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252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施工工程,本工程位于×××,场站占地面积为×××亩,填土面积为×××㎡,填方量约为×××m³。

二、编制依据

《镫口首站地基强夯处理图》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施工总体要求

3.1、工期要求:

强夯施工计划开工日期:

2014年4月16日,结束日期:

2014年6月3日。

3.2、质量要求:

质量等级:

合格

3.3、填土范围及要求:

强夯施工前需先填筑土方,填土前先清除基底上的植物、树木及杂物等,应将其主根全部清除,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易腐蚀垃圾杂土、耕植土、膨胀土、冻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作为回填土,当回填土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得大于20mm,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其最优含水量可根据当地经验或取wop±2(最优含水量,偏差范围2%)。

场地填土范围,以场地外围墙为界,向外扩张至征地红线,边坡坡度控制制在1:

1.25至1:

1.5范围内。

场地填土设计标高平均为1002.30,填土前依据施工图放出场地填土边界线,依据强夯施工要求,施工区域内水池与生产泵房区域高度比其他区域底2.5米,清表后场地土方分层回填至水池与生产泵房基础标高,确定出水池和生产泵房范围,为保证强夯施工要求需将边界范围向外扩展2-3米,最终确定水池和生产泵房四周坐标为

×××

×××

X

Y

X

Y

×××

×××

×××

×××

×××

×××

×××

×××

×××

×××

×××

×××

×××

×××

×××

×××

3.3、技术要求:

3.3.1、地基处理要求

(1)、强夯处理后地基土基底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15MPa;

(2)、依据设计要求,采用2000KN.m强夯,分区逐步实施强夯工作;

(3)、正式强夯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实验区,进行试夯,试夯区域面积不小于27m×27m,并将试夯情况反馈至设计单位,以便进行设计优化。

(4)、在施工完成两周后,应按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3.3.2、强夯的要求

(1)、按设计图纸施工设计说明中技术要求进行强夯施工。

强夯后场地呈坡面,设计平均标高为1002.30米。

(2)、依据强夯施工要求,施工区域内水池与泵房区域高度比其他区域底2.5米,根据施工经验须在水池、泵房与其他区域交界处修建临时便道以便施工机械进入较低区域施工,且需在区域交界处外延一排强夯点,以便不同强夯区间搭接施工。

3.3.3、强夯数据的选取

(1)、施工区夯点均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为9m,夯点单击夯击能为2000KN.m,锤重15T,直径2.20m,分主次夯点间隔跳打,单点夯击数8~10击。

(2)、夯击质量控制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为准。

(3)、夯击遍数:

普夯应分主次夯两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4)、普夯完成后应对施工场地采用单击夯击能1000KN.m的强夯满夯二遍。

(5)、每遍的夯击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本工程的夯第一遍与第二遍夯击间隔按7天掌握。

3.3.4、施工顺序

由于场地除水池与泵房位置外填土厚度分布比较均匀,整个场地的强夯处理施工可统筹兼顾,施工顺序可从东至西依次施工。

3.3.5、施工要求

(1)、按规范详细做好施工记录;

(2)、施工中应随时注意已有边坡的稳定性能抵挡强夯施工产生的振动力;

(3)、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四、组织机构及劳动力部署

4.1、施工组织机构

为优质、高效地在合同规定期内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我公司拟安排素质高,业绩好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计划在公司范围内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为主的项目部,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4.2、劳动力部署、任务划分及主要技术力量

4.2.1、劳动力部署及任务划分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相应的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拟分配为3个施工队,在开工后,将迅速组织施工队伍上场,并根据工程需要适时调整。

4.2.2、主要施工技术力量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我们将选派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有良好敬业精神的强夯施工及土建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分配在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充实和加强对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本工程的组织机构见图2-1为本项目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预算员

安全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技术员

 

机械施工队

强夯施工队

土方施工队

 

五、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5.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见附表

5.2、强夯施工设备保障措施

我单位将组织最新型的强夯设备投入本项目施工,其中投入的抚挖50A吊车,是国内最新型的吊车,吊装能力是其它设备的5倍,其施工效益是其它设备的2~3倍。

确保按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强夯施工设备一览表如下:

强夯施工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品牌

主要参数

数量

备注

1

履带吊

50A

50t

2台

2

夯锤

d≈2.2~2.4m

15T~24T

2个

3

自制脱钩器

自制

2个

4

推土机

山推

T140

1台

5

电焊机

22kW

1台

6

水准仪

C30Ⅱ

2台

7

全站仪

DTM-102NC

1台

可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做适当调整。

六、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1、质量目标:

质量等级:

合格。

6.2、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IS09000标准要求,依据GB/TI9001—2000《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6.3、质量保证措施

6.3.1、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控制点

工程质量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1)、强夯施工的锤重,锤底面积、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夯击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降量均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强夯的起夯面标高,起夯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3)、强夯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地基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夯锤落距允许偏差±300mm;

锤重允许偏差±100kg;

夯点间距允许偏差±500mm;

夯击遍数及顺序,夯击范围及间隔时间满足设计要求。

6.3.2、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1)、公司根据IS09000标准要求,依据GB/TI9001—2000《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建立了文件化质量体系——QD/ZJQM0001—2000《地基处理质量手册》以及按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质量体系要求编制的各类质量文件,对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有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IS09001标准要求对质量进行控制,以实现确定的质量目标。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责任制,并落实到人。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其他有关技术文件,并进行技术交底。

(3)、强化工序管理。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都有相关人员负责,并建立工序质量记录。

(4)、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每周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坚决实施质量否决权制度。

(5)、积极配合建设、监理单位做好质检工作,若发现质量缺陷,必须按规定处理。

(6)、做好施工过程中各项记录,并随时接收建设、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7)、调整施工参数,必须报请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8)、严格按照明确的质量控制环节的控制点实行质量预控。

(9)、测量放线时,测量员要在强夯施工以外侧设半永久性坐标及水准点控制桩,保证各遍旗线误差不超过允许值,以防漏夯或不均匀夯击。

每次放线都要有详细的测量记录,并对各坐标及水准点控制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代表会同工程监理签字认可。

(10)、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

(11)、技术负责人在开夯前检查夯锤落距是否正确,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12)、施工中,由测量员负责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并测量每击的夯沉量,使夯击数满足沉量控制指标。

(13)、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并整平坑底。

(14)、强夯施工要始终贯彻信息化施工原则,用上一式序的经验指导下一工序的施工。

七、强夯施工

7.1、强夯施工工艺

施工区域普夯分主、次夯两遍,主、次夯点间隔跳打,夯击能为2000KN.m,夯点间距9m×9m呈正方形布置,击数初定为8~10击。

强夯收锤标准以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5cm为止夯条件。

普夯完成后用推土机整平场地,进行满夯一遍,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

满夯搭接三分之一锤。

每遍的夯击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本工程第一遍与第二遍的夯击间隔按7天掌握。

依据强夯施工要求,水池与泵房区域强夯后与其他区域标高相差2.5米,两区标高相差较大,固需在交界处外延一排强夯点,以便不同强夯区间搭接施工。

具体实施方法:

场地回填区交界处外延一排强夯点,锤边尽量靠近边界,夯点中心距边界至少为1米。

水池与泵房区夯点,交界处外延一排强夯点,在靠近边界处,夯点中心距边界1.15米左右。

这样既保证搭接范围,又保证了安全施工。

 

7.2、施工步骤及方法

施工步骤

试夯

强夯方案方案

土方填筑

场地

平整场地

检测

间歇7天

第一遍强夯

场地

修正方案

第二遍强夯

场地

间歇14天

低能量满夯

检测

7.2.1、每遍夯击的步骤为: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自由下落夯击,测量锤顶高程→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间隔7天后,按上述程序完成第二遍夯击→用低能量满夯,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7.2.2、施工方法要点

(1)强夯前应平整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测量放线确定夯位。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2)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强夯后,基坑应及时修整,浇筑混凝土垫层封闭。

(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

(4)标定夯点位置及测量场地标高:

夯击的位置应根据网点设计要求布设,施工场地四周及中间主要控制点应有明显标志,测量站点应离夯击点稍远,最好的施工场地处围夯击影响不到的地段设置多个固定观测点。

7.3、强夯施工顺序

7.3.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7.3.2场地土方填筑;并测量场地高程,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7.3.3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7.3.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器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7.3.5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在规定的时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由于场地填土厚度分布不均,每个分区强夯处理深度不同,整个场地的强夯处理施工必须统筹兼顾,采取先深部、后浅部分区处理施工;

7.4、强夯施工机械

7.4.1、起重机械及夯锤:

