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271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docx

炭基材料的制备汇总

炭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专业班级:

应化0904姓名:

金红英学号:

2009310201021

摘要:

本文以木材锯末为原材料,经过马沸炉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得碳基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对原材料加热不同时间后,取不同加热时间、相同质量的炭基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对相同浓度的苯酚进行吸附至达到饱和,用吸光光度法测剩余苯酚浓度,计算饱和吸附量,根据饱和吸附量的大小反映加热时间对炭基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加热3h时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最大。

对原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取等量的炭基材料,同样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苯酚进行吸附至饱和,根据饱和吸附量的大小反映加热的温度对炭基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温度为600°C所制得的炭基材料吸附性能最好。

最后取吸附性能最好的炭基材料对苯酚进行吸附,在不同试验温度下测动力学曲线,研究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推测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低,对苯酚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即吸附速率越快。

且其对本分的吸附符合为准二级方程。

实验过程中还对苯酚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是苯酚初始浓度越大,相同的炭基材料的饱和吸附量越大,在有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大致与理论相符。

关键词:

木屑,炭基材料,饱和吸附量,吸附性能,苯酚,吸光光度法

1、前言

一:

木屑的应用

木材综合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林产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年伐木材约5000多万立方米,其中约有40%经制材加工,这其中有l0%左右的木材变成木屑,困此我国年产木屑量约相当200万立方米木材,但其中大部分未被利用。

锯木屑的利用途径很多,用作制板原料、土壤改良剂、生产胶粘剂及一些化工原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屑塑料制品、制取酒精、提取燃油和汽油、生产菱镁矿制品、处理工业废水、加工饲料作家畜敷料和堆肥、加工成燃料、制作横压成型产品等,其中有的在我国己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近几年,我国对锯木屑的加工利用已逐渐加以重视,将其视为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缓解我国材供需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部门针对各自的应用实际开发成功许多利用锯术屑的新产品,如果加以实际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木屑除了上述各种应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用途,那就是制作炭基材料的非常好的原材料,炭基材料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因此研究廉价的木屑制作的炭基材料的性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炭基材料的分类及结构特性

最常见的炭基材料有活性炭、活性焦以及活性碳纤维等。

1、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

活性炭是最常见的炭基材料之一,其是由石墨微晶构成,其孔结构十分复杂,孔径分布范围很宽,从几个纳米的微孔到肉眼可见的大孔,孔的形状也是各式各样,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之中.按照IUPAC的规定,微孔是直径为0~2nm的孔,中孔是直径为2~50nm的孔,而大孔是直径为大于50nm的孔。

其比表面积为300~2500m2/gu“,外观为黑色无定型粉末或颗粒状。

活生炭中微孔对活性炭吸附量起着支配作用,中孔和大孔一般为吸附质分子的进入通道,吸附质在通道内的扩散过程的快慢也会影响吸附量的大小。

制备方法

怎样制作活性炭?

活性炭制作流程有哪些?

简而言之,活性炭的制作分碳化及活化两步。

1、活性炭的制备首先要对原料进行碳化。

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以下。

有时原材料先经无机盐溶解处理后再碳化。

活性炭原材料经碳化后,会分解放出水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等气体;原料分解成碎片,并重新结合成稳定的结构。

这些碎片可能是由一些微晶体组成。

微晶体是由两片以上的、有碳原子以六角晶格排列的片状结构堆积而成。

但堆积无固定的晶型。

微晶体的大小和原材料的成份和结构有关,并受碳化温度的影响,大致是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碳化后微晶体边界原子上还附有一些残余的碳氢化合物。

2、活性炭半成品进行活化。

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

当氧化过程的温度在800-900℃时,一般用蒸汽或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当氧化温度在600℃以下时,一般用空气做氧化剂。

对于活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目前只有大致的理解。

在活化过程中,烧掉了碳化时吸附的碳氢化合物,把原有空隙边上的碳氢原子烧掉,起了扩大孔隙的作用,并把孔隙与孔隙之间烧穿。

活化使活性炭变成一种良好的多孔结构,碳化及活化后的晶体片状结。

  

