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76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docx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

第5章碳正离子中间体及其反应5.1引言碳正离子化学是有机化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初,Norris和Kehrmann分别发现Ph3COH与浓硫酸混合后得到深黄色的产物。

尽管人们已发现某些碳正离子的有机染料可以长期稳定存在,但一般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却缺乏较直接的观测手段。

直到1922年,当HansMeerwein研究莰烯氯化氢加成物(CampheneHydrochloride)的Wagner重排反应时,发现其反应速率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加速。

并且路易斯酸能催化加速反应。

他认为:

异构化反应的机理不是氯离子的重排而是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的重排。

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的概念就由此产生了。

20世纪20年代末,在英国的Ingold和Hughes对SN1和E1反应机理的研究更进一步阐述了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在有机反应中的意义。

30年代,在美国的Whitmore对碳正离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人们才开始普遍认为碳正离子是非常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存在时间非常短),而不可能用实验手段来直接观察。

40年代和50年代,许多化学家在对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的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产物分析进行了大量研究后,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的概念才慢慢地成熟起来,但仍然无法用实验方法加以观测。

主要原因是碳正离子在一般的有机反应条件下,其存在时间非常短(10-10s~10-6s)。

到60年代初,欧拉和他的同事们找到了能使碳正离子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条件并用NMR直接检测到它的存在,从而毫无疑问地证实了碳正离子的存在。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碳正离子研究方向和人们对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活性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1962年,欧拉和他的同事们把(CH3)3CF溶于过量的超强酸介质中(SbF5),然后用1H-NMR检测到叔丁基正离子的存在:

-+?

?

?

(CH3)3C—F+SbF5?

?

?

(CH3)3CSbF6H—NMR谱图研究表明,产物只有一个单重峰。

反应物叔丁基氟化物在δ=1.5×10-6的双重峰(氟与氢之偶合结果,JHF=20Hz)完全消失,并且甲基的质子共振向低场移至4.3×10-6,显示强烈的去屏蔽作用。

随后,欧拉进一步用13C—NMR的方法测得叔丁基正离子中叔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为335.2×10-6。

这比正常叔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几乎向低场移动了300×10-6。

如此低磁场的化学位移碳原子在当时还从未报道过。

这种强的去屏蔽效应,显然是叔碳原子的正电荷以及叔碳原子由sp3杂化轨道变为sp2杂化轨道所致。

这一实验结果,确定无疑地证明了所观察到的是叔丁基碳正离子。

至此,经过长期探索之后,稳定的长寿命碳正离子终于在超强酸介质中被得到了。

1621欧拉这一发现使几乎所有理论有机化学家大吃一惊。

他曾回忆起1962年在纽约举行的第九届有机反应机理大会,当他报告了以上发现并指出:

“许多化学家都难以置信碳正离子能够在超强酸中长期存在,并能用NMR检测到。

”时,特别是当时在碳正离子研究的权威代表人SaulWinstein和HerbertBrown(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私下对他说:

“你一定是把实验搞错了,碳正离子不可能如此简单地存在于超强酸中。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也是在1962年,HerbertBrown正与SaulWinstein展开一场引人注目的争论。

Brown提出他的冰片基(Norbornyl)碳正离子的经典式理论。

该理论不同于Winstein在1949年提出的非经典式Norbornyl碳正离子理论。

由于欧拉首次用NMR直接观察到碳正离子和他后来对碳正离子的长期研究,他也就深深地卷入了这场围绕着Norbornyl碳正离子究竟是以经典式或非经典式存在的争论中去,并逐渐成为非经典式碳正离子提倡者的代表人物。

这场争论在有机化学史上算是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广的一次大论战。

Winstein在1949年研究2-norbornyl衍生物的溶剂解反应时发现其反应速率取决于离去基团在exo或endo位置,Winstein认为exo-异构体的溶剂解速率(kexo)比endo-异构体快的原因是C1—C6的σ键的邻基参与,因而形成非经典的Norbornyl碳正离子而加速其反应。

