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6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docx

广播电视概论讲义汇编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上课讲义

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第一节广播电视发明与发展简史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一定范围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网络广播。

从讯息形式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广播电视学的学科体系

广播电视学有两大特点:

一是实践性强,属于应用学科;二是综合性强,是边缘学科。

广播电视学与诸多学科都有结缘的关系,并在传统学科的结合部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

第二节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有线传播→无线传播——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传播方式

近地传播→卫星传播

模拟传播→数字传播

1、从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

时间

国家/人物

科技进步/广播电视发展

1819

(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

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孕育出电磁学。

1831

(英)法拉第

确定了电磁感应定律

1864

(英)詹姆土·克拉克·马克斯威尔

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

1873

(英)詹姆士·克拉克·马克斯威尔

发表《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电磁学。

(英)约瑟夫·梅

正式发表研究报告

1888

(德)赫兹

发表著作《电磁波及其反应》,此为有关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

1895

(意)马可尼

(俄)波波夫

发明了无线电报,开始使用无线电传递信息。

1902

(澳)芬伯兰克

提出彩色图像的传送原理

1906

(美)德法雷斯特

发明了三极管

(美)费森登

新发明提高了广播声音的传真度、扩大了广播的范围。

这一年的圣诞夜,费森登的实验电台首次广播,工程技术意义上的广播至此诞生。

1920

美国

世界第一座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KDKA电台在匹兹堡开播

1928

(美)阿姆斯壮

发明调频(FM)方式收音机

1940

美国

成立调频电台(FM)

2、从有声传播到音像传播

1893年,匈牙利人西奥多·普斯卡斯把布达佩斯市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被称为“电话报纸”,有线广播从此诞生。

1906年12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无线电广播实验室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有声广播。

1910年,美国人李·德·福斯特通过广播播送报纸要闻,出现了最早的广播简讯。

1918年,苏俄建立无线电广播实验室。

1920年,美国底特律建立一家实验性电台,播送州长竞选新闻,被称为首次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呼号为KDKA的商业无线广播电台在匹兹堡市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诞生。

时间

国家/人物

电视发展

1.电视技术的准备

1817

(瑞典)布尔兹

发现化学元素硒

1865

(英)约瑟夫梅

发现硒的光电效应

1884

(德)保罗·尼普柯

发明了电视扫描盘,这是电视机荧光屏的雏形。

1923

(美)左瑞金

发明了光电管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1926

(英)贝尔德

利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并于1月27日在伦敦作公开示范。

1927

法恩斯沃思

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1928

(英)贝尔德

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射到格拉斯哥和纽约,证明电视画面可以由无线电波作长途传递,并于这一年开始实验彩色电视。

1929

(美)艾维斯

开始实验彩色电视

1930

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音的图像

1935

德国

柏林的实验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电视节目

1936

德国

柏林奥运会实况节目

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6

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

1926年1月27日,第一台机械电视机诞生。

约翰·贝尔德首次示范了能以无线电播放电影的机器,它被称为电视。

1927年,美国的法恩斯沃思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

这是世界电视事业的正式开端。

美国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3、从近地传播到卫星传播

一、广播的传播方式:

(一)无线传播

(二)有线传播

(三)卫星传播

二、近地传播指的是无线电波沿地表传导的模式,主要是指中短波段及调频波的无线电广播模式。

这种传播方式受到技术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信号覆盖。

无线传播的基本途径:

1、无线传播有三种基本途径:

地波、空间波、天波。

2、地波---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它可以传得很远,遇到障碍物时,它可以绕射。

但是也会因为被障碍物吸收一部分而减弱。

3、空间波---包括超短波、合称微波。

它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空间波是直线传播,传播距离接近于目视,一般在50至100公里以外就很弱了;没有绕射能力;遇高山或高大的建筑就受阻。

因此,在远距离接收首先就要把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建在高山或很高的电视塔上同时,空间波的远距离传送还要借助若干个中继站(如微波站)。

