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018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docx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3

 

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学科本身的严谨性、逻辑性等。

数学在提高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得到空前的拓宽。

数学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德育范畴

通过初中数学学科进行德育,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祖国建设和最新科技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我国数学家对祖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生动例证,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了社会主义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的目的。

(二)理想教育方面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数学各分科之间、数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所有这一切都有待他们去不断探究、不断发现、不断创造,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把远大理想和现在的学习生活统一起来,为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

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量质互变等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个性品质教育方面

不仅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进行。

1.诚信教育;2.实事求是,言必有据;3.坚韧不拔,严肃认真;4.一丝不苟,严肃认真;5.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五)审美教育方面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内容形式和本质特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

七年级上

丰富的图形世界

德育目标:

(1)通过点、线、面知识的学习,渗透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分析、概括其形状特征,明确它们的组成及基本性质。

认识到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在教学中结合几何体的切、截,介绍医用CT等现代科技成果,让学生了解数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理数及其运算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有理数意义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引入负数意义的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发展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过程。

通过对我国发现负数方面的进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数轴的学习,在运用数轴解决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和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对立统一法则和数学图形语言的简洁美;

(4)通过对有理数运算及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理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言必有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活动建议:

(1)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不变的概念、法则和定理的汇集,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2)介绍人类认识负数的过程,明确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质;

(3)在借助数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数与形的对应;

(4)应使学生知道有理数运算每一步骤的科学依据,在对已有信息进行推断时做到据理推断;

字母表示数

德育目标:

(1)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验数、式、字母、符号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行程问题等例子,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重大意义;

(2)在列代数式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简单问题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及运算顺序,能够列出代数式,求出代数式的值,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一丝不苟的良好品质;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德育目标:

(1)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图形的对称美,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3)利用“平行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美学教育。

(4)通过图案设计,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活动建议:

(1)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讨论感受线段、射线、直线这些简单平面图形的不同特征,通过具体活动,明确直线的性质。

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活动能力。

(2)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掌握平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感受数学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求知欲.

(3)通过七巧板的制作与拼摆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尝试.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参与、指导,注意提醒学生七巧板的制作要点,力求规范、标准.

(4)通过图案设计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及相互交流的时间,不要被老师的演示或讲解所挤占,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更直观的演示一些美丽图案及其绘制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

德育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严密性.

(2)通过解方程,进一步体会同一方程有多种解决方法及渗透整体化一的数学思想,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3)研究日历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问题,知道解实际问题必须检验解的合理性,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体会身边就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4)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活动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社会调查,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对有关数学信息进付归纳和类比,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时以借助数学治言来表达和交流.

(2)利用“线段图”熟悉路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模型的作用,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3)课前让学生对市场商品的标价、进价(即成本价)等进行调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整体把握打折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的数据

德育目标:

(1)通过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感受数学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通过实例数据,让学生了解祖国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通过在活动中与同伴作交流发扬协作精神,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建议:

(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数据,课堂上可适当增加了几个可操作性活动。

在活动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地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

(3)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用图形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可能性

德育目标:

(1)以小组活动为主要课堂学习方式,在组与组的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与反思,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思想品德;

(2)在转盘游戏过程中,经历猜测结果,实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等数学活动,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活动建议:

(1)以小组活动为主要课堂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分工与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与反思,在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感悟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亲自参与转盘游戏,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游戏的拓展试验,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特点.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七年级下

整式的运算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单项式多项式的学习,揭示整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2)通过整式运算法则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过程;

教学活动建议:

(1)借助具体事例说明整式是一个“发现数量关系并符号化”的现实载体,使学生认识其生产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法则形成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归纳的过程,了解合情推理的过程与方法;在运算过程中体会演绎推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幂的意义、乘法分配律等的作用,渗透划归与类比的思想。

平行线与相交线

德育目标:

通过对平行线特征的探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

教学活动建议:

在探索平行线的特征过程中,在几何画板中进行演示,感受运动变换中不变的关系。

生活中的数据

德育目标:

借助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思想品德;

教学活动建议:

在教学中,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表表示一组相同数据,使学生体会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感受数学语言与统计图表的简洁美

概率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发展、变化、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意识;

(2)通过概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介绍有关概率论缘起等史实,注重随机观念的渗透,突出概率思想的内涵。

(2)介绍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体会概率在决策和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三角形

德育目标:

(1)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探索,渗透实践的观点。

(2)通过对几种特殊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3)结合数学发展史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活动建议:

(1)利用拼图、画图和数学说理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实验,探索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等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特殊三角形具有的性质一般的三角形不一定具有,但一般的三角形具有的性质特殊三角形都具有。