绝大多数有机化学家都接受了Winstein的非经典式碳正离子的概念。

到1962年,Brown提出了他的不同见解。

他认为kexo与kendo的区别并不是像Winstein所说的是由于exo异构体的反应特别快,而是endo异构体由于离去基团的空间位阻而其反应速率特别慢。

他的解释是Norbornyl碳正离子并不是以非经典式存在而是以经典式存在,但处于快速平衡中。

然而,Winstein和Brown只是从产物分析及立体化学等间接方法来研究Norbornyl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却都无法用实验方法直接证实。

欧拉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都制备得到了Norbornyl碳正离子,然后用低温NMR的方法对它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为非经典式Norbornyl碳正离子的存在提供了丰富而直接的证据。

随后,欧拉还使用其他图谱如IR,Raman,ESCA等方法更进一步充分证实了非经典式Norbornyl碳正离子的存在,从而成为非经典式碳正离子提倡者的代表人物。

欧拉对碳正离子的贡献,不仅在于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年提出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

根据这个新概念,所有碳正离子(Carbocation)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三配位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为sp2杂化轨道,称为Carbeniumion,即通常所称的经典式碳正离子如CH+3;第二类为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碳正离子称为Carboniumion,有人也称为非经典碳正离子。

第二类碳正离子不能用两电子、两中心的成键理论来解释,但可以用三中心(或多中心)、两电子的理论来解释,其中处于桥键位置的碳原子的配位数高于通常的价键数如CH5+。

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有机化学家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AndrewOlah)教授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碳正离子化学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

5.2碳正离子的形成碳正离子通常可由三种方法产生。

1635.2.1反应物直接解离反应物直接解离,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

R—++x?

在溶液中简单的异裂就能生成碳正离子。

通常生成仲、叔的或生成共振所稳定的碳正离子时,异裂容易发生。

在使用特殊的溶剂,如以SO2ClF为稀释剂的FSO3H与SbF5的混合物时,或X是特别优越的离去基团时,则能生成伯正离子。

(1)X=H。

烃很少自动失去氢负离子,只有在强亲电试剂如路易斯酸或其他稳定正离子的因素存在下才能发生这一反应。

(2)X=F,Cl,Br或I。

这就是SN1型异裂反应。

反应物在溶剂中分解时首先成紧密离子对,最后生成溶剂化的离子,路易斯酸可加速这种电离作用。

(3)X=OTs酯类衍生物。

OTs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这类酯很易解离。

(4)X=OCOZ,其中Z=Cl,Br或I。

其推动力是由于形成二氧化碳。

氯亚磺酸酯,X=OSOCl也属于这一类。

其推动力是由于排出二氧化硫。

(5)X=H2O或ROH。

断裂是由醚ROR氧原子的质子化引起的。

(6)X=N2。

亚硝酸和伯胺的反应生成重氮离子很容易分解成碳正离子,其推动力是由于形成分子氮。

+164(7)X=CO。

当相应的正离子稳定的时候,某些羧酸先质子化,然后脱去羰基。

(8)X=CO2羧酸氧化脱羧,生成碳正离子和CO2。

RCOOAgBr2R?

?

Br?

?

AgBr?

CO25.2.2质子或其他阳离子与不饱和体系的加成

(1)亲电试剂与烯烃加成。

(2)亲电试剂与炔烃加成。

165(3)小环在酸介质中开环。

(4)环氧化合物在酸介质中开环。

(5)羰基质子化反应。

(6)卡宾质子化反应。

(7)亲电取代反应中间体。

(8)形成非经典碳正离子。

5.2.3由其他正离子生成

(1)碳正离子重排反应,如片呐醇重排,瓦—梅重排等,生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

(2)重氮盐分解或离子交换。

166不管用哪个过程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生存期都是极短的,并且进一步反应不用分离。

碳正离子进一步反应主要途径是:

①正离子与具有电子对的物质结合(路易斯酸碱反应)。

这种带电子对的物种,可能是H,OH,卤离子或任何其他的阴离子;也可能是可给出电子对的中性物种,在后一种情况中,直接产物必然是带正电荷的。

②碳正离子可从邻近原子失去质子,如苯的亲电子取代反应,E1消除反应等。

--③重排反应。

烷基或芳基或氢带着一对电子向正电荷中心移动,使正电荷移位。

④加成反应。

碳正离子与双键的加成,在新的位置上产生正电荷。

③或④途径形成的新碳正离子,通过途径①或②保持自身的稳定。

5.3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碳正离子是指碳原子带有正电荷的三价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活性中间体,很多离子型的反应是通过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行的,许多有机反应历程的研究概念和方法都起始于碳正离子的研究工作。

一般碳正离子是sp2杂化状态,是平面构型,中心碳原子以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另外三个原子或基团成键,三个?

键键轴构成平面,空着的p轨道垂直于此平面,正电荷集中在p轨道上,只有少数情况例外,如在炔基或苯基正离子中,正电荷不可能处于p轨道。

大多数碳正离子都是非常活泼的,因此是短寿命的,它们存在于反应过程中的证据主要来源于动力学数据和立体化学等方面的信息。

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主要有下列几个因素。

167碳正离子以平面构象稳定,中心碳原子是缺电子的,故任何使正离子中心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的结构因素都将使正电荷得到分散,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增高。

相反,任何吸电子基将使中心碳原子的正电荷更集中,而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减小。

共轭效应在碳正离子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当碳正离子的中心碳原子与双键共轭时,由于电子离域使正电荷得到分散,从而稳定性增加,如烯丙基正离子。

二乙烯基甲基正离子、三乙烯基甲基碳正离子则更为稳定,其顺序是:

苄基正离子与烯丙基正离子相似,也是比较稳定的。

5.3.2空间效应除了电子效应外,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还受到空间效应的明显制约。

碳正离子的中心碳原子是sp2杂化状态,是平面构型,三个?

键的键角接近120°,而四价碳为sp3杂化,键角为109.5°。

在形成碳正离子的过程中,键角由109.5°到120°,张力减小。

如果中心碳原子连接的基团越大,则原来张力也越大,因而形成碳正离子后张力越松弛,碳正离子也越容易生成、稳定性也越大。

所以碳正离子稳定性叔>仲>伯的顺序实际上也是空间效应影响的结果。

但对下列碳正离子的生成,由于几何形状的限制,空间效应的影响,张力较大,稳定性较差。

例如:

处于刚性环的桥头碳原子很难形成碳正离子。

168溶剂效应对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大多数碳正离子是在溶液中生成和反应的,只有少数反应中间体被分离或在没有溶剂存在下进行。

溶剂化在碳正离子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叔丁基溴在水溶液中离子化只需要83.72kJ/mol的能量,而在气相中离子化则要837.22kJ/mol的能量,相差10倍。

5.3.4芳构化效应环状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其芳香性有关。

根据休克尔规则,共平面、共轭且?

电子数等于4n+2的环状体系具有芳香性,因此也较稳定,如下列碳正离子是稳定的:

5.4涉及碳正离子的反应5.4.1亲电加成反应1.反应机理亲电试剂与不饱和烯烃或炔烃发生反应,经历碳正离子中间体,得到加成产物。

首先是E加到双键碳原子上,然后Y加到另一个双键碳原子上,即反应是按两步历程进行的。

碳正离子历程已经为许多实验事实所证明。

烯烃与亲电试剂的加成,若生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的正电荷能够在碳骨架中发生离域,则有利于按碳正离子历程进行。

例如:

169顺-1,2-二甲基环己烯的水合反应,生成一个叔碳正离子中间体;顺-1-苯基丙烯与DCl的加成反应,生成一个苄基型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由于这两种碳正离子中间体都比较稳定而容易生成:

