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878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docx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党课讲稿16页

青年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启示

(党课讲稿)

前言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黄金时代。

一般说来,青少年时期有什么样的基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就决定了他或她今后所要走的路。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就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的必然。

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生活在近代中国政坛乱象横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才华横溢、思想活跃激进,怀揣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历史重任,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实现思想的转变?

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针对这一问题对教育和培养新时期的人们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实作用的。

一、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过程

(一)一心为国为民——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思想前提

与同时代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毛泽东早年接受的也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里读书,一直在那里读到十三岁……我读儒家的《论语》等四书。

”儒家文化所宣传的忠君爱国、父慈子孝等纲常伦理在他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但随着学识的增长,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的国家积贫积弱也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家乡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

在这里,他阅读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使毛泽东深受启发和鼓舞。

毛泽东品读谭嗣同时认为“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1911年春,毛泽东到省城长沙读书,孙中山先生等革命派的思想和主张又一次深深影响了毛泽东,他在学校发表自己的见解痛斥清政府统治的黑暗和残暴,表达了对祖国兴亡的深深关切。

在长沙读书期间,老师杨昌济对毛泽东影响较大。

杨昌济对曾国藩、谭嗣同的极力推崇,他强调运动、立志、修身、学以致用、实事实是以及“实现自我”等等,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影响。

弗里德里希·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对毛泽东的思想成熟影响很大,毛泽东曾对这本书做了详细的批注。

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了一名积极追求真理和富有批判精神的新青年。

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这一时期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重大的一份刊物,他把西方先进思想同改造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深刻批判,使一向忧国忧民的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读之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把开民智和兴民心视为救国的第一要务。

认为国人只有自立,国民性才会发生变化,天下之事才可为。

为了改造中国社会,他开始对中国的社会改良主义进行积极认真的探索和实验总结。

1917年冬,毛泽东与蔡和森、肖子升等人组建了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民俗”为宗旨,强调个人的修养,这表明青年毛泽东已经成为了一名改良主义者。

他说,“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我憧憬‘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

”这也为毛泽东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进行了思想启蒙。

(二)受中共创始人李大钊等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观的初步形成

1918,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名流学者及谭平山、邓中夏等有志青年,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阅读了多篇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这次北京之行,毛泽东尽管没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了解,但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吸收了许多新思想。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发动了湖南反帝爱国运动。

为促进群众觉醒,毛泽东于1919年7月任《湘江评论》主编,在第二、三、四期上连续发表《民众的大联合》长篇论文。

在《创刊宣言》中,他呼吁民众对抗一切强权,他相信强权“都要借平民主义的高呼,将他打倒”。

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毛泽东开头便说:

“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

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我们种田人的利益,是要我们种田人自己去求……我们要和我们做工的同类结成一个联合,以谋求我们工人的种种利益。

”这同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群众路线”相吻合,说明从这时起,毛泽东思想中就有马克思主义的因子了。

五四运动,让毛泽东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青年毛泽东开始初步吸收并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可以说,通过同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人物的思想接触,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头脑里已经萌芽。

但“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基本上还是一个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三)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主义观的真正形成

1919年,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

这时的北京,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开始广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这巨大思潮的影响下,毛泽东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籍。

他同正在北京大学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李大钊、邓中夏保持者密切联系。

之后,毛泽东到上海和陈独秀热情地讨论了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谈论了追求和信仰问题,交流了如何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的计划。

这时的毛泽东较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返回长沙后,毛泽东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政治运动。

如他创办文化书社,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倡导去俄国勤工俭学;发起湖南自治运动,号召全体人民行动起来。

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后,毛泽东深感用“温和的”方式革新中国行不通,“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力,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的实现”。

在给向警予的信中,他感慨到:

“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

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

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随后在给蔡和森的信中,他更是明确地指出:

“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的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并认为“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1920年冬-1921年春,毛泽东初步确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在1921年初的新民学会长沙会员新年大会上,毛泽东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彻底的理清。

他强调指出:

“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

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是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

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利,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

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

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1921年年初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毛泽东主张“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唯物史观的确立,表明此时的毛泽东已经真正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动因

对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大的方面展开分析:

(一)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启蒙作用——外因

陈独秀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特别关注和喜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周世钊在《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一文中回忆:

以改造中国为目的的《新青年》杂志于一九一五年创刊后,毛泽东即刻成为最热爱它的读者之一。

1918年8月,毛泽东在北京第一次见到陈独秀。

十八年后,毛泽东在延安忆起和陈独秀的第一次交往,毛泽东还对斯诺说:

“当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大。

”1920年5月,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与陈独秀讨论了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

毛泽东说:

在我这一生中这可能是个关键性的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话中,陈独秀委托毛泽东在湖南组建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总之,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中发挥了导师的作用。

李大钊对毛泽东思想的转变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十分喜爱李大钊的文章,据周世钊在《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一文中回忆:

毛泽东对李大钊的文章经常反复阅读,并摘抄某些精辟的段落。

1918年8月,毛泽东在恩师杨昌济的推荐下,在李大钊手下做了一名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

在北大图书馆期间,青年毛泽东深受李大钊的影响。

毛泽东在回顾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时说:

“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又据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一文曰:

在新民学会会员中,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最早。

在五四运动前夕,他就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书刊。

1919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李大钊向他介绍了正在筹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情况,并给他推荐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籍。

据毛泽东后来回忆说: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

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

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这三本书是:

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一九二○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可见,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转变与李大钊的直接帮助是分不开的。

同窗好友蔡和森在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9年底,蔡和森去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蔡和森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蔡和森在1920年下半年给毛泽东的两封信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蔡和森指出:

“阶级战争的结果,必为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乃是一个惟一无二的方法”,“是由资本主义变到共产主义过渡时代一个必不可少的方法”。

因为,“无政权不能集产,不能使产业社会公有。

换言之,即是不能改造经济制度。

无政权不能保护革命,不能防止反革命,打倒的阶级倒而复起,革命将等于零。

”所以,“打倒有产阶级的迪克推多,非以无产阶级的迪克推多压不住反动”。

蔡和森在信中还说明了坚持唯物史观的极端重要性,指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显然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坚持唯物史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出发点。

蔡和森在信中极力主张建立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只有组织了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

蔡和森满怀信心地告诉毛泽东,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改造,在中国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要组织俄国布尔什维克似的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改造中国的重任。

他希望毛泽东积极从事建党的工作。

蔡和森的这些思想,使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他写道:

“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他强调指出“非得政权则不能发动革命、不能保护革命、不能完成革命”,并肯定了“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他还告诉蔡和森,“党一层,陈仲甫先生已在进行组织”。

列宁曾指出: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综上所述,我们说蔡和森对于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显然发挥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以上只是介绍了对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的代表,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青年毛泽东自身的因素——内因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内心深处是不安定的。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

“青年毛泽东不断的追求、抗争、奋斗、斗争,不怕乱,不怕争,不怕斗,并且喜欢它们,快乐地迎接或制造它们。

以永恒的追求作为这种生存动力的理想和信仰,以依靠现实经验作为实现此理想和信仰的步骤、手段和方法,不间断地、自觉地与天、地、人奋斗,来取得事业的成功和最高度地‘实现自我’的精神快乐,青年毛泽东的这一思想特征,无疑对其以后接受、选择、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其重要的影响。

拥有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

毛泽东出生在旧中国一个动荡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灾难深重的中国激发了毛泽东的爱国热情。

青年毛泽东把自己的抱负建立在救国救民、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事业上。

早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校长李元甫就称他是“一名建国才”。

他在东山学校的《言志》、《救亡图存论》、《宋襄公论》等文章中表现出的激昂的爱国热情,多少年后还为同学们所赞颂。

在湖南第一师范时,毛泽东在泡尔生“人既信善之有势力矣,信神矣,则是以鼓其勇敢而增其希望……无此等信仰而能立伟大之事业者,未有也。

”的论点上批曰:

“教可无,信不可少”。

当袁世凯接受亡国的“二十一条”的消息传来,毛泽东奋笔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言语中无不体现着青年毛泽东崇高的爱国情怀。

在杨昌济逝世前曾写信向友人推称毛泽东,说:

“吾郑重语君,二子(毛泽东和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在李大钊身边工作时,亦受到李大钊的重视,把他看作湖南学生青年的领袖。

透过这些事实,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这是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思想基础。

思考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青年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例子,《讲堂录》中有记载:

“以往之事追悔何益,未来之事预测何益,求其可据,惟在目前……使为学而不重目前,则人寿几何,日月迈矣……重现在有两要义,一贵我(求己、不责人),二通今,如读史必重近世,以其与我有关也。

”这说明青年毛泽东倡导思考问题和做事要重视当下的实际。

又如他批评罗素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

但我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

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这也说明了青年毛泽东思考问题比较注重联系现实。

青年毛泽东注重实地调查也说明他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他曾明确地说:

“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

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在湖南第一师范时,他曾同肖子升等人走访周围各县农村,调查了解农民的思想和生活。

后来,又多次深入工厂了解工人的生活情况。

青年毛泽东思考问题、做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他日后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工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善于学习、敢于坚持真理的品格。

青年毛泽东善于读书。

毛泽东早在韶山私塾,特别是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时,就广泛涉及了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

他对各种学说主张兼收并蓄。

1915年,青年毛泽东在给肖子升的笔记本题词时,就主张“汇百家之说而为一学”。

1919年,第二次去北京时,他明确地提出“将中外古今的学说刺取精华,使它们各构成一个明了的概念”。

1917年8月23日的长信中毛泽东这样说道:

“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与否,亦未可知。

盖研究日进,前之臆见自见其妄也。

顾既腾之以为口说,世方以为贤者之言奉而行矣,今乃知其妄,宁不误尽天下?

