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一童趣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57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习作一童趣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一童趣事.docx

《习作一童趣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一童趣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作一童趣事.docx

习作一童趣事

习作一童年趣事

【教材解读】:

本次习作包括例文的手迹影印稿,例文发表稿,以及习作要求和提示三部分。

手迹稿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例文的价值在于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

习作要求与例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区别主要在:

1、文章的主人公不同,例文的主角是爸爸,习作要求中的主角是“我”;2、例文中讲了几件事,而提示中要求我们只选择一件事情来写,并要求写具体;3、文章的主题有细微的差别。

例文在展现了爸爸个性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女之情,提示中要求学生写童年趣事,只强调“趣”,并不要求一定反映亲情。

【重点】1、选材:

从童年的记忆中选择一件适合本次习作主题的素材;

2、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难点】从童年的记忆中选择一件适合本次习作主题的素材。

【教学过程】

1、读例文(10分钟)

1、文中讲了爸爸逗我的那几件事?

2、看手写稿,学习修改作文,主要是用符号增、删、改。

3、你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你觉得文中的“我”怎么样?

(幸福的孩子,有这样的好父亲,以至在几十年后身患绝症的时候也能温暖她的心。

师:

是呀,童年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它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2、说说自己童年的趣事(10分钟)

教师预设的事件:

老师身边有个孩子她上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少年宫上课结束看到卖小鸡的就买了几只,结果没有钱乘车一直从街上跑回家,花了一个多小时。

在家里她细心呵护小鸡,可是有一天,她妈妈下班回家一开门,看见女儿在家哭得很伤心,吓坏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她的两只宝贝小鸡死了。

于是她妈妈陪她一起把小鸡安葬在小区广玉兰树下,每次看到那棵广玉兰开花就好像看见了那两只可爱的小鸡。

跟小动物之间的事件,你们有吗?

(抓鱼、钓龙虾、养小狗、喂猪……

事件二:

有个小孩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他看见隔壁的爷爷在往一个瓶子里沾一中红红的东西吃。

他就跟爷爷要着吃,爷爷说这是辣椒,你不能吃,可是这孩子哪里肯相信呢?

等爷爷站起来有事的时候,他就爬到凳子上,把小手伸到瓶子里抓了一把辣椒,迫不及待地往嘴里一塞,结果你猜?

“哇-----”“啪!

”孩子辣得从凳子上摔了下来,辣椒瓶子也摔到地上碎了,可是嘴里的那股辣劲越来越厉害,孩子辣得从地上爬起来又是蹦又是跳,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似的。

你有关于吃的趣事吗?

(烤山芋、做饭……

在玩方面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呢?

(打雪仗、打水战、枪战……

事件三:

有个小孩因为妈妈管他,他就玩离家出走的游戏,谁知刚到楼下就后悔了,因为外面很黑,冷风呼呼地吹,还有一条野狗朝他吼,这个时候他想了很多很多……最后他又自己跑回家主动做作业去了。

板书:

烤山芋

小鸡情缘

吃辣椒

再不离家出走了

……

三、如何写具体(10分钟)

1、出示范文:

《童年是一部电影》(这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班级情况,也可以放在修改作文环节,用学生当场写出的例文,那样有利于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不受例文的限制。

童年是一场电影

江苏省镇江市丁卯小学四(3)212009吴宸俣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也有人说,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无限的遐想。

我觉得,童年是一场电影,里面记录着我们的天真和活泼,还有我们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可是小霸王,我的名字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

如果有人和我打架可是飞蛾扑火,不自量力呀!

那时候我长得胖,可以说长得比猪还要胖呢?

有一天,春光明媚,我在家里太闷了,就到邻居爷爷家去玩。

那时候邻居爷爷正在吃早饭,我看到爷爷在吃一种红红的酱。

他把筷子伸到一个瓶子里沾一下,再放到嘴里一嗍,那滋味美得赛过神仙。

当时我不知道那是辣椒酱,我以为什么好吃的呢?

便对爷爷说:

“我要吃那个东西。

”爷爷说:

“这是辣椒你不能吃。

”我心想:

“爷爷肯定是怕我把他的好东西吃完,他没得吃了,原来大人也这么小气啊。

我便爬上了椅子,趁爷爷不注意,用手沾了一点辣椒酱放在嘴里。

啊,不得了了,辣得我从椅子上一下子跳了下来,又哭又跳,同时也把辣椒罐打倒了。

我从镜子里看到我的脸辣得通红像猴屁股似的,我嘴里边哭边叫:

“辣死我了,辣死我了……”哭声招来了爸爸、妈妈还有邻居,大家又是哄我,又是叫我喝冷水,还有让我吃糖果……爷爷哭笑不得,我想爷爷肯定可惜他那一罐辣椒的。

啊,童年,你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蕴藏着我们的幼稚和纯洁,里面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每当回忆童年就像在心头上播放了一场电影,那是多么美妙的啊!

