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028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docx

心理解析庄子哲学

  人活在两个世界里面。

外在是有形可见的,与众人共同组成的世界,内在还有一个自己内心所思、所感的世界。

这两个世界之间常有落差现象。

  我们曾说过,庄子的建议是由「重外轻内」转向「重内轻外」,最高的目标是「有内无外」。

他为此创造许多名词,如「天人」、「神人」、「真人」、「至人?

」等。

换言之,我们「凡人」正是活在外在世界里面,以它做唯一的存在领域,以致得失成败与喜怒哀乐也因而随人俯仰,活得非常辛苦与不值。

  现在,庄子说得更清楚了,叫做「外化而内不化」。

「化」字有何指意?

这种对外及对内的态度真的可以用来处世,并验证庄子的智慧吗?

我们思考此一问题,相信会获得不少启示的。

  1、「外化而内不化」的文本

  ——

  在〈知北游〉中,庄子虚拟一段颜渊与孔子的对话。

其文大意如后:

  颜渊请教孔子说:

「我曾听老师说过:

「『不要送往,不要迎来。

』请问其中的道理。

  孔子说:

「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能随外物变化的人,就是因为内心持守不变。

他能安于变化,也能安于不变化。

要能安然与变化相顺应,就须合乎分寸。

  他接着说:

「圣人与万物相处而不伤害万物,不伤害万物的人,万物也不能伤害他。

正因为无所伤害,才能与人相往来。

山林啊,原野啊,都能使我欣欣然快乐啊!

快乐还未结束,悲哀又接着出现。

悲哀与快乐来临时我不能抗拒,离去时我也不能阻止。

  以上这段数据告诉我们庄子的处世秘诀,就是「外化而内不化」。

所谓「外化」是说随着外物变化;所谓「内不化」是说对于悲哀与快乐「不要送往也不要迎来」,保持寂然不动的超越态度。

  为了说明「外化」,不妨参考儒家的处世哲学。

儒家思想的优点是「真诚」要由真诚产生内在的动力,由此要求自己去行善;与此并行的观念是「善」,其意为:

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以一句话来说,就是「人性向善」。

于是,人生的过程是「择善固执」,最高目标是「止于至善」。

既然这一切都环绕着「善」,即人我之合宜关系,所以儒家的「外化」是其理论上无可逃避的要求。

在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圣人,而圣人是不可能关起门来成就的。

儒家为何要入世,又要淑世,充满忧患意识,对人间常觉有所憾,因而积极从事教育工作与政治活动?

这一切如果只是简单理解为「利欲」熏心,那是不正确也不公平的。

  既然如此,儒家思想在落实于「外化」时,又采取何种有效策略呢?

以孔子与孟子的说法为据,我们可归纳出在「择善」采取行动时的三点考虑。

当我与别人(从父母到天下人)来往时,所要求自己的是:

  一、内心感受要真诚。

  二、对方期许要沟通。

  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譬如,我与父母相处,应该履行孝道。

此时我内心的真诚感受是希望父母因为我的某些作为而快乐。

其次,我不能一厢情愿,或者只是行礼如仪,而忽略父母对我的期许。

天下人这么做算是孝顺,我同样这么做却未必算是孝顺,因为我的父母有不同于天下人的父母期许。

这时要努力与父母沟通,设法寻求共识。

再者,我的孝顺行为不可违背社会规范,此所以孟子会认为,舜不可能同时担任天子,又曲意维护他的父亲。

他若辞去天子之职,则不妨以儿子的身分去孝顺父亲。

  以上三点考虑之间经常会有冲突与矛盾。

于是儒家的教育几乎「永无」成功之望。

当然,在儒家可以主张真诚为先,但求心安。

但是人间多灾多难,忧患无时或息。

一旦忽略真诚警觉的心,很容易变得虚应故事,或者用假仁假义来搪塞别人的期许。

天下自此更为混乱了。

庄子原本并无批判儒家的念头,他只是无法忍受孔子的后学满口仁义道德而言行又不合乎规范,为世间带来各种后遗症啊!

