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05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

○1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没有改变)

○2结构: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质子(带正电)

(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氢原子不含中子

相等关系:

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在原子时有:

电子数=质子数=核内电荷数=原子序数

○3原子性质:

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

2、分子(构成除稀有气体外的其它气体、有机物、水)

○1定义: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改变)

○2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应用于分子用什么来描述)

○3分子的性质

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

(应用于解释日常中的某些现象)

○4分子的写法:

某种物质的分子符号就用其化学式表示。

例如:

3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3、离子(构成酸、碱、盐及其它化合物)

○1定义:

当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的微粒称离子。

○2性质: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即: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b、离子能导电

c、离子中有: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4、原子、分子、离子的联系分子

○1原子得失电子

离子原子分离

○2物质的描述:

a、物持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b、物质由离子构成(NaCI由Na+和CI—构成)

c、物质由元素组成(MgO由Mg元素和O元素构成)

分子的描述:

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元素——组成物质的宏观单位。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

a、用拉丁字母表示b、元素含义:

1°表示该元素的符号

2°表示一个该原子(P)

3°表示该物质(Fe)

3、地壳中元素质量分数居全四位的是O>Si>AI>Fe

三、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

物质俗称性质用途

S

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P赤磷

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用物制烟雾弹

C金刚石、石墨、

活性炭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

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

Fe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

P2O5白色固体、易吸水用作干燥剂

CO2干冰

碳酸气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人工降雨、工业原料

SO2ρSO2>ρ空气、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

H2SO3

SO3ρSO3>ρ空气其水溶液为H2SO4

CH4沼气

坑气ρCH4<ρ空气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

C2H5OH酒精易燃烧用于燃料、消毒(70%~75%)

CH3OH

(甲醇)与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

CH3COOH

(乙酸)醋酸

水醋酸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

CaO生石灰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用于干燥剂

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金属铁

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用于治炼生铁

CuO黑色难溶于水2Cu+O2=CuO、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单质Cu、即Cu+H2=Cu+H2O

CuSO4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CuSO4"5H2O胆矾

蓝矾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

溶液一致,易风化即:

CuSO4"5H2O=CuSO4+5H2O

KmnO4灰锰氧紫黑色易溶水,其水溶液为红色用于制氧气

KCIO3白色物质易溶于水在MnO2崔化下制氧气

Cu2(OH)2CO3孔雀石

绿铜绿色难溶于水有毒物,加热变成

CuO、H2O、CO2用在鉴别题中

AgCI白色凝乳状物,不溶于酸。

可溶性氯化物与AgNO3反应可生成它用于检验Ag+及CI—

BaSO4钡餐白色不溶酸的沉淀,不溶性硫酸盐与不溶性钡盐么应可生成它用于检验Ba+及

SO42—

CO难溶于水,ρCO>ρ空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

CaCO3石灰石

大理石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

HCI盐酸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

能使指剂变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可用来溶解难溶的物质

H2SO4无色、无味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的一种酸、能与多种物质反应稀H2SO4可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还可用于干燥物质

HNO3无色、无味的一种酸;具有挥发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NaOH

火碱白色固体

四、主要实验

1、氧气(O2)制法

(一)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二)实验室制法:

药品:

○1KCIO3和MnO2(催化剂)或○2KMnO4(紫色)

反应原理:

仪器:

步骤:

(1)检查气密性

(2)装药品(3)加热(4)收集(5)移去水中导气管(6)熄灭酒精灯

实验中常注意问题:

(1)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加热

(2)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于离试管口1/3处(3)试管口略向下斜(4)导气管伸进橡皮塞2—3厘米(5)先移去导管、再移去酒精灯。

2、氢气(H2)制法

(1)工业制氢气的原料:

天然气(主要成分CH4)或水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

(2)实验实制氢气:

药品:

锌粒(Zn)和稀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原理:

Zn+2HCI==ZnCI2+H2↑

或Zn+H2SO4==ZnSO4+H2↑

仪器:

步骤:

3、二氧化碳(CO2)制法:

药品:

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

CaCO3+2HCI==CaCI2+CO2↑+H2O

仪器:

其仪器与氢气的仪器大致相同、不同为在CO2收集中不用排水法收集。

(所以CO2的制取装置可用来制取H2)

