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677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当我们长跑时,呼吸活动会变得()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

2.胆囊切除手术后应该少吃()

A.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富含脂肪食物

C.富含糖类的食物

D.富含微生物的食物

3.人体哪项代谢的终产物不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和尿酸

4.各种保鲜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A.杀死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B.抑制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D.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 

B. 

C. 

D. 

7.下面是某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主要物质含量(克∕100毫升)的比较表,其中表示葡萄糖含量的一组是()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8.贫血病人应多吃含什么丰富的食物?

()

A.碘和淀粉

B.铁和蛋白质

C.钙和脂肪

D.磷和蛋白质

9.血友病人出现很小伤口时,也会血流不止,这是由于血液中哪种成分的数量过少?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10.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不包括()

A.清洁空气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增加氧气

11.下列关于人体手臂上的“青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筋”里流的是静脉血

B.“青筋”里的血流速度最快

C.触摸“青筋”能感受到跳动

D.“青筋”的管壁较薄,管腔小

12.甲、乙、丙、丁等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发现丙、丁的血液有凝集反应,而且经检验,丙只能接受乙的血液.那么,推测这四人的血型的依次是()

A.O,A.B. AB型                                     B.A,O,B.AB型

A.O,A.AB.B型

B.A.O,AB.B型

13.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A.消化腺和消化酶

B.消化腺和消化液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消化道和消化酶

1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原因是

A.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

B.管壁薄,血流速度最快

C.管壁厚,管腔小

D.管壁厚,管腔大

1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面关于皮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由角质层和生发层构成

B.皮肤能调节体温

C.皮肤能阻挡病菌的侵入

D.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1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能使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C.将一棵树的主树千下端树皮环剥后,根可得到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D.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

17.下列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白细胞和红细胞

B.成熟红细胞和血小板

C.白细胞和血小板

D.神经细胞和血小板

18.下列无机盐中,摄入不足会导致贫血的是()。

A.钙

B.铁

C.锌

D.碘

19.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提取到了血迹(残留的血液),可用于鉴定的DNA最可能源于血液成分中的()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0.下面四图分别表示有关结构的变化,下列描述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图1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图2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图3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4血管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2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如图是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每天吸烟量越大,肺癌发病率越高

B.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

C.每天吸烟量与肺癌发病率并无明显关系

D.吸烟是引起肺癌的唯一因素

22.人体在吸气过程中,肋骨、胸廓和膈的变化情况是

A.肋骨上升、胸廓变小、膈上升

B.肋骨上升、胸廓变大、膈下降

C.肋骨下降、胸廓变小、膈上升

D.肋骨下降、胸廓变大、膈下降

23.近年来多地PM2.5指数较高,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2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辨别毛细血管的方法是()

A.管腔较细

B.管腔较粗

C.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D.血液流向心脏

25.选取甲、乙、丙、丁4种果蔬研磨成汁后,分别用同一规格的滴管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数如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

果蔬

滴数

12

5

8

17

A.甲

B.乙

C.丙

D.丁

26.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都具有消化功能

B.糖类都可以直接被吸收

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

D.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27.胆汁的分泌和储存的器官分别是()

A.胆囊   胃

B.胆囊   肝脏

C.胃   胆囊

D.肝脏   胆囊

28.房室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回

A.心房

B.心室

C.动脉

D.静脉

29.下列关于人体的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的

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人体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碳含量高,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

30.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二、综合题

31.人体是各器官、系统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

甲图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的曲线,丙图表示人体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____(填ab或bc)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状态。

(2)丙图中[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实现的,过程[2]和[3]是通过____作用实现的。

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用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

(3)丙图中经过[3],氧与血红蛋白____(填结合或分离),不断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由血液中由____运送,最后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三、资料分析题

3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人的血液进行传播。

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_____传染病。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______。

                    

(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_____症状。

(3)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不能产生_____,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

(4)除接种疫苗外,请写出一条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

_____。

33.饮食误区

①烧好的菜不马上吃:

有人为节省时间,喜欢提前把菜烧好,然后在锅里温着等人来齐再吃或下顿热着吃.其实蔬菜中的维生素B1,在烧好后温热的过程中,可损失25%.烧好的白菜若温热15分钟可损失维生素C20%,保温30分钟会再损失10%,若长到1小时,就会再损失20%,假若青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损失20%,溶解在菜汤中损失25%,如果再在火上温热15分钟会再损失20%,共计65%.那么我们从青菜中得到的维生素C就所剩不多了.

②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食品都是高级营养品:

氨基酸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它只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也自然含有氨基酸.廉价的玉米和土豆中照样含有多种氨基酸.健康人既然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就完全可以从普通食物中获得氨基酸,也就没有必要喝什么昂贵的氨基酸营养液.

③吃素更有利于健康:

时下素食的人越来越多,这对防止动脉硬化无疑是有益的.但是不注意搭配、一味吃素也并非是福.现代科学发现吃素至少有四大害处:

一是缺少必要的胆固醇,而适量的胆固醇具有抗癌作用;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这是引起消化道肿瘤的危险因素;三是核黄素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四是严重缺锌,而锌是保证机体免疫功能健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一般蔬菜中都缺乏锌.

④不是米越白质量越高:

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米越白,营养损失也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许多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米不是越白越好.

⑤鸡蛋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有人认为红壳蛋壳比白蛋壳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蛋壳的颜色因产蛋鸡的品种而异.科学家的实验证明,把产红壳蛋和产白壳蛋的两种鸡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产下的鸡蛋营养成分是一致的.评价蛋白的品质,主要是蛋白(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⑥喝汤不吃“渣:

有人做过实验,用鱼、鸡、牛肉等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食品原料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质的汤以外,还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⑦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胆固醇”这个标记只不过是一个广告用语而已.在植物油里原则上是不可能没有胆固醇的!

在精炼植物油的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掉.但是,在植物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其数值还是很低的.要知道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

请你先阅读材料,然后帮父母提供几条科学合理的膳食良策.

四、实验探究题

3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方法步骤如下:

(1)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B块分别用手细细弄碎;C块不动。

(2)取唾液。

(3)取3支洁净试管分别编上①、②、③号(做如下处理):

将A馒头屑放入试管①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将B馒头屑放人试管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试管③中,并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4)将三支试管放入37℃水中,5-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入2滴碘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5)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管号

颜 色 变 化

试管①

 

试管②

 

试管③

 

(6)分析结果,试管①:

____,所以遇碘不变蓝;试管②是试管①的____;试管③:

因为没有模拟____,所以只有部分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得出结论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

三、资料分析题

1、

2、

四、实验探究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