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14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8讲辛亥革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讲辛亥革命.docx

《第8讲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讲辛亥革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8讲辛亥革命.docx

第8讲辛亥革命

第8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知识梳理

一、辛亥革命

1.历史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认识到应该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2)清政府打着“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革命组织的建立:

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①兴中会成立,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

府”;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义机推关动刊全物国《革民命报进》入。

高潮: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由黄兴领导,后失败;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2.主要进程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地区发动起义成功,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2)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⑤宣统帝下诏退位。

(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3.历史意义:

是一次伟大的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⑦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⑧资产阶级共和国;使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易错扫描】

(1)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的封建帝制,而非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2)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中,“鞑虏”指满清贵族而非帝国主义。

(3)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二者关系不能颠倒,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专制,近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推敲细节】

中华民国与清政府的区别: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归纳总结】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原因: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轻巧识记】三个词语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

(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2)主权在民即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自由平等包括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国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三权分立包括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二、五四运动

1.背景:

一战期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⑩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主要过程

(1)前期:

北京的学生进行罢课。

后期:

上海出现“三罢”斗争,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2)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了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先锋是 青年学生,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2)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3)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易错扫描】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领导者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当时中共尚未成立,其主力是工人,所以它具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特点。

(2)不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知能拓展】

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社会根源:

(1)从国内来看: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继续为维护共和而斗争,群众性的局部斗争也不断发生;以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广泛开展,各种进步报刊应运而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工人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自发的经济斗争不断发生。

(2)从国际上看: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抵制日货”“爱用国货”“不忘国耻”等民族意识觉醒;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给被压迫的劳工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迅速点燃了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烈火。

基础练习:

1.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

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可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

[答案]D

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 ()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信息“1851年”“1911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运动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

本题选C项。

[答案]C

3.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民自觉”应包括“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两层含义。

以下事件中,最能体现这种“国民自觉”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国民自觉”应该包含群众广泛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

务。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主义、反外来侵略革命;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五四运动是最具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答案]D

核心突围技能聚合

第三单元第8讲

一、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此,你的认识如何?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成功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度“有名无实”

短暂的“春天”

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史料链接

材料一民国初国歌歌词: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学习探究

材料一歌词的意境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的时代精神,以及为新生民国荣耀,为世界和平祈祷的情怀。

说明中华民国应时而生,虽然缔造艰难,但明显体现了辛亥革命破旧立新的历史功绩。

材料二主要说明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归纳总结】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的原因:

(1)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特征是君主专制、独裁。

自秦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明清时期得到高度发展,其结束的标志是辛亥革命后清宣统帝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共和制(旧中国也没能真正实现)。

(2)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体系等。

自战国以来,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

辛亥革命只是改变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其结束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从经济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二、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历史功绩?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功绩: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五四运动使广大知识青年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阶级和组织准备。

(3)五四精神影响深远。

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精神的源头,也是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革命精神之一。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运动中无产阶级充当主力军且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原因:

(1)从领导阶级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2)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指导五四运动的武器,已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

(3)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史料链接:

材料一夫和议正开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

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一声之呼救乎。

——《北京学生界宣言》

材料二据顾会长云:

已经教育会长黄纫之代表请护军使代电中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准曹、陆、章辞职,并恳从宽免拘学生。

军使未允。

遂用商会,教育会名义,自行分电政府要求一切。

至劝商开市一节,须俟北京复电再议云云。

本日各工厂相继罢工,电车已停,地方尚静。

——徐国梁报告上海工人相继罢工代电

材料三曹总长、章公使、陆总裁均经奉令免职,京校风潮已平,秩序渐见恢复。

部中正在与各校筹商,收束整理之法。

惟此次学界,播荡累月,各校校务停顿已久,教授管理,不无旷弛。

亟应妥筹善后,设法整理,以斯回复原状。

——江苏教育厅为曹章陆免职转饬复课代电(1919年6月12日)

学习探究

材料一主要记述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北平学生率先进行抗争;材料二记述了学生的爱国运动、商人罢市和工人罢工;材料三记述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这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罢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第三单元第8讲的反帝爱国运动。

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

三罢斗争涉及全国,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辨析提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项目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目标前途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前途是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群众基础

广泛的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说:

“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

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

……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

”孙中山主张建立 ()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

C.议会君主制D.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材料意思很明显,孙中山认为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民主政治的道路,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答案]A

2.(基础再现)“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B.与保皇派论战

C.发动黄花岗起义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这句话是孙中山于1905年说的,这表明革命党人已感到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

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

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

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解析]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把孙中山等人视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把清政府看做合法的、正统的;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仇视变成支持,其原因主要是对清政府态度的变化。

[答案]B

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11年10月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

“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B.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第三单元第8讲

C.它的颁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D.它的颁布极大地提升了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

[解析]从材料中《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的规定来看,它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早,因此A、B、D三项正确;中华民国是于1912年元旦宣告成立的,因此C项错误。

[答案]C

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这样描写到:

“他反复地呼吁对于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解析]材料表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处于迷茫状

态,B项正确。

C项表述有误,A、D两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B

6.(基础再现)孙中山说:

“欧美现在的民权政府……不能完全仿效,他们的政府已经成了旧机器,我们要另外造出一架新机器,才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为此,他在创立民国时 ()

A.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

B.推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以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D.规定主权属于共和国总统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机器”,即国家建设,孙中山在仿

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时,为防止袁世凯以后专权,特意又实行了责任内阁制,所以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项。

[答案]C

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毛泽东曾撰文称: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其“新”的主要依据是 ()

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

[解析]五四运动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就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时期。

故D项正确。

A项不能体现“新”;B、C两项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

[答案]D

8.(基础再现)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指 ()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解析]由“中国学生”“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可以得出C项正确。

[答案]C

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历史学家指出:

“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这段材料表明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是知识分子,并没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而五四爱国运动中,有社会各阶层的参加,故排除含②的选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但从所给的材料中,看不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A

10.(视角拓展)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愚昧走向科学

[解析]“第一次巨变”实际指的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有人认为:

“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

”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非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A

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

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

你看顾维钧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

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解析]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顾维钧在1919年能拒签损害中国利益的《凡尔赛条约》,完全是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使然。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

孙中山说:

“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颁布的意义。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8分)

[答案]

(1)内容:

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制内阁。

(6分)

意义: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进步意义。

(4分)

(2)特点:

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的实施都遭遇挫折;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

(8分)第三单元第8讲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

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

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的。

(4分)

(3)材料三中“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道路?

各自结果如何?

(8分)

(4)对材料三中提到的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你有何认识?

(4分)

[答案]

(1)国际条件: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国内条件: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6分)

(2)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

(4分)

(3)“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

(2分)

结果:

失败。

(2分)

“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结果:

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分)

(4)认识:

中国革命和建设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