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721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docx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及解释出处

人才济济:

济济:

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处《书·大禹漠》: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原原本本:

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

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出处:

汉·班固《西都赋》: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朝朝暮暮:

这个词常用在表达男女情爱的诗词中,比如秦观的《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意思是说:

只要两个人的爱情长久、坚贞,不一定要整天厮守在一起。

不紧不慢:

不急也不慢。

指不慌不忙的样子。

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与标准。

不可估量:

无法计算。

不可计数:

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不求甚解:

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甚,很,非常。

不容争辩:

不允许争论、辩说。

不容置疑:

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甚在意:

不太在意,不怎么在乎。

不胜其烦:

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胜,禁得起。

不速之客: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速,邀请。

不惜代价:

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一切物质或精力。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情况)明摆着。

喻,了解,明白。

不翼而飞:

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不由分说:

不容分辩。

不由,不听从,不容许。

分说,辩白。

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折不扣:

一点也不打折扣,完完全全;十足。

1、【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

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

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2、【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

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

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

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

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

“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

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

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

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

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

‘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

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

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3、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

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

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

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

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

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

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

“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

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

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

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

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

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

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

多泛指人民起义。

4、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晋公子重耳与楚王会见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并问道:

“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

“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

那些遍及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

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楚王说:

“即使这样,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回答说:

“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如果得不到认可,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交战。

”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

楚成王说:

“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

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

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

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

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

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

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岸谷之变岸:

喻指高位。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白衣苍狗苍:

苍白。

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变化不测测:

测量,估计。

变化无常,无法预料变化如神神:

神奇。

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变幻莫测幻:

变化;变幻:

不规则地改变;测:

捉摸;莫测:

无法推测。

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变幻无常变幻:

不规则的变化;常:

常规。

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波谲云诡谲:

变化多端。

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

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渤澥桑田渤澥:

渤海的古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巨大苍狗白衣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苍黄翻覆苍:

青色;苍黄:

青色和黄色;反覆:

反复无常。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此一时,彼一时此:

这;彼:

那。

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

形容变化大反复无常反复:

颠过来倒过去;无常:

没有常态。

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风云变幻风云:

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

变化不定。

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恍如隔世恍:

仿佛;世:

三十年为一世。

仿佛隔了一世。

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加减乘除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九变十化指变化多端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

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连锁反应连锁:

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

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

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

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白往黑来比喻变化极大。

白云苍狗苍:

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饱经沧桑饱:

充分。

沧桑:

沧海变桑田的简缩。

泛指世事的变化。

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变化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变化无常无常:

没有常态。

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变生不测变: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

意外。

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

不动声色声:

言谈;色:

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不可端倪端倪:

头绪。

找不着头绪。

形容变化莫测。

沧海桑田桑田:

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苍黄翻复苍:

青色。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朝云暮雨暮:

傍晚。

早上是云,晚上是雨。

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大风大浪指巨大的风浪。

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

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大人虎变虎变:

如虎身花纹的变化。

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大贤虎变虎变:

如虎身花纹的变化。

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

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翻复无常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翻天覆地覆:

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也指闹得很凶。

风云突变风云:

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

形容幽峭深邃。

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隔世之感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故我依然故我:

旧日的我。

仍旧是过去的我。

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海屋添筹海屋:

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

筹码。

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宦海风波宦海:

旧指官场。

旧指官场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涛和大风,变化莫测;亦指官场中出现的风险和波折。

疾如旋踵旋踵:

转动脚跟。

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

形容变化很快。

荆人涉澭荆人:

楚国人。

澭:

澭水。

楚国人过澭水。

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鉴往知来鉴:

审察或引为教训;往:

过去;来:

未来。

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临机应变机:

时机,形势。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气象万千气象:

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潜移默化潜:

暗中同,不见形迹;默:

不说话,没有声音。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染苍染黄苍:

【哀鸿遍野】哀鸿:

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反义成语〖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哀毁骨立】哀:

悲哀;毁:

损坏身体。

骨立:

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

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

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反义成语〖笑逐颜开哀而不伤〗

哀莫大于心死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反义成语〖发愤图强〗

【哀痛欲绝】哀痛:

悲痛;绝:

断绝;指气绝。

悲伤得要气绝了。

反义成语〖欢欣若狂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挨家挨户】挨:

依次;顺次。

一家一户;户户不漏。

【挨肩擦背】挨:

靠近;擦:

接触。

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

反义成语〖敬而远之地广人稀〗

【唉声叹气】唉声:

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反义成语〖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气洋洋〗

【矮人看戏】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反义成语〖独立思考〗

【爱不忍释】忍:

忍心;释:

放下。

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形容极其喜爱。

反义成语〖弃若敝屣不屑一顾〗

【爱不释手】释:

放开。

喜爱到不肯放手。

反义成语〖不屑一顾弃若敝屣〗

【爱才如命】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反义成语〖妒贤嫉能〗

【爱财如命】爱:

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反义成语〖仗义疏财挥金如土〗

【爱莫能助】爱:

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

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

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反义成语〖鼎力相助舍己救人〗

【爱屋及乌】乌;乌鸦。

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

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反义成语〖爱莫能助殃及池鱼〗

【爱憎分明】憎:

恨。

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反义成语〖暧昧不明爱憎无常〗

【碍手碍脚】碍;妨碍;阻碍。

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

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成语词条:

一叶障目成语发音:

yīyèzhàngmù成语释疑: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

这来源于古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句。

后人解释此语时,以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最为有趣。

他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笑话说,楚地住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

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

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

他真的发现一片螳螂藏于后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了。

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试验,并问妻子:

“你看得见我吗?

”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穷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突骗他道:

“这片叶子荫蔽住你了,我看不见了。

”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

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

当然,立即被商人将他抓住交官了。

县官一听案情,早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

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

笑话毕竟是笑话,不过,以夸张的笑话比喻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类似举措,讽刺不看整体,以偏盖全却非常合宜。

【挂一漏万】挂:

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

遗漏。

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屈一伸万】伸:

展开。

能屈服于一人,才能凌驾于万人之上。

比喻心胸宽广,能屈能伸。

【一波万波】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同“一波才动万波随”。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一本万殊】本:

根源;万:

许多;殊:

不同。

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其实本源同一。

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

【一彻万融】犹言一通百通。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一贯万机】贯:

贯穿。

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一举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同“一举千里”。

【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日万机】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公务。

形容公务繁忙,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

【一日万几】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

一本正经yīběnzhèngjīng

[释义]正经:

庄重;正派。

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

‘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正音]正;不能读作“zènɡ”。

[辨形]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反义]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嘻皮笑脸

[用法]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

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偏正式。

[辨析]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例句]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

1.祸起萧墙:

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

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

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

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

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

读书就有收获。

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

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中性)。

19.狼奔豕突:

狼和猪东奔西跑。

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贬)。

20.良莠不齐:

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

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

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

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

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44.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

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

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

不经,不正常的。

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

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

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