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08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docx

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红楼梦十二支曲》共14首,为便于与“判词”对应: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一)·终身误”》〗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方为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⑴【典注及寓喻】

1终身误:

作者自拟的曲牌名,下面各曲同此。

曲牌名即概括曲子的题旨。

2金玉良缘:

金,指宝钗的金锁;玉,指宝玉的“通灵宝玉”。

在第八十四回里凤姐说宝玉与宝钗是“天配的姻缘”。

3木石前盟:

木,指林黛玉,第一回里说她是灵河畔的绛珠仙草;石,指贾宝玉,第一回里说他是青埂峰顽石转世;前盟,前世的盟约。

4高士:

品德高尚的人,语带讽刺。

“雪”与“薛”同音,兼喻其冰冷。

5仙姝(音梳):

美丽的仙女。

这里喻林黛玉聪明美丽。

6齐眉举案:

用《后汉书·梁鸿传》典,比喻妻子对丈夫恭顺、夫妻恩爱。

⑵【简略析评】

以贾宝玉口吻唱的这支曲,抒发了他对黛玉、宝钗的不同态度。

表示他对与林黛玉

之间基于叛逆思想基础的“木石前盟”不能忘怀,而对强迫撮合的“金玉良缘”始终不满。

作者以它作为全书的线索进行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者肯定了“木石前盟”,否定了“金玉良缘”,带有进步思想倾向。

但他又把宝、

黛的爱情悲剧只看成是“美中不足”,说明他还没有理解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二)·枉凝眉”》〗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⑴【典注及寓喻】

1阆苑(音浪院)仙葩(音趴):

阆苑,传说中仙人的园林;仙葩,鲜花,这里指林黛玉。

2美玉无瑕(音霞):

瑕,玉的疵斑。

完美无缺的玉,这里指贾宝玉。

3心事终虚话:

心事,指宝、黛真心相爱的思想感情;虚话,空话。

4嗟(音皆):

叹息。

5水中月、镜中花:

都是虚幻的非真实的景象,以此来比喻宝、黛爱情的破灭,水中月,指宝玉,镜中花,指黛玉。

⑵【简略析评】

写宝、黛爱情悲剧的《枉凝眉》,表露了作者的思想理念,即:

宝、黛爱情之所以注定是一场悲剧,是因为把持荣府家政大权的王夫人、王熙凤从荣府利益角度出发,选择了宝钗,这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1、2)〗

林黛玉与薛宝钗(合)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⑴【判词形式】

[以五言绝句形式,将林黛玉与薛宝钗两女在同一首诗里合判,颇具意味。

]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

“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有一股金簪。

”两株枯木象征“林”,“玉带”是“黛玉”谐音的倒置。

“雪”是“薛”的谐音,“金簪”是“宝钗”的同义词。

⑶【典注及寓喻】

1停机德:

用《后汉书·列女传》典,说的是汉人乐羊子远道寻师求学,期未满便返回家中。

其妻正在织布,停下操作,用刀割断刚织的布说道:

“你求学中途返回,跟割断织的布有什么两样?

”乐羊子听从了妻子的劝告,于是回去完成学业。

乐羊子妻这种劝夫求学的“停机德”,被奉为贤妻的典范。

这里指薛宝钗力图以封建道德影响贾宝玉。

2咏絮才:

用《晋书·列女传》典,说有一天下雪,宰相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他侄子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后人因以“咏絮才”来称赞女子的文才。

这里指林黛玉有文才。

3玉带句:

“玉带林”为“林黛玉”的倒念。

玉带本为系于腰间之物,今挂林木之上,寓黛玉的悲惨命运。

4金簪句:

“金簪雪”寓薛宝钗的名字。

雪里埋,喻薛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命运

⑷【简略析评】

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人物,薛宝钗具有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德”,林黛玉却有着封建阶级所不允许的“才”。

后两句隐喻黛玉的悲惨命运以及薛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3)〗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⑴【判词形式】

七绝。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

配画是一把弯弓,谐“宫闱”、弓的上面有颗香橼,谐“元春”。

画面暗喻元春入选皇宫成为皇帝的妃嫔(读作“非贫”)。

⑶【典注及寓喻】

1二十年来:

元春入选皇宫,直到死去,作为妃嫔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

辨是非,是说元春终于明白,入选皇宫作为妃嫔,在别人眼里多么荣耀,而对自己来说,则是好像处于“不得见人的去处”,宫女、妃嫔的生活其实多么痛苦!

