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972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docx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

化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教育强市的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教育公平,率先在全市实现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规范化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为化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使我市教育地位、教育投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管理、教育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均达到省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标准,力争2015年年底将我市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

(二)主要任务

1、新建扩建一批学校。

投资8000万元搬迁化州市第一小学,计划在2013年完成;投入6000万元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消除我市农村学校危房,同时撤并一批“麻雀”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全市农村教育发展;投入5000万元完善化二中、化三中、化四中、化六中、化九中、实验中学等城区中学办学条件;投入8000万元推进市职业技术学校第二期工程建设;规划筹建两所城区小学。

2、加快教育强镇建设。

2012年将那务镇、南盛街道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3年把宝圩、江湖、丽岗、石湾、笪桥、同庆、下郭7个镇建设为教育强镇。

2014年把长岐、良光、播扬、林尘、新安、官桥、文楼、开发区8个镇建设为教育强镇;2015年,将平定、杨梅、合江3个镇建设为教育强镇,使我市85%的镇成为教育强镇。

再集中力量开展河西、东山、中垌创强工作,力争2016年年底我市教育强镇达到100%,实现“镇镇皆强镇”的目标。

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按国家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着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实施新一轮名优人才工程,开展“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等类型的“教育拔尖人才”评选活动,选拔、培养一批骨干校长、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多层次教育人才梯队。

4、全力创建规范化、示范性学校。

按照茂名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确保全市100%以上的学校创建成为规范化学校;按照国家、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加快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年底前将4所高中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同时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努力提升市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档次,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创建成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5、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

全市学校完成“校校通”工程,并联接市教育信息资源网;完小以上学校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并达到“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的指标。

6、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市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新课程实验,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加大课题研究专项经费投入,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市各级教科研项目,并做好科研课题的管理和开发,努力创造和推广应用教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7、实施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工程。

市政府成立社市教育领导小组,各镇(街道)要相应成立社市教育中心或社市教育站,制定社市教育和家庭教育规划,构建市、镇、家三级教育网络,开展评估、评选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

各家长学校要建立起家长档案,跟踪研究家庭教育成功事例,探索家庭教育规律,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的领导,成立化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长担任,成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协调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的创建工作。

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街道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担任。

(二)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根据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创强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见附表)。

市镇两级党政部门是“创强”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各部门、各单位要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扎扎实实推进创强工作。

(三)多方筹资,确保投入。

创建教育强市,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市财政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投入的政策和规定,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同时,市政府对创建教育强镇成功的镇,除省和茂名市奖励的足额拨付,我市还给予100万元奖励。

各镇在创建教育强镇、各村(居)委会在创建规范化学校过程中也要加大投入,落实创建经费,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四)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机制。

将创强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对不作为或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影响全市创建工作进程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启动、创建阶段(2012年3月-2015年6月)

1、成立“化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0位业务精干人员组成“创强”办公室。

2、做好创建教育强市的有关调研工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逐条分析我市教育基本现状,确立创强工作重点和难点,制定《茂名市化州市创建教育强市实施方案》。

3、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积极行动,参与创建教育强市工作。

各镇(街道)也根据实际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教育强市的意义。

4、落实《茂名市化州市创建教育强市实施方案》。

各职能部门按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逐项落实各项工作。

5、抓好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将85%的镇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

完成化三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同时,全市新创2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6、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熟悉工作方法,做好各种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二)整改提高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1、对照《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全面整改提高。

2、召开创强工作阶段性总结会议,汇报前期工作,落实整改措施。

3、加强宣传报道工作。

在化州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化州》等主要媒体组织一系列的连续专题报道,全面展示我市创强工作进程与成果。

(三)申报评估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主体材料送市委、市政府审查,完成各项配套材料。

2、市政府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递交教育强市申报书。

3、市政府接受市教育局、省教育厅的创强资格审查。

4、市委办、市府办和市教育局筹备验收的接待工作。

5、邀请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考察指导。

6、迎接省评估组对我市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的正式评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功在当代、利泽后世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站在化州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教育强市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对照创建任务和标准,严格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加强协作,提高效率,确保按时完成创建各项工作任务。

(二)广泛宣传,共同参与。

各级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要积极支持创强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我市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化州教育,让社会各阶层认识创建教育强市是千家万户的利益所在,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创强工作。

(三)上下联动,全面推进。

市创强办要全面掌握我市基础教育的基本状况,对照评估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分解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

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要在市创强办的统筹下,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效率完成任务。

已被评为教育强镇(街道)的,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努力使强镇更强,特色更鲜明;正在创建教育强镇的,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全力冲刺,确保实现创强目标。

(四)强化督导,确保效果。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切实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建立工作协调、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对创强工作实行全程监控;要充分运用督导检查考评机制,确保创强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O一二年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