步骤: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药品:

H2和黑色CuO

反应原理:

H2+CuO===Cu+H2O

仪器:

步骤:

(1)先通H2一段时间(以防止通入

的H2与试管内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

(2)加热(3)移去酒精灯(4)再通氢气一段时间(以防止还原出的Cu在高温下又被氧化为CuO)

注意:

(1)实验中的“两通”的目的

(2)导气管位置:

不用橡皮塞;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看到实验现象:

A、试管壁有水珠生成B、黑色物质变成红色物质

5、Cu(OH)2CO3的加热实验:

A、反应原理:

Cu(OH)2CO3==2CuO+H2O+CO2↑

B、仪器:

Cu(OH)2CO3

石灰水

C、实验现象:

绿色物质变成黑色物质:

在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水,石灰水变浑浊。

6、电解水实验:

所需物质及仪器:

水、直流电、电解仪器

电解

反应原理:

2H2O==2H2↑+2O2↑

现象:

在阳极和阴极分别有气体产生且有V阳:

V阴=2:

1

(即VH2:

VO2=2:

1)

注意: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得出结论是:

(略)

五、重要反应:

(一)四个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多各物质经化学变化合为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分妥成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即:

BAC条件B+A+C

置换反应:

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即:

单+化合物条件新单+新化合物

分解反应:

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D

(二)主要反应方程式:

S+O2===SO2(气)Fe2O3+3CO====2Fe+3CO2

4P+5O2======2P2O5(固)Fe3O4+4CO=====3Fe+4CO2

3Fe+2O2=====Fe3O4(固)2KCIO3====2KCI+3O2↑

Mg+O2=====2MgO(固)2KMnO4=====K2MnO4+MnO2+O2↑

C+O2====CO2Zn+2HCI====ZnCI2+H2↑

Zn+H2SO4===ZnSO4+H2↑

2C+O2====2COFe+2HCI===FeCI2+H2↑

2CO+O2=====2COFe+H2SO4====FeSO4+H2↑

CO2+C====2COCu+O2====2CuO

CO2+Ca(OH)2====CaCO3↓+H2OCuO+H2===Cu+H2O

CO2+H2O====H2CO3CuO+CO====Cu+CO2

CO2+2NaOH===Na2CO3+H2OCuO+2HCI====CuCI2+H2O

CaCO3====CaO+CO2↑Cu(OH)2+HCI===CuCI2+H2O

CaCO3+2HCI===CaCI2+H2O+CO2↑CuSO4+2NaOH===Cu(OH)2+Na2SO4

CaO+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

CH3OH+O2====CO2+2H2O

(三)主要反应类型

(1)碳酸盐与酸的反应:

反应都生成CO2

即:

MSO4+2HCI====MCI2+CO2↑+H2O

(2)硫酸盐与钡盐的反应:

反应后都生成难溶于酸的BaSO4↓

即:

MSO4+BaN====BaSO4↓+MN

(3)盐酸盐与AgNO3反应:

生成难溶酸的AgCI↓

即:

盐酸盐+AgNO3====AgCI↓+酸

(4)金属氧化物一般难溶水(除K2O、Na2O、CaO)外易溶于酸

(5)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易溶碱溶液中

(6)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六、化学中几个重要概念:

(对照课本熟记概念)

(1)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3)稀有气体(4)氧化反应(5)催化剂(6)燃烧(7)混合物(8)化合物(9)纯净物(10)单质(11)氧化物(12)酸性氧化物(13)碱性氧化物(14)酸(15)碱(16)盐(17)结晶水合物(18)原子量(19)风化(20)质量守恒定理(21)饱和溶液(22)溶解度(23)有机化合物(24)温室效应(25)工业血液、工业粮食(26)生铁、钢(27)合金(28)溶液、溶质、溶剂(29)过滤、结晶(30)PH值

七、几个物质及离子鉴别

(一)常见气体鉴别方法

O2燃烧更旺:

O2

H2木条熄灭:

CO2分别往集变红:

CO2

CO2NH3气瓶中滴少变蓝:

NH3

CO燃着木条分别N2许石蕊试液不变:

N2

CH4伸到各集气瓶内H2O

NH3有水珠:

N2被点燃气体:

H2于火焰上方CH4

CO罩干冷烧杯

CH4无水珠:

CO

产生气体变浑:

CH4

通入石灰水中不变浑:

H2

(二)酸、碱、盐鉴别

(1)酸、碱、盐用紫色石蕊鉴别

(2)盐酸盐(可溶性)鉴别

试剂:

AgNO3和稀HNO3

步骤:

(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2)滴入几滴稀HNO3(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不能溶于稀HNO3中说明是盐酸盐即含有CI—

(3)硫酸盐鉴别:

试剂:

BaCI2和稀HNO3

步骤:

(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2)滴入BaCI2并加稀HNO3,若产生沉淀则说明是硫酸盐即含SO42—

(4)可溶性钡盐鉴别:

(略)

(5)碳酸盐鉴别:

(略)

(6)铵盐(NH4+)鉴别:

(略)

八、常见计算: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求(NH4)2SO4和Na2CO3"10H2O的分子质量。

(NH4)2SO4=(14+4)×2+96

=132

Na2CO3"10H2O=23×2+12+16×3+10×(2+16)

=106+180

=286

(二)、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Ca(OH)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Ca%=

=

(三)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真实质量

求80克水中氢元素有几克?

解:

80×

(四)组成物质中的元素质量之比:

求:

Na2CO3中C:

Na:

O为多少?

解:

∵C=12,Na=2×23=460=16×3=48

∴C:

Na:

O=12:

46:

48=6:

23:

24

(五)求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之比

求C11H24O6中的各原子个数之比

解:

C:

H:

O=11:

24:

6

(六)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题

方法:

先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转变成纯净物质质量,然后再代入方程式中

典型例题:

200吨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杂质6%,求可冶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

解:

分析:

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其质量是200×94%=188t,设有xt生铁治炼出来,则纯铁质量是x×97%,所以据:

Fe2O3+3CO==3CO2+2Fe

160112

18897%X

∴X=……(略)

(七)氢气还原氧化铜题型

足量的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待完全反应后,将产生的物质通入放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中,发现U型管中物质质量比原来质量增重5.4克,求有多少克的氧化铜参加反应?

解:

设有X克的CuO参加反应

CuO+H2===Cu+H2O

8018

X=2.45.4答:

(八)氯酸钾加热制氧气题型

方法:

根据题意,计算出氧气质量。

用原固体混合物质量—后来固体混合物质量=产生的氧气质量

例:

把混有少量KMnO4的KCIO320克充分加热后,待完全反应称量反应固体物质为6克,将固体剩余物用水充分溶解,过滤称得滤渣为2.25克。

求总的有多少氧气产生,原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是?

解:

产生的氧气质量=20—6=14克

由题意知产生的14克氧气是由KMnO4和KCIO3同时反应产生的故不能由14克氧气求KMnO4(KCIO3)。

由题意知滤渣2.55克即为产生的MnO2的质量:

2KMnO4====K2MnO4+MnO2+O2↑

31687

X=a2.25

故KMnO4%=

答:

(九)溶液质量分数题型

方法:

(1)溶液质量分数的林计算题一般涉足了发生化学变化,故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把所给己知数(通常给溶液质量)转变成溶质质量后带到方程式中

(2)求产生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时,要搞清楚改变后的溶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溶解的固体物质(或者加入了的液体物质质量)—沉淀质量(气体质量)

例:

60克Na2CO3溶液与20%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固体质量为2.76克,求

(1)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

(2)有多少克AgNO3溶液参加反应(3)产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106240276170

X=1.06y=3.42.76Z=1.7

(1)Na2CO3溶液质量分数:

(2)参加反应的AgNO3溶液质量:

(3)形成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Na2CO3%==C

答:

九、几种符号写法

(1)离子的写法

方法:

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于数字后面

例:

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两个镁离子:

2Mg2+

(2)分子的写法

方法:

写某物质的一个分子符号时,就用该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其分子符号。

例:

3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一个氨气分子:

NH3

(3)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先确定圆圈内数值(即为原子系数)然后再依次排出其电子数来。

原子时有:

电子决数==圆圈内的质子数。

例:

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