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147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精品.docx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精品

化学中考1班级姓名

(一)物质的性质

考点:

1.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列举和区别常见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06中考选/09中考填空)

1、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兆帕)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

超临界水在环保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般有机废物的稳定性较好,难以分解,难溶于水。

但如将有机废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这些氧化剂一同加入超临界水中进行快速反应,能将二恶英转化为二氧化碳、氯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

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不符合的是()

A.超临界水与普通的水相比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二恶英在反应中被氧化

C.超临界水是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的新物质D.二恶英中含有碳元素

2.(4分)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氢能的开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如氢能源汽车等。

一氧化碳和氢气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如性、性,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和

考点:

2.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03中考)

(5)用物质的有关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3分)已知明矾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可用于家庭饮用水的净化,它的化学式是:

KAl(SO4)2·12H2O,明矾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为K+、Al3+和SO4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水溶液的导电性(选填:

良好、差)

(2)往明矾水溶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镁溶液,是否有明显现象出现

(3)已知K2SO4溶液、K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Al2(SO4)3溶液的pH<7。

请猜想用明矾净化后的水,其pH7。

(填“>”、“<”或“=”)

2.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中考资源网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

中考资源网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考点: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03中考)

(1)说出溶液的组成、辨认溶质和溶剂。

(2)说出饱和溶液的概念。

(3)知道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联系、区别和转化。

(06中考计)

(4)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5)理解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6)会查看溶解度表和简单的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04中考/05选择)

1.(7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为了防止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污染环境,需要处理某次实验中分别含有BaCl2和KNO3的两种废液,已知废液中BaCl2和KNO3质量分数分别是5.2%和9.9%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克)

BaCl2

31.6

35.7

40.7

46.4

52.4

KNO3

13.3

31.6

63.9

110.0

16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否通过降低含KNO3废液的温度(最低到0℃)使废液中的KNO3结晶析出?

(2)要使2000g废液中的BaCl2恰好发生反应,需要K2CO3多少克?

(列式计算)

(3)如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保持废液温度在60℃时同时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则哪一种废液中的溶质先析出?

(列式计算)

2.(5分)金属镁可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的制造。

镁在现代材料工业中需求量逐渐增大。

海水中含有约0.129%的镁元素,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1800亿吨,开发潜力很大。

(1)在提取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浓缩海水,提高海水中MgCl2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既环保又经济的方法是。

(2)浓缩海水中MgCl2的质量分数为9.50%,求要将150吨浓缩海水中MgCl2都转化为Mg(OH)2,理论上需要Ca(OH)2多少吨?

(相对原子质量:

Mg24C135.5Ca40O16H1)

 

3.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0.1~1克范围内为微溶。

已知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0.1980

0.2036

0.2097

0.2047

0.1966

0.1669

若要用硫酸溶液和石灰石反应,来持续较快生成CO2气体,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石灰石研成粉末状慢慢加入足量硫酸溶液中B.将块状石灰石加到热的硫酸溶液中

C.将少量的块状石灰石加到过量的硫酸溶液中D.将块状石灰石加到冷的硫酸溶液中

4.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20℃时,x、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降低X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x

D.同质量的x、y饱和溶液从30℃降到10℃时,析出的y少于x

5.(3分)中考资源网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中考资源网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考点:

7、外界条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

(03中考/04中考)

1.(5分)洗涤有油污的物品,Na2CO3溶液要比水的去油污效果好。

用pH试纸测试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请回答:

(1)用pH试纸测试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2)发现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实验步骤来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温度、浓度变化的关系。

请简要写出第二、三步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所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

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的Na2CO3溶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镁溶液导电时,镁离子向电源正极移动

B.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可以将H2或CO直接通人其中

D.降低一瓶密封保存的KNO3饱和溶液的温度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水

考点:

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

(2)描述水的组成。

(3)知道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09中考填空)(5)举例说明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说出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1.(5分)水是生物体必需的重要物质。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有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请说出一项生物体内水的重要生理功能。

(2)植物体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其中进入叶肉细胞内的一部分水分成为植物体过程的主要原料。

