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85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docx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衡阳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

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

教育技术学

学号:

11320137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11320137

专业

教育技术学

班级

11级教育技术学1班

指导教师

职称

助教

起止时间

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

张火兰同学,为了能够顺利的、成功的完成你的毕业论文,现要求你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通过图书馆、资料库、电子期刊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等途径,围绕论文“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为主题查阅与ARCS动机模式以及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文献,收集最新的报刊和网络资料,并编制目录,认真阅读,并对别人的主要观点及出处进行准确摘录,分析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且不断地加以完善。

第二,紧扣论文“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的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读,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构思自己的创新性观点。

第三,围绕论文“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为主题,从A、R、C、S四个方面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大赛的作品进行编码,并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等方面对编码进行分析。

最后,针对ARCS在师范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

论文工作一定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二、论文进度安排:

2014年9月—2014年11月,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相关资料的搜集;

2014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论文提纲;

2015年3月,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2015年4月,论文修改;

2015年5月,完成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罗刚,李红波.CAI课件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J].广西高教研究,2002,04:

38-40+56.

[2]邱新.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余秀华.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苏媛媛.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王招营.ARCS动机模型理念下《大学摄影基础教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渤海大学,2014.

[6]张一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刘志军,蒋湘祁,唐烈琼.学校心理学[M].北京:

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

[8]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02:

9-12.

[9]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

95-101.

[10]张祖忻,张伟民,刘美凤.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周水芬.对泰国也拉皇家大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

[12]颜磊,樊文强,刘庆慧.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幸福课的成功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07:

72-75+126.

[13]罗静.ARCS动机模型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78-179.

[14]邓启云,肖生鹏,赵新云,袁芳.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55-58.

[15]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05:

74-77+81.

[16]周冠玲.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电化教育,2005,08:

88-90.

[17]张德成.师范院校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凸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6:

572-575.

[18]张军征.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19]耿建民.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06:

85-88.

[20]谢宝荣.当好助手演好配角做好仆人——看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86-88.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

——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学生姓名

张火兰

学号

11320137

专业

教育技术学

班级

11级教育技术学1班

指导教师

邓启云

职称

助教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教学中。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使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取决于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运用。

借鉴国内外对ARCS动机模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依据ARCS动机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及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尝试对多媒体课件从A、R、C、S四个角度进行编码分析,为能够设计出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媒体课件提供建议和策略。

2.研究意义

笔者研究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师范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对课件数据进行编码,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多媒体课件设计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现状,笔者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网站下载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仔细的研读,作了如下总结。

在国内文献资料中提到ARCS相对较早的是1999年,郭德俊等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中阐述了该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四个要素,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并详细介绍了ARCS动机策略理论,但他们没有深入的阐释ARCS动机模式在相关实践中的应用。

2002年,罗刚、李红波在《CAI课件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一文中对ARCS模式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分析了ARCS模式在CAI课件动机设计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化的CAI课件动机设计的方法。

2003年,张祖忻专访Keller,并结合他自己的研究,在《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一文中,对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四个要素,动机模式的实施步骤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2009年,罗静在《ARCS动机模型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曾提到了中学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方面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3年,邓启云等在《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评价研究》一文中,分析了ARCS在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如何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使用相关的ARCS动机策略。

2013年,颜磊、樊文强、刘庆慧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幸福课的成功及其启示》一文中,运用ARCS动机策略对幸福课视频进行编码,分析教师在幸福课中使用了大量符合ARCS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动机,使其受到学生的欢迎。

2.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在ARCS动机模式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很多,结合多媒体技术方面也早有涉及且内容丰富,尤其在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结合也是比较早的涉及到。

1979年,Keller提出了相关动机要素的理念与思路,后来Keller根据这理念与思路,在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式理论。

之后,Keller—直对该模式相关的理论做研究,提出了动机设计的一套系统化过程。

1996年,Keller在教育新技术国际研讨会报告中,他的文章引言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并就此提出了动机设计的一些相关策略。