3、活性炭只有专门的企业才可以生产,而且生产设备不是一般的庞大,特别是治理装修污染的活性炭,制作工艺更是复杂,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活性炭都可以治理装修污染,有些是用来净水的,有些是用来净化空气的,从材质上分为煤质,木质,果壳等。

椰壳活性炭

采用椰子壳为原料精制而成,外形为不定形颗粒,具有机械强度高,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易于再生,经久耐用等特点。

主要用于食品、饮料、酒类、空气净化活性炭和高纯饮用水的除臭、去除水中重金属、除氯及液体脱色。

并可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的溶剂回收和气体分离等。

果壳活性炭

果壳活性炭主要以果壳和木屑为原料,经炭化、活化、精制加工而成。

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粒度均匀、孔隙节构发达、吸附性能强等特点。

并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游离氯、酚、硫、油、胶质、农药残留物和其他有机污染以及有机溶剂的回收等。

适用于制药、石油化工、制糖、饮料、酒类净化行业,对有机物溶剂的脱色、精制、提纯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果壳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的深度净化生活、工业水质净化及气相吸附,如电厂、石化、炼油厂、食品饮料、制糖制酒、医药、电子、养鱼、海运等行业水质净化处理,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游离氯、酚、硫和其它有机污染物,特别是致突变物(THM)的前驱物质,达到净化除杂去异味。

还可用于工业尾气净化、气体脱硫、石油催化重整,气体分离、变压吸附、空气干燥、食品保鲜、防毒面具、解媒载体,工业溶剂过滤、脱色、提纯等。

各种气体的分离、提纯、净化;有机溶剂回收;制糖、味精、医药、酒类、饮料的脱色、除臭、精制;贵重金属提炼;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产品更具脱色、提纯、除杂、除臭、去异味、载体、净化、回收等功能

木质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是以优质木材为原料,外形为粉末状,经高温炭化、活化及多种工序精制而成木质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微孔发达,脱色力强,孔隙结构较大等特点,孔隙结构大,能有较吸附液体中的颜色等较大的各种物质、杂质。

主要用于食品、酒类、油类、饮料、染料、化工、自来水净化、污水处理、降COD、药用活性炭等各种用途脱色

煤质柱状活性炭

煤质柱状活性炭选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精制加工而成,外观呈黑色圆柱状颗粒;具有合理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吸附性能,机械强度高,易反复再生,造价低等特点;用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废气处理,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溶剂回收等方面。

煤质柱状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能分析(GB/T7701.7-1997)

煤质柱状活性炭用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废气处理,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溶剂回收等方面。

并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如石化行业的无碱脱臭(精制脱硫醇)、乙烯脱盐水(精制填料)、催化剂载体(钯、铂、铑等)、水净化及污水处理;电力行业的电厂水质处理及保护;化工行业的化工催化剂及载体、气体净化、溶剂回收及油脂等的脱色、精制;食品行业的饮料、酒类、味精母液及食品的精制、脱色;黄金行业的黄金提取、尾液回收;环保行业的污水处理、废气及有害气体的治理、气体净化;以及相关行业的香烟滤嘴、木地板防潮、吸味、汽车汽油蒸发污染控制,各种浸渍剂液的制备等

2、活性炭纤维(ActivatedCarbonFiber,ACF)

活性炭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它是继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之后的第三种形态的活性炭材料。

活性炭纤维(ACF),亦称纤维状活性炭,是性能优于活性炭的高效活性吸附材料和环保工程材料。

其超过50%的碳原子位于内外表面,构筑成独特的吸附结构,被称为表面性固体。

它是由纤维状前驱体,经一定的程序炭化活化而成。

较发达的比表面积和较窄的孔径分布使得它具有较快的吸附脱附速度和较大的吸附容量,且由于它可方便地加工为毡、布、纸等不同的形状,并具有耐酸碱耐腐蚀特性,使得其一问世就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制造方法

前驱体原料的不同,ACF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结构也明显不同。

ACF的生产一般是将有机前驱体纤维在低温200℃~400℃下进行稳定化处理,随后进行(炭化)活化。

常用的活化方法主要有:

用CO2或水蒸汽的物理活化法以及用ZnCI2,H3PO,H2PO4,KOH的化学活化法,处理温度在700℃~1000℃间,不同的处理工艺(时间,温度,活化剂量等)对应产品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性能。

