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43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docx

教学目标江苏句容中等专业学校

农业昆虫的识别

一、教学项目:

农业昆虫的识别

二、课例说明

本课例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识别植物虫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有效防止农业虫害。

1.课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农业昆虫识别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识别和诊断主要农作物虫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②具有从事植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2.课例理念

本课例确立了“工作任务驱动式、实践和理论整合式”的设计理念,以使学生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围绕植物保护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本课例的工作任务是“农业昆虫重要目科种类识别”,这一任务有相应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拓展知识。

本课例实现了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

2.熟悉农业害虫中重要目科的主要鉴别特征

3.认识农业昆虫主要目代表性昆虫

四、教学任务:

农业昆虫重要目科种类识别

五、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

知识、技能

1.直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咀嚼式口器,覆翅,渐变态

2.半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蝽”。

刺吸式口器,半鞘翅,渐变态

3.同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刺吸式口器,前翅膜质或革质,渐变态

4.缨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蓟马。

锉吸式口器,缨翅,过渐变态

5.鞘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甲虫”。

咀嚼式口器,鞘翅,全变态

6.鳞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口器虹吸式,鳞翅,全变态,幼虫头部有“人”字形额区,腹足2~5对,有趾钩

7.膜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膜翅,全变态,并胸腹节

8.双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双翅,平衡棒,全变态

9.脉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咀嚼式口器,膜翅,翅脉多而密呈网状,翅边缘多数分叉。

全变态,捕食性

10.螨类简介

螨类体微小,圆形或卵圆形,体躯分段不明显,有4对足,少数种类(瘿螨)仅2对足,无翅无复眼或只有1-2对单眼等。

六、教学资源

材料及用具:

直翅目的蝗虫、蝼蛄,半翅目的盲蝽,同翅目的叶蝉、飞虱、蚜虫,缨翅目的蓟马,鞘翅目的叩头甲、天牛,瓢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菜粉蝶、螟蛾、夜蛾、麦蛾、菜蛾、刺蛾,膜翅目的赤眼峰、蜜蜂,双翅目的潜叶蝇、脉翅目的草蛉等昆虫的针插标本、盒装分类示范标本;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脉翅目幼虫浸渍标本;螨类浸渍标本、玻片标本或活虫标本。

有关挂图、放大镜、挑针、镊子、瓷盘、培养皿、泡沫塑料板等用具。

七、教学情景

1.学生分组观察农业昆虫重要目、主要科昆虫的实物标本,教师随时作解释、指导(1节课);

2.接着用多媒体简要讲解农业昆虫重要目、主要科昆虫的形态特征(1.5节课);

3.再对照图片观察所给的标本(1节课);

4.针对性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现场考核识别各重要目,主要科昆虫(2节课);

5.教师归纳、总结,布置练习与思考(0.5节课)。

八、教学过程(采用观察——讲授——提问交替,最后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农业昆虫重要目科特征观察的要点,并对植保课程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兴趣。

昆虫在生物分类上为一个纲,昆虫纲下分为目、科、属、种4个主要等级,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一般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9个目,分别是:

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其中前4个目为不全变态。

(一)直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胸大而明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纵折,后足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产卵器发达,呈剑状、刀状或凿状,具听器,渐变态,多为植食性。

1.蝗科触角比体短前胸发达、马鞍形后足为跳跃足产卵器凿状;

2.蝼蛄科触角比体短前足开掘足产卵器不外露;

3.蟋蟀科触角比体长后足跳跃足产卵器细长呈剑状或矛状。

(二)半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蝽”。

体小至中型,个别大型,多扁平坚硬,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或棒状,前胸大型,中胸小盾片发达,呈三角形,前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称半鞘翅,腹面中后足间多有臭腺。