2.反应取向如果烯烃、炔烃和亲电试剂都是不对称的,加成的时候就出现了取向问题,即区域选择性问题。

当试剂加到碳碳不饱和键上只有一种取向,叫区域专一反应,如果加成的一种取向是有利的,但不是唯一的方向,此反应过程是区域选择性。

影响区域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

不对称试剂加到不对称烯(炔)烃上是按照Markownikoff规则进行的。

例如:

3.反应的立体化学卤化氢对非共轭烯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是反向加成占优势。

溴化氢对1,2-二甲基环己烯、环己烯、1,2-二甲基环戊烯、环戊烯、顺式和反式-2-丁烯以及3-己烯等的加成反应就是这种情况,氯化氢对1,2-二甲基环己烯和1-甲基环戊烯的加成反应也是反向立体化学占优势。

但是,温度和溶剂能改变立体化学的情况。

例如:

氯化氢对1,2-二甲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

在接近室温时虽然是反向的,但是在?

78℃时是同向加成占优势。

氯化氢和溴化氢对原菠烯的加成反应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溴化氘对原菠烯的加成反应得到外型-溴代原菠烷。

用降解的方法确定氘原子位置时表明,大约有1/2的产物是通过重排过程形成的。

170溴原子的外型取向和重排的发生是符合包含碳正离子中间体的机理的。

曾对氯化氢对原菠烯的加成反应进行过类似的研究。

氯还是几乎完全在外型方向上。

用NMR法检测了产物中氘的分配情况。

发现A和B的量不相等,这就否定了反应中对称的非经典原菠基正离子是唯一的正离子质体的看法。

未重排的氯化物占优势,这就说明很大一部分离子对中间体是在对称的离子对形成前就解体了。

5.4.2亲电取代反应1.反应历程在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中,首先是亲电体和芳香环的π电子体系发生非专一的络合作用生成π络合物,π络合物的形成是一个迅速的可逆反应,然后π络合物很快变为σ络合物,σ络合物的形成也是可逆的,通常这一步是决定反应速度步骤,最后是质子离去生成产物。

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机理的通式为σ络合物是一种活性中间体,在某些情况下,可由亲核试剂捕获,再根据捕获生成物推断σ络合物的存在,以证明正离子机理。

例如:

171上述这种亲电试剂的进攻,发生在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生成的σ络合物,特别有可能被亲核体捕获而生成上述加成产物。

2.亲电取代反应的类型芳香环能发生硝化反应、卤化反应、磺化反应和Friedel-Crafts反应,活性较高的芳环才能发生亚硝化反应和重氮偶联反应。

主要的亲电取代反应如下:

(1)硝化反应。

24ArH?

HONO2?

?

?

?

ArNO2?

H2OHSO

(2)磺化反应。

3ArH?

HOSO3H?

?

?

?

ArSO3H?

H2OSO(3)卤代反应。

ArH?

Cl2?

?

?

?

ArCl?

HClArH?

Br2?

?

?

?

ArBr?

HBrFeFe(4)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ArH?

RCl?

?

?

?

ArR?

HClAlCl3(5)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3ArH?

RCOCl?

?

?

?

ArCOR?

HClAlCl(6)质子化反应。

2ArSO3H?

H?

?

?

?

?

ArH?

H2SO4OH(去磺化反应)ArH?

D?

?

?

?

ArD?

H?

(氢交换反应)(7)亚硝化反应(只适用于高活性的ArH)。

?

ArN==O+H2OArH?

HONO?

?

(8)重氮偶联反应(只适用于高活性ArH)。

?

?

?

?

ArN=ArH?

ArN?

=NAr'+HX2X(9)氯甲基化反应。

(10)满尼许反应。

1725.4.3亲核取代反应1.SN1历程的反应碳正离子是个非常活泼的反应中间体,它倾向于获得一对电子以形成八偶体的稳定形式。

它是一种很强的路易斯酸,能进行各种反应,最直接地就是SN1反应中的第二步,与一个亲核试剂结合。

叔卤化物(如叔丁基溴)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其反应速度表现为一级反应。

?