每个中继站接收到前面发来的电波后,再转发到后面的中继站,即接力传送。

同时,每个中继站也将收到的电波发转给本地域的用户。

4、天波---是用短波。

它也是直线传播。

但它是直接射向高空,到达大气层外层的电离层。

因此不受高山等障碍物的影响。

到达电离层的电波会被折射和反射到地面。

天波的发射距离远,而且发射频率越高,传的就越远。

但是,天波的传播不够稳定。

太阳黑子活动、昼夜和气候等因素都会引起电离层位置和密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接收。

有线传播:

1、有线传播的电波是沿着导线传送出去的。

2、有线传播的特点:

区域的封闭性,信息的针对性,受众的稳定性,易于普及。

3、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

最早出现在4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为了提高偏远地区的收看效果,人们在山头竖起接收装置,将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

由于它图象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现在这种电视通常同卫星传播结合起来,将卫星传送来的各种电视信号转送给用户。

卫星传播

卫星传送是卫星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发给地面的转播台,作为地面转播台的信号源,再由地面转播台转发给各个用户的卫星传播方式。

4、从模拟传播到数字传播

数字电视

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

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

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使得原来传输一套节目的频道可以传输多套节目,从而大大增加受众可收看的节目数量。

数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号处理和传输的质量,从而极大地改进接收效果,电视画面会比模拟电视清晰一倍以上(成为高清晰度电视),音响效果可以同电影院和剧场媲美。

2

网络电视

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

网络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

第二章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史

第一节美国广播电视事业

20世纪初,美国就有一些科学家和无线电爱好者开始从事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1906年圣诞节前夕,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一个实验室里进行简短广播取得成功。

1910年李·德福雷斯特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转播了歌唱家的演出。

1919年威斯康辛大学WHA广播台试播了市场行情及气象情况。

1920年8月20日,《底特律新闻》报社楼上的电台开始每天播送音乐、讲话和新闻。

这是德福雷斯特的名为8MK的实验台,1921年改称WWJ电台。

在随后的发展中,美国的广播电视经历了与报纸的市场竞争,寻求在商业体制与公共体制之间的平衡,建立了节目供求体制,理顺了地面、卫星和有线的关系。

美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突出特点应该看作是一部公共广播电视平抑商业广播电视弊端的历史,我们按照美国广播电视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一)广播的初创时期

1920年11月2日,西屋电气公司的KDKA电台开播。

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组建的新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简称NBC,其前身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建立的WEAF台),于1926年11月15日开始播出。

哥伦比亚唱片广播公司于1927年9月18日开始播音,第二年改名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二)广播的辉煌时期

1934年,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红色、蓝色广播网之后,第四个广播网——相互广播公司成立。

1.节目形式丰富——30年代是广播节目成熟的时期。

广播网普遍采用了后来被电视所仿效的节目形式:

1)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中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结构形式被视为最具时效性

2)板块节目

3)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一方面导致了广播公司公信力的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广播的巨大影响力。

它促使美国政府修订了广播政策:

在广播剧中不允许插入虚构的简明新闻,并把这作为一条戒律。

4)现场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

5)新闻评论节目——对重要的事件进行评述并完善了新闻的播出形式,使简要新闻发展成为一种新闻形式。

2.报纸和电台的关系从合作到竞争——1933年,美国三大通讯社即美联、合众和国际新闻社停止了向电台出售新闻。

但是,向电台出售新闻毕竟是赚钱的生意。

于是,一些报纸联合成立了专门为电台提供新闻的电台社。

由电台社向电台每天提供两次5分钟的新闻。

这样一来,电台社发展起来了,其中著名的穆尔电台社向230家电台提供新闻,并向几家报纸提供新闻。

当通讯社看到利益被电台社占有时,便不再承担同报纸达成的协议,也开始向电台出售新闻。

经过一番周折,电台终于站住了脚。

3.“炉边谈话”