渐变态,植食性或捕食性。

半翅目

1.蝽科小盾片发达,超过翅爪区末端,前翅膜区有多条纵脉,且多从1根基横脉上发出。

2.缘蝽科体中至大型,扁宽或狭长,触角4节,小盾片不超过翅爪区末端,前翅膜区内有多条平行纵脉而少翅室,后足腿节扁粗,具瘤或刺状突起。

3.盲蝽科前翅分为革区、爪区、楔区和膜区4部分,膜区内有1-2个翅室。

4.网蝽科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前翅无革区和膜区之分,前翅及前胸背板全部呈网状。

5.猎蝽科头后部细缩如劲状,喙3节,基部弯曲,不紧贴于头下。

(三)同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体小型至中型,刺吸式口器,复眼发达,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前翅膜质或革质,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渐变态,植食性,并能传播植物的多种病害。

同翅目

 

1.蝉科体中至大型。

触角短,刚毛状。

前足腿节膨大近似开掘足,翅膜质,透明,雄虫有鸣器。

2.叶蝉科体小型,头顶圆滑,触角刚毛状。

前翅革质,后足胫节有两列短刺。

产卵器锯状。

3.飞虱科体小型,头顶突出明显,触角刚毛状.前翅透明,后足胫节末端有1个可以活动的大距。

4.粉虱科体小型而纤弱界琳翅被蜡粉,触角7节,线状。

翅短圆,前翅仅1^2条纵脉。

5.蚜科体小柔弱,触角丝状,翅透明,前翅大,后翅小,前翅前缘外方黑色翅痣发达,腹部第6节背面两侧着生腹管1对,腹末中央有一尾片。

同种个体有有翅和无翅两种类

(四)缨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蓟马”。

体小型,细长略扁,褐色,锉吸式口器,足短小而末端有泡,翅狭长,翅脉退化,翅缘具缨状缘毛。

过渐变态,多为植食性。

如稻蓟马、棉蓟马、稻管蓟马。

腹末呈锥状——锥尾亚目蓟马科的花蓟马、棉蓟马;

腹末呈管状——管尾亚目管蓟马科的稻管蓟马。

(五)鞘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通称“甲虫”。

体小至大型,体壁坚硬,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咀嚼式口器,触角10~11节,形状多样,无单眼,复眼发达,跗节5节,全变态,食性有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等类型。

分为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

1.肉食亚目腹部第1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成左右互不相连的2个三角形板块,前胸背板与侧板间有明显分界线,多为肉食性。

(1)步甲科黑色或褐色,多数种类有金属光泽,头较前胸窄,前口式。

(2)虎甲科具鲜艳光泽,头较前胸宽,下口式,复眼大而突出。

2.多食亚目腹部第一腹板完整,中间不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的分界线,多愈合在一起,食性复杂。

(1)金龟甲总科触角鳃叶状前足开掘足,鞘翅不完全覆盖腹部,末节背板常外露。

幼虫称蟒蟾,体成“C’’形,土栖。

(2)叩头甲科前胸背板后侧角突出成锐刺状,前胸腹板中间有一向后的突起,纳入中胸腹板的槽内,前胸与中胸衔接不紧密,能作叩头状动作.幼虫称金针虫,体坚硬,黄褐色,生活于地下。

(3)瓢甲科体背隆起呈半球形或卵圆形,常有鲜明色斑,头小,部分隐藏在前胸背板下,触角锤状或短棒状。

幼虫体侧或背面多具枝刺或瘤突,有3对胸足。

(4)天牛科触角特长,鞭状:

复眼肾形,围绕于触角基部。

大多数幼虫钻蛀木质部为害,造成树木中空,幼虫长圆筒形,无足,前胸大而扁平,腹部背腹面常有步泡突。

(5)叶甲科体呈卵圆形或长形,常具艳丽的金属光泽,有些种类后足发达善跳。

幼虫一般有3对胸足。

(6)象甲科头部延伸成象鼻状,触角膝状,末端3节锤状。

鞘翅长,多盖及腹端。

幼虫黄白色无足,身体柔软,肥胖而弯曲。

多营钻蛀生活。

多食亚目

(六)鳞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身体、翅及附器均被有鳞片,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丝状、羽毛状、棒状,虹吸式口器,全变态。

