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979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docx

新手从事环评一个月环评笔记

1、居民每人每日消耗动植物油0.1kg/d一餐按30g/d

2、油烟产生量=耗油量×2.85%

3、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155L

4、工艺废气成分含量按0.01%-0.02%/吨产品计

5、塑料加工废气:

苯系物、非甲烷总烃,可以非甲烷总烃计

6、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85%-95%,一般按90%计

7、非甲烷总烃美国环保局推荐数据,0.35千克/吨原料。

8、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的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

  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

三级处理是经二级处理后,为了从废水中去除某种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补充增加的一项或几项处理单元;高级处理则往往是以废水回收、复用为目的,在二级处理后所增设的处理单元或系统。

三级处理耗资较大,管理也较复杂,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有少数国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级处理厂。

处理方法①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

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②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

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

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

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

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③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

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

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生物流化床等。

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

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分级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一般可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的任务是从废水中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

为此,多采用物理处理法。

一般经过一级处理后,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为70%~80%,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

9、SBR、接触氧化法,还要注意是否要脱氮除磷SBR:

集水井-格栅-初沉池-SBR反应池-清水池

9、根据美国《能源》(1998年)中有关计算参数,燃烧100万m3液化气,排放的CO为6.3kg,SO2为630kg,NOx1843.24kg,烟尘302.0kg。

烟尘:

1.4Kg/万m3,SO2:

1.8Kg/万m3,NO2:

17.6Kg/万m3

如果是液化石油气,社会区域类登记培训教材中p123中表4-12的数据,烟尘:

2.2Kg/万m3,SO2:

1.8Kg/万m3,NO2:

21.0Kg/万m3。

旅客生活用水:

本项目设标间500个,约1000床位,按照五星级1.9m3/床·日,则用水量约1900m3/d。

——员工生活用水:

有员工700人,用水量按0.21m3/人.d计,总生活用水量为147m3/d。

——餐厅用水:

本项目餐饮楼设中西餐厅,其中中餐厅有餐位800个,按0.25m3/餐位·d计算,西餐厅有餐位320个,按0.16m3/餐位·d计算,则餐饮业用水量为251.2m3/d。

——会议中心用水:

其建筑面积为6040m2,用水量按0.025m3/(m2·d)计,则用水量为151m3/d。

——KTV用水:

本项目KTV位于旅业楼A的2-3层,建筑面积为7800m2按照0.05m3/m2·日计算,用水量为390m3/d;

——桑拿用水:

项目桑拿房共100间位于旅业楼A4-5层,按照0.25m3/床位·日计算,则用水量为50m3/d;

——绿化用水:

本项目绿化覆盖率78%,绿地面积为146735.16m2,按0.2(万m3/(km2·d)计算,绿化用水量约293.4m3/d。

 

环境影响评价中,除进行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法规规定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评价任务是进行科学性评价,即评价建设项目的布局或生产建设行为的环境合理性。

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保护那些对人类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事物(即敏感保护目标),是评价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一般敏感保护目标是根据下述指标判别的:

 

(1)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

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海涂、红树林、珊瑚礁、原始森林、天然林、热带雨林、荒野地等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和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重要保护生物及其生境,包括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一、二级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及其生境;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境;地方特有的和土著的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植物及其生境。

 重要渔场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地及洄游通道等;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种质资源保护地等。

 

(2)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度假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树名木、风景林、风景石等。

 (3)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

如:

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如:

区、冰川、火山和温泉等自然遗迹,贝壳堤等罕见自然事物;具有地理和社会意义的地貌地物,如分水岭、省、市界等地理标志物。

 (4)具有经济价值的保护目标,如:

水资源和水源涵养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产资源、养殖场以及其他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自然资源。

 (5)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

主要有:

重要生态功能区,如江河源头区、洪水蓄泄区,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灾害易发区,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山、峡谷陡坡区等。

 (6)生态脆弱区。

主要包括:

处于剧烈退化中的生态系统,都可能演化为灾害易发区,应作为一类重要的敏感目标对待,如沙尘暴源区、严重和剧烈沙漠化区,强烈和剧烈水土流失区和石漠化地区;处于交界地带的区域,如水陆交界之海岸、河岸、湖岸岸区,处于山地平原交界处之山麓地带等;处于过渡的区域,如农牧交错带、绿洲外围带等。

 生态脆弱区具有容易破坏又不容易恢复的特点,因而应作为环评中的特别关注的保护目标。

 (7)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

如植物园、动物园、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繁殖基地、种子基地、森林公园、城市公园与绿地、生态示范区、天然林保护区等。

 (8)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域、水域。

 (9)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

如学校(关注青少年)、医院(关注体弱有病的脆弱人群)、科研文教区以及集中居民区等。

 

工业用水包括主要生产用水、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三大部分。

  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叫做主要生产用水。

按用途可以分为工艺用水、间接冷却水。

按水的类型分为原水、重复用水、冷却水、除盐水、软化水、蒸汽、废(污)水等。

为主要生产装置服务的辅助生产装置所用的自用水为辅助生产用水,包括机修用水、锅炉水处理站自用水,空压站用水,污水处理场自用水,贮运用水、鼓风机站、氧气站、电修、检验化验等用水。

锅炉和水处理站供给主要生产装置的蒸汽、除盐水、软化水等水的产品不属于辅助生产用水,应属于主要生产用水。

附属生产用水是指在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各种生活用水和杂用水的总称,但基建用水和消防用水不在此列。

绿化用水属于工业用水,工业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应该包括绿化用水,我的觉得。

废水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属于重复用水,算回用,重复用水为循环使用的。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指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量与外补新鲜水量和循环水利用量之和比,以百分比计。

其计算公式为:

  水循环利用率(%)=循环水利用量/补充水量+循环水利用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工业用水总量

问:

化工行业初期雨水COD浓度

请教各位大师们,我想知道化工行业的初期雨水的COD值浓度大概多少?

我手上的项目的生产金属表面处理剂、清洗剂以及环保涂料的。

不知道这个初期雨水的COD怎么估计啊,我们同事说有700,我咋感觉没那么高呢,初期雨水不就是雨水嘛,虽然是化工厂区的,但雨水是冲刷的车间外面,又不是冲刷车间地板。

答:

具体看项目,看初期雨水中COD的来源500-1000很正常的,化工类行业属于一个大的范畴,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产品类别、生产工艺、处理效率而定。

一般罐区和裸露生产装置区存在初期雨水收集的问题。

按照化工厂要求,一般在此类区域设有围堰,完全通过挡板可以控制。

此时需要有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问题。

对于其它的一般进入雨水管网直接排放即可,若可以的话,一般化工企业要求设置缓冲池,都较大,可以先进缓冲池沉淀一下再排放更好。

当然了,初期雨水的估算和设计要要考虑重现期以及分钟数等内容。

环评新手必须懂的3目的+6原则

质量审查与评定,主要有两层含义:

其一,审查文件是否达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3目的);其二,环评文件是否满足环保局评估中心对项目技术评估的要求(6原则)。

3目的:

a、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b、对建设项目环保工程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提供科学依据;c、为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6原则:

a、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b、厂址选择可行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c、本项目污染物均可稳定达标排放;d、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e、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f、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请问锅炉排水量该怎么计算?

eg:

0.5t的燃油锅炉,年工作时间2000小时,这个锅炉排水该怎么算?

你得先明确为热水锅炉还是蒸汽锅炉,一般热水锅炉排污为间断排污,排污量较小,1%~2%之间,蒸汽锅炉既有连续排污也有间断排污,排污量较大,约为2%~5%。

当然,排污量跟原水水质有关系。

锅炉按介质来分可分为:

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按燃料来分为:

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

一般环评中常见的就是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

1-2%或是2-5%是指锅炉实际运行时的供热负荷量,比如上了一台30t/h的热水锅炉,供热负荷实际只用了25t/h,那么排水量就是25t/h的1-2%,即排水量为0.25-0.5t/h之间。

同理如果是蒸汽锅炉,就按2-5%计算,锅炉排水量为0.5-1.25t/h了。

请问环评审批的6+2原则是什么啊?

