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062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docx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一)小学生的身体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

小学生身体发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他们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

同幼儿相比,骨骼更加坚固,但由于骨骼中所含的石灰质较少,比较容易变形、脱臼。

小学生身体的肌肉组织虽有所发展,但不够强壮,缺乏耐力,容易疲劳,不易长时间从事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

从体内机能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心脏和血管在不断增长,其容积没有成人的大,但新陈代谢快,所以小学生心跳速度比成人快。

从肺的发育来看,六七岁儿童肺的结构就已发育完成,至十二岁时已发育得较为完善,儿童的肺活量在这一阶段也迅速增加,表明肺功能不断发展。

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脑重量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觉醒时间逐渐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这使儿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

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

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

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

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研究者都十分重视观察,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如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室中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座右铭;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CDarwin)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过:

“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

”因此说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第二,观察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水平、需要、活动中的多种情况等进行及时、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及时、高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学会做人。

第三,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

观察是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都需要一定的观察力。

如语文课中字形的分辨和作文中故事情节的记述、情境的介绍、景物的描写,自然课中的对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认识等,都需要有精细的观察力。

第四,观察力也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

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没有观察,就不能积累感性材料,也不能具有丰富的表象,因而不能进行丰富的想象,也不能进行抽象、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学者丁祖荫(1964)的研究,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个别对象”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能够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大部分属于

(2)和(3)阶段。

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属于(3)和(4)阶段。

这与埃尔金德()和凯格勒的研究结果一致(刘金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8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他们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对儿童说:

“我要给你看一些画,每次只看一张。

你要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71%的4岁儿童只看到了图片的个别部分,9岁儿童中仅有21%的人作这种回答,即9岁儿童中有79%的人既看到了一张图片中的部分,又看到了整体。

这个实验提示了儿童对物体的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发展的过程。

儿童先是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4、5岁),然后开始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6岁);接着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整体(7、8岁),但此时儿童往往还未把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

小学生对于图画的观察,很大程度上受图画内容的影响,图画内容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能为他们所理解,便表现出较高的观察水平;反之,观察水平很差,即使能描述,也很容易出现错误。

另外,儿童观察也受教师或成人的言语指导,如果教师问有什么,他便倾向于列举;要问是什么,他就倾向于说明;要问做什么,他就倾向于解释。

(二)小学生观察品质的特点

王唯(1985)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品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包括四个方面。

(1)精确性方面,一年级学生水平很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

例如,在刚学写字时常常是多一点、少一横,对于“已”“巳”和“析”“折”等字形相近的经常混淆不清。

三年级学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五年级学生略优于三年级学生。

(2)目的性方面,姚平子专门研究了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

他认为,按观察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可将幼儿分成三种水平:

三级──不能接受任务,东张西望或任意乱指;二级──能根据任务有目的地观察,但遇到困难或干扰不能坚持;一级──能克服困难和干扰,坚持完成任务。

结果是3岁儿童无一人达到一级水平,4岁、5岁、6岁达到一级水平的人数分别是2%、22%、24%。

姚平子: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

(2)。

一年级学生随意性较差,他们知觉主要受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影响,排除干扰能力较差,集中注意观察的时间较短,观察的错误较多。

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有所改善,但无显著差异。

(3)顺序性方面,一年级学生没有经过训练,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看到哪里,就是哪里。

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有始有终,并能一边看一边说,而且在观察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说,即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但从总体上看,五年级和三年级差异不显著,说明五年级学生还不能系统地进行观察。

(4)概括力方面,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作整体概括的能力很差,往往较注重事物的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位教师将寓言《美丽的公鸡》这一课的插图涂上色彩,并放大让学生观察,多数学生只能看到大红鸡冠、美丽的羽毛和金色的爪子,而没有看出公鸡站在水边欣赏自己形象的洋洋得意的骄傲神态。

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概括力有较大提高,五年级又有显著发展,观察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力水平都较低。

经过两年的教育,到小学三年级已有明显的发展。

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起来的。

(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1.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教师只提出“好好看”“仔细看”之类的笼统的要求,收效并不大。

