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250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20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P—31 S—32 K—39 Mn—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 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塑料

2.用化学用语表示C2H2+HCl

C2H3Cl(氯乙烯)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

C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C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Cl的电子式:

H+[

]-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

D.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

Na+、Mg2+、ClO-、HSO

B.c(Fe3+)=0.1mol·L-1的溶液中:

K+、NH

、SO

、SCN-

C.

=0.1mol·L-1的溶液中:

Na+、HCO

、K+、NO

D.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

NH

、NO

、Na+、SO

5.实验室用Ca与H2反应制取氢化钙(CaH2)。

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制取H2 B.装置乙净化干燥H2

C.装置丙制取CaH2 D.装置丁吸收尾气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I-+H2O2===I2+2OH-

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

Fe+4H++NO

===Fe3++NO↑+2H2O

C.用Na2S2O3溶液吸收水中的Cl2:

4Cl2+S2O

+5H2O===10H++2SO

+8Cl-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

+CO2+3H2O===2Al(OH)3↓+CO

7.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

B.过程Ⅰ中每消耗116gFe3O4转移2mol电子

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

Fe3O4+H2↑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X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与Y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Z)>r(X)>r(W)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弱

C.由W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作供氧剂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S

SO3

H2SO4

B.NH3

NO2

HNO3

C.Cu2(OH)2CO3

CuCl2(aq)

Cu(s)

D.饱和NaCl溶液

NaHCO3(s)

Na2CO3(s)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反应放热,采用低温可以提高氨的生成速率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D.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

的值增大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Y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加入K2CO3,能提高X的转化率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C.X和Y均能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1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pH的变化,曲线a对应氨水

B.图乙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丙表示CO(g)+Cl2(g)

COCl2(g)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t1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D.图丁表示用0.01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时,先沉淀的是Cl-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X具有强氧化性

B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

非金属性:

Cl>Si

C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NaF和NaClO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

酸性:

HF

D

卤代烃Y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Y中含有氯原子

14.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NaHCO3溶液:

c(OH-)=c(H+)+c(HCO

)+c(H2CO3)-c(CO

B.0.1mol·L-1NaHC2O4溶液呈酸性:

c(Na+)>c(HC2O

)>c(H2C2O4)>c(C2O

C.20mL0.10mol·L-1CH3COONa溶液与10mL0.10mol·L-1HCl溶液混合得到的酸性溶液:

c(CH3COOH)+2c(H+)=c(CH3COO-)+2c(OH-)

D.向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

c(Na+)>c(NH

)>c(SO

)>c(OH-)=c(H+)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温度T/K

500

500

600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

2molH2

2molCH3OH

1molCO、

2molH2

平衡v正(H2)/(mol·L-1·s-1)

v1

v2

v3

平衡c(CH3OH)/(mol·L-1)

c1

c2

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

物质的转化率α

α1(CO)

α2(CH3OH)

α3(CO)

平衡常数K

K1

K2

K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1c2 B.α1(CO)>α3(CO),v1

C.p2>2p3,K12c3,α2(CH3OH)+α3(CO)<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2分)LiFePO4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极材料,实验室以绿矾和磷酸为原料制备LiFePO4的流程如下:

(1)“溶解”和“反应1”步骤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是2LiOH+6H2C2O4+2FePO4===2LiFePO4+7CO2↑+5CO↑+7H2O,其中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4)LiFePO4需要在高温下成型才能作为电极,高温成型时要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LiFePO4作电极的电池稳定、安全、对环境友好,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高效除草剂,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F的分子式为C15H7ClF3NO4,写出F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NH2与苯环相连时,易被氧化;—COOH与苯环相连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间位。

请写出以A和D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12分)粮食仓储常用磷化铝(AlP)熏蒸杀虫,AlP遇水即产生强还原性的PH3气体。

国家标准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的残留量不超过0.05mg·kg-1时为合格。

某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和原理测定某粮食样品中磷化物的残留量。

C中加入100g原粮,E中加入20.00mL2.50×10-4mol·L-1KMnO4溶液(H2SO4酸化),C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E中的溶液。

(1)装置A中的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空气中的O2。

若去掉该装置,则测得的磷化物的残留量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装置E中PH3被氧化成磷酸,MnO

被还原为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mL,量取其中的25.00mL于锥形瓶中,用4.0×10-5mol·L-1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2SO3标准溶液20.00mL,反应原理是SO

+MnO

+H+→SO

+Mn2++H2O(未配平)。

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漂白剂、脱氧剂和防腐剂。

某研究小组对Na2S2O4的性质与制备进行了如下探究。

(1)测定0.05mol·L-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写出0~t1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2~t3段溶液的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S2O

+2H+===SO2↑+S↓+H2O。

Na2S2O4固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75℃以上完全分解得到Na2SO3、Na2S2O3和SO2,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Na2SO4,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工业废气制备Na2S2O4的实验原理如下:

①向装置Ⅱ中加入Ce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锌粉法制备Na2S2O4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

将SO2通入锌粉的水悬浮液中,于35~45℃下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锌。

步骤2: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于28~35℃下反应生成Na2S2O4和氢氧化锌悬浮溶液。

由上述实验进一步提纯得到Na2S2O4(s)的实验方案是取一定量的Na2S2O4和氢氧化锌悬浮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