=k1[(CH3)3CBr]对于SN1历程的反应,第一步是离去基团离开中心碳原子,即R—L键断裂,生成一个不稳定的碳正离子。

由于从R—L共价键异裂成离子键需要的能量较高,故这一步反应是慢的。

其离解时所需要的能量,可从生成的离子的溶剂化能中得到补偿。

生成的正碳离子因能量较高而具有较大的活性,与亲核试剂很快结合,这一步反应是迅速的,因此整个反应速度只决定于第一步的慢过程。

由于在决定反应速度的慢的步骤中只与反应物分子浓度有关,所以把按这种历程进行的反应叫做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这类反应的进行决定于R+碳正离子的生成,R+越稳定,就越容易生成,反应速度越大。

在SN1反应中,因为需要两步完成,故有两个过渡态。

生成的碳正离子能量较高,故包含着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它是决定整个反应速度的一步。

活泼的碳正离子与亲核试剂的键合,只需要较小的活化能,故包含着一个能量较低的过渡态,所以这一步是易于进行的快步骤。

其反应进程与活化能的关系如图5-1所示。

当反应按SN1历程进行时,增加溶剂的极性或增强溶剂的离子溶剂化能力,导致反应速率显著提高。

见表5-1。

表5-1溶剂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图5-1反应进程与活化能的关系对于SN1反应,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没有亲核试剂的参与,因此不同的亲核试剂对SN1反应的速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在SN1反应中,因决定反应速度步骤是反应物离解成碳正离子,因此反应物离解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将对反应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原则上,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解离速率是依赖于作用物和过渡态之间的自由能差。

凡能使碳正离子能量降低的因素,即稳定碳正离子的因素,必然降低过渡态的活化自由能,从而增加反173应速率;反之,就会降低反应速率。

实验结果证明确是如此。

见表5-2。

表5-2在SN1反应中烃基结构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讲,越稳定的碳正离子越易生成,越有利于SN1反应。

烷基正离子的稳定作用来自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从电子效应来看,由于甲基的给电子超共轭效应大于拉电子的诱导效应,中心碳原子连接的甲基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

从空间效应来看,由溴化物离解成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取代基之间的拥挤程度降低。

取代基的体积越大,张力解除得越大,碳正离子越稳定。

总之,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都使得SN1反应的速度由甲基溴到叔丁基溴增大。

碳正离子的稳定作用虽然有两个因素,但主要取决于电子效应,因此电子效应也就成为影响SN1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SN1反应中速率的控制步骤是中心碳原子与离去基团的键的断裂,因此离去基团将对SN1反应发生影响。

简单地说,离去基团越易离去,反应速率越大。

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程度与反应物的极性和可极化度、溶剂和离去基团的溶剂化程度以及离去基团的电负性等因素有关,情况比较复杂。

但人们通过许多实验发现,易离去的离去基团一般是强酸的共轭碱,最重要的离去基团是pKa值小于5的酸的共轭碱。

从立体化学的角度来看,在SN1反应中,因为在反应的慢步骤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是平面型的,可以预料,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平面的两侧机会均等地进行进攻。

2.离子对历程离子对历程认为,反应物的离解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沿着下列顺序逐步离解成离子对,即反应开始后,碳和卤素逐渐脱离(但并未断),直到共价键最终断裂,生成两个电荷相反的离子,刚开始它们靠在一起,静电力使它们以离子对存在,随着它们的扩散,溶剂逐渐插入它们之间,最后才形成完全独立的离子。

在离解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离子对,同时溶剂参与了这一过程:

?

?

R?

//X?

R?

XR?