只有教师细致具体地引导,比如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做什么—想什么—是怎么做的—人物面部表情如何—动作形态怎么样—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才能使学生的注意指向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给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由一串细小题目循序渐进……按规定路线行进……走向目标,实现教师控制具体过程,而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自己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自己发现、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载《教育研究》,1997(9),7页。

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多方面的意义。

2.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自己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

发展儿童观察的主动性,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引导。

当然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总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步骤,然后再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地提出目的、任务,并进行独立的观察。

(二)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观察依赖于知识贮备。

如果学生对要观察事物缺乏必要了解,就不知从何入手进行观察,也不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从而影响观察的效果。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它。

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或参观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

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才能达到深入了解的目的;否则走马观花,收效不大。

(三)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观察的步骤对整个物体来说,是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

而对各部分的观察也要有一定的步骤,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

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精确、细致的观察。

观察的计划是要明确为什么观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察什么等问题。

例如,一位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以“春天”为题目的作文,先组织学生“忆春天”;然后在初春时,带学生“找春天”──冰雪开始融化,树枝和小草开始发芽;再过几周带学生“看春天”──冰河完全融化,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田野里人们开始播种;最后回来“写春天”。

这样有计划地训练,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吕静:

《小学心理学》,53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

在观察中,要把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结合起来,做到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信息,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将观察到的事物的具体的个别对象,经过思维分析、综合,进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古今中外,许多创造发明(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观察与思考结合的成果。

学生观察春天后,启发学生思考:

季节的更替,以及春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等规律性的东西。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的精确性是观察力的重要品质之一。

只有观察精细,才能发现细微差别,以及隐蔽的特征和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即在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在似乎无关的事物中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和相互联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小学生观察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并进行比较。

结果学生发现,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构成的,任何一个矩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的,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平行四边形的二分之一,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矩形的二分之一。

这样通过比较得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不仅便于理解和记忆,也促进了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4.观察时要运用言语

语言具有概括性。

言语这种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参与观察,有利于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同时通过言语活动,还可以把所观察的结果保存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

(四)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观察前就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如写观察日记、观察记录和观察报告或写作文、绘画等。

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使观察更仔细、认真,观察更真实、可靠,还有利于巩固观察结果,便于学生在观察后对观察结果的反复思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五)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因此观察不能只从静态的角度进行,还要从动态的角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跟踪观察,才能掌握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这就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持之以恒地观察才能做到。

另外,持之以恒的观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

这一点比观察本身的收获更为重要。

小学生记忆组织策略的发展

1.什么是记忆的组织策略

记忆的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组织”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编码,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

儿童在进入学龄期后,其记忆的组织策略才开始明显地发展起来。

9~10岁的儿童在使用记忆组织策略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5~6岁的儿童,这种年龄差异体现在使用组织策略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

2.小学生记忆组织策略的特点

庞虹(1992)进行了一项小学生记忆中组织策略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记忆组织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产生性缺损和成熟运用策略两个阶段(庞虹:

《小学儿童记忆中组织策略发展的实验研究》,载《心理学报》,1992(4))。

一年级儿童处于产生性缺损伴随中介性缺损亚阶段,这就是说,一年级被试已经具有中等的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但他们还不能自发地使用策略,通过策略指导可以学会使用组织策略,却不能提高回忆量。

三年级被试处于产生性缺损但已不伴随中介性缺损的阶段,即三年级被试虽然仍不能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策略,却能通过一段策略训练后学会使用组织策略,并且通过运用学到的组织策略使回忆量显著提高。

五年级被试则处于成熟运用策略阶段,他们能自发运用组织策略,这对回忆具有积极的效果。

一、三年级的被试对记忆手段和记忆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对策略的有效性缺乏清晰的认识,他们在记忆情景下倾向于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简单的但却无效的策略,他们关于记忆材料的知识也较为贫乏。