2榴花:

石榴花开放的时候,一片火红,与宫闱映衬相照,呈现出一派赏心悦目的艳丽风光。

3三春:

一指“阳春三月”,一指迎春、探春和惜春。

争及,怎及。

初春景,指(从外人的角度看)元春入选皇宫作为妃嫔的荣耀。

4虎兔句:

按属相的说法,是“寅虎卯兔”,虎兔相逢,即虎年与兔年相交。

大梦归,“死亡”的委婉表达方式。

这里暗示了元春的死期。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说到,元春死于甲寅年的十二月十九日,而此前一天(十二月十八日),正是“立春”,日期尚在甲寅,节气已交乙卯。

⑷【简略析评】

贾元春入选皇宫的缘由是“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对大多数年轻女子而言,这当然是皇宫掩人耳目的说法。

对那些“妃嫔”、“女史”的家族亲人而言,也多多少少含有自欺欺人的感情成份。

元春后来又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成为最高统治集团中的一员,这对贾府来说,获得如此巨大的“有力靠山”,是何等荣耀!

元春“二十年来”的宫廷生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贾府在最高统治集团中的政治代表,而她的死亡,则使贾府如丧考妣,预示其行将衰败。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三)·恨无常》”〗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⑴【典注及寓喻】

1无常,即“无常鬼”。

民间迷信的说法,无常鬼能勾人魂灵。

这句的意思是说,才刚享受了荣华富贵,可恨又要死了。

2眼睁睁、荡悠悠、望家乡,三个三字豆句,全都是被“无常鬼”“带走”后元春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3向爹娘梦里:

按这支曲的脉络,曹雪芹要有“元春托梦”的交代。

高鹗续本中却没有元春给父母托梦的描写,但在第八十六回,贾母与大家聊天时叙及元春,说贾母曾梦到与她有过谈话。

贾母说:

“你们不信,元妃还和我说是:

‘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

'”

4天伦,指家庭中父子、兄弟的亲属关系。

这里元春以“儿”自称,接下来的“天伦”,就是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有亲属关系的人进行劝告。

⑵【简略析评】以元春口吻唱的这支《恨无常》曲,与她的“判词”对应,在“大梦归”的时候,才始“辨是非”。

什么“是非”呢?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怎样“辨”呢?

曲末唱道: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为什么要托梦“天伦”劝告他们早日从官场仕途“退步抽身”呢?

这就是元春“辨是非”的结果,“二十年来”的宫廷生活,使她看透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家帮派之间激烈决绝的尔虞我诈、倾轧争斗。

没有背景和靠山,在那个社会中将无立锥之地!

小说以如泣如诉的笔调,对元春的“芳魂消耗”寄予了深切的哀悼。

这正说明,囿于时代的局限,曹雪芹就是“这一个”作者。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4)〗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⑴【判词形式】

七绝。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判词配画的画面是两个人放一只风筝,大海上有一艘木船,船中一掩面女子,状若悲泣。

探春的生母是贾府的妾赵姨娘;在名份上探春又是王夫人的“女儿”,“两个人放一只风筝”,暗喻探春一生受到来自嫡亲和庶生两种势力的支配和影响。

“风筝”暗喻她的命运如同风筝一样随风飘荡、受人牵制。

“大海上一艘木船”,暗示探春离疆飘海,远嫁他乡。

⑶【典注及寓喻】

1才自清明句,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里,探春判词第一字就是个“才”字,可想而知,后边两个“自”,当然是枉自、纵然、即使的含意了。

更何况“才女”“生于末世”呢?

2运偏消:

既“生于末世”,“运”怎能不“偏”,偏运又怎能不“消”?

③清明涕泣句,古代民俗,离乡在外客居的人,清明时节到水边祭祖。

这里说探春远嫁海疆,只能水边泣寄思亲望乡之情。

④千里东风句,说探春远嫁,既相距千里之遥,与亲人相见也只有托梦于夜寐,寄望于东风。

⑷【简略析评】《红楼梦》中,多处体现探春既有“补天”之志、又有“补天”之才的性格特征,在协理贾府家政过程中,探春提出的不少改革方案,展示了她“改革家”的才智的形象。

然而,探春虽有“补天”之志、之才,生在封建社会末世的这样的“才女”,恰

恰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

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连她自己也受到摆布,远嫁他乡。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四)·分骨肉》”〗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⑴【典注及寓喻】

1曲目:

分骨肉,指骨肉分离。

作者在设计十二支曲的曲目时,颇费了一番心思。

除第一支“首曲”“红楼梦引子”

及第十四支“尾曲”“飞鸟各投林”外,其余“正曲”均为三字结构:

终身误、枉凝眉、

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和好事

终。

2一帆风雨句,与家人分别远离,三千行程,“一帆风雨一路凄”,是非好兆头。

3残年,残余的年岁,人的晚年,这里指父母等老人。

4穷通,贫穷困顿和显赫通达。

⑵【简略析评】这支曲子是以探春的口吻唱的,既有心志,又无能为力的探春,对于自己无以诠释的命运,唱出了“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的“缘、定”论调,因而不思抗

