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73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西北.docx

西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陕西省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南北长,东西窄。

划分为6个地貌类型区域。

●陕西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与8个省市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

●山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

●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

●山西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陕西关中石子馍保留先民石烹遗风。

●臊子面在唐代叫做长寿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

●陕西秦腔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

●唐三彩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

●陕西最具特色的舞蹈是腰鼓。

●1663年陕、甘分治。

●陕西在动物地理上横跨古北与东洋两大界,动物种类比较丰富。

●全国第六次普查,陕西常住人口约为3733万。

●乐府三绝:

秦妇吟、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西汉三辅:

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

●矿产:

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富矿少,中低档矿多,单一矿少。

●独叶草、水青树、沙冬青对于研究植物的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古地理和古气候,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过境陕西省的铁路有:

陇海线、宝成线、侯西线、梅七线

甘肃省

●甘肃,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甘肃花儿是一种全新的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剧种。

●秦、汉、明三代修筑的长城都以甘肃为起点。

●天水伏羲庙是明代建筑群。

●兰州拉面是兰州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

●甘肃拥有丝绸之路中国段最精华区段河西走廊。

●甘肃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陇右主要指甘肃。

●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已经成为外界认知甘肃的标志之一。

●甘肃地貌形态复杂,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甘肃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

●甘肃外来剧种有三种:

眉户、京剧、豫剧

●甘肃已有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两项民俗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卜楞寺是世界最大的藏学学府。

●武威白塔寺是元代忽必烈时期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萨班)与蒙元代表、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这一历史性的会谈决定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

●甘肃裕固族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

●甘肃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有8个景区被纳入了全国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目录中。

●甘肃的特色工艺品:

庆阳香包、兰州刻葫芦、酒泉夜光杯、洮(tao)砚

●甘肃旅游资源和特产:

东汉名将李广是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以其名字命名的油杏被称为李广杏;有张掖、敦煌、武威、天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麦积山、崆峒山、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甘肃五宝:

当归、红(黄)芪、大黄、甘草、党参

青海省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银滩草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的民族。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至今还在不断创造的“活着的史诗”。

●青海的百里油菜花海是全球十大花海之一。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内。

●青海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青海是农业区和牧区的分水岭,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

●2010年在青海冻土带又发现了“可燃冰”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陆地上发现该资源的国家。

●青海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纳顿节是青海民和地区土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谢神恩节日。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样地,誉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

●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诞生地金银滩草原。

●公元397~414年,鲜卑族在青海省东部建立南凉国。

●土族忌大门旁贴一方红纸。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

●青海热贡艺术、《格萨尔》史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回族。

●青海的旅游资源有:

7处国家地质公园、唐蕃古道和可可西里、同仁1处历史文化名城、三江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位于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

●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贺兰石是一种很好的砚材,清末已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

史称西夏。

●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

宁夏五宝:

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太西煤

●宁夏清真风味小吃属中华名吃。

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始于秦。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

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同心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

建筑。

●“花儿”被认为是不能登堂入室的“野曲”。

●宁夏回族穆斯林有许多宗教性节日,其中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

日最为著名;回族洗手、脸极少用脸盆,认为盆里的水是死水,不干净。

●宁夏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位。

●宁夏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

道。

●回族武术根源悠久,中国回族穆斯林把练武尊为“逊尔”,意为高尚的“圣

行”。

●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生活场景。

●宁夏地级市行政区划:

银川、石嘴山、中卫

●气候: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春多风沙、

夏少酷暑、秋凉较早、冬寒较长、雪雨稀少等特点;平均气候为5~10℃,

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蒸发强烈。

●国家地质公园: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宁夏西吉火石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银川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

●5A景区:

沙湖、水洞沟遗址、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城

●石嘴山市的北武当庙景区是宁夏最大的生态旅游景区。

●中国四大响沙所在地:

新疆巴里坤鸣沙山、沙坡头的金沙鸣钟、内蒙古的响沙

湾、敦煌的鸣沙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木卡姆”是大型套曲的意思,《十二木卡姆》就是指十二部大型套曲。

●喀什的艾提尕(ga)尔清真市是新疆最大的礼拜寺。

●《突厥语词典》是一部用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的综合性知识辞书。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一部世代流传、家喻户晓的长篇英雄史诗。

●中国第一条跨国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

●新疆世居民族13个。

●那曲草原不属于新疆的景区。

●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那达慕不属于新疆民族体育活动。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

●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中国陆地最低点。

●乳扇不属于新疆特产。

●“诺鲁孜”节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和塔吉克共有的传统民族节日。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玛纳斯》是新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天山天池、库木塔格沙漠、赛里木湖、罗布人村寨

●新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喀什、特克斯、、库车、伊宁。

●11世纪问世的《农桑衣食撮要》、《阿凡提的故事》、《福乐智慧》堪称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作品的典范。

●新疆气候: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600~34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

第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