幼虫头部有“人”字形额区,腹足2^5对,有趾钩。

包括所有的蝶类和蛾类。

鳞翅目蝶类

1.蝶类(锤角亚目)日出性,触角球杆(棍棒)状,休息时双翅竖立于体背,前后翅以翅抱型连接。

(1)粉蝶科体中型,常为白色,黄色或橙色。

有黑色或红色斑点,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

幼虫圆筒形,头小,体表有很多小突起及细毛,多为绿色或黄绿色。

(2)弄蝶科触角末端呈钩状,翅常为黑褐色、茶褐色,上有透明斑.幼虫头大,颈细,体呈纺锤形,喜欢在卷叶中为害。

(3)凤蝶科翅的颜色及斑纹多艳丽。

前翅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臀角常有尾状突幼虫光滑无毛,前胸前缘有臭“丫”腺,受惊动时伸出,散发臭气。

(4)蛟蝶科翅上有各种鲜艳的色斑,前足退化,触角端部特别膨大。

翅外缘常有缺刻或成锯齿状,少数种类后翅臀角有尾突.幼虫体表多有成对棘刺。

(5)眼蝶科翅上常具有眼状斑纹,前足退化.幼虫极似弄蝶幼虫,但头部具有2个显著的角状突起。

2.蛾类(异角亚目)多夜出性,触角丝状、羽状等多样,末端不膨大,休息时双翅平放或呈屋脊状,前后翅常有翅缰或翅轭型连锁器。

(1)木蠹蛾科腹部肥大。

幼虫体粗,白色、黄褐或红色,口器发达,蛀食枝干。

(2)菜蛾科前翅披针形,后翅菜刀形。

幼虫细长,绿色。

(3)麦蛾科前翅狭长,柳叶形,后翅菜刀状,前后翅缘毛均很长。

幼虫白色或红色,常卷叶、缀叶和钻蛀为害。

(4)卷蛾科前翅肩角发达,顶角突出,近长方形,休息时两翅合拢似钟罩状.幼虫常吐丝缀叶,藏于其中为害。

(5)小卷蛾科前翅肩区不发达,前缘有一列短的白色斜纹,后翅中室下缘有栉状毛幼虫蛀食荚、果。

(6)螟蛾科体较光滑。

前翅妙长,三角形,后翅有发达的臀区,臀脉3条。

幼虫隐蔽取食,蛀茎,果、种子或缀叶。

(7)夜蛾科色深暗,多毛而蓬松。

前翅色灰暗,三角形,多斑纹,后翅宽,色淡

咏较发达。

幼虫多数取食叶片,少数蛀茎或隐蔽生活。

(8)毒蛾科粗壮,喙退化,雄蛾触角羽状,翅面鳞片较厚,雌蛾腹部末端有成簇的毛,产卵时用以遮盖卵块。

静息时多毛的前足前伸。

幼虫体被浓密长毛,并经常成毛从或毛刷,毛长短不一,腹部第6、7节背面各具一翻缩腺。

(9)舟蛾科前翅后缘中央常有突出的毛簇,静止时车牌嚼起如兔。

幼虫臀足常退化,休息时头尾翘起似舟形,故称“舟形毛虫”。

(10)天蛾科前翅狭长,外缘倾斜,后翅短小。

触角丝状,末端弯曲成钩状。

幼虫体粗状,第8腹节背面有1枚尾角。

(11)尺蛾科休止时4翅平铺,前后翅斑纹相连.幼虫仅有2对腹足,行动时体呈拱桥状,一曲一伸,所以称“造桥虫”或“步曲”。

(12)刺蛾科鳞片厚。

前、后翅中室内有“M”脉主干存在。

幼虫短粗,有毛瘤和枝刺或毒毛,颜色鲜艳,俗称“洋辣子”。

(13)枯叶蛾科体粗壮多毛。

后翅肩角扩大,有肩脉,无翅僵。

有些种类后翅外缘呈波状,休息时露于前翅两侧形似枯叶.幼虫体粗,多长毛。

(14)透翅蛾科外形似峰类,黑褐色,常有红或黄色斑纹。

翅窄长,大部分透明,仅亦翎缓和翎脉卜有猫片,幼虫为钻蛀性害虫。

鳞翅目蛾类

 