我认为是需要写清楚下面部分内容:

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国家产业政策、三废排放、环保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公众参与、环境风险,即为6+2。

以新带老

1."以新带老”的原则一般是对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而言,就是以新上项目管理带动原有污染的治理.

2.环保界不提"以新带老排放量"的概念,常提及的是"以新带老削减量",是针对原有排放量而言,指经“以新带老’上处理设施后,污染物减少的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是针对现有污染源,与扩建和改造部分排放量及消减量无关。

CAD文件转化为Word文件更简单的方法

CAD文件转化为Word文件更简单的方法,可以分三步:

1.在ACAD里,菜单—文件(file)—输出(export),选择eps格式,选择设置保存的路径,起个文件名。

2.打开word。

鼠标定好插入点,菜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查找你刚保存的那个eps格式的ACAD图。

3.利用word提供的工具,调整图片大小,和文字的排版位置关系等等。

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通常记为BOD,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氨进一步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

BOD一般指的是第一阶段生化反应的耗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温度、时间有关、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从理论上讲,为了完成有机物的生物氧化需要无限长的时间,但是对于实际应用,可以认为反应可以在20天内完成,称为BOD20,根据实际经验发现,经5天培养后测得的BOD约占总BOD的70~80%,能够代表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

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采用在20℃条件下,培养五天后测定溶解氧消耗量作为标准方法,称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

BOD反映水体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总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数来表示。

BOD小于1mg/L表示水体清洁;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但BOD的测定时间长;对毒性大的废水因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而难以准确测定。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通常记为COD。

在COD测定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水中各种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只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质的需氧量的总和。

当前测定化学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O7法,前者用于测定较清洁的水样,后者用于污染严重的水样和工业废水。

同一水样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在报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结果时要注明测定方法。

COD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

但是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

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

水质相对稳定条件下,COD与BOD之间有一定关系:

一般重铬酸钾法COD>BOD5>高锰酸钾法COD。

问:

对于房地产的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需不需要将cod氨氮列入总量控制

如果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到河里,那么cod和氨氮就是总量控制了,那如果是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呢,是不是在报告中就不需要列总量控制呢,还补充问一个,针对房地产项目生活垃圾列不列入总量控制呢,谢谢。

答:

十一五规划要求,纳入总量控制的水:

COD;大气:

SO2。

如果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不单独计算。

生活垃圾不列入总量控制。

生活污水能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另行申请总量。

废水进入污水厂,不需要单独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应该属于污水处理厂总量;生活垃圾是否要列出来就得看当地是否需要。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记忆口诀

(09版)P253

物理方法:

哥哥成心过滤滤

        哥(格栅)哥(隔离)成(澄清)心(离心)过滤滤(筛滤)

化学方法:

三氧二电终成坟

      三氧(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二电(微电解、电解絮凝)终(中和)成(沉淀)坟(焚烧)

物理化学:

吸吹真(蒸)离婚,精气选粹焚烧膜

        吸(吸附)吹(吹脱)真(蒸发)离(离子交换)婚(混凝),精(结晶)气(气提)选(浮选)萃(萃取)焚烧膜(膜分离)

工业废水怎样分类?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其分类方法如下:

(1)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和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有机废水。

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2)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可分为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冶金废水、炼油废水等。

(3)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

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前两种分类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危害性。

第三种分类法.明确表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性。

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会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应。

因此,通常以废水中含量较多或危害较大的某一种成分或毒物来命名或分类。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1.4  规定:

居住小区绿化绿化浇洒用水定额为1~3L/m2.d,道路浇洒用水定额为2~3L/m2.d。

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地面冲洗用水量0.01t/m2d;生活用水排水80-9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排水量:

3.1.2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

排水水质:

3.4.1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采用:

1生活污水的W.H生化需氧量可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

2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可按每人每天40~65g计算。

3生活污水的总氮量可按每人每天5~11g计算。

4生活污水的总磷量可按每人每天0.7~1.4g计算

敏感目标: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点、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厂取水口等。

锅炉用排水主要包括:

用水:

1、锅炉炉体用水(蒸汽在使用过程中会损失,使用后有些变冷凝液排放了。

这些都要用水补充,补充量要具体看工艺过程及蒸汽冷凝水是否回用而定);

   2、软化水系统用水(锅炉使用的都是软化水,所以锅炉前必然有一个软化水装置,用水多少具体看是采用什么软化装置。

一般如果是离子交换的话,需要离子交换柱的清洗水;如果是膜一类的过滤器的话,需要膜清洗水,具体用水量要视清洗方式,所用的装置及软化水处理量而定。

问过一些采用离子交换的企业,实际操作中没有人统计过真实的用水量。

一般洗3~4次,正冲的,反冲的,这次洗得不是太干净,使用时间短一点,再洗!

因为这部分用水量和全厂用水比太小了,所以没有人注意,也难以计算);

   3、湿法除尘脱硫系统用水及排渣用水(这个谁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排水:

1、锅炉本身的排水包括定排和连排两种:

   连排,顾名思义,就是常开阀门连续排放,主要排放上锅筒(汽包)表面的水,因为这部分水盐分含量很大,对蒸汽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排放量约占蒸发量的1%左右.通常与连排扩容器相连,对它的热量进行回收.

   定排,就是定期排污,主要是排放集箱(联箱)内的铁锈,杂质等,颜色多为红褐色.排放量约为定排的50%左右.与定排扩容器相连,降压降温.

   2、软化水系统排水(上面已经说过,软化水系统需要清洗,故有清洗废水,具体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3、湿法除尘脱硫系统排水(有时候一些湿法系统用水不能连续循环,需要外排一部分废水。

渣中含有一部分水分,随排渣系统带走,排渣用的水也要排走)。

锅炉的用水量就是锅炉的吨位规模,比如10t/a锅炉就是指每小时耗水10t、生产蒸汽10t,如果是间接蒸汽,20~30%的水挥发损失掉了,70-80%的人在循环系统中冷却循环使用。

锅炉排水主要是除盐水,针对循环水系统中的盐类随着循环时间慢慢增加,如果不排最后盐度过高引起管道结垢,所以要从循环水系统中排出一部分。

其主要污染物是盐类,可以直排。

当然如果是直接蒸汽也就是产多少蒸汽最后都到物料中去了,一般就不用考虑除盐水。

笔记②:

总量控制指标

一、大气环境总量控制指标:

SO2、粉尘、烟尘

二、地表水环境总量控制指标:

COD、氨氮、总氰化物、石油类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工程项目性质

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的背景、进度和规模,调查其生产工艺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因素,明确工程及环境影响性质。

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拟建工程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

(2)划分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属性,是环境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

(3)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的问题。

二、划分评价工作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结合建设项目外排水污染源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的特征,对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三、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通过水质与水文调查、现有污染源调查,弄清水环境现状,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并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四、建设项目工程(水污染源)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料消耗及用水量,通过工程分析及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弄清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各类水污染源强(水质与水量指标),分析论证工程设计采用的废(污)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确定不同工况下的外排水污染负荷量(主要是特征污染物的水质与水量指标)。

五、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利用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的有关数据,确定水质参数和计算条件,选择核实的水质模型,建立水质输入相应关系,针对不同工况下的外排污染负荷量,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对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六、提出控制水污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

根据上述的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比较优化建设方案,评定与估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预测受影响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和达标率,为了实现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提出水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常用标准介绍: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一类区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