争,屈己远嫁。

这标志着贾府及其所赖以依存的封建王朝,已经到了分崩离析、骨肉飘零、行将衰亡的地步。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5)〗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⑴【判词形式】

[在给“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中,最为奇怪的是史湘云的这一首。

别的“判词”要么是七绝,要么是五绝,即使是“折腰体”的绝句形式,也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因为按作者驾驭格律诗词的水平,当不会出现那样的“疏忽”。

照此推论,我认为,史湘云的这一首,应是一首七绝,只是出于某种考虑,作者在一、三句中分别取去了两个平声字和两仄声个字。

这里用平仄分析的方法来看一看:

△△富贵又何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襁褓之间父母违;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展眼吊斜辉▼▼,仄仄平平平仄仄

湘江水逝楚云飞。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很明显,这的确是一首“减字七绝”。

]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

判词的配画是:

晚空中几缕飞云、黄昏里一湾逝水。

画面上“水”指的是湘水,“飞云逝水”,暗喻“湘”和“云”,整幅画暗示了史湘云因家势衰败而终身不幸。

⑶【典注及寓喻】

1富贵二句,说的是,即便有着“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富贵,对于从小就失去父母、由亲戚抚养的史湘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襁褓之间,此处指婴儿时期。

违,此处指别离、逝去。

2展眼句,展,展开、放开。

展眼,放开眼向远处看。

吊,凭吊。

斜辉,夕阳的余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里暗示史湘云婚后不久丈夫便得了重病,犹如夕阳西下,好景不长。

3湘江句,湖南古为楚地,下有湘水,上有楚云,暗含了史湘云的名字。

这里以“湘江逝去、白云飞散”的比托手法,暗示史湘云后半生家势衰落,命运凄凉。

4弄清了诗句含义后,我们倒回头来,作一个“补词”的尝试。

通过“富贵二句”和“展眼句”的解析,是否可以给第一句开头补上两个平声字“侯家”?

在第三句末尾补上“愈重”两个仄声字?

这样,整首诗为:

侯家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愈重,

湘江水逝楚云飞。

⑷【简略析评】

小说中,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叔父史鼎家,得不到亲恩和宠爱。

她在家庭中遭受的这些冷酷待遇,揭露了封建宗族关系的虚伪和残忍。

她成人后,配了个“才貌仙郎”,却又命途多舛:

不久丈夫早亡、随后史家败落。

史湘云个人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写出了史家的没落,反映了四大家族的衰亡。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五)·乐中悲》”〗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綺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⑴【典注及寓喻】

1纵居句,綺(音起)罗,丝绸织品。

丛,言其数量繁多。

这句说,纵使是生活在富贵人家,又有谁知道(她)是不是得到了呵护?

2霁月光风,也作光风霁月,原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朗的景象,引伸比喻为开阔的

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3廝配,廝,相,相配。

4准折得句,准,准保、一定。

折,折合、抵换。

这句意思是,与幼年时的艰辛生

活相比,现在嫁了好夫君,准定可以“地久天长”地过上好日子了。

5终久句,高唐,用了宋玉《高唐赋》典:

楚襄王曾游高唐(战国时楚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梦见有仙女来会,临别时仙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人遂以巫山云雨、高唐云雨等词兴喻男女夫妻之情。

“云散高唐”,这里是指湘云丈夫早亡,夫妻恩爱散断了。

水涸湘江,也是隐喻夫妻缘分涸(音合)裂尽止。

水,指泪水。

涸,干涸,水干。

湘江,这里用了李衎(音看):

《述异记》“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中“湘妃竹”(即斑竹)事典。

泪水全流尽了,洒染竹林,汇入湘江。

6消长数应当,消长(音掌),消灭和生长。

数,古人认为,人的一生都有“定数”,受“数理”的影响,“命数”是注定的。

⑵【简略析评】

《乐中悲》曲子写的是史湘云。

对于她的身世,小说中表现出既叹又褒且哀的复杂情怀。

史湘云受传统礼教影响,将宝、黛的叛逆精神视为大逆不道,作者却认为她是“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又体现了思想感情的局限性。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6)〗

妙玉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⑴【判词形式】

五绝。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判词的配画是:

洁白无暇的一块美玉,落在黑浆烂泥之中。

“美玉”,指妙玉。

“落在泥垢之中”,暗喻妙玉的“不洁净”结局。

⑶【典注及寓喻】

1洁,原指清洁、洁白,这里指佛教所说的“净”。

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杀生吃肉、婚嫁生育等都是不洁净的行为,宣称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故又将佛教称为“净教”。

2空,按佛教的说法,地、火、水、风等自然物体乃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空的,认为“四大皆空”足以教化百姓、超度众生。

