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014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实现质量目标管理网络图

质量目标:

按照国家验收标准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按海河杯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管理,质量目标管理网络图如下:

1.2、质量保证体系

1.2.1、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原则是:

紧紧围绕投标承诺的质量创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创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1.2.2、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1)我公司已经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中标后将按照认证的质量体系模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项目部的领导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由技术、质量检查、试验、物资设备、财务、工程队长及技术主管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督察督办。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学习、质量教育。

(2)项目部建立安质组,设立安全质量检查室,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置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质量检查和质量评比,奖优罚劣。

(3)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小组,开展QC攻关活动,分析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成本的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4)质检部门认真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实现创优目标。

1.3、项目部质量控制

(1)本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将根据我司ISO9001质量控制程序文件,采取逐级控制,规范操作,发挥本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优势。

坚持施工全过程控制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法,持续改进过程的质量控制。

(2)本公司现行的我司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为程序控制文件,其控制面涵盖整个施工过程。

本工程施工,将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制定建立质量管理网络,项目体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本公司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

(3)质量保证程序图

程序图解释:

①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在施工中优化,用优化的方案保证质量实施;

②人员基本要素质量较好,在执行岗位职责中保证质量实施;

③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成孔过程检验保证质量实施;

④施工操作经规范的过程操作保证质量的实施;

⑤良好的机械性能加良好的设备维护保证质量的实施。

1.4、专职质量员制度

(1)项目部设有专职质量员,定时检查、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质量监控、落实施工质量保证工作。

(2)各班组设有质量负责人,组织落实质量保证措施。

1.5、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

(1)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即质量体系运行组织机构:

(2)为实现制定的质量目标,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行,项目部建立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网络,真正做到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

1.6、开工前质量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项目部进场后、施工尚未开始前各级控制质量的预备工作。

作好施工准备的控制,将帮助项目部、分公司建立质量管理网络,起到清理管理层次,明确人员职责的作用。

(2)本工程施工准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前期测量放样、复核控制;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控制。

1.6.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师主持、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申批表》,由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

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交监理与业主认可签证后方可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包括:

(1)项目部的人员、设备配置;岗位职责。

制定与质量相关的人员职责与权限。

(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流程、安排、衔接顺序。

(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4)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

(5)质量保证措施

(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2、测量放样、复核控制

(1)建立放样及复核制度,由项目部测量员组织测量放样,由项目技术员进行复核。

(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布置好控制点及水准点的控制体系。

建立相应的临时水准点、临时控制点、基准线。

(3)待复核完成后,由项目部测量员填写《临时水准点复核记录表》、《工程基准线放样复合记录》、《工程控制点放样复合记录》,交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后方能使用。

1.6.3、图纸会审

开工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地质报告及有关文件进行认真地研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现场勘测和调查。

在自查的基础上参加设计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1.6.4、技术交底

(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体全部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

列出控制部位及监控要点、质量控制方法。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原则,各工种分管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1.6.5、人员、材料、设备、设施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材料、设备、设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进场材料验证复核有关规定、标准和相关程序的要求。

所有进场设备必须经南京市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并获取相关证件后方能进场。

施工人员(如桩机操作工等)必须经相应培训获得合格证,特种工种操作人员(如电焊工、电工、吊车司机等)必须持证上岗。

1.6.6、开工报告

在提交开工报告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施工合同、安全协议等。

(2)水准点、基准点、控制点测设完毕

(3)主要施工设备、必要施工材料、人员及计量设备等配备

(4)必要的施工组织设计批复

(5)施工许可证(业主提供)

(6)质量报监手续(业主)、安全报监手续

待完成以上工作,填写工程开工报告,并交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后,根据业主和监理的开工指令正式进行施工。

1.6.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是质量保证的重点环节,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有关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详见质量保证程序图。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由项目部安全质量组负责。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检验与试验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①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②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③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④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⑤重视材料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⑥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2)本工程的施工所需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均为乙供,它们的采购检验与试验将根据业主、设计单位要求,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控制;所有投入工程施工的材料均保证有出厂质保书等质量验证文件并经过检验合格,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能投入使用,杜绝不合格及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进场,为防止材料混用和使用不合格材料,不同材料的堆放场,不合格材料、未验证材料要进行严格明码分开堆放,钢筋等易锈蚀材料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其锈蚀。