用作ACF前驱体的有机纤维主要有纤维素基,PAN基,酚醛基,沥青基,聚乙烯醇基,苯乙烯/烯烃共聚物和木质素纤维等

活性炭纤维功能化主要通过孔隙结构控制和表面化学改性来满足对特定物质的高效吸附转化来实现。

孔隙结构控制

ACF通常适用于气相和液相低分子量分子(MW=300以下)的吸附。

当吸附剂微孔大小为吸附质分子临界尺寸的两倍左右时,吸附质较容易吸附。

孔径调整的目的就是使ACF的细孔与吸附质分子尺寸相当,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1)活化工艺或活化程度的改变(至纳米级);2)在原纤维中添加金属化合物或其它物质经炭化活化,或采用ACF添加金属化合物后再活化(中孔为主),原料纤维预先具有接近大孔的孔径(大孔);3)烃类热解在细孔壁上沉积、高温后处理(使孔径变小)。

表面化学改性

表面化学改性主要改变ACF的表面酸、碱性,引入或除去某些表面官能团。

经高温或经氢化处理可脱除表面含氧基团(还原);通过气相氧化和液相氧化的方法可获得酸性表面。

改性需综合考虑物理结构与化学结构的影响。

与其他活性炭材料相比,活性炭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发达、孔径分布窄、吸脱附速率陕,再生能力强等特点.与常规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能:

纤维直径细,与被吸附物质的接触面积非常大,增加了吸附概率;通道的扩散阻力小,被吸附物质不需要经过大孔和中孔就可直接扩散到微孔上吸附;大多数孔都直接开口于表面,有利于吸附和脱附的进行。

作为脱硫剂和脱硝剂的载体,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活性要远远的高于活性炭,广泛应用于环保、军事、航空、石油、化工、核工业、汽车、医药、纺织、食品、电子和卫生等行业。

3、活性焦(ActivatedCoke)

活性焦是一种常见的炭基材料,具有活性炭的特性。

即活性焦本身既是吸附剂,又是催化剂,同时还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

应该说活性焦是一种低比表面积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一般为150~400m2/gu7J,但是,在各种碳基吸附剂中,活性焦由于具有价格相对便宜、可获得很高的脱硫脱硝效率、机械强度高、耐磨损等优点而受到关注。

活性焦是优质的吸附剂,它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且可很方便地再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各行各业。

其需求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活性炭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活性焦是一种具有吸附剂和催化剂双重性能的粒状物质,它具有活性炭的特点,吸附和催化性能良好,化学性能稳定,能够再生,可重复利用。

同时,它又克服了活性炭价格高、机械强度低、易粉碎等缺点。

在环境水、气污染治理领域,用活性焦代替活性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由上述介绍的主要炭基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途,可以看到炭基材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对炭基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

由于苯酚是很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如用来合成阿司匹林等药品,以及一些农药、香料、染料等,因此工业废水中经常含有苯酚,不同工厂制造业工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也会有差异,对环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苯酚不仅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潜在的毒性,还对神经系统有很大损害,高浓度苯酚还可以引发神经性病变,且其作用范围特别广,几乎对所有生物都有毒性,因此研究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对处理低浓度本分含量的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2.实验材料及其处理

2.1实验材料

伐材木屑、黄沙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苯酚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氨水化学纯上海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氨基安替比林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铁氰化钾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2.2主要仪器

DHG-924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AL-204电子分析天平(0.0001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SHA-B恒温振荡器国华企业

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粉碎机

马弗炉

2.3伐材木屑的处理

实验材料为伐材木屑取伐材木屑500g在60℃烘干2-3h,烘干后取出用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获取均匀的木屑,备用。

2.4炭化

1.分别称取伐材木屑10g于蒸发皿中,编号为1,2,3,4,5,盖上滤纸片,再将黄沙填满蒸发皿剩余空间,置于马弗炉中炭化,设置炭化温度分别为300℃、400℃、500℃、600℃、700℃,炭化时间均为3h.再分别称取伐材木屑10g于蒸发皿中,编号为1,2,3,4,5,盖上滤纸片,再将黄沙填满蒸发皿剩余空间,置于马弗炉中炭化,设置炭化温度分别为300℃,炭化时间分别为1h、2h、3h、4h、5h.

