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91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docx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学院: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起迄日期:

6月7日~7月12日

课程设计地点:

 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年6月7日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查资料了解8255A和ADC0809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2)、原理图设计,用PROTEL画出原理图

3)、软件设计,给出流程图及源代码并加注释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设计要求

以8088CPU为核心设计一个温度采集系统,系统可以实现一路温度的采集,在3位LE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温度。

本设计所用器件主要有传感器,A/D转换器,8088CPU,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LED显示器等。

首先传感器把所测的温度转换为电压,输入A/D转换器中进行转换,然后再把得到的二进制数经过CPU在LED上显示出来。

本设计共分以下几个模块:

8088主控模块、A/D转换模块、并行接口模块、显示模块。

2.撰写设计报告

1.设计题目:

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

2.任务要求及分工(注:

要求写清楚每个人完成的模块)

3.系统总体方案

4.各个硬件模块设计和原理图

5.各个软件模块设计和流程图

6心得体会和参考资料

注: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将前述全部内容依先后顺序写成设计报告一份,要求文字通畅、字迹工整,装订成册。

三、进度安排

序号

设计内容

时间(天)

1

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

1

2

设计实现

2

3

调试

1

4

考核设计,写设计报告

1

四、答辩与成绩评定

1.课程设计报告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的签名。

未经指导教师签字,不能参加答辩。

2.由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时按设计报告编写顺序,设计者本人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5-10分钟的讲解,讲明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答教师提问。

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不超过20-25分钟。

3.成绩评定包括以下部分:

(1)出勤情况占20%

(2)设计的完成情况占30%

其中包括:

数据库的创建情况;可视化的界面设计情况;对数据集的操作的完成情况;程序代码的编写情况;运行结果的正确程度。

(3)课程设计报告占50%

五.参考书目

1.周耿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兰州工专计算机工程系,2001年3月

2.雷丽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沈美明,《IBM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学校: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姓名:

 

一、设计题目:

温度采集系统软硬件设计

 

二、任务要求及分工

8088主控模块:

A/D转化模块:

并行接口模块:

显示模块:

 

三、系统总体方案

温度计电路原理图如下页图3-1所示,控制器用8088CPU,温度传感器用LM335系列电压输出型传感器,用3位共阴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

protel原理图(图3-1)

 

四、各个硬件模块设计和原理图

1、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本设计所选的温度传感器为LM335系列电压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100摄氏度,作为一个电压源,当工作电流在0.4~5mA范围内变化时,并不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因为它的动态电阻小于1欧姆,如果在25摄氏度下标定,在100度宽的温度范围内误差小于1摄氏度,具有良好的输出线性。

它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1:

图4-1电压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图

图4-2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2、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图4-3ADC0809管脚图

8通道(8路)输入8位字长逐位逼近型转换时间100μs内置三态输出缓冲器

1)主要引脚功

D7~D0:

输出数据线(三态)

IN0~IN7:

8通道(路)模拟输入

ADDA、ADDB、ADDC:

通道地址

ALE:

通道地址锁存

START:

启动转换

EOC:

转换结束状态输出

OE:

输出允许(打开输出三态门)

CLK:

时钟输入(10KHz~1.2MHz)

2)ADC0809芯片介绍

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

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再多点巡回监测、过程控制等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

3)ADC0809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分辨率:

8位

·单电源:

+5V

·总的不可调误差:

±1LSB

·转换时间:

取决于时钟频率

·模拟输入范围:

单极性0~5V

·时钟频率范围:

10KHZ~1280KHZ

3、8088CPU的工作原理

8088CPU采用DIP40(双列直插40脚)封装

为了减少引脚数:

·部分引脚采用分时复用方式,即在不同时间传送不同的信息;

·还有一些引脚的功能因CPU的工作方式(最小方式/最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地址和数据分时使用引脚,共占20根引脚。

·20根地址总线,用于输出CPU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为三态输出信号;(与数据和状态线复用)

