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811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docx

班主任的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一天早上,我正在教室安排学生早读,在校门口值勤的学生急急地跑来找我:

  “老师,你们班有位学生在校门口不肯上学,急得他妈妈都哭了”

  来到校门口一看,是小强和他妈妈,母子两人都眼泪汪汪。

我上前对小强说:

  “不上学可不好,你能告诉老师不上学的理由吗?

  “都怪她”他指着妈妈声嘶力竭地喊道。

他妈妈流着泪说:

  “你怎么能怪妈妈?

妈妈哪儿做得不好了?

”但小强却不开口,只是委屈地抽噎着。

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看来现在要班主任来“断”家务事了。

那天我劝了半天才说服小强,把他领进了学校。

  随着对这件事情的深入调查,我发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忽略了一个群体——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忽略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于是有了下面的分析报告。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

  1.自卑而且敏感。

这些孩子总觉得别人会取笑自己。

一天小强和两位同学在玩,一位同学对他说了一句:

  “哈,小强,这回你可吃大亏了吧?

”这本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他却以为别人是在说他没有爸爸而吃亏了,回家就闹着不肯上学。

这类孩子的敏感不光体现在言语上,有时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会引起他们的自我揣测。

  2.早熟。

这些孩子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

这种早熟不仅是指孩子的“早恋”倾向,更多的表现在孩子处理问题的“有心计”,以及情感上的“霸道”。

父母离婚后,孩子不希望甚至有些霸道地不允许母亲(或父亲)再成立新家庭。

因为孩子对生活在一起的母亲(或父亲)有着过多的依恋,害怕再失去亲人,或者是有别人分享本来属于自己的“爱”。

  3.孤僻。

因为最信任、最亲近的父母都“背叛”了他们,导致他们不愿相信任何人。

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内心情感十分脆弱的时期,需要倾诉却没有对象,又不愿和同学讲自己的秘密,于是他们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抗争”,以引起家长或其他亲人的重视。

  二、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犹如温暖的、遮风挡雨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他们因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在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焦虑,因而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让同学觉得难以接近。

由于老师对其家庭背景不了解,常常忽视了他们发脾气的真正原因,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

  2.缺乏健全的爱。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无论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父亲严厉的管教,孩子所得到的爱是健全的。

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尽管他跟随的一方可能会想方设法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但因为缺少另一方的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

这也是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正确的认识。

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正确认识父母“离婚”这件事,更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

其中一方亲人的缺失是他们心头解不开的“结”,加之周围的人多多少少会对孩子的家庭进行评价,以及来自家庭内部的互相攻击,孩子可能还要面对新的家庭成员的介入……凡此种种,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疏导,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三、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做好情感弥补。

情感的缺失需要情感来弥补,班主任不妨做这个“弥补者”。

课间,我摸摸孩子的头,提醒他该去理发了;做作业时,我拍拍孩子的背,告诉他,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然要戴眼镜了;吃饭时,我和孩子坐在一起,给他夹一筷子菜……渐渐地,孩子对我有了一种亲近感、依赖感,他们会主动到办公室来找我谈心聊天。

我知道,他们开始接纳班主任了。

这时候再进行谈心,会减少隔阂,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做好心理疏导。

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介于长辈和朋友间的一个角色,孩子往往比较信任。

所以班主任应利用孩子的信任及时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导。

对待单亲家庭孩子,我从不在班里提及他们家庭的“特殊性”,而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他们谈心、聊天,和他们亲近。

一开始,他们对我所做的一切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渐渐地他们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观望我。

我知道,其实他们需要我的关心和帮助当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之后,我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做心理疏导工作。

  3.做好点拨指导。

在情感上迷失方向的孩子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而班主任是这个角色最好的扮演者:

既是孩子可以信赖、亲近的人,又是整个事件的局外者,说理做事公正客观,值得信服。

班主任的点拨指导,也便于孩子在受到伤害后及时理清头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和单亲家庭孩子谈话时,我常对他们说:

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你不必为此而有什么想法,大人之间的事,等你长大了会懂的。

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地面对你周围的人。

对于离你而去的爸爸(或妈妈),你也不能去恨他们,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

所以,你应该心怀感恩,快乐地生活……渐渐地,他们能和同学谈及自己的父母了,有时候甚至还邀请同学到家里玩。

  4.做好“沟通桥梁”。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班主任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桥梁”,及时向父母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最近情况,同时也委婉地把父母的苦衷和不易转达给孩子,让父母和孩子相互理解宽容。

处理上述案例时,我对小强说:

  “你应该体谅妈妈的苦衷,妈妈一个人带你不累吗?

她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同样爱你的人,你为什么不接受呢?

如果你爱妈妈的话,就应该给妈妈自由,让她生活得快乐,这样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听了我的话,小强没有吭声,但从他的沉默中,我感觉到了他思想上的变化。

  经过多次谈心、交流,班里几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了一些,遇到事情也不再像小刺猬一样了。

后来家长反映,孩子对于大人谈朋友的事也不再强烈反对,态度和缓了许多。

  一年后,当小强悄悄地递给我他妈妈的喜糖时,我由衷地笑了。

此后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既要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也要管学生的“家务事”,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