1988年,Keller和教育技术教授Suzuki合作,针对当时技术的条件,提出了课件设计的相关指导策略。

2001年,WalterDick和LouCarey组织了5个教学环节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与ARCS动机模式直接的联系,将动机设计运用到了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发现多媒体课件的ARCS动机模式的应用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多处于理论方面的分析,本论文研究ARCS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对动机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归纳ARCS动机模式相关理论相关,并分析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四个要素以及动机策略。

2.对ARCS动机模式在师范生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分析,从研究设计和研究结果两方面进行。

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研究结果从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对师范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

(二)创新之处

第一,独特的研究对象。

以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大赛作品为分析和研究对象,是区别于教师作品的研究,能直观的展示出属于师范生多媒体课件作品的特色。

第二,研究角度新颖。

本文研究的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ARCS动机模式理论相结合的应用现状。

与研究过多媒体课件设计、ARCS动机模式等相关的文献相比,本文具有与其不一样的是以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能够分析出属于这个层面群体的个性特点,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出ARCS动机模式在师范生多媒体课件中的设计方案,既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提供规范化的参照要求,可以对实际教与学的过程提供改良的措施和借鉴意义。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研究中相关概念进行文献梳理,了解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

2.评价研究法:

本研究中依据明确的目的、目标对多媒体课件作品进行评价研究,对ARCS动机模式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

(二)论文提纲(要求到三级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动机的理论基础

2.2.1动机定义

2.2.2学习动机

2.2ARCS动机模式

2.2.1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

2.2.2ARCS动机模式的要素

2.2.3ARCS动机策略分析

3.师范生对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分析

3.1研究设计

3.1.1研究对象

3.1.2数据采集与分析

3.2研究结果

3.2.1注意(Attention)

3.2.2切身性(Relevance)

3.2.3自信(Confidence)

3.2.4满足感(Satisfaction)

4.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策略

4.1复习导入策略

4.1.1复习旧课

4.1.2导入新课

4.2讲解新知策略

4.3巩固与练习策略

4.3.1巩固新课

4.3.2布置作业

5.结语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4年9月—2014年11月,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相关资料的搜集;

2014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论文提纲;

2015年3月,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2015年4月,论文修改;

2015年5月,完成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罗刚,李红波.CAI课件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J].广西高教研究,2002,04:

38-40+56.

[2]邱新.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余秀华.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苏媛媛.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2010.

[5]王招营.ARCS动机模型理念下《大学摄影基础教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渤海大学,2014.

[6]张一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刘志军,蒋湘祁,唐烈琼.学校心理学[M].北京:

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

[8]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02:

9-12.

[9]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

95-101.

[10]张祖忻,张伟民,刘美凤.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周水芬.对泰国也拉皇家大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

[12]颜磊,樊文强,刘庆慧.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幸福课的成功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07:

72-75+126.

[13]罗静.ARCS动机模型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78-179.

[14]邓启云,肖生鹏,赵新云,袁芳.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55-58.

[15]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05:

74-77+81.

[16]周冠玲.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电化教育,2005,08:

88-90.

[17]张德成.师范院校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凸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6:

572-575.

[18]张军征.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19]耿建民.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06:

85-88.

[20]谢宝荣.当好助手演好配角做好仆人——看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86-88.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

——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教学。

本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近四届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大赛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ARCS动机模式为理论指导,从A、R、C、S四个角度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编码分析发现:

课件重视运用媒体变化,但缺乏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重视对认知目标的呈现,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重视提问、练习的单一形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重视布置练习任务,但缺乏难易渐进的层次;重视提供答案反馈,但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语言。

针对上述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等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ARCS;多媒体课件;动机策略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2.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3)

2.1动机的理论基础(3)

2.1.1动机定义(3)

2.1.2学习动机(3)

2.2ARCS动机模式(3)

2.2.1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3)

2.2.2ARCS动机模式的要素(4)

2.2.3ARCS动机策略分析(4)

3.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分析(5)

3.1研究设计(5)

3.1.1研究对象(5)

3.1.2数据采集与分析(5)

3.2研究结果(6)