(1)讨论文章的结构:

开头----概述小时候的我-----看吃辣椒(抓住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偷吃辣椒(抓住动作)-------辣得了不得(抓动作,抓神情,抓侧面描写)------结尾

(2)讨论例文的题目

2、学生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然后简单列一个提纲

3、交流作文题目、作文提纲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30分钟)

五、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交流,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作文。

(20分钟)

 

习作二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教材解读】根据教参的要求,这要写成一篇记叙文,要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尤其是事情的发展过程要一步一步地写清楚,让事情的每一个发展层次清楚地展现于读者的眼前。

下面的插图展现的是老师不在的一个场景,因此这篇作文必须要把握住一下几个要点:

1、交代时间,展现事情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

2、注意场面描写,做到点面结合。

3、注意细节描写。

4、好学生注意写出文采。

【重点】写出事情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做到点面结合。

【难点】写出场景中的“面”

【教学过程】

1、阅读习作要求,看插图,教师“颁布”“特赦令”。

(5分钟)

2、说说你记忆中一次老师不在,你们的表现。

(10分钟)

1、强调说出时间,什么课,哪个老师?

2、教师引导学生说最突出的学生的表现,注意引导学生说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大家的反映。

当学生说到细微的表现的时候,教师及时点明这就是细节描写,只有仔细观察的人才能讲它捕捉住,因为它就是人物细微的表现,通常容易被人忽视,抓住细节,人物就“活”起来了。

3、说到整个教室情况的,教师强调一下这是说得整个“面”的情况。

三、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把整个过程分成几个时间段。

老师即将离开(上课铃刚响)-----开始骚动-----沸腾----意外------又上演好戏------结果

四、引导学生写好“面”(20分钟)

1、概括写“点”的要点:

动作、神情、语言、细节、观众

2、引导写好“面”

(1)出示片段:

◆静态的场景:

偌大的操场被分成四块,每列都有十几个直径两米的圆圈,在我看来,好像是无数条大鱼整齐地吐出圆泡泡。

《跳绳比赛》

◆动态的场景(因为用了比喻所以表现力特别强)

铃声响起,一年级同学们进入场地,“吱——”,比赛哨声吹响,空旷许久还参杂着施工噪音的操场,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杂音都被跳绳落地的“啪啪”声以及同学们的加油声所取代。

正在比赛的同学们彷佛一只只色彩斑斓的忽飞忽落的鸟儿一起玩耍着,他们在属于他们的圆形小领地里,挥洒着兴奋的汗水,展示出发自肺腑的运动的快乐。

用一句话来讲,“同学们跳的不是绳子,跳的是快乐,是班集体的荣誉。

◆抓住场景的变化

五年级的同学逐渐散去,操场又静了下来。

当六年级同学昂首挺胸地来到操场时,操场又活跃了起来。

他们有的跳几下,寻找比赛的感觉;有的跟旁边的同学说笑几句,仿佛在互相鼓励。

高个子体育老师一声“预备——”同学们都站成一棵棵小松树,屏住呼吸等待着。

哨声响起来了,绳子飞起来了,“啪啪”声欢呼起来了。

3、学生结合本次习作练习“面”的描写

部分学生写安静时候的场面

部分学生写喧闹的场景

交流场景描写,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弄明白“面”的描写就是抓住整体进行描写,鼓励用比喻。

5、给作文拟一个靓丽的题目(5分钟)

预设:

欢乐时刻“山中无老虎”短暂的5分钟

自由时光

6、学生作文(30分钟)

7、交流、修改(10分钟)

 

习作3写读后感

【教材解读】本次习作有这样基层意思:

1、从例文中感悟读后感的写法;2、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3、自拟作文题。

那么例文中到底藏着读后感写作的那些秘密呢?

