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827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从细胞水平来看,下列参与构建植物细胞的成分中,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而来

A.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B.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C.细胞质中的无机盐

D.细胞核中的DNA

2.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对当时没有亲人认领的遇难者的尸体进行处理之前,除了对死者编号、拍照之外,还提取了死者的遗传物质DNA样本。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3.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4.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左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右边

5.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营养

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C.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6.冬天的时候,银杏的树叶全部凋落,而松树仍然绿油油的。

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不适应寒冷气候,松树适应寒冷气候

B.银杏落叶这一特性是由寒冷环境决定的

C.松树冬天常绿说明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D.银杏落叶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能独立的完成光合作用的结构

B.线粒体是能独立的完成呼吸作用的结构

C.病毒在自然界中也能独立的完成繁殖等生命活动

D.只有一个完整的细胞才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生命活动

8.下面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

B.过程①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D.A细胞能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9.下列生态系统中结构最简单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0.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

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增强透明度

1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A.8×

B.10×

C.5×

D.15×

1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13.以下各项属于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C.与某生物有关的其他生物

D.前面三项都是

1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萌发,乙、丙两组不萌发

B.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

C.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D.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条件下进行

15.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鹃鸟和杜鹃花结构层次共有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杜鹃花具有上皮组织和营养组织

D.杜鹃鸟由六种器官构成

16.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

A.太阳、细菌

B.蘑菇、鹅卵石

C.病毒、番茄

D.河水、木耳

17.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A.生物实验中常常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

D.用沸水直接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18.下列有保护功能的动物组织是()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保护组织

D.结缔组织、上皮细胞

19.如图所示为某池塘生态环境中生物分布示意图,图中可用来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底部的生物是()

A.水草

B.虾

C.鱼

D.岸边植物

20.下面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改变空气的组成

A.范·海尔蒙特

B.达尔文

C.普利斯特莱

D.牛顿

2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该诗句说明生物具有()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2.观察下图,一母所生的猪崽和一棵植株上结的黄瓜。

这体现了

A.生物体能从外界获得能量

B.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C.生物体都能由小长大

D.生物体能够把遗传特征传给后代,后代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红松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类

D.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24.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E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

D.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是B、C、D

25.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26.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它的范围包括_____的底部,_____的大部,岩石圈的_____。

28.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__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9.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者。

30.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________开始的,其经过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群,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叫做________,由不同的________按照一定顺序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三、判断题

31.下图是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判断

(1)绿色开花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细胞开始的,它叫受精卵。

(_______)

(2)a过程叫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就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

(_______)

(3)在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数量先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_______)

(4)b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组织。

(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_______)

3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判断对错)

33.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判断对错)

34.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____)

35.细胞只能从细胞外不断吸收物质。

(______)

四、综合题

36.下图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能表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____,能表示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____。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3)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____。

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结构是_____。

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

与呼吸作用有关,能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37.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生物小组同学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和糖混合,进行煮沸,然后冷却,加入适量购买的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搅拌均匀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它是______(细菌/真菌),它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将适量购买的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____________。

(3)本实验除恒温箱的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适宜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_______小时为宜。

(6)除酸奶外,还有哪些食品也是发酵食品?

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38.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   ]内填写字母)

(1)_____

(2)[_____](3)[_____](4)_____(5)[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综合题

1、

五、实验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