氯化钠、乙醇;除常规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

真空干燥箱)。

20.(14分)铝的利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是新型电池研发中重要的材料。

(1)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铝。

反应1: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ΔH1=akJ·mol-1

反应2:

Al2O3(s)+3C(s)===2Al(l)+3CO(g);ΔH2=bkJ·mol-1

反应3:

3AlCl(g)===2Al(l)+AlCl3(g);ΔH3

①反应3的ΔH3=____________kJ·mol-1。

②950℃时,铝土矿与足量的焦炭和Cl2反应可制得AlCl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2Al(l)+AlCl3(g)

3AlCl(g)。

①向图1所示的等容积A、B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Al粉,再分别充入1molAlCl3(g),在相同的高温下进行反应。

图2表示A容器内的AlCl3(g)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在图2中画出B容器内AlCl3(g)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②1100℃时,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AlCl(g),发生反应:

3AlCl(g)2Al(l)+AlCl3(g)。

已知该温度下AlCl(g)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③加入3molAlCl(g),在不同压强下发生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此反应选择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铝制作的快速放电铝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4所示。

①该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lCl3和NaCl的熔融盐常用于镀铝电解池,电镀时AlCl

和Al2Cl

两种离子在电极上相互转化,其他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

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锰元素的化合物在多个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

(1)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SO

中S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2)二价锰的3种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如下表:

物质

MnCl2

MnS

MnO

熔点

650℃

1610℃

2800℃

上表3种物质中晶格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3)某锰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在化合物K3[Mn(CN)6]中,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制备LiMn2O4的实验过程如下:

将MnO2和Li2CO3按4∶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料,球磨3~5h,然后升温,高温加热,保温24h,冷却至室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化学]

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

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20℃)

乙酰苯胺

114.3℃

305℃

0.46

苯胺

-6℃

184.4

3.4

醋酸

16.6℃

118℃

易溶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mL苯胺、7.5m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右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

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小火加热回流1h。

步骤3:

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1)步骤1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需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D 6.C 7.B 8.C 9.D 10.C 11.AC 12.AC 13.D 14.C 15.BD

16.(12分)

(1)可能导致FePO4中混有较多Fe(OH)3(2分)

(2)2Fe2++ClO-+2H3PO4+4OH-===2FePO4↓+Cl-+5H2O(2分)

(3)9∶7(2分)

(4)①改善成型后LiFePO4(或电极)的导电作用(2分)

②与空气中O2反应,防止LiFePO4中的Fe2+被氧化(2分)

(5)Li(1-x)FePO4+xLi++xe-===LiFePO4(2分)

17.(15分)

(1)醚键(1分) 羧基(1分)

(2)取代反应(2分)

18.(12分)

(1)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防止其干扰pH3的测定(2分)

(2)偏低(2分)

(3)5PH3+8MnO

+24H+===5H3PO4+8Mn2++12H2O(2分)

(4)25mL溶液中未反应的n(KMnO4)=

×4×10-5mol·L-1×0.020L=3.2×10-7mol(1分)

250mL溶液中未反应的n(KMnO4)=3.2×10-6mol(1分)

与PH3反应的n(KMnO4)=0.02L×2.50×10-4mol·L-1-3.2×10-6mol=1.8×10-6mol(1分)

n(PH3)=

n(KMnO4)=

×1.8×10-6mol=1.125×10-6mol(1分)

100g原粮中m(PH3)=1.125×10-6mol×34g·mol-1=3.825×10-5g(1分)

1kg原粮中磷化氢质量=3.825×10-4g=0.3825mg>0.05mg,所以不合格。

(1分)

19.(15分)

(1)①2Na2S2O4+O2+2H2O===4NaHSO3(2分)

②NaHSO3被氧化为NaHSO4使溶液酸性增强(2分)

(2)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1分),向上层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1分),若有白色沉淀,则产物中含Na2SO4

(3)①将NO氧化为NO

和NO

(2分)

②2SO

+2Ce2++2H2O

S2O

+2Ce4++4OH-(2分)

(4)过滤(1分),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进行盐析(1分),过滤(1分),用乙醇洗涤固体(1分),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分)

20.(14分)

(1)①b-a(2分)

②Al2O3+3C+3Cl2

2AlCl3+3CO(2分)

(2)①

(2分)

(2分)

③900℃时,产率已经较高,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1分),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1分)

(3)①4Al2Cl

+3e-===Al+7AlCl

(2分)

②生成AlCl

和Al2Cl

增强导电性(2分)

21A.(12分)

(1)1s22s22p63s23p63d5(2分) sp3(2分)

(2)MnO(2分)

(3)MnO2(2分)

(4)abc(2分)

(5)8MnO2+2Li2CO3

4LiMn2O4+2CO2↑+O2↑(2分)

21B.(12分)

(1)防止苯胺被氧化,同时起到沸石的作用(2分)

(2)温度过高,未反应的乙酸蒸出,降低反应物的利用率(2分);温度过低,又不能除去反应生成的水(2分)

(3)若让反应混合物冷却,则固体析出沾在瓶壁上不易处理(2分)

吸滤瓶(1分) 布氏漏斗(1分)

(4)重结晶(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