(3)人体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来获取水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途径获得水分。

(4)植物体主要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水分,而人体则主要通过泌尿、出汗等方式排出水分。

请再列举一条人体排出体内水分的途径。

(5)一般情况下,夏季人体每日的排尿量比冬季少。

原因是。

考点:

2.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1)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2)说出溶液的特点。

(3)列举一些常见的悬浊液和乳浊液。

考点: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理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2)会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04中考/08中考填空)(3)说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05选择/09中考选择)(4)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1.(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都含量较高,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

过程如下:

取20.00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0g

(反应方程式:

C6H8O6+I2===C6H6O6+2HI)

求:

(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2位小数)

(2)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列式计算)

 

2.(5分)年代久远的铜器表面往往生有绿色铜锈,其主要成份为化合物: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其化学性质类似于碱和碳酸钙。

若要除去铜器表面上的铜锈,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与反应生成溶液和气体除去。

(1)写出稀硫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列式计算:

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溶液,可以和多少克碱式碳酸铜反应?

(保留1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

H-1;C-12;Cu-64;O-16;S-32)

3.为监测某厂污水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含量,需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

某同学按如图中步骤依次操作,错误的操作步骤是()

A.

(1)和(4)B.

(1)和

(2)C.

(2)和(4)D.

(1)和(5)

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

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化学中考2班级姓名

考点:

4.水资源和水污染

(1)描述地球上水体的名称及大致比例。

(2)说明常见水污染的各类、原因及危害。

(3)列举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05填空)

(4)了解水的一些净化方法——蒸馏、活性炭、明矾的净水作用。

(08中考选)

(5)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

1.(10分)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某市一条长约150km的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被污染的河水pH在2—6之间,河水中的氮、磷、铅的含量都超过可作为饮用水源的I类、Ⅱ类地表水的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表(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

mg/L):

项目及标准

水质分类

I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V类

磷(P)≤

0.02

0.1

O.2

O.3

O.4

氮(N)≤

0.2

0.5

1.0

1.5

2.0

铅(Pb)≤

0.01

0.0l

0.05

0.05

0.1

pH

6~9

6~9

6~9

6,9

6.9

(1)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样的酸碱度,应选用。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D.碳酸钠溶液

(2)针对上表中的各项指标,如果要防止自然界中的Ⅱ类水质变为Ⅲ类水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采取的主要针对措施是、(写出两点即可)

(3)某科技兴趣小组要研究该被污染的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在相邻的两块土质、周边环境、大小一样的地上同时种植了同品种、同数量、同样生长状况的向日葵,一块浇被污染的河水,一块浇没污染的河水,其余的栽培条件都一样,对照观察两块地上的向日葵的生长情况,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2.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三)空气

考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氧气、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考点:

3.氧气、二氧化碳

(1)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06中考实)

(3)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性。

(4)说出氧气的主要用途。

(5)说出检测氧气的方法。

(06中考选)(6)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

(7)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8)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03中考/05选择)

(9)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04中考/09中考填空)

(10)说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06中考选)

1.(8分)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

(1)李明同学想选择下列装置制取干燥、平稳、大小可控的氧气流,应优先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符号),其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2)李明同学还想利用上述实验装置用H2还原氧化铜,但王强同学认为要将其中的一个装置改造后,才能进行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这个实验装置的改造方法是。

2.只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方法,就可将O2、CO、C02和空气四种气体加以区分的是()

A.澄清石灰水B.石蕊试剂C.灼热的氧化铜D.燃着的木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高

B.pH=5的碳酸溶液的酸性大于pH=6的硫酸溶液的酸性

C.实验室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除去CO中的较多的CO2,最好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

4.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A.CO2不支持燃烧B.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拔越高植物越稀疏

C.海拔越高大气压越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CO2气体中

5.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还原反应B.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C.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6.(6分)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

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

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考点:

4.臭氧层、温室效应

(1)说出臭氧层的作用。

(2)列举保护臭氧层的一些措施。

(06中考选)(3)关注温室效应的成因。

(07中考选/09中考选)