这就是年幼儿童出现产生性缺损的原因。

我国左梦兰、傅金芝的研究也指出,由于课题性质不同,儿童运用策略也会不相同,各种策略发展上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儿童的知识经验。

岁儿童已能将话编成故事情节来识记,岁儿童很少运用组合策略记住几何图形,岁儿童有半数可以运用组合策略。

而对数目的组合,岁的儿童多数仍有困难,能进行组合记忆的人数达不到半数。

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

小学生的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要促进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教师一般要从字、词、句三方面严格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

总结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可通过下列途径对学生加以训练。

(一)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有的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句话,或者只说一个词,甚至用动作或表情来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让他们重新把话说完整,如果碰上学生说话有困难,可由教师示范,帮助他们说完整的句子。

例如,一个学生对教师说:

“老师,头断了。

”虽然教师明白他指的是铅笔头断了,但为了引导该生说完整的话,启发问:

“什么头断了”学生答:

“铅笔。

”问:

“谁的铅笔头”答:

“我的。

”然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我的铅笔头断了”的完整句子。

(二)加强口头造句的练习

教师要善于用教过的词汇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

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词汇,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学完“我们”这个词,让学生用“我们”说句话──“我们是学生。

”“我们爱国旗。

”“我们都喜欢唱歌、跳舞、做游戏。

”……

(三)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的质量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并能用普通话朗读。

流利,即不读断句,快慢近乎平时讲话,但不等于快,不是越快越好。

应当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字一顿地读,但要求连读。

要纠正有些学生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有感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言语方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主要凭借讲话的语调、节奏等。

(四)课堂提问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小学生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极好形式。

教师在组织课堂师生对话时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想,把完整的文句表达出来。

同时要多照顾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练习,多给他们练习的机会。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堪称现代学习心理学之父,他通过对动物条件作用形成过程的研究为学习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把巴甫洛夫的原则应用于心理学并使其成为心理学的主流。

斯金纳看到了经典条件作用的不足,发展了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他们不像其他发展心理学家那样认为发展是内部成熟的过程或受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制约,而是认为行为乃外部环境塑造而成,儿童的发展是由其所处的环境与教育决定的。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是把一条狗放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打开灯,30秒后把食物放在狗的嘴里,诱导出分泌唾液的反射。

开灯并提供食物,这个程序重复几次后,灯光,这个原本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也会引起分泌唾液的反应。

巴甫洛夫把食物叫做无条件刺激,而灯光是条件刺激,因食物引起的分泌唾液叫做无条件反射,灯光引起的唾液分泌叫做条件反射,整个过程叫做条件作用。

经过实验研究,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作用的几个原则。

(1)条件刺激的呈现应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如先开灯后给食物。

巴甫洛夫及其学生发现如果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后呈现,很难对动物形成条件作用。

其他的研究则发现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呈现之前的15秒呈现,最易形成条件作用。

(2)消退。

条件作用的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如果只呈现条件刺激,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几次以后,动物将不会再作出条件反应,即反应消退了。

(3)刺激的泛化。

条件作用的形成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刺激的,但是动物有能力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一些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如狗被训练对某一声调的铃声作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作出反应。

这种现象叫做泛化。

(4)分化。

泛化最终让位给分化的过程。

如果继续呈现不同音调的铃声而不伴随食物,狗就开始更有选择性地作出反应,只对与最初的条件刺激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刺激的分化。

(5)高级条件作用。

当条件作用形成后,可单独用条件刺激与另一中性刺激建立起联结。

如巴甫洛夫的学生曾用铃声建立起狗的条件作用,然后在铃声出现时伴随着一个黑色的方形,几次以后,黑色的方形独自也可以引起狗分泌唾液。

这种情况叫做二级条件作用,巴甫洛夫发现有时甚至可建立三级条件作用。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华生是把学习理论的原则应用于儿童发展问题研究的最主要的心理学家。

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当他读到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后,开始认为经典条件作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动物,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也服从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并致力于儿童情绪的研究。

华生认为婴儿出生时只有三种情绪反应:

恐惧、愤怒和爱。

引起这些情绪的无条件刺激一般只有一两种,但是年长的儿童可以对很多的刺激产生这些情感反应,因此对这些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一定是习得的。

例如,华生认为对婴儿来说只有两种无条件刺激可以引起恐惧,一个是突然的声响,一个是失去支持物(如从高空落下),但年龄大点儿的儿童对很多事物,如陌生人、猫、狗、黑暗等都感到恐惧。

对这些事物的恐惧一定是习得的。

如一个小孩对蛇的恐惧是因为当他看到蛇时听到了尖叫声,蛇因而成为了一种条件刺激。

华生等以一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为被试,看能否通过条件作用让他对小白鼠产生恐惧。

实验之初,小孩对小白鼠并不害怕,但经过条件作用后,小孩发生了很大变化。

实验过程如下:

在小白鼠出现在小孩面前的同时,在小孩的背后用力击打一个物体发出巨响,引起孩子的惊吓反应。

反复几次后,当只有小白鼠出现时,小孩也表现出害怕、逃避的反应。

几日后,小孩对所有带毛的物体如狗、皮毛大衣等都感到害怕,可见,他的恐惧已经泛化。

华生的研究在实践上一个主要的应用是发展了一套对恐惧进行去条件作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当代来说即是一种行为矫正或称之为系统脱敏法。

这个研究是针对一个叫皮特的三岁小男孩进行的,他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但对兔子等动物感到害怕。

华生等为消除其恐惧采用了如下程序:

首先,在皮特喝下午茶时,将关在笼子里的兔子放在距离皮特较远且不会对他产生威胁的地方;第二天,将兔子拿到较近的距离,直到皮特感到一丝不安;接下来的每一天,兔子都被移近一点儿,但在实验者的关照下,并不会给皮特带来太多的麻烦。

终于,皮特可以做到一边吃东西一边与兔子一起玩。

用同样的方法,心理学家消除了皮特对其他物体的恐惧。

基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华生对养育孩子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父母应避免拥抱、亲吻婴儿,因为这样做很快就会让婴儿把看见父母与纵容的反应联系起来,就不会学习离开父母独自探索世界。

他主张把孩子当成小大人般对待,用良好的方式训练他们,从而使儿童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从学习理论的观点看,经典条件作用似乎只限于对某些反射或先天的反应进行条件作用。

对于人们是如何学习复杂的技能及进行主动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很难进行解释,于是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其他形式的条件作用。

斯金纳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

同华生一样,他也是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但他研究的条件作用并不是巴甫洛夫式的。

在斯金纳看来,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应答,是由刺激自动引起的,大多数这样的应答都是简单的反射。

斯金纳感兴趣的是操作性的行为,是对环境的主动操作。

个体在环境中可能有多种反应,哪些行为保留下来或更可能再次发生,取决于行为发生之后所得到的强化。

为了研究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发明了一种仪器,叫做斯金纳箱。

动物在里面可以自由活动,当它无意中压了杠杆时,会得到食物作为奖励。

以后,动物就会更经常地挤压杠杆。

反应的比率作为测量学习的指标,当反应受到强化时,它发生的比率也会增加。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比应答性行为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如读书并不是由某一具体刺激引起的,而在于读书曾给我们带来的结果。

如果读书得到的是奖励如好成绩,人们就更可能投入这种行为。

因此行为是由其结果决定的。

操作性行为的保持及去除与强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对行为进行强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形成操作性条件作用应注意以下原则。

(1)强化与消退。

可充当强化的事物有很多,有些强化如食物或去除痛苦叫做一级强化,它们本身就带有强化的属性。

有些强化如成人的微笑、表扬或注意则是条件性强化。

它们的效能取决于与一级强化的联结频率。

当行为得不到强化时,就会渐渐消退。

如有些孩子的讨厌行为仅仅是为了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对这些行为不予注意,这些不受欢迎的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2)及时强化。

对反应及时给予强化,它才会保留下来。

这一点对教育孩子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好的行为及时表扬,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