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382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 训练 33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课时讲练通分层达标训练33人教版必修1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分层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

据此回答1~3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

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

4.(2012·惠阳高一检测)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的原因是

()

A.地下水量少B.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C.河流少,径流量小D.伏旱导致部分地区干旱

5.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水资源比较表。

水资源数量

世界

中国

美国

总量(108m3)

470000

27000

29700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m3/人)

7000

2000

9900

(1)从总量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与美国相近,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_____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

空间上_____多,______少,______多,______少;时间上______两季多,_____两季少,年际变化________(大,小)。

(4)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生态环境危机之一。

请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2012·厦门模拟)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完成1、2题。

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

内部水足迹(109m3/年)

外部水足迹(109m3/年)

1.7

2.2

6.4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4.珠江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雪暴B.沙尘暴C.咸潮D.赤潮

5.珠江口夏季非常容易发生“赤潮”,造成这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径流量少,不能稀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②航运发达

③大量使用化肥

④大量工业污水、废水的排放

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012·温州模拟)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6、7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6.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7.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二、非选择题

8.(2012·长春高一检测)阅读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地区

所占比重(%)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GDP

北方地区

14.7

44.4

59.2

43.4

西北内陆区

4.9

2.1

4.6

1.8

南方地区

80.4

53.5

36.2

54.8

(1)分析归纳我国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表中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使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加剧的人为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9.(探究性学习)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了有关坎儿井的如下材料,探究坎儿井的历史及保护问题。

材料一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千米。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材料二坎儿井结构示意图。

(1)该小组的同学们对坎儿井的水源、最大水量出现的时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大水量在夏季;有人认为主要来自融雪,最大水量在春季;有人认为来自河流、湖泊水……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2)探讨吐鲁番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3.【解析】1选B,2选A,3选D。

第1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为循环周期较短的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第2题,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

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新加坡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国土面积小,境内无大的河流,人口密度很大,人均水资源较少,其他三项中巴西、英国、美国的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第3题,澳大利亚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因此澳大利亚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来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4.【解析】选B。

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是因为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5.【解析】第

(1)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

(2)题,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5倍,因此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第(3)题,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并且年际变化大。

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中不注意环保,水污染浪费严重;我国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北方耕地面积大,但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的总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

答案:

(1)丰富少

(2)五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的五倍

(3)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夏秋冬春大

(4)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北方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总量少。

【能力提升】

1、2.【解析】1选C,2选A。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小,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

第2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

3~5.【解析】3选D,4选C,5选B。

珠江流域降水量大,径流总量并不少,缺水类型主要是水质性缺水;珠江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冬季不可能发生雪暴和沙尘暴;赤潮多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春末和秋初,赤潮的发生与大量使用化肥,工业污水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6、7.【解析】6选B,7选B。

该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多少的时间分配规律,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危害。

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8.【解析】第

(1)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地区更少。

(2)题,北方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广,生活、农业、工业用水量大,同时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第(3)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回答。

答案: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地区更少。

(2)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工业发达水污染、浪费严重

(3)提高节水意识;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利工程;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9.【解析】本题应紧密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思考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2)本区大部分位于内流区,多内流河,结合内流河的水源补给与水文特征去分析。

(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判定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

(1)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的夏季。

(2)措施: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