 

2.到时间后,将蒸发皿取出,小心刮去上面的黄沙,去掉灰化的滤纸片,将灰化的木屑分别装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将塑料袋放入干燥器中,保持干燥。

2.5所需实验试剂的配制

1.用电子天平(0.0001g)准确称取5.0000g的苯酚溶液,溶解稀释,加入到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20mg/mL苯酚溶液。

再取20mg/mL苯酚溶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制成200mg/L的苯酚标准溶液。

2.缓冲溶液(pH约为10):

称取2g氯化铵(NH4Cl)溶于100mL氨水中,加塞,置于阴暗处保存。

3.2%(m/V)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

称取4-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2g溶于水,稀释至100mL,置于阴暗处保存。

4.8%(m/V)铁氰化钾溶液:

称取8g铁氰化钾{K3[Fe(CN)6]}溶于水,稀释至100mL,置于阴暗处保存。

2.6标准曲线的制作

1、取8支洁净的具塞玻璃试管(带有刻度),编号后,按下表进行操作最终所得的溶液。

按表1进行操作。

表1苯酚标准曲线的溶液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苯酚溶液(mL)

缓冲溶液(m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mL)

铁氰化钾溶液(mL)

苯酚的含量(mg/L)

0

0.5

1.0

1.0

0

2.5

0.5

1.0

1.0

16

5.0

0.5

1.0

1.0

24

7.5

0.5

1.0

1.0

32

10.0

0.5

1.0

1.0

40

12.5

0.5

1.0

1.0

48

15.0

0.5

1.0

1.0

56

17.5

0.5

1.0

1.0

64

2标准曲线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将8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匀后,在510nm比色,以0号试管作空白样,到相应的吸光度度值,如表2

 

表2苯酚标准曲线对应的吸光度值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苯酚含量(mg/L)

吸光度值

0

0.000

16

0.193

24

0.298

32

0.394

40

0.487

48

0.600

56

0.708

64

0.800

3.标准曲线图如下

 

3、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1碳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取碳化相同时间、不同碳化温度下的制备好的炭基材料相同的量,吸附相同浓度的苯酚足够长的时间至其达到饱和,且其他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理论上根据饱和吸附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其吸附性能的好坏。

称取炭基材料的量均为m=0.1g,苯酚浓度c=200mg/L,苯酚体积V=20ml,吸附温度均控制在T=25℃,碳化时间t=3h.实验结果如下:

吸附3小时后,各项数据

碳化温度

300℃

400℃

500℃

600℃

700℃

吸光度A

0.348

0.892

0.397

0.088

0.252

苯酚浓度C/mg.L-1

28.06

71.23

31.94

7.42

20.44

饱和吸附量q/mg

3.4388

2.5754

3.3612

3.8516

3.5912

图表2—碳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在1h,2,h,3h三个时间点都进行了对苯酚浓度的分析,在吸附两小时都差不多饱和了,其中还有几组一小时就已经达到饱和,所以最后我们用的是吸附三小时的数据。

根据上图显示,在600℃时饱和吸附量最大,即在上述几个温度中600℃的碳化温度是伐木锯末碳化后吸附性能最好的温度,400℃饱和吸附量最小,也就是说400℃碳化,所得炭基材料的吸附性能最差,500℃和300℃时的吸附量相差不大。

3.2碳化时间对炭基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取碳化温度相同、碳化时间不同的已制备的炭基材料相同的量,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吸附相同浓度的苯酚相同的量,至其达到饱和后测量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饱和吸附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

碳化温度T=600℃,吸附温度t=25℃,炭基材料质量m=0.1g,苯酚浓度c=200mg/L,苯酚体积V=20ml。

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碳化时间

1h

2h

3h

4h

5h

吸光度A

0.133

0.701

0.397

0.556

0.632

苯酚浓度C/mg.L-1

10.99

56.07

31.94

44.56

50.60

饱和吸附量q/mg

3.7802

2.8786

3.3612

3.1088

2.9880

 

图表3—碳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为了确保吸附已达饱和,我们同样测定每隔一小时测一次,测了三次,最后取反应3h后的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碳化时间为1h时饱和吸附量最大,碳化2h时饱和吸附量处于最低谷,3h时在2h的基础上提高很多,随后碳化时间越长吸附越差,所以碳化1h时是制得炭基材料的最佳时间。