起重机械为强夯的主要机械,其额定起重能力为夯锤重量的1.5~3.0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抚挖50A型履带式起重机。

7.4.2、夯锤重15~24T(可满足点夯2000KN.m的要求),锤底直径2.0~2.4m(如下图)。

夯锤底面为圆形,锤底直径为2m。

夯锤中设2个直径250mm上下贯通的排气孔,减小锤底与土面间形成真空产生的强吸附力和夯锤下落时的空气阻力。

装配式钢夯锤图

1-50mm厚钢板底盘;2-15mm厚钢板外壳;3-30mm厚钢板顶板;

4-中间块(50mm厚钢板);5-φ50mm吊环;6-φ200mm排气孔;7-M48mm螺栓

7.4.3、脱钩装置:

起锤吊具采用自动脱钩装置,当夯锤起吊至规定高度时,通过滑轮组与脱钩器相连接的钢丝绳拉紧脱钩套杆,使夯锤脱离吊钩,自由下落。

自动脱钩器由吊环、耳板、销环、吊钩等组成(如下图)。

拉绳一端固定在销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悬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要求高度,升钩拉绳随即拉开销柄,夯锤便自动脱钩下落,同时可控制每次夯击落距一致。

强夯自动脱钩器图

1-吊环;2-耳板;3-销环轴辊;4-销柄;5-拉绳

强夯落距确定:

施夯前,准确测量起吊高度H。

其值为:

   H=M/T+h+a

   其中:

M一设计夯能;

T一锤重;

h一夯锤起吊点至置锤面的高度;

a一富余参数,取0.5。

7.5、强夯试验

根据强夯设计,在进行大面积施工前,进行单点和小区试验,以确定最佳强夯施工参数。

2000kN·m试夯点布置见下图:

施工前可选一台进行试验,通过观测沉降和土层隆起情况确定最佳夯实击数,具体安排如下:

7.5.1、单点试验

在场区内选具表性两个点,进行单点试验,能级选用2000KN.m,通过水准仪观测其每击沉降情况,将其绘制成夯沉曲线,其中单击夯沉降量最接近5cm时的击数,可认为是最佳夯实击数。

点夯试验夯实击数,可能与区域强夯击数不一致,所以,需做群夯试验,确定区域施工最佳夯实击数。

7.5.2、群夯试验

群夯试验是在单点试夯基础上进行的,其可以在单点试夯后,连续进行群夯试验。

其目的是:

①检验单点试验最佳夯实击数,在群夯试夯时,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进行调整;②群夯试验是按前述强夯夯点间距进行。

通过群夯试验确定,夯间距在大面积施工时是否需要调整,一般群夯试验时,若最佳夯实击数与单点试验基本一致,同时夯间土不会有明显隆起,即隆起体积不能大于沉降体积,证明夯间距设计是合理的,否则进行调整。

③试验质量控制标准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根椐上述三个条件调整夯击次数。

试验区检测,群夯试验结束后,进行载荷试验,检验强夯处理效果,确定大面积施工参数,保证施工质量。

八、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8.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保证体系(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8.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8.2.1、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施工计划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本工程执行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程、规范的规定:

1)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检查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建筑机械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的规定。

2)施工现场所有临时用电设施,如电线、电缆、夜间照明的架设、配电设备的安装,防护装置的配备及电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等,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3)施工时,施工现场和机械周围必须有明显标志,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指挥信号明确。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相邻机械作业半径不应少于30米。

5)班前要认真检查各种索具,脱钩器等重要部位,发现隐患要及时排除,决不允许“带病”作业。

起吊夯锤前,应先试吊两次,在确认安全后再正式提升,不可强行猛提夯锤。

6)施工中要随时观察吊车履带的沉陷情况,应随时垫平履带,保证吊车平衡。

7)严禁斜拉、斜吊,以防止发生机械事故。

8)若需夜间施工时,应当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并设专人值班检查。

9)工人的劳动安全防护应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本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

10)从夯锤起升到夯锤落下,机下人员必须离开夯点10米以外,严禁施工人员在起重机正前方和起重机臂杆下站立,为防止夯击的地面石块飞溅伤人。

11)坑底倾斜填土时,锤底离地面不大于50㎝,填完后,待人离开夯锤附近再继续起升。

12)夯击时通知邻近有关施工单位人员注意强夯施工影响,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同时现场设立警戒、警示设施。