·16根数据总线,用来在CPU与内存(或I/O端口)之间传送数据,为三态双向信号。

(与低16位地址线复用)

·AD15~AD0——地址/数据总线

A19/S6~A16/S3——地址/状态线

控制总线:

·MN/MX——工作方式选择控制线,用来控制8088的工作方式。

•MN/MX接+5V,最小方式,由8088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控制信号,用来构成单处理机系统;MN/MX接地,最大方式,系统部分总线控制信号由专用的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该方式用于多处理机系统。

与工作方式无关的控制线:

RD——读控制信号

READY——准备好信号

RESET——复位信号

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

NMI——不可屏蔽中断请求

TEST——测试信号

BHE/S7——数据总线高8位允许/状态S7信号

MN/MX——工作方式选择

ALE——地址锁存允许

DEN——数据传送允许

DT/R——数据发送/接收信号

M/IO——存储器/输入输出选择信号

WR——写控制信号

INTA——中断响应信号

HOLD——总线请求信号

HLDA——总线响应信号

LOCK——总线锁定信号

RQ/GT1和RQ/GT0——总线请求响应

CLK——时钟信号

Vcc——电源(输入)接+5V电源。

GND——地线

4、8255的工作原理

图4-58255管脚图

图4-68255芯片功能图

1)8255引脚功能:

RESET:

复位输入线。

CS:

片选信号线。

WR:

写入信号。

D0~D7:

三态双向数据总线。

PA0~PA7:

端口A输入输出线。

PB0~PB7:

端口B输入输出线。

PC0~PC7:

端口C输入输出线。

A0A1:

口地址选择信号线。

2)、8255的工作方式

8255A有三种工作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编程来设置。

方式0——简单输入/输出――查询方式;A,B,C三个端口均可。

最为常用。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中断方式;A,B,两个端口均可。

方式2——双向输入/输出――中断方式。

只有A端口才有。

方式0:

为一种简单的输入/输出方式,没有规定固定的应答联络信号,可用A,B,C三个口的任一位充当查询信号,其余I/O口仍可作为独立的端口和外设相连。

即:

PA0—PA7,PB0—PB7,PC0—PC7均可作为I/O线使用,没有限制一定传送什么信号;口A、口B、口C高4位和口C低4位可以分别设定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方式0的应用场合有两种:

一种是同步传送;一种是查询传送。

1>方式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决定了8255的工作方式。

8255工作之前软件上必须初始化,即将方式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中,以指定端口的工作方式。

2>口C的按位置/复位控制字:

只有C口才有,它是通过向控制口写入按指定位置位/复位的控制字来实现的。

C口的这个功能可用于设置方式1的中断允许,可以设置外设的启/停等

图4—78255方式控制字

图4—8按位操作控制字

5、LED数码管显示器工作原理

图4-8是7段LED数码管的器件外部形状图,它由名称为gfedcba的7个笔画段和一个圆点h组成,这7个笔画段在点亮时,可以显示数字和一些简单的西文字符。

图1b是7段LED数码管的原理图,它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这8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公共端(Com),而发光二极管的的正极则分别由引脚引出,便于控制哪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

 

在图4-9b所示的7段数码管中,由于将8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全部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数码管。

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一种将8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全部连接在一起,而负极分别由引脚引出的数码管,称为“共阳极”数码管。

 

五、各个软件模块设计和流程图

1、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温度的转化,读出处理并实现在LED上实时显示。

2、各程序流程图

 

1)总流程图(图5-1)

图5—1

 

2)数据采集系统流程图(图5-2)

 

3)温度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图5-3)

 

3、程度清单如下:

DATASEGMENT

BUF1DB?

BUF2DW?

BUF3DW?

LEDDB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DATAENDS

STACKSEGMENGT

STA1DW?