(4)说出温室效应的利弊。

(5)说出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措施。

1.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中子和质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B.石墨很软,金刚石很硬,是因为碳原子构成的物质结构不同造成的

C.要减轻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应减少SO2的排放

D.物质不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去年杭州市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明显偏高,科学家认为这是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温室效应”。

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科学家提出多种方法,其中有人提出将CO2通过高压管道,通入深海海底储存,以减少CO2的排放,但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

下列反对意见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将CO2收集和通入深海海底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也会加剧CO2的排放

B.几十万年以来,海水的pH保持在8.2左右,大量CO2溶解在海水中,会使海水的酸性增大,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C.将CO2储存在海底,会严重影响陆上植物的光合作用

D.当发生海底地震时,深海海底储存的CO2会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3.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4.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煤B.氢气C.石油D.酒精

考点:

5.空气污染

(1)列举空气中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3)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报告。

(四)金属(03中考)

考点:

1.金属和非金属、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会辨认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

(08选择)

(2)说出金属和非金属主要物理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04中考/09选择)(3)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

(04中考/05选择)

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中迅速游动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市场上有人用铝代替纯银制作戒指,下列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利用水、天平和量筒测密度B.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C.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是否变色D.浸入CaCl2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3.阅读表格,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的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产量/(104吨)

密度

/(103kgm-3)

熔点/℃

导热性能

导电性能

市场价格/(元/吨)(大约)

15000

2.7

660

4

4

16000

8000

8.9

1083

2

2

17700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3000

11.3

327

9

9

4900

8

10.5

961

1

1

1365000

注:

表中导热性能1→9表示导热性由强到弱;导电性能1→9表示导电性由强到弱

(1)导电性能最好的两种金属是。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

为什么?

(3)为什么人们炒菜时宁愿用铁锅而不愿用铝锅?

4.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5.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氧化出来

B.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空气中的铁生锈慢

C.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同一种盐酸溶液中,铁片放出氢气快

D.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中

考点:

2.金属冶炼

(1)说出炼铁的原理。

(08中考选)

(2)说出金属冶炼工业对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Fe2O3冷却至室温

C.密度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为了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更准确,可以在量筒里溶解溶质

考点:

3.金属活动性顺序

(1)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03中考/04中考/07中考选/08中考填空)

(2)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08中考填空)(3)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09中考选择)(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和实际应用。

(04中考/08中考选择/08中考填空/09中考选择)

1.(2分)对公共场所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措施之一。

已知过氧乙酸(X)是一元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并易按下式分解:

2X==2C2H4O2+O2↑,则其分子式是,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容器。

(A)铁制容器(B)玻璃容器(C)塑料容器(D)陶瓷容器

2.现有等质量的①铁粉、②镁粉、③锌粉,分别跟足量的同温度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它们产生氢气既最快又最多的是()

A.铁粉B.镁粉C.锌粉D.一样快和多

化学中考3班级姓名

3.白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

下列建筑材料最

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A.大理石B.铝合金C.钢筋D.铜制品

4.(4分)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

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1)向废水中加入适量后过滤

分离出滤液A和滤出物

(2)向滤液A中加入溶液后过滤

滤出物是蓝色沉淀,滤液B中只含一种溶质

(3)向滤液B中加入溶液后过滤

得到碳酸钡晶体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2HCl==MnC12+H2↑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D.Fe+MnSO4==FeSO4+Mn

6.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环境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明发现新买的茶叶包装盒内有一个印着“抗氧化剂”字样的小包,内装灰黑色粉末,其成分最可能是()

A.氧化铜B.活性炭C.铁粉D.生石灰

7.(8分)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

右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试管中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3)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并在一定时间内放置被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4)写出该装置中生成的Fe(OH)2的化学方程式。

8.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A.CuSO4·5H2O是纯净物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

考点:

4.金属腐蚀及防护

(1)列举影响金属腐蚀的有关条件。

(2)说出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考点:

5.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1)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2)举例说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06中考选)

1.下列有关科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B.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考点:

4.金属腐蚀及防护

(1)列举影响金属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