(七)膜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体微小至大型,咀嚼式或虹吸式口器,触角丝状或膝状,两对翅均为膜质,前后翅以翅钩相连。

全变态。

幼虫多足型或无足型。

依据其胸腹节明显与否,分广腰与细腰两亚目。

 

1.广腰亚目胸部与腹部广接,不收缩成腰状,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产卵器锯状或管状。

植食性。

(1)叶蜂科前胸背板后缘深深凹入,前翅有粗短的翅痣,前足胫节有2端距,产卵器锯状或管状。

幼虫腹足6--8对。

(2)茎蜂科前翅翅痣狭长,前足胫节具1端距。

幼虫无足,钻蛀植物为害。

2.细腰亚目胸腹相接处呈细腰状收缩或呈柄状。

后翅最多2个基室。

多为肉食性。

(1)姬蜂科前翅有小室和第二回脉

(2)茧蜂科体与姬峰相似,但前翅无小室和第二回脉

(3)赤眼蜂科前翅端半部圆阔,翅面有纵行排列的微毛,后翅狭长

(4)小蜂科翅脉极度退化,仅留1条翅脉。

后足腿节膨大,胫节向内弯曲。

(5)金小蜂科有金绿、金蓝或金黄等金属光泽。

翅脉脉纹退化只有l条,后足腿节不膨大。

胫节只有1端距。

(6)胡蜂科中至大型,色泽鲜艳,常具彩色斑纹:

翅狭长。

静止时翅纵折于胸背。

细腰亚目

(八)双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体小到中型,成虫多为刺吸式或舔吸式口器,触角丝状、具芒状或其他形。

前翅膜质,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全变态,幼虫蛆式,无足型。

按触角长短

双翅目

和形状分长角亚目、短角亚目和芒角亚目。

1.长角亚目触角细长,6节以上,口器刺吸式。

(1)瘿蚊科触角念珠状,每节上环生细毛或环状毛。

翅脉简单。

幼虫纺锤形,前胸腹板上有剑骨片。

(2)摇蚊科足细长,前足特别长,休息时举起。

幼虫细长,12节,胸部第一节和腹部末节各有一伪足突起。

2.短角亚目触角3节,无触角芒,口器刮吸式。

3.芒角亚目触角3节,末端膨大,有触角芒,口器刺吸式。

(1)实蝇科头大颈细,复眼突出,触角芒光滑无毛,前翅上有雾状褐色斑纹,雌虫腹末产卵器细长,扁平而坚硬。

(2)花蝇科体小而细长且多毛。

翅脉较直,直达翅缘,翅后缘基部连接身体处,有一质地较厚的腋瓣。

幼虫称为根蛆。

(3)潜蝇科前翅前缘脉在近基部1/3处有一折断,有臀室,腹部扁平。

幼虫潜叶为害。

(4)黄潜蝇科前翅前缘脉中部有一折断,无臀室.幼虫圆柱形,口钩明显,多钻蛀草本植物茎秆。

(5)食蚜蝇科形似蜜蜂,前翅有与边缘平行的横脉,使径脉和中脉的缘室呈闭室,径脉和中脉之间有1条两端游离的伪脉。

幼虫捕食小型同翅目害虫。

(6)寄蝇科触角芒光滑或有短毛,中胸盾片大型,腹部尤其腹末多刚毛。

成虫常在花间活动,幼虫寄生性。

(九)脉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体小至大型,柔软。

翅膜质,脉多如网,翅边缘多数分叉。

咀嚼式口器。

触角细长,丝状或念珠状。

完全变态。

成虫、幼虫都是捕食性的,以蚜虫、介壳虫、木虱、叶蝉及蚁类等昆虫为食。

草蛉科体中型,细长而柔弱,草绿色、黄白色,复眼大,有金属光泽。

卵具长柄,幼虫称“蚜狮”,纺锤形,胸、腹部两侧有毛瘤,口器双刺吸式。

附:

螨类简介

双翅目

蜱螨类属蛛形纲,蜱螨目,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

螨类身体分区不明显,仅能分为腭体和躯体两部分,躯体有时由一缢缝分为足体段、后足体段,后半部体第四对足之后的部分称为末体。

螨类的口器有咀嚼式和刺吸式两种。

螨类多系两性卵生繁殖,雌性经卵、幼虫、第一若虫、第二若虫至成虫,雄性则无第二若虫期。

幼虫有足3对,若虫以后有足4对。

1.叶螨科体长约1mm以下,圆形或卵圆形。

雄虫腹部尖削。

刺吸式口器,植食性。

如柑橘红蜘蛛(红叶螨)等。

2.瘿螨科极微小,长约0.1mm,体蠕虫形,狭长,足两对,位于体躯前部。

前肢体段背板大,呈盾形,后肢体段和末体段延长,具许多环纹。

如柑橘锈螨(锈壁虱)。

3.植绥螨体小,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

捕食性。

【练习与思考】

练习:

1.列表比较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日、双翅目、脉翅目主要特征。

2.列表比较鳞翅目蛾类和蝶类,膜翅目广腰亚目与细腰亚目,双翅目长角亚目、短角亚目和芒角亚目的主要区别特征。

3.列表比较各目代表科主要特征。

4.绘盲蝽前翅、叶蝉和飞虱后足、蚜虫触角图。

思考题:

1.如何区别鳞翅目蛾类与蝶类?

2.蜘蛛在外部形态上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螨类在形态上与蜘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九、教学评价

1.客观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具体标准

分值

学生自评

小组评分

教师评分

主要农业昆虫识别(100%)

个人职业素养

(10%)

操作时不大声喧哗

1

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1

姿态端正

1

仪表、仪态端庄

1

团结、协作、互助

2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2

开拓创新意识强

2

识别20种昆虫

(80%)

说出各昆虫的种名(1分/个)

20

说出各昆虫所属的目(1分/个)

20

说出各昆虫有害或有益性质(1分/个)

20

说出各昆虫给定虫态的口器类型(1分/个)

20

熟练程度

(10%)

10-15分钟内完成。

8~10

16-20分钟完成。

5~7

21分钟以上完成。

0~4

2.主观评价

(1)观察与评价

观察点

能说出农业昆虫九个目及螨类的特征

能说出主要农业昆虫的种名

能说出主要农业昆虫的目

能说出主要农业昆虫的口器类型

能说出主要农业昆虫有益或有害性质

(2)修正与完善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同翅目的叶蝉、飞虱易混肴

用实物、标本或多媒体展示图像,讲清两者特征、区别

鳞翅目夜蛾科的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易混肴

用实物、标本或多媒体展示图像,讲清三者特征、区别

鳞翅目螟蛾科的玉米螟与稻纵卷叶螟、稻三化螟与二化螟等易混肴

用实物、标本或多媒体展示图像,讲清两组的特征、区别

膜翅目的广腰亚目与细腰亚目易混肴

用实物、标本或多媒体展示图像,讲清两者特征、区别

双翅目的潜叶蝇与同翅目的有翅蚜虫易混肴

用实物、标本或多媒体展示图像,讲清两者特征、区别

(3)反思与探究

反思与探究中寻求从观察过程和识别结果两方面,对为什么辨认不正确、为什么出现混肴等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黄卫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