  〈天下〉描写庄子时,也谈到他的处世特色: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意思是:

他独自与天地精神(亦即「道」或「造物者」)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质问别人的是非,而能与世俗相处。

这句话后半段不是「外化」的写照吗?

  〈养生主〉说:

「安于时机并且顺应变化,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中。

」这句话先说「外化」,再说「内不化」。

两者搭配得宜,才是庄子所肯定的处世之道。

我们对「外化」已有初步认识,接着要探讨的是「内不化」,而这显然是个更大的挑战。

  2、内在修行

  ——

  在〈人间世〉中,颜回既有热忱又有理想,主动想去卫国劝谏国君好好照顾百姓。

孔子提醒他贸然前往恐有性命之忧。

照理说,孔门弟子以颜回的修行最佳,既有学问又有德行,如果连他都成不了事,孔子的教育还有甚么希望呢?

  这些当然是庄子所虚拟的故事。

接下去的发展如何?

颜回提出他的三大法宝:

内直(向自然看齐),外曲(向人们看齐),成而上比(处处引用古人之言,向古人看齐)。

孔子依然认为不可行。

颜回有些绝望了,就请求孔子指点。

孔子告诉他要「斋戒」。

这不是一般的斋戒(不喝酒吃肉),而是「心斋」。

  孔子说:

「你心志专一,不要用耳去听,要用心去听;不要用心去听,要用气去听。

耳只能听见声音,心只能了解现象。

只有在空虚状态中,道才会展现出来。

空虚状态,就是心的斋戒。

  谈到「听」这个动作,用耳是最自然的,用心也可以说得通;都是有一个听的主体。

但什么是「用气去听」呢?

既然这是「心斋」之后的效果,我们可以联想到庄子常说的一句话,如〈齐物论〉开篇所云:

「形体固然可以让它如同槁木,难道心神也可以让它如同死灰吗」?

自此以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语成为庄子笔下的修行标准。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

如果真是如此,人生还剩下甚么?

如果「心如死灰」代表「心斋」,那么,所谓的「听之以气」,又是何意?

  为了说明其中道理,必须知道庄子对「人的生命结构」的看法。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身体是外在有形可见的,心智是内在运思抉择的主体,另外还有一个所谓的「精神」。

精神平常隐而不显,必须由修练身体,尤其是修练心智之后,才有可能呈现。

那么如何修练心智呢?

  〈达生〉有一则寓言可以用来说明。

  纪渻子为齐王培养斗鸡。

培养了十天,齐王就问:

「鸡可以上场了吗」纪渻子说:

「还不行,牠现在只是姿态虚骄,全靠意气」。

  过了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

「还不行,牠对外来的声音及影像,还会有所回应。

  再过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

「还不行,牠还是目光犀利,盛气不减。

  再过十天,齐王又来问,纪渻子说:

「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他已经不为所动了。

看起来像一只木头鸡了。

他的天赋保持完整了。

别的鸡没有敢来应战的,一见到他就回头跑走了。

  这篇寓言虽然在谈培养斗鸡,但其实说的是人的修行,要如何由「重外轻内」转向「重内轻外」,也即是人们修练心斋的具体方法。

简单来说有四个步骤:

  一、虚张声势:

姿态虚骄,全靠意气,想要胜过别人。

  二、准备反击:

对外来的声音影像有所反应。

  三、收敛过程:

但仍目光锐利,盛气不减。

  四、天赋保全:

呆若木鸡,无视于外。

  问题是:

人的天赋在出生时原是完整的,后来为什么会失去,以致现在修行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完整的天赋呢?

这个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人的社会已经误入歧途,以致小孩的成长过程无异于丧失或伤害其天赋的过程。

学习庄子,就是要悬崖勒马,早些觉悟原来人的内心世界是完整而美好的。

  所谓的「内不化」,当然必须预设人的内在世界是值得保存的。

为何值得保存?

