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977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一、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难点】1.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五、【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

分组实验:

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

六、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演示实验:

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

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

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师: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

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

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

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

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

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

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

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

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

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

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

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

如图5.3一l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

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

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

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9)。

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

到原来的位置。

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b)。

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

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

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

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

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师:

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

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生: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

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

  师:

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

刻度盘、弹簧、指针。

  板书:

2.弹簧测力计

  构造:

刻度盘、弹簧、指针

  师: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生: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师:

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

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

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

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

  师:

对。

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

  板书:

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师:

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

  生甲:

握力计。

  生乙:

拉力计。

  师: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4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2)明确分度值: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

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师:

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

 生:

①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不要测量超过5N重的物体。

②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N,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

③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

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师:

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①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指针如何校零?

  生甲:

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

  师:

正确。

  生乙:

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

  师:

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

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

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甲:

交流后得出:

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

  师:

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

  生乙:

交流后得出:

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

  师:

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乙: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

  师:

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按照课本P84图5—17,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生:

老师,手边没有1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

  师:

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1N、2N:

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

  生:

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师:

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

  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上台评比。

  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教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

【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

  师:

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

  师:

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构造

2、使用方法

九【布置作业】

l、课本P87,作业1、2、3。

2、同步学习与探究本节的开放性作业部分。

十、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

一、课题第一节重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四、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五、教具准备

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粗细均匀的木棒、方形薄板、木球、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

(1)将一只木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

(2)把一只木球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运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观察其运动路线.

[师]在演示的几种情况中,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不论小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回了地面.

[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球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重力

[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作图12.1-1所示的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生]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

[师]无云的夜晚我们总能看到月亮,我们知道那是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是不是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呢?

[投影]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

[师]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univcrsalgraviton).地面附近的物体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gravity).通常还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生]木球无论怎样运动都最终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想想做做]

[师]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你知道重力能为我们做什么吗?

[生]盖大楼打地基时,就是把夯举高释放,夯由于受到重力而向下运动就能将地基夯实.

[生]跳水运动员走到高高的跳台上向下跳时也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才能在完成各种动作后入水.

[生]人和各种动物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才能安然地在地球上生存,如果没有重力,可能就只能像在飞船中的宇航员一样到处漂了.……

2.重力的大小

[师]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力的三要素,还记得吗?

[生]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重力的大小怎样确定,它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先大胆猜想.

[生]一般看上去越大的物体越重,所以我认为重力和体积有关.

[生]我认为是和密度有关,一小块铁比一大团棉花要重很多,密度大的重力大.

[生]密度相同的物质,体积大时质量就大,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大时,它的质量就大.所以我认为是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大.

[师]谁知道重力用什么测量?

怎样测量?

[生]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

[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如果指针没有指零还要先进行调零,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指示的值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师]同学们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实验的情况.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生]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9.8.

[生]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师]我们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同学们实验的结论就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请大家自己表示出来,(一名同学板演)并说明单位是什么.

[师]向学生说明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

g=9.8N/kg.在使用公式G=mg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N/kg.

[投影]

练习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练习2.质量是50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N/kg)?

练习3.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最后教师讲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质量称为重量.同学们应注意区别.

3.重力的方向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都要落到地面,

[演示]

(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

[师]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演示]

(1)两条重垂线的方向.它们方向是否相同?

(2)重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3)重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平行,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

[生]如果重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重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

[生]建筑工人之所以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就是因为重垂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生]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

[想想议议]

[师]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圆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生]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正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重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地球表面.

4.重心

[师](出示一根粉笔)问:

这根粉笔受不受重力的作用?

[生]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粉笔也受重力.

[师]将一根粉笔分成几段后.各段粉笔受不受重力?

[生]将粉笔分成几段后,每一小段粉笔仍然受重力作用,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师]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centergravity).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生]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集中在重心,所以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生]重力的作用线一定通过重心,所以可以用类似重垂线的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师]请同学们确定一块方形薄板的重心,并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操作,然后交流)

[生]先用细绳系住木板的一点悬挂起来,沿着细绳的方向在木板上画出一条线;再用细绳系住木板的另一个点悬挂起来.按刚才的方法在木板上画出另一条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这个木板的重心.

[师]物体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用悬挂法可以确定各种物体的重

心.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出示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和木球)如这两种物体的重心在哪儿?

[生]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

[师]如将一粗细均匀的长棒从中间弯折成90°角,重心还在棒的中点吗?

重心在哪儿?

