位控制

1

58

轴封供汽温度控制

1

59

高压轴封供汽压力控制

1

60

冷再至轴封供汽压力控制

1

61

辅汽至轴封供汽压力控制

1

62

轴封溢流压力控制

1

63

凝结水补水箱至空冷岛再热除氧器水位控制

1

64

除盐水母管至凝结水补水箱水位控制

1

65

排汽装置扩容器1对应的喷水温度控制

1

66

排汽装置扩容器2对应的喷水温度控制

1

67

燃油用汽温度控制

1

68

空冷岛排汽压力控制

1

69

闭式冷却水箱水位控制

1

70

发电机氢侧密封油温度控制

1

71

发电机空侧密封油温度控制

1

72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温度控制

1

73

发电机氢气温度控制

1

74

主机润滑油温度控制

1

75

锅炉定排疏水温度控制

1

76

汽机转速控制

1

77

汽机功率控制

1

共计

117

4.3主要测试项目

4.3.1给水控制系统

4.3.2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4.3.3燃烧控制系统

4.3.3.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4.3.3.2风量、氧量控制系统

4.3.3.3一次风压控制系统

4.3.3.4磨煤机控制系统

4.3.4机侧模拟量控制系统

4.3.4.1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4.3.4.2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

4.3.4.3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

4.3.4.4凝汽器水位控制系统

4.3.5其它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

4.3.5.1炉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

4.3.5.2机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

4.3.6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4.4自动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4.4.1给水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2给水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锅炉运行正常,达到向汽轮机送汽条件

2

主给水管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3

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等主要参数运行正常、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4

汽包电连接点水位信号运行正常,指示正确

5

汽包水位相关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及保护系统,随对应给水泵投入运行

8

30%负荷以下应投入单冲量给水调节运行,30%负荷以上应投入三冲量给水调节运行,系统应能自动进行单/三冲量给水调节转换

4.4.2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3.1A侧一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A侧一级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二级减温器前蒸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2B侧一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B侧一级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二级减温器前蒸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3A侧二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A侧二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4B侧二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B侧二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5A侧再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A侧再热减温器前后温度、再热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6B侧再热汽温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B侧再热减温器前后温度、再热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7过热烟气挡板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再热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过热烟气控制挡板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8再热烟气挡板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再热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再热烟气控制挡板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表3.9摆动燃烧器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再热汽温度指标准确,记录清晰

2

摆动燃烧器倾角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注:

有几套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就保留几个表格;再热汽温烟气挡板控制和摆动燃烧器控制保留一种,序号顺排。

4.4.3燃烧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4.4.3.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4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炉膛压力信号准确可靠

2

炉膛压力方向性闭锁、炉膛压力低超驰控制、MFT超驰控制等保护回路投入

3

引风机挡板在最大开度下的引风量应能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有足够裕量

4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4.4.3.2风量、氧量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5风量、氧量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负荷大于50%

2

送风机动叶/二次风门风量控制系统投入

3

风量、氧量信号准确可靠

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5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6

炉膛压力方向性闭锁、防喘振保护回路投入

4.4.3.3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6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一次风挡板在最大开度下的风量能满足锅炉最大负荷的要求,并有足够裕量

2

一次风压信号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3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4

防喘振保护回路投入

4.4.3.4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7.11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表7.22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表7.33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表7.44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表7.55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表6.66号磨煤机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磨煤机系统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干燥出力

2

调节挡板开度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给煤量等信号正确可靠,记录清晰

4

控制系统与FSSS、SCS系统间的保护连锁回路投入

5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投入

6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7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注:

磨煤机数量以实际设计台数为准,这里只列出6台,多余的表格删除。

4.4.4机侧模拟量控制系统

4.4.4.1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8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除氧器水位、给水流量、主凝结水流量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2

除氧器水位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除氧器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4

凝结水再循环流量控制系统投入运行

5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6

单冲量、三冲量调节性能完好,实现无扰动切换

4.4.4.2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9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除氧器运行正常,运行方式负荷自动调节的要求

2

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除氧器压力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4

除氧器压力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4.4.4.3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10.11号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10.22号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9.33号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10.41号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10.52号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10.63号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表9.74号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加热器运行正常

2

疏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水位保护投入运行

注:

有几个高(低)加就保留几个表格,高(低)加序号以实际标明为准。

4.4.4.4凝汽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11汽机凝结器水位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汽机运行正常,凝汽器处于有水位运行状态

2

凝汽器运行方式合理,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凝汽器水位指标准确

4.4.5其它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4.4.5.1炉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

表12炉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辅助设备运行正常

2

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被调参数指示准确

4.4.5.2炉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

表13机侧辅机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辅助设备运行正常

2

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3

被调参数指示准确

注:

辅机设备以实际运行的设备分别列出,多个设备,表格编号参考6.2.3.4。

4.4.6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表14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投入条件

序号

项目

是否具备

备注

1

锅炉运行正常,炉膛燃烧稳定

2

机组功率、负荷指令、主蒸汽压力、调速级压力、总风量、总燃料量等主重要参数准确可靠,记录清晰;

3

DEH系统功能正常,能转入CCS控制方式

4

燃烧、给水、过热汽温、再热气温、除氧器水位等主要控制系统已投入运行

5

协调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及各参数设置正确,汽机主控、锅炉主控等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定值扰动试验过程

5.1定值扰动试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