13)当现场道路,构筑物不能承受强夯产生的振动影响时,采取防震、隔震措施。

同时在施工中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2.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该体系的运行,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管部专职安管人员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

施工班组设专职安全员,在各施工机组设兼职安全员。

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全员参与管理网络。

(2)施工前后队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指定的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落实,跟班上岗。

对机械设备、操作工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标准应做出规定,对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反馈信息,坚决落实。

强调和规定施工机组进行安全自检。

(4)严格操作规章制度,杜绝声音指挥和违章操作。

注重安全考核,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

8.2.3、现场文明施工

现场文明施工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施工开展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是与建设单位能否做到良好沟通的重要一环,必须予以重视。

a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项的文明规章制度,并监督考核实施。

在开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

b在施工期间,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c施工前不许喝酒,无论在现场还是在宿舍讲话文明,态度平和,严禁打架,骂人或者聚众斗殴事件发生。

d车上卫生、宿舍干净整洁,物品摆设整齐,工具器材摆放有序。

e针对工程实际,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现场设立简易卫生设施,污水粪便集中清理运出掩埋。

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清洁,按规定保养。

遵守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团结互助施工。

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机械设备要停放指定区域,定期清理施工现场。

对建设单位的人员和监理人员以及周围群众要有礼貌,经常开展文明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

8.2.4、健康管理措施

现场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或危险病人后,施工负责人应立即打电话报告HSE经理。

速派救护车将受伤人员、病人送到当地卫生院急诊室进行治疗。

及时做好职工健康情况调查并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做好健康、事故报告。

给员工提供符合国家饮用标准、携带方便的生活饮用水。

做好员工食堂卫生管理和清洁消毒工作。

应配备一个急救箱,至少有一个人知道急救常识并会一些常用的急救。

医生应在进场前对员工进行一次急救常识、常见病症及传染病症的培训。

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时,应立即将他隔离并通知后勤人员送医院治疗,并调合适人员接替其工作。

应经常进行灭鼠、灭苍蝇和灭蟑螂。

搞好饮食卫生,吃剩的饭菜应倒到垃圾桶或垃圾袋中封好,防止老鼠偷吃。

搞好住宿卫生,严禁乱倒脏水、垃圾、烟头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搞好生产环境卫生,废机油、不乱弃带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充电电池等固体废料;不随便大小便等。

8.3、环境保护措施

环保施工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要求,我公司将严格贯彻落实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1标准及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014001标准),积极防治环境污染,持续改进,保护环境,服务社会,创建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现场。

具体措施如下:

8.3.1、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到人,成立由项目经理部环境保护负责人为首,组织环境保护负责人参加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8.3.2、措施得力,长抓不懈。

一是对每个施工人员,要进行交底,建立奖罚制度;

二是领导小组长期贯彻环保精神,将环保工作贯穿绐终。

8.4、雨季施工措施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应及时采取有效排水措施,以防场地和夯坑积水。

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现场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防讯领导小组,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

设专职电工及安全巡查员,对线路进行检查,如发现漏电、水,应进行及时修理。

所有供电设备设三级保护,线路接头处设明显标志,雨天应及时进行检查。

收集天气中期及短期的预报,以便及时安排防雨工作。

应根据天气预报,小雨可继续作业,遇大雨,施工组应做好现场的防护工作,防止浸泡正在施工的现场和已经完工准备交付的场地。

在雨季施工时,若场地内有积水,应先将积水排出,再把场地推平。

九、劳动力计划安排:

劳动力计划安排一览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强夯机操作工

4

2

强夯测量工

2

3

强夯辅助工

4

4

后勤

1

5

电工

1

6

机修

7

现场管理员

4

8

9

10

合计

16

可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做适当调整。

 

十、工程质量检验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地基强度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2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1

夯锤落距

mm

±300

钢索设标志

2

锤重

Kg

±100

称重

3

夯击遍数及顺序

设计要求

计数法

4

夯点间距

mm

±500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6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设计要求

十一、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前由项目部向监理单位提出申请,并按下列程序进行并提交工程验收资料。

工程交工验收之前,应进行质量检验(自检或他检),当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处理措施,直到合格为止。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设计要求。

强夯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强夯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书);

强夯工程竣工报告书或强夯工程交工文件说明,其中应包括强夯地基竣工图;

工程定位测量成果;

施工质量检验或加固效果检验资料;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结果;

强夯施工记录表。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施工总体要求-1-

3.1、工期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