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交给学生读后感的一种写法就是:

先概括原文主要内容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件相关的事情,这种写法事情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因此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因为它基本还属于写实文章的范畴。

这次例文的读后感形式是以议论为主,基本看不到叙事的影子,这样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中下等学生。

教参上说例文开头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开了的一句话做结。

这个提法我认为与原文并不太吻合,开头并不能算原文的主要内容,可能说成部分内容比较好,因为它只概括了原文的部分内容,但是这个部分内容与下面的感想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个部分对原文的概括是有选择的概括。

第二段写了作者的想法,及海伦·凯乐的一生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感想点,写读后感一定要有感想点,由此感想点再生发出议论来,就能突出重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了。

接着作者又围绕这个感想点具体谈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议论”第三小节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一个问句明明白白地写出感想点,再以海伦·凯乐的话具体谈。

整篇例文不足400字,这跟我们实际的要求有出入。

在例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一段中,如果在问句后面从反面来论文我们浪费时间的表现,再结合原文中的事例谈,我们常人不是智力比不上海伦·凯乐,更重要的可能是勤奋不如她、刻苦不如她、珍惜时间不如她。

再用海伦·凯乐的话做结,文章应该有450字左右了。

另外在第二小节里“她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自己的勤奋、刻苦和她的老师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这句话后面可以用排比句概括地写一写她如何刻苦、勤奋的事例。

这样的话文章的内容就显得丰富多了,字数也能达到450-500字了。

【重点】通过阅读例文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难点】用以议论为主的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本书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阅读例文,感悟读后感的写法(10分钟)

1、阅读例文认真思考每一小节的内容,并连起来想想全文几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2、讨论每段的意思以及内在的联系,总结读后感的写法。

有针对性地概述原文的意思(注意篇幅要短,一般在100字以内,例文中简单概述了海伦·凯勒的不幸。

为什么选择这一点来叙述呢?

因为它与下文的感想点——了不起有密切联系。

抓住某一感点具体发表看法(例文的的第二小节是围绕“那些奖项、作品里蕴含着她们师生二人多少心血与汗水呀!

”这个感想点来写的,感想点放在段落的最后揭示,也可以放在段落的开始揭示。

联系实际抓住感点发表看法(例文中的第三小节联系实际的感想点还可以再具体一点,例文的篇幅不到400字,我们要求学生写到450以上。

结尾(一般采用总写的方法)

2、讨论:

你读过的书中那些印象特别深刻(8分钟)

学生思考:

《书名》、有选择地概述内容、用一句话明确说出感点

并用笔写下感点。

三、提供另一篇范文。

(8分钟)

可怜可恨的茶花女

——读《茶花女》有感

《茶花女》是一本名著书,里面讲述了一位妓女,她喜欢茶花,所以书名叫《茶花女》。

她的美丽让我赞叹,她的行为让我气愤,她的可怜让我怜悯。

当我第一次看到茶花女的图片时,就喜欢上她那头金色的卷发,大大的蓝色眼睛,翘翘的鼻子,可以当滑滑梯了。

嘴角微微翘起,在对别人微笑着。

她身着一件蓝色的连衣裙,在微风中,裙子微微扬起。

一旁的人都望着她,我看着图上的她,恍如身临其境。

当我看到文章一半时,我气愤的跳了起来。

原来茶花女当一个妓女是因为想要钱,便打扮的漂漂亮亮,让男士喜欢他,然后得到了钱,便不再谈恋爱了。

——我痛恨这些妓女,不劳动,而得到别人的钱。

我还气愤茶花女的是,别人给她幸福的生活,她却对别人不理不睬,还骂几句叫人心痛的话。

后来,我才谅解她,是因为她是一位农村妇女,为了生活,没有办法彩这样的。

茶花女的结局,让我很是可怜她的悲惨遭遇。

那天的茶花女因为弹钢琴,音总是不准,就很气愤。

回到卧室,她非常的恼火。

这时她吐了一口痰在桶里,可痰却是红色的,接着又吐了一口血。

这让我非常担心茶花女每次都这样,会把血吐光。

后来茶花女病倒在家,过了几天,她走了,去了遥远的天国。

茶花女走后,她的财产一半给了家人,另一半东西卖掉钱交给国家。

茶花女欠了很多钱,因为她不在了所以只能卖掉东西。

但她的痛苦,没人能懂。

《茶花女》是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它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

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一直深深感动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和观众,据说这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看完我的读后感,你应该知道茶花女的美丽、可恨和悲惨遭遇了吧!