3金玉质,原指本质高贵。

这里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是“读书仕宦之家”的小姐。

4淖(音闹),淖泥,黑浆烂泥。

“终陷淖泥中”,寓妙玉在贾府败落后被迷奸污

的悲惨结局。

⑷【简略析评】

妙玉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父母已亡。

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

可惜自幼多病,只得入了空门,带发修行。

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

她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

“金玉质”的妙玉,在贾府败落后,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奸污,劫持而去,“终陷淖泥中。

妙玉的主观“欲洁”而客观“非洁”,反衬了封建统治的虚伪及残忍。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六)·世难容》”〗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⑴【典注及寓喻】

1啖(音蛋),吃,进食。

2膻(音山),腥骚的气味。

3春色阑,指青春凋残。

4王孙公子,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贾宝玉。

⑵【简略析评】

这支曲子是写妙玉的。

妙玉自幼多病,后又父母双亡,家庭破落,因而遁入空门小说说她“欲洁何曾洁”,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不要了,而给宝玉喝的茶杯却是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

“云空未必空”,宝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字帖。

这些描写,反映出她的本性。

她企图归皈依“佛门”却找不着避难之处。

揭示了宗教不可能超脱于现实社会的生活。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7)〗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⑴【判词形式】

失律折腰体五绝。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首句因照搬史典而失律(注)。

若定要按律,是否可看

作“山中子系狼”?

第三句“失粘”,该是作者有意而为的吧。

]

⑵【判词的配画描述及含义】

判词配画的画面是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这里“恶狼”指的是“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美女”喻迎春。

这是暗示迎春要落在一个恶人(孙绍祖)手里,受其虐待致死、毁掉。

⑶【典注及寓喻】

1子系句,“子”、“系”合成繁体“孫”(孙)字,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姓。

子,你。

系,是。

中山狼,指孙绍祖。

典自古代寓言故事(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寓意迎春被“中山狼”般的孙绍祖迫害致死。

2金闺句,金闺,艳美华贵的闺房。

花柳质,质地如娇花弱柳一般。

这里比喻迎春的娇弱经不起摧残。

3赴黄粱,比喻死亡。

典自唐·沈既济《枕中记》故事:

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遇见道士吕翁,自叹穷困。

道士授其一枕睡觉,卢生梦见自己享尽一生荣华富贵,年过八十而死时,大梦醒来,店家煮的黄粱米饭尚未烧熟。

这里说娇弱的迎春嫁到孙家受孙绍祖摧残一年的时间便死了。

⑷【简略析评】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妻为邢夫人)与周姨娘所生的女儿。

迎春长得很美,虽然没有才华,但心地纯洁善良。

因性格懦弱,又排行老二,人称“二木头”。

后来她被其父许配给孙绍祖。

孙绍祖的先人因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贾家门下,靠贾家的势力起家的。

这个孙绍祖家资饶富,并且“应酬权变”,在官场中很走运,正在兵部等待提升,所以贾赦就选他做了“东床快婿”。

孙绍祖品质恶劣,连贾政都不同意这门亲事,但贾赦不听。

迎春嫁过去之后,受尽种种虐待,一年之内就被折磨死了。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七)·喜冤家》”〗

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

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干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⑴【典注及寓喻】

①喜冤家,意思由于错误的婚配遇上了冤家对头。

②中山狼,喻指迎春忘恩负义的丈夫孙绍祖,

3当日根由,指孙绍祖的祖父因有“不能了结之事”,拜在贾家门下,靠贾家的势力起家的“根由”。

4觑(音趣),窥视、偷看。

蒲柳,旧社会喻地位低贱。

⑵【简略析评】

这支曲子是唱迎春的。

迎春的悲剧由其父贾赦一手造成。

按孙绍祖的说法,是贾政花了孙家五千两银子,拿迎春抵了债。

称孙绍祖为“中山狼”,皆因他是不折不扣的恶棍。

“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这就是他“骄奢淫荡贪欢婿”的注脚。

迎春劝两次,他就骂迎春是“酯汁老婆拧出来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完全是一副恶棍无赖嘴脸。

迎春这位公府千金哪里经过这个?

回到家里啼哭诉苦,王夫人也只能说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之类既像安慰又像劝导的话。

迎春只提出一点可怜的要求:

“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

曹雪芹写了八十回的《红楼梦》就在这个地方绝笔,使我们看不到作者怎样写迎春“一载赴黄粱”的惨状。

高鹗续写的“还孽债迎女返真元”的情节,虽然基本体现了原作者的意图,但嫌太过草草。

(注)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见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

[释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常用来比喻那些凶险阴狠,恩将仇报或忘恩负义的人。

[故事]

赵简子,名赵鞅,他是赵国君王的先人,春秋时,他任晋国的上卿。

晋定公21年,赵简子攻占邯郸。

此时,赵简子名为晋国的上