(三)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战争使广播电视的发展停留在1940年以前的水平。

到1945年,调频台的数量仅在940个左右,全国仅有6个电视台,不到l万个电视接收机。

除纽约的电视台在战时播放了大量的戏剧实况外,其余电视台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播放。

战争还使调频台与调幅台的竞争向后推延了10年左右的时间。

成立“战时情报局”,对广播节目作出的调整,包括取消《街头采访》节目;

在沿海城市停止播放气象消息;

对大功率电台实行警戒。

在战时,广播的第一功能被定义为:

动员大众支持战争,其次才是提供信息和娱乐等。

爱得华·默罗和《这里是伦敦》

美国电视业的诞生

1)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电视播映的试验,30年代已有二、三十家实验性电视台,一些大的电气制造公司是电视实验的重要推动者。

2)美国无线电公司所属的全国广播公司1936年开始电视播放,1939年4月又播映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以及罗斯福总统的讲话,以后还多次播映体育比赛。

3)1941年6月,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纽约的电视台分别获得联邦通信委员会签发的执照,成为美国第一批商业电视台,从而宣告了美国电视业的正式诞生。

4)1943年,NBC的“蓝色网”分离为“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BroadcastingCompany,简称ABC)。

1948年4月19日,正式以电视台的方式出现在公众眼前。

从此出现了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四)战后过渡时期(1946——1952)

解除了严酷的战时新闻检查制度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电视和调频台的迅猛发展。

1948年8月15日,CBS开办了第一个晚间新闻节目。

1949年2月14日,NBC创办了电视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

20世纪50年代初,电视开始创办时事新闻专题节目。

1951年,CBS的默罗和弗兰德利创办了CBS的第一个带有评论性质的电视新闻时事专题节目《现在请看》。

1952年NBC的董事长韦弗提出了“电视杂志”的概念,创办《今天》、《今晚》、《监督》等杂志型节目。

CBS在电视领域也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全国广播公司(NBC)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CBS聘用好莱坞的演员开办了许多出色的大众娱乐电视节目,如喜剧《我爱露茜》和《爱德·萨利万节目》等。

在CBS大挖人才的同时,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也改变了股份划归到这个公司麾下。

CBS在这个时期取得的巨大发展,就得益于大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特别是三位著名媒介人物给CBS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形成了它的三个历史阶段:

默罗时代、克朗凯特时代和丹·拉瑟时代。

(五)满足市场的细分化时期(1953一1960)

1953年起,电视取代广播成为主要的娱乐媒介。

广播成为“伴侣媒介”,收音机找到新的听众群——移动的人群和特殊的群体(带有怀旧情感、孤独心境、自我意识等),广播率先向“狭播”转化,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纷纷针对各自的听众群来办,经营趋于地方化、小型化。

广播则向社区延伸和渗透,节目更有地方特色,这使得广告特色更加地方化,以招徕地方商家的广告为主。

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发展。

1953年,默罗主持每周名人访谈《面对面》(PersontoPerson)。

他总是在节目中和各界名流讨论生活中较为轻松愉快的话题内容,很少有争论性的问题。

这与他在《现在请看》中咄咄逼人的评论风格是大相径庭的。

所以,《面对面》和1952年至1955年的电视纪录片《现在请看》被认为是开创了电视新闻的新风格。

(六)稳定发展的成熟时期(1961—1980)

从1963年开始,除了美国广播公司外,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扩展到了30分钟。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由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的新闻报道成为电视新闻的榜样。

自克朗凯特开始,晚间新闻的播音员成为"新闻主持人",他们对新闻报道选题和制作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决策作用越来越大。

CBS多个新闻节目的创立

1976年,CBS开始尝试在晚间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中插播一分钟的新闻,称为"新闻胶囊"(newscapsule)。

一分钟的"胶囊"实际上是42秒的新闻报道、8秒钟的口播新闻和10秒钟的广告时间组成。

由于这一分钟的新闻是插播在收视率很高的娱乐节目中的,所以这个小新闻时段节目吸引了很多本来热衷娱乐节目的观众,并把他们逐渐吸引到固定收看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中。