STACKENDS

CODESEGMENT

ASSUMECS:

CODE,DS:

DATA,ES:

DATA,SS:

STACK

EN_8255PROCNEAR;以下是数据采集部分

MOVDX,37BH;37BH为8255控制端口的地址

MOVAL,91H;方式选择控制字,A口方式0输入,B口方式0输出,C口PC7——PC4输出,PC3——PC0输入

OUTDX,AL

RET

EN_8255ENDP

START:

MOVAX,DATA

MOVDS,AX

MOVES,AX

MOVAX,STACK

MOVSS,AX

LEASI,BUF1;LEA取有效地址指令

CALLEN_8255;调用初始化8255程序

MOVBL,0;通道号,初始指向第0路

MOVCX,1;共采集1次

AGAIN:

MOVAL,BL

MOVDX,379H;送通道地址379H为B端口地址

OUTAX,AL;8255B端口输出0,ADC0809中,ADDA-ADDC为0;通道0选中

ORAL,10H;AL:

10H

OUTDX,AL;送ALE信号(上升沿)

ANDAL,0EFH;AL:

0

OUTDX,AL;输出START信号(下降沿)

NOP;空操作等待转换

MOVDX,37AH;37AH为C端口地址

WAIT1:

INTAL,DX;读EOC状态

ANDAL,20H

JZWAIT1;若EOC为地电平则等待

MOVDX,379H

MOVAL,BL

ORAL,20H;OE=1,数据输出允许信号(ADC0809)

OUTDX,AL;EOC端为高电平则输出读允许信号OE=1

MOVDX,378H

INAL,DX;读入转换结果

MOV[SI],AL;把转换的数字量送存储器

MOVDX,379H

MOVAL,0

OUTDX,AL;若完成数据采集则回到初始状态

START2:

MOVAX,[SI];以下程序是把二进制转化为压缩BCD码,一次除以10,余数为BCD个位数,两次除以10,余数为BCD十位数,三次除以10,余数为BCD百位数

LEASI,BUF2

LEADI,BUF3

XORDX,DX;DX清0

MOVCX,OAH;基数10

DIVCX;DIV无符号数除法指令

CMPAL,0;商=0?

JNZNEXT1;不等则跳到NEXT1

MOV[DI],AL;等就存结果

NEXT1:

MOV[DI],DL

DIVCX

CMPAL,0

JNZNEXT2

INCDI

MOV[DI],AL

NEXT2:

MOVDL,O

DIVCX

INCDI

MOV[DI],DL

INCDI

MOV[DI],AL

DON:

MOVAX,[DI+1];这小段是把扩展二进制转化为压缩BCD码

MOVCF,0

MOVCL,4

ROLAX,[DI]

ADCAX,[DI]

ADDDI,2

MOVDX,[DI]

SALDX,CL

MULDX,10H

ADCDX,AX

MOV[DI],DX

RET

DISP1:

PROCNEAR;这段是显示子程序

LEABL,LED

MOVAL,[DI]

LEABX,TAB

XLATTAB;XLAT为换码指令

CMPAL,BL

JNZDISP3

OUT0FF01H

DISP3:

INCDI

JMPDISP1

TAB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00H,40H

REP

START3:

MOVDX,0FF03H;以下是温度实时显示部分

MOVAL,91H

OUTDX,AL

DON:

MOVDX.,FF00H

INTAL,DX

JNZDON

MOVDX,0FF01H

CALLDISP1;调用显示子程序

OUTDX.,AL

CALL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

EXIT:

MOCAH,4CH

INT21H

DELAY:

PROCNEAR;延时子程序

MOVCX,150000

DELAY1:

LOOPDELAY1

REP

CODEENDS

ENDSTART

 

六、心得体会和参考资料

1、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增加了我们对微机原理的兴趣。

更深一步的理解了8088CPU,8255A,ADC0809的应用。

进一步熟悉了课本知识并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了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共同努力,虽然分工不同,但我们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突破难关,完成任务。

同时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更让我们体会了团队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与此同时,下定决心,对机原理知识的欠缺,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查缺补漏,迎头赶上!

2、参考书目:

1)周耿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兰州工专计算机工程系,2001年3月;

2)雷丽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沈美明,《IBM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