X紧密离子对溶剂介入的离子对离解的离子亲核试剂在进攻自由的碳正离子时是随机的,结果是产生外消旋体。

但对离子对进攻时,由于正负电荷未完全分开,负离子或多或少靠在碳正离子的前侧,导致生成一定数量的构型翻转的产物。

总之,SN1反应有外消旋化产物,但它的消旋体是不完全的。

3.邻位基团历程邻位基团对SN的反应速度以及产物构型有较大影响。

在讨论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亲核取代反应都得到构型转化或外消旋化的产物,一些亲核取代反应也可以得到构型保持的产物。

在这些取代反应的底物分子中,离去基团的β-位置(有时要远一些)有一个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它作为进攻基团参与了反应,发生了邻位基团参与现象,这类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是邻位基团历程。

174以S-2-溴丙酸的水解反应为例,讨论邻位基团历程。

在Ag2O存在下,S-2-溴丙酸在稀碱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构型保持的S-乳酸。

-在反应中,羧基作为邻位基团参与了反应。

首先,COO作为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溴原子的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由于银离子对卤原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它的存在有利于溴离子的离去,结果生成环状α-内酯,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发生了一次转化。

接着,水分子从α-内酯张力环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发生开环反应,中心碳原子发生第二次构型转化,最终得到构型保持的产物。

实验发现,能够作为亲核试剂的基团处于中心碳原子的邻近位置(离去基团的β-位置或更远一些),它们可以通过环状中间体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第一步,邻位基团作为分子内的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同时离去基团逐渐离开中心碳原子形成不稳定的环状中间体,中心碳原子发生一次构型转化。

第二步,外加亲核试剂从环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邻位参与基团携带电子开环得到取代产物,中心碳原子又发生一次构型转化。

175立体化学邻位基团历程与两次SN2取代是一致的,每次取代发生一次构型转化,因而总的结果是构型保持不变,这是邻位参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邻位基团历程的动力学速度规律是一级反应,而且反应速度比相应没有邻位参与的类似反应速度要快。

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步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是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外加的亲核试剂未参与这一步骤,而且邻近基团在分子中处于有利位置,很容易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这比外加亲核试剂与反应底物相互碰撞发生反应要快,所以邻位参与又称为邻位促进,这是邻位基团历程的动力学特征。

大多数的邻位基团历程所得到的环状中间体不是对称的,因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如下所示,外加亲核试剂分别进攻环上的不同碳原子,可以分别得到正常取代产物和重排产物。

邻位基团历程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反应底物中心碳原子附近有能提供电子的基团,含---有杂原子的基团如COO,OH,OR,NH2,NR2,SR,S,O等都可作为邻位基团,利用杂原子上的负电荷或未共用电子对进攻中心碳原子而参与反应;双键可以提供π电子,芳基可以提供它的大π键,它们也可以作为邻位基团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下列卤代烃的水解,分别是双键和芳基参与的亲核取代反应。

以下是邻基参与的反应例证:

1765.4.4消除反应1.E1消除反应的机理β-消除反应是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消除反应。

在β-消除反应中经历碳正离子中间体过程的就是E1机理。

正因为E1反应的中间体是碳正离子,因而有利于碳正离子生成的因素也有利于E1反应的进行。

消除反应按E1机理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1)在α-碳上连有推电子基团,以促使正电荷的分散;

(2)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较大(即为较好的离去基团);(3)试剂的碱性不宜过强,因为过强的碱性往往会导致E2机理的反应;(4)溶剂的极性较大,因为极性较大的溶剂有利于C—L的解离。

E1反应与SN1类似,对于不同底物来说,其相对活性顺序为三级底物>二级底物>一级底物。

当烯丙型、苄基型底物能发生E1消除时,其活性都比较高。

导致这种规律的原因和SN1反应完全相同。

不同的卤素的卤代烃,消除的活性顺序为RI>RBr>RCl。

2.E1历程的消除反应类型

(1)失去质子,形成取代基最多的烯(扎伊采夫规则)。

(2)失去亲电试剂,X可以等于对不饱和系统亲电加成时所提到的任何基团。

(3)失去中性碎片。

它通常发生在气相或高温条件下,称为裂解反应。

177(4)失去一个中性碎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