全国广播公司在上个时期开办的《亨特利和布林克利报道》,以其机敏的问答形式继续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电视对肯尼迪暗杀事件持续三天半的报道创造了连续报道的纪录。

196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由制片人唐.休伊特策划的《60分钟》节目带来了电视新闻报道方式上的革命性变化,这个节目直到今天仍然占据收视率的榜首。

《60分钟》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

它的主持人都是记者,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这是它的要求,也是它的特色。

后来《60分钟》开辟了专门的新闻评论版块。

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

除了各个广播网播出的常规晚间电视新闻外,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较著名的早间新闻有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今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你好,美国》等。

最著名的深夜新闻则是NBC的《今夜》。

(七)市场竞争加剧媒体兼并(198l—1990)

联邦通信委员会放宽了对有线电视和独立电视台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媒介购买、兼并或联合的行动热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80年代的标志性成果是杂志型电视新闻,如《急救9ll》、《20/20》、《我们的世界》

电视娱乐节目上,仍然是以情景喜剧为主

1987年成立的福克斯广播公司是美国全国性商业电视广播公司

拉瑟时代CBS新闻观的改变

电视新闻发展到主持人明星制时代,丹·拉瑟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继任克朗凯特的位置成为CBS新闻部第三位台标式的代表人物。

拉瑟的新闻工作经历体现了美国传统电视新闻标准和原则在后工业社会的变迁和异化,不可避免地被浓重的商业味所感染。

1)瞬间原则

拉瑟时代CBS晚间新闻的新闻价值取向也与克朗凯特时期有所不同。

拉瑟曾说过:

电视新闻需要"瞬间"(moment),一条电视新闻中至少应该有两到三个"瞬间"。

何谓"瞬间"?

拉瑟解释说就是让电视观众看到新闻事件的同时,能感觉到它,嗅到它,知道它。

而我们记得,克朗凯特时代的晚间新闻中多数是事件型硬新闻报道,一般来说,风格平直而朴素。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吸引观众注意的正是拉瑟所谓的"瞬间"原则。

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因素和细枝末节被大肆渲染。

比如,常常可以看到灾难新闻中,电视画面上充斥着那些被灾难袭击的人们的表情和神态,很多时候采用大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的痛苦表情;在报道罢工或抗议活动的新闻中,电视画面上突出表现被警方的警戒线挡住的示威者的愤怒,突出表现双方的身体和行动冲突。

2)后院篱笆原则

拉瑟就电视新闻价值提出的另一主张是"后院篱笆原则"。

(back-fenceprinciple)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样三件事:

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伦敦狄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

电视新闻应该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呢?

拉瑟说,去报道皇太子的新闻。

原因就是"后院篱笆原则"。

什么是"后院篱笆原则"呢?

按照拉瑟的解释,就是设想一天结束的时候,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一个问另一个:

今天的重要新闻是什么?

那么她们多半会谈论王妃的新生婴儿。

我们再看看前任新闻部总裁萨朗特给CBS新闻部定下的准则是"我们做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人不能、不应该、也不可以把我们的新闻价值判断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事情上……"CBS的新闻价值观在拉瑟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八)世纪之交的美国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正在加速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多媒体。

从节目的播出和盈利模式到广告的营销方式,再到受众的服务方式都发生转变

NBC(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全国广播公司)

1926年11月建立,几十年来依靠它的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财政实力和技术设备的优势,一直在广播电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并把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唱片磁带等领域。

198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合并,更增强了它的经济后盾。

1995年有直属电视台6座,附属电视台208座,直属电台8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

1996年该公司同美国微软公司联手创办一套24小时播出的新闻频道(MS/NBC),同时在因特网上播出;继而又开设有线电视频道CNBC。

该公司还积极发展国外业务,创办了对亚洲的商业新闻频道ANBC和对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新闻频道,这些都通过卫星传送。