 

3.3苯酚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根据前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吸附3h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早已达到饱和,所以我们直接吸附三小时后测苯酚浓度,进而求出饱和吸附量。

取不同浓度的苯酚,600℃下碳化1h的炭基材料,在25℃条件下对其吸附3h,测得数据如下:

 

苯酚初始浓度C/mg.L-1

80

120

160

200

240

吸光度A

0.001

0.103

0.151

0.220

0.452

苯酚浓度C/mg.L-1

0.44

7.98

12.42

17.90

36.31

饱和吸附量q/mg

1.591

2.240

2.951

3.642

3.860

 

图表4—苯酚初始浓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由上图可以很明显发现,随着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在200mg/L前饱和吸附量的大小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到200mg/L后增加的相对较为缓慢,但总体上认识呈增加的趋势,所以,苯酚初始浓度越大,炭基材料对其吸附的越多。

 

3.4不同吸附温度下饱和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

由于再用吸光光度计测苯酚浓度时,有些浓度太大测不出,需要稀释后进行测量,所以没给出原始吸光度数据。

取碳化时间为600℃,碳化时间为1h的炭基材料均0.1g,分别在25℃,30℃。

35℃,40℃,45℃下吸附浓度为200mg/L的相同量的苯酚,测得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

 

25℃

30℃

35℃

40℃

45℃

5min

1.639

2.324

0.606

1.538

0.488

10min

2.326

2.941

1.052

2.222

1.432

15min

2.703

3.192

1.392

2.607

1.926

20min

2.941

3.382

1.667

2.85

2.241

30min

3.229

3.56

2.069

3.159

2.527

50min

3.496

3.719

2.56

3.448

2.56

70min

3.672

3.789

2.857

3.589

2.579

90min

3.703

3.833

3.05

3.673

2.593

图表5—不同吸附温度条件下,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30℃时饱和吸附量最大,45℃时饱和吸附量最小,从饱和吸附量的大小来看,基本上符合温度越低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效果越好的趋势,,在苯酚浓度较大时吸附速率很快,岁吸附的时间越长,吸附速度越来越慢,这也明显反映出了苯酚浓度越大,吸附越快这一特点,与上面研究苯酚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这一实验的结果相一致。

就上图图形看,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与准二级速率方程

相似,k2是吸附平衡速率常数,q2是平衡吸附量,因此我们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t/qt为纵坐标作图后,得到了五条线近似直线。

说明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方程进行描述。

4、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着这样的结论;用廉价的木屑制作炭基材料时,加热温度为600℃,加热时间为1h可以得到吸附性能相对来说很好的炭基材料。

炭基材料吸附苯酚时苯酚的浓度越大,同样的吸附剂对其吸附的越好,而且温度也对吸附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温度影响吸附速度的快慢,另一方面,它还影响饱和吸附量的大小,在考虑实验操作的影响后,炭基材料对苯酚的吸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饱和吸附量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在具体应用时,应考虑尽量降低操作温度以让其吸附效果达到最好。

5.总结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组的人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随屡遭失败,但有了王运老师的指点,加上小组成员的无间配合,分工合作时大家都能很好完成自己分配的试验的一部分,我们的试验结果还不错。

所以这次实验让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是:

大家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团队精神很重要,只有大家互相协作,积极配合,共同思考,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有耐心的进行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跟老师沟通,查缺补漏,多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再此真诚感谢我们的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还有王运老师的辛勤指导,之所以用辛勤一词,是因为老师每次都是走在最晚的一位,晚上经常十点多还在实验室,有一次十点过了老师还在实验室耐心给我讲实验方案中一些不可取的地方,并给我们建议,在次由衷说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参考文献

[1]汪多仁活性炭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2]张旭辉、刘振强等中国褐煤在活性焦制备及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

[3]吴建雄,吴鹏飞,沈珊,王小书,胡龙等炭基材料催化剂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

[4]薛振华等生物质焙烧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刘清雅,刘振宇V205/炭基材料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

[6]宁平、杨月红、彭金辉、张世敏椰壳热解炭化热分析研究

[7]王秀芳、张会平、肖新颜、陈焕钦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