五(3)孙碧琳

找出例文中对原文的有目的概述(更加简洁,分散在开头和结尾)、感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学生再次思考:

读过的书中那些印象特别深刻,并模仿上文列感想点(4分钟)

4、给自己的作文列提纲,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分钟)

5、学生作文,教师相机指导。

(25分钟)

6、交流、修改作文。

(20分钟)

 

习作4写好实验

【教材解读】本次习作是一次实验记录,它与我们平时的写人记事文章有明显的区别,教参上说一定要写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我觉得还要写清实验的器材。

这样的作文难在学生心里没有“实验”,实验的过程观察不够清楚,或者对实验的过程还没能完全明白。

有的老师在作文课堂上边做实验边讲解,然后学生写作文,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方法,一是因为这样写出来雷同的作文很多;二是作文不仅仅是写出来的文章,从创作的角度看它包括素材的积累、题材的提炼、构思、写作、修改等一系列的环节。

从观察实验就是素材积累的一个过程,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实验过程中有多少东西入了他的眼入了他的心,这将是他作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最好能拥有自己的实验,那样会因为实验的独特性而胜人一筹。

【重点】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实验,自己做的实验或者是观察很清楚的实验。

说清楚实验每个步骤出现的现象。

【难点】每个学生头脑里有一个清楚明白的实验。

【教学过程】建议两课时分开上,中间最好隔一个休息日

第一课时

一、通过回忆等方法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实验

1、谈谈大家在科学课上做的实验,说说实验过程,实验目的。

2、说说自己亲自做过的实验,说清楚实验的过程和目的。

(如果没有说清楚教师通过追问达到目的)

3、请同学们看习作4上介绍的实验,用1、2、3……在文章标出实验的步骤。

4、讨论实验步骤,猜猜每个步骤后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最后总结,到底是什么样子,请你们自己回家去实验一下,我们下次作文课讨论。

5、再提供一些小实验。

摩擦起电实验

热水冷水看谁冻得快

盐饱和实验

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1)用1、2、3……标出作文步骤;

(2)给作文加一个题目;(3)好好体会每步实验过程,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周末,我看了一本书,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将一个杯子里盛满水,用纸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

我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薄薄的一张纸怎么可能托住一杯沉重的水呢?

  我将信将疑地开始做起来。

首先,我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和一张长方形的白色纸,来到厨房,在杯子里注满自来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纸盖了上去,然后,用手轻轻地盖住杯口一会儿,把杯子倒了过来,倒数一、二、三、四、五,把手放开,嗨!

神了,纸头真的把水托住了,这怎么可能?

小小的一张纸怎么可能托住一杯水呢?

我又试了几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真理。

  为了炫耀我的实验的成功,也为了我的实验成功的把握率高一点,我决定用半杯水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一下我的魔术。

  为了把气氛搞得富有神秘感,我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放了音乐,还拿了根筷子作为魔术棒,把杯子倒过来让他们看清楚,把白纸放到他们眼前让他们看清楚,然后倒入半杯水,把纸盖上去,按刚才的顺序用手轻轻按压,倒过来,为了提高魔术的惊险性,我把杯子放在头顶上,数一二三,放手!

顿时,我傻眼了,我成了一只落汤鸡,我呆住了。

爸爸,妈妈捧着肚子笑得喘不过气来。

  妈妈说:

快快换衣服。

爸爸说:

快快上网查一查。

  原来:

一张纸是顶不住一杯水的,而真正起到神奇力量的是大气压,当水杯灌满水盖上纸后,杯中的大气压就低于杯外的大气压,杯外的大气压就压住了纸,水就流不出来了。

半杯水比一杯水轻,但是,半杯水,还有半杯是空气,大气压就帮不上忙了,于是,水就流出来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两个道理:

  一是,有关大气压的问题,大气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人类创造着魔力,比如:

用吸管喝饮料,中医火罐疗法,输液等等。

  二是:

更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要有根据,要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研究,从而发现问题。

 

第二课时

1、交流学生的实验(8分钟)

1、先简单说说自己做的实验,七嘴八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要求大家写下实验的步骤,以及每个实验步骤的主要现象。

二、交流大家的实验步骤,肯定好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确定其中重点写的一个步骤,考虑自己将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个步骤。

比如:

动作心理活动比喻联想等

四、学生作文(20分钟)

五、交流修改作文(12分钟)

主要看步骤清楚与否,每个过程具体与否。

对于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再针对它的实验具体辅导。

一般有困难的学生问题可能出在篇幅很短,一种是实验步骤基本具备,但是过程不具体;二是实验步骤本身很简单,可以采取上面《神奇的大气压》一文的方法,“造”一个步骤出来——用半杯水实验,从反面衬托实验说明的问题。

总之,这次作文,首先要选取一个有价值的实验,其次要写清楚实验步骤,三要把每个步骤做法与现象写具体

注意:

不要写成以实验为主要事件的写人记事文章,实验的过程是线索,每个步骤的现象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