因为「道」会展现于其中。

〈知北游〉说:

「精神生于道。

」由此可知,精神是人的生命中「与道互相呼应」的部分。

为了产生这样的呼应,先须经过「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心斋功夫,使人的生命最上层的部分得以彰显。

只有抵达这样的境界,才有条件宣称「内不化」。

否则,光是「内不化」一词也有可能形同自我执着,那就完全偏离庄子原意了。

  3、人生启发

  ——

  关于人的「心」,不是可以简单说清楚的。

我们依其作用,分由四个层次来理解。

  首先,心是感觉与情绪的主体,随时按照外界的刺激而产生反应。

譬如,喜怒哀乐这些感受,必有一个主体在其中。

  这样的心离不开身体的作用。

庄子说:

「人承受形体而出生,就执着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尽头,它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而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

」(〈齐物论〉)」许多人想尽办法保持形体的美好,甚至不惜整形换肤,好像身体就是全部的自我。

庄子认为这是可悲的!

  其次,心代表自我意识,是个计较利害关系的主体。

「人们睡觉时心思纷乱,醒来后形体不安,与外界事物纠缠不清,每天勾心斗角。

」(〈齐物论〉)社会人群主要以这种自我意识在在互相来往,到处显示的都是底下八种毛病:

「不是自己的事却要去管,叫做包揽;没有人理会却要进言,叫做逞舌;揣摩别人的心意来说话,叫做谄媚;不分辨是非就说话,叫做阿谀;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叫做谗言;排挤朋友,离间亲人,叫做贼害;称赞出于狡诈虚伪,藉此诋毁别人,叫做邪恶;不分辨善恶,两边都讨好,暗中获取自己的利益,叫做阴险。

」(〈渔夫〉)这些毛病不正是出于计较之心吗?

这些毛病若不消除,自我根本毫无出路。

  然后,才是懂得自我反省的心。

庄子用「忘」字来加以描述。

由于注意力由外在收回,人忘了计较,才有舒适之感。

他说:

「理智上忘了是非,是心造成的舒适。

」接着出现的是:

「没有内在的变化,也没有外在的盲从,是一切都恰到好处所造成的舒适。

从舒适开始,然后没有任何情况会不舒适,那就是忘了舒适所造成的舒适。

」(〈达生〉)这表示人心安于当下的状况,无所求也就无所待。

  我学习庄子,最受启发的是「不得已」一词。

这词出现于孔子为颜回描述「心斋」之后的结语。

他说:

「你可以进入世间的樊笼游玩,不再为虚名所动。

意见能被接纳,你就发言;意见不被接纳,你就缄默,没有执着也没有成见,一颗心就寄托在『不得已』,由此培养内在自我。

这就是自处的最高原则了。

」(〈人间世〉)

  我对「不得已」的理解是:

当各种条件成熟时,我就顺其自然。

在此,并无委屈、无奈,被迫之意;而是要求作正确的判断,就是判断做任何一件事时,「条件是否成熟」。

这是需要彻底了解人情世故以及人间互动的微妙法则的。

若是条件成熟,则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否则难免自讨苦吃,增加多少复杂的恩怨。

以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这些是无可奈何的(不得已),就坦然接受为自己的命运。

  抵达这一步时,就有可能展现出「精神」了。

精神不是外加于我的,而是在我排除了心的各种障碍与遮蔽之后,回到自己身上,再以虚静方法来化解我执,然后它就自动由于「道」的启发而展现出来的。

庄子用「灵台」、「真君」等特殊名词来描写精神。

  在〈刻意〉中,庄子说:

「精神四通八达,无所不至。

上接于天,下及于地,化育万物,不见迹象;它的功用是与上帝一样的。

纯粹朴素的道,只有精神可以保守住它;保守住它而不丧失,就会使精神变得专一;专一就能与真实相通,然后合乎自然的规则。

  能够修行到精神呈现的境地,就会明白庄子笔下的特有名称,像「真人」、「神人」、「至人」、「天人」了。

他在〈大宗师〉连续几段都在描述「古之真人」,读了真是让人心向往之。

光是最简单的「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大概我们现代人就会承认那是莫大的幸福了。

舟山心理咨询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