3.2.1注意(Attention)(6)

3.2.2切身性(Relevance)(9)

3.2.3自信心(Confidence)(10)

3.2.4满足感(Satisfaction)(11)

4.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策略(13)

4.1复习导入策略(13)

4.1.1复习旧课(13)

4.1.2导入新课(13)

4.2讲解新知策略(14)

4.3巩固与练习策略(15)

4.3.1巩固新课(16)

4.3.2布置作业(16)

5.结语(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英文摘要(1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

多媒体课件依据学科特征的差别、教学内容的差别、充分利用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的展现,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取决于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是否想学、取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运用。

[1]如何去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凯勒教授整合了相关的动机研究成果理论,并结合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提出了ARCS动机模式。

因此,本论文选题从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角度,基于ARCS动机理论指导下,构建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研究,以自己能力所及的研究视角探索多媒体课件中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提供相关理论借鉴。

1.2研究现状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多媒体课件的ARCS应用现状,笔者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网站下载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仔细的研读,作了如下总结。

在国内文献资料中提到ARCS相对较早的是1999年,郭德俊等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中阐述了该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四个要素,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并详细介绍了ARCS动机策略理论,但他们没有深入的阐释ARCS动机模式在相关实践中的应用。

2002年,罗刚、李红波在《CAI课件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一文中对ARCS模式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分析了ARCS模式在CAI课件动机设计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化的CAI课件动机设计的方法。

[2]2003年,张祖忻专访Keller,并结合他自己的研究,在《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一文中,对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四个要素,动机模式的实施步骤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3]2009年,罗静在《ARCS动机模型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曾提到了中学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方面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3年,邓启云等在《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的ARCS评价研究》一文中,分析了ARCS在教育技术本科生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如何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使用相关的ARCS动机策略。

2013年,颜磊、樊文强、刘庆慧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幸福课的成功及其启示》一文中,运用ARCS动机策略对幸福课视频进行编码,分析教师在幸福课中使用了大量符合ARCS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动机,使其受到学生的欢迎。

国外在ARCS动机模式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很多,结合多媒体技术方面也早有涉及且内容丰富,尤其在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结合也是比较早的涉及到。

1979年,Keller提出了相关动机要素的理念与思路,后来Keller根据这理念与思路,在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式理论。

之后,Keller—直对该模式相关的理论做研究,提出了动机设计的一套系统化过程。

1996年,Keller在教育新技术国际研讨会报告中,他的文章引言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并就此提出了动机设计的一些相关策略。

1988年,Keller和教育技术教授Suzuki合作,针对当时技术的条件,提出了课件设计的相关指导策略。

2001年,WalterDick和LouCarey组织了5个教学环节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与ARCS动机模式直接的联系,将动机设计运用到了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4]

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发现多媒体课件的ARCS动机模式的应用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多处于理论方面的分析,本论文研究ARCS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论文对ARCS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近四届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大赛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

从ARCS动机模式的四个方面:

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等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编码分析,并提出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相关应用策略,为设计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提供相关的理论借鉴。

1.3.2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研究中相关概念进行文献梳理,了解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

[5]

(2)评价研究法:

本研究中依据明确的目的、目标对多媒体课件作品进行评价研究,对ARCS动机模式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

[6]

2.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动机理论,有必要对一些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

2.1动机的理论基础

2.1.1动机定义

动机是指引起与维持学生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往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概念主要包括下列的内容:

(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7]

2.1.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主要因素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和外来的鼓励等因素紧密相连。

因此,学习动机也是直接推动、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8]

2.2ARCS动机模式

2.2.1ARCS动机模式的产生

美国心理学家凯勒教授提出了ARCS动机模式,他综合了多种动机理论研究观点,最初在1983年提出的关于动机设计模式,分别为:

兴趣(Interest)、切身性(Relevance)、期望(Expectancy)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四个方面;他经过四年的研究后,综合分析了相关动机的研究观点,于1987年修改了动机设计模式,把“兴趣”(Interest)改为“注意”(Attention),把“期望”(Expecta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