2、采购物资实物验证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进入现场,应执行订货合同中规定的验收方法。

经验收合格后由项目部材料员、质量员审核班组填写的《现场收料单》和《验收单》,并按规定的计帐手续进行登帐。

(2)合格证明的验证: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质保单、合格证等质量验证文件应具备,并由项目部试验员审核班组填写的《原材料检验记录》,并按规定的计帐手续进行登帐。

(3)材料进场应提供材质证明,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和记录。

质量验证包括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抽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试验,验证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现场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或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

(5)对于项目采购的物资,业主的验证不能代替项目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业主采购的物资,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业主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6)物资进场验证不齐或对其质量怀疑时要单独堆放该物资,待资料齐全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严禁以劣充好,偷工减料,要严格按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料,检验和未检验物资应标明分开码放,防止非预期使用。

3、外观质量检验

施工单位材料进场时应向监理机构提交材料报审表,同时附有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按规定要求进行送检的检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1)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的品种、规格、外形、尺寸、损坏情况等进行直观检查,并经项目部试验员审核班组填写的《原材料检验记录》。

(2)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具体试验

对需复试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具体试验。

对需见证取样和随机抽样的材料和试件的取样和抽样程序、内容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钢筋

①进场钢筋须提供送货单、合格证。

逐盘检查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机械损伤和严重锈蚀。

②钢筋直径检查:

以60t为一批,抽查总盘数的10%且不少于3盘。

③外观检查合格后,应逐盘检验钢筋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按每批次(60t)每规格进行复试,复试后要提供检测报告。

④同一种类型钢筋焊接接头每300只焊接接头做一组试验。

⑤钢筋试件应随机取样,取样时应将端头去掉1m,同时取样时应有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取样人员应有上岗证。

⑥钢筋应根据实验检验结果使用,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

⑦经验收及试验合格的钢筋应按其直径、强度等级、组号分别堆放,堆放时应避免钢筋受到腐蚀和污染。

(应在钢筋下面垫放道木垫空)

4、商品混凝土

(1)进场混凝土须提供送货单、配合比,28天龄期后提供28天试验报告。

(2)混凝土浇筑时,每根桩做一组试块,试块制作现场取样,并妥善养护,按期试压,取样时应由监理现场见证。

(3)浇筑商品砼时,严禁向砼中加水,严格控制坍落度。

5、施工过程中灌注桩质量事故及处理

(1)孔壁坍塌现象:

孔壁坍塌是在成孔过程中,在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护筒里水位突然下降,这都是坍塌的迹象。

处理措施:

发现塌孔,首先应保持孔内水位,如为轻度塌孔,应首先探明塌孔位置,将砂和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以上1~2m;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淀密实后采用低钻速。

(2)护筒冒水现象:

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偏斜和位移,以至造成桩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处理措施:

初发现护筒冒水,可用黏土在四周填实加固,如护筒严重下沉或位移,则应返工重填。

(3)钻孔偏斜现象:

钻孔偏斜是指成孔后,空位发生倾斜,偏离中心线,超过规范允许值。

它的危害除了影像桩基质量外,还会造成施工上的困难,如放不进钢筋骨架等。

处理措施:

如已出现斜孔,则应在桩孔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校直;或在桩孔偏斜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4)钻孔漏浆现象:

钻孔漏浆是指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泥浆向孔外漏失。

处理措施:

加稠泥浆或倒入黏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

(5)流砂现象:

发生流砂时,桩孔内大量冒砂,将孔涌塞。

处理措施:

保证孔内水位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并适当增加泥浆密度;当流砂严重时,可抛入砖、石、黏土,用锤冲入流砂层,做成泥浆结块,使其形成坚实孔壁,组织流砂涌入。

(6)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处理措施:

在施工中,如已发生钢筋笼上浮或下沉,对于混凝土质量较好者,可不予与处理,但对承受水平荷载的装,则应校对核实弯矩是否超标,采取补强措施。

(7)断桩现象:

水下灌注混凝土,如桩截面上存在泥夹层,会造成断桩现象,这种事故使桩的完整性大受损害,桩身强度和强度大大下降。

处理措施:

如已发生断桩,不严重者核算其实际承载力;如比较严重,则应进行补桩。

(8)吊脚桩现象:

吊脚桩是指桩成孔后,桩身下部局部没有混凝土或加有泥土。

处理措施:

注意泥浆浓度,及时清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