”这说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主观世界要不断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向前进。

正是因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其丰富学识基础上,所以他是那样脚踏实地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前进。

如他自己所说:

“我一旦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一动摇过。

”这体现了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的优秀品格。

高扬主观精神和意志力量。

毛泽东曾在《讲堂录》中写道:

“山河大地,一无可据,而可恃惟我。

”又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语批语》中写道:

“个人有无上之价值,有百般之价值,使无个人则无宇宙,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

”“人不能达到根本之欲望,亦可谓之人不能达到根本之理想。

人只能达到借以达于理想之事,及事达到,理想又高一层,故理想终不能达到,惟事能达到。

”这无不体现了毛泽东对实现自我价值和对理想的无止境的追求的品格。

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思想特色。

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梯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又如“宇宙茫茫,挽驾何所?

此真足以动人生之悲痛者也。

虽然,吾之意不如此焉……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观,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引以为壮乎?

”无不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昂的斗志,凝聚着青年毛泽东的意志成果和审美愉快的思想表述和自我志向。

青年毛泽东还强调要通过运动以强壮其体魄,从而自觉磨练体力和意志。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说: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全则而知识之事以全。

”贵我,勇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以不断运动、顽强奋斗、克服‘抵抗’、实现自我为人生快乐,是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特征。

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自觉意识和理论主张,也是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的行动指南,并日益构成他的个性人格特点。

”这种高昂的斗志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青年毛泽东很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因素。

三、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当代启示

根据以上对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描述,我们认为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多向名师请教、多结交思想先进的朋友

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他的老师和同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他的这些老师和同学思想都比较先进。

我们就是要向毛泽东一样,多向名师请教、多结交思想先进的朋友,聆听教诲,并同他们积极展开交流,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启迪自己的心声。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了这些良师益友的陪伴,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会信心百倍前行,你会更容易找到自我,这样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地寻找这样的良师益友,有了这些良师益友,是人生之幸事。

(二)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如前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青年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之中,在各种思潮的徘徊中几经抉择中,不断向马克思主义靠近并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他始终胸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今天,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着眼,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护和支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为外部势力所干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宏大的志向,努力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毛泽东曾说:

“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同样的道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就不知道自己努力前进的方向,就不能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磨砺自己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磨砺自己,是青年毛泽东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形成就是建立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的。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

恩格斯曾指出:

“现代社会主义的根源虽深刻存在于物质产的经济的事实中,一可是它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首先得从在它以前已经积累的思想资料出发。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每个人想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觉的联系实际。

脚踏实地的做好任何事情。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日甚,很多的人们犯了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毛病。

平时不注意磨练打造自己,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人为了争名夺利,甚至还走上来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太多的人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位置所致。

而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回我们自己。

就是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注意点滴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做到水滴石穿。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善于学习、敢于坚持真理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

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人们必须积极地广泛涉及各种新知识,虚心向他人学习,做到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不断创新。

人们做事还要脚踏实地,多读书、勤思考,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努力超越自我,使自己的思想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对于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真理,人们必须予以坚定的支持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前行,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当青年毛泽东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后,他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就异常坚定,从没有动摇过,最终他取得了成功。

当代青年,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追求真理,不断反思自我,勇于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保留自己思想的一方净土。

(五)强壮体魄、砥砺品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首先必须使自己拥有强健的身体,为此就必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在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中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和个性,这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

据载,毛泽东“从小就参加一些田间劳动。

待到泽东停学,就要他整天劳动,学习扶犁、掌耙、抛粮、下种的全套功夫。

泽东从小劳动踏实……总是抢重活干……他跟毛春成一起去推土车子,推得和毛春成的速度差不多。

但由于气力不够,下坡的时候都翻了车,他爬起来又装满一车,继续往前推,毛春成一再劝止,他都不听”。

其次,要培养自己永不服输的品质,锻造自己百折不挠的意志,使自己百炼成钢,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毛泽东从小养成的不服输的性格,就锻造了他顽强的意志,最后毛泽东同志成功了。

我们当然要学习。

第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昂斗志,这同样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我们必须有这个雄心壮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愿天下人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人类能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