变量之间的关系

德育目标:

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渗透变化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活动建议:

(1)教学中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2)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对图例进行分析,从而逐步获得对图象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生活中的轴对称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图形的轴对称以及有关性质,向学生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运用轴对称知识进行图案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建议:

(1)充分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轴对称变换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变换前后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变换的本质。

(2)在利用轴对称知识进行图案设计时,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八年级上

勾股定理

德育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思想品德;

(2)结合我国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活动建议:

(1)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将勾股定理作为工具性知识,在教学中加强推理训练,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

实数

德育目标:

(1)通过数系扩展过程的学习、探索,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发展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认识规律,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

(2)通过乘法与开方互为逆运算的学习,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3)通过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大致范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

估计能力和合理推断的观点。

教学活动建议:

(1)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无理数引入的重要意义,及数学的发展对生产、生活的重大作用。

(2)理解乘方与开发的区别和联系,注意互相转化过程中的等价条件。

(3)对无理数的估计,可以通过从感知到验证的再到证明的过程进行教学,使学生较容易低完成接受到同化的过程。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图形的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让学生体会这些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

(2)通过探索平移、旋转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培养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

(3)通过对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的学习,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重现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图形与现象,引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在探究平移、旋转的特征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有理有据,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3)在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边形性质探索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特殊四边形知识的学习,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感受客观事物的特殊与一般,以及普遍联系的辩证关系。

(2)通过对平面图形镶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活动建议:

(1)在教学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在图形的动态变化中分析、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2)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新颖、美丽的镶嵌图案,并精心交流与评价。

位置的确定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数学史的介绍,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通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点的位置与它的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图形变换与坐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活动建议:

(1)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数学家笛卡尔的卓越成就,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2)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3)使用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动态的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体会不同坐标建系方法的特点和本质属性。

一次函数

德育目标:

(1)通过对一次函数知识的研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2)通过解决与一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活动建议:

指导学生画一次函数图象,观察、分析一次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图象位置、形状之间的联系,体会数与形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不同表达方式对同一个事物进行描述。

二元一次方程组

德育目标:

(1)以历史问题和当代问题作为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向学生展示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思维规律,以及化繁为简的化归思想。

(3)向学生介绍不定方程的相关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活动建议:

(1)以与方程有关的历史问题和当代问题作为学习背景,选择典型的问题情境时,及注意到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和传统,又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还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揭示解方程组消元的本质。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学习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数据的代表

德育目标:

(1)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学习渗透实践观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个性品质。

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实例学习众数、中位数知识,并讲述发生在统计学家身上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要有信心,感觉到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八年级下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德育目标:

1.通过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培养大家的钻研精神,同时还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4.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教学活动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函数、方程的内在联系。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有辩证的联系,类比等式进行不等式的教学,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科中设置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不等式模型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活动时间,使他们初步体会学习不等式的价值,不要急于求成,适时给予恰当的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本章节知识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它的学习为什么和数轴联系紧密,发展其代数变形能力,说理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4.在习题的设置上,不必人为的加大难度,相应地引导学习从事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鼓励解法策略的多样性。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提供有关简单线性规划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最优化思想。

分解因式

德育目标:

1.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分解因式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体会矛盾的对立统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有条理地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类比整式乘法的公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通过对公式的几何意义的认识,体会数学的和谐、统一美.

教学活动建议:

1.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逆向思维,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新观点。

2.通过与小学所学的提公因数的对比,加强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理解,弄清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在于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的经验,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

3.通过实际情境体会公式的意义,了解公式结构的特点,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有关键是把要分解的多项式“对号入座”,然后套用公式分解,学会灵活地利用公式分解因式,同时要具有整体换元的意识.

分式

德育目标:

1.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的约分,推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3.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活动建议:

1.在本章节中,鼓励学生在建立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多次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建立分式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检验、解释所获得结果的合理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图形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认识和动手画形状相同的图形,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技能.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能极积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且在活动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动手、动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4..经历对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通过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活动建议:

1.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坐标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通过利用橡皮筋近似放大图形,让学生体会相似图形在现实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对每一位同学作品给予鼓励和足够的重视。

2.在章节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交流、画图、比较,从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得出判定条件,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及满足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动手实验,直观判断,能够更理性思考,猜测需要合情的逻辑推理。

这里可以安排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交流多样化的答案,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既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判定定理的认识,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中,方法1的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在运用时,如何找准相等的两组对应角是一个难点。

可设计注重习题的发展性作用,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

同时根据变式分层的思想,设计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组织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使学生经历“直观感觉――动手感知――理性思维”的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真正感受数学创造与探索的乐趣。

1.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