[生]弯折后重心不在棒上,重心的位置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双脚分开站好,大家一定能很稳地站在地面上,如果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不动,只让你抬起一只脚,还能站稳吗?

试一试,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走钢丝的演员为什么要握一根长杆?

(同学们试验、讨论,然后交流)

[生]如果身体不动,抬起一只脚后就站不住,要想一只脚稳,身体就必须倾斜,身体倾斜时,人体的重心位置也会跟着移动.

[生]走钢丝的演员的重心位置必须落在钢丝上时才不会倾倒.

[生]人走路,脚下不稳时会自然地伸开双臂保持平衡,因此我觉得走钢丝的演员手握一根长杆是为了借助加长了的手臂调整重心,保持平衡.

[生]不倒翁身体的下部有一个很重的物体,上部几乎是空的,因此它的重心很低.将不倒翁扳倒后,重力的作用就会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扳不倒.

[师]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继续展开讨论.

[师]随着我们国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胜利发射与回收,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上天揽月.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有关航天的知识,阅读书后的“科学世界”“万有引力与航天”.

(三)、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略

2.略

3.解一:

利用直角三角尺和重垂线.

将直角三角尺的一直角边平放在地面上,看重垂线和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是否平行若平行,则地面水平;若不平行,则不水平.(图一)

解二:

用图二所示自制水平器,A是刨得很光滑的平板,B是垂直固定在A上的木棒,上面刻着与木板A垂直的直线.

检查时将水平器A放在桌面上,在刻线的上端挂一根重垂线,若重垂线与刻线重合,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

八、板书设计

定义: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力叫重力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9.8N/kg

三要素:

方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

物体的重点

九、作业:

p541、3、4.

十、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

一、课题第三节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五、教具准备

下部间隔镂空的厚海绵、木板、投影仪、毛巾、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生将要和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锈钢棒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请二位运动员上场.

比赛结果:

女生获胜.

[师]知道男同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请大力士自己说说.

[生]钢棒这端特别滑,握也握不住.

[师]表面上是老师帮助了女同学,在男同学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润滑油.实际上是谁帮助了女同学呢?

是摩擦力!

可见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师]请同学们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动,体验手掌的感觉.

[生]手掌与桌面间产生了摩擦.

[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讨论某一个力的时候,一般讨论力的什么内容呢?

[生]讨论一个力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了解力的三要素.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演示]

一长方体海绵,下端间隔镂空,在桌面上推,(分别演示向左推和向右推)底边显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倾斜.

[师]请同学们说说从演示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摩擦力阻碍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与海绵相对于桌面的运动方向相反.

[生]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海绵和桌面接触的接触面上.

[师]大家都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结论吗?

[生]同意.

[师]我们把两位同学所讲的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定义.

[板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frictionforce)

[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

[生]人走路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自行车或汽车在刹车的时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扫地、擦黑板的时候都要用到摩擦力.

[生]滑雪的时候有摩擦力.

[生]用手抓起东西的时候也有摩擦力.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太棒了!

现在老师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请同学们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

[投影]

问题1:

小明让妈妈他买了一瓶水果罐头,可小明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能帮助他吗?

问题2:

小华星期天要去参加学校的攀岩比赛,你认为小华怎样做才不易滑下来而尽快到

达终点?

问题3:

小红的妈妈去市场买回了几条泥鳅,可小红怎么也抓不住,怎么办呢?

(同学们讨论后交流)

问题1:

[生]拧盖子时垫上一块毛巾或棉布.

[生]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

[生]用螺丝刀撬一下盖子再拧.

[生]用一个工具夹住盖子使劲拧.

问题2:

[生]让小华穿上一双有花纹的鞋.

[生]向上攀的时候用力抓紧绳子.

[生]戴上有花纹的粗布手套或在手上抹上防滑粉。

[生]在绳子上打上一个一个的结.

问题3:

[生]抓泥鳅时戴上防滑手套.

[生]抓以前在手上沾上沙子,然后用力抓.

[生]把泥鳅打死后再抓.

[生]给泥鳅前裹上一层布,再用力抓.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主意,大致归纳一下,比如垫毛巾和戴防滑手套基本上是一类,可以归纳成几类呢?

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认为垫上毛巾、棉布或在手上沾沙子、抹防滑粉等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力气大的人或用力抓等是增大了力的作用.

[师]这种力是我们以前了解的哪一种力?

增大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目的是什么?

[生]这种力是压力.增大压力和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师]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要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