按照总收入排名,NBC这些年一直居于美国各电视公司的榜首。

电视网每周向各地电视台提供一定数量的节目,在固定、统一的时段播出,双方各自经营一定的广告时间。

四大电视网各自拥有2OO多个affiliatestations,即附属台,其中有10——30家是owned—and—operatedstations,即电视网拥有并运营的直属台。

CBS(ColumbiaBroadcastingSystem,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927年2月建立,几十年来实力不断壮大,现在兼营广播电视、唱片和出版业务,向来以高收视率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称誉美国电视界。

1995年有直属电视台7座,附属电视台200座,直属电台14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

1995年8月,西屋电气公司将它收购,1999年美国大传媒集团维阿柯姆(Viacom)又购买了它,成为它新的主人。

默罗时代

克朗凯特时代

唐·休伊特迈克·华莱士

丹拉瑟时代

ABC(AmericanBroadcastingCompany美国广播公司)

1943年在NBC分出来的蓝色广播网基础上建立,1945年6月正式用现名。

1953年同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合并,增加了节目制作能力。

1985年为大都市媒介公司收购,组成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

1995年7月又为著名的传媒集团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买下。

1995年拥有直属电视台8座,附属电视台220座,直属电台13座,以及少量附属电台。

FBC(FoxBroadcastingCorporation,福克斯广播公司)

成立于1986年10月,国际传播巨头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媒介集团将他当年购买的六家电视台联合组建而成。

几年间发展迅速,1993年已有直属电视台8座,附属电视台128座。

1996年6月该公司同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经营商美国电信公司(TCI)合办全日夜有线电视新闻节目。

1997年1月购买了新世纪通信集团的全部股权;1997年9月又部分控制了另一家拥有大量电影和电视剧资料的公司,实力不断壮大。

CNN(CableNewsNetwork,有线新闻网)

CNN开创了“24小时滚动播出”、“热线电话”、“卫星传递”、“数字图像”等崭新的新闻传播模式以及呈现方式: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实况,经由通讯卫星天衣无缝地连接,再由主播贯穿全场。

CNN新闻特点:

主播兼主编;现场报道;“brakingnews”插播。

PBS(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公共电视网)

是美国的一个公共电视机构,由349个加盟电视台组成,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旨在运用非商业电视、因特网与其它媒体所提供的高质量节目与教育服务,去丰富人民生活,并达到媒体告知(inform)、启发(inspire)与愉悦(delight)的社会责任。

在公共电视的发展中,两大基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福特基金会成立了电视工作室,为全国的教育电视台无偿生产、提供节目。

在卡耐基基金会的赞助下,针对教育电视台的发展状况及资金来源,经过历时三年的研究,完成了“卡耐基l号报告”。

在报告中,他们提出建立介于商业电视与教育电视之间的“公共电视”:

“它将是文艺财富的视觉化,旨在参与重大事件,解决社会困境以及政治难题”。

这份报告的重大意义在于:

改变了美国非商业电视的名称,同时倡议建立全国制作中心,把整个体系联结在一起。

组织构架:

PBS不是一个完全中心化的网络。

它是由各地公共电视台组成的成员组织,没有电视制作团队,主要负责节目在各电视台之间的流通、发行。

节目来源于7家主要地方电视台,以及独立制片人。

经费来源:

政府、基金会和个人募捐;企业赞助

第二节英国、法国、日本广播电视历史概况

1922年12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揭开了英国广播事业的历史。

1927年元旦英王颁发“皇家特许证书”,将已建的民营公司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授予它在全国经营无线电广播的特权。

独家垄断时期(1936年——1954年)

1936年BBC建立了电视台,11月在全世界率先定时播放电视节目。

1937年进行第一次户外电视实况转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实行战时体制,BBC改归政府宣传部领导,国内外广播坚持进行,但电视播映暂时中断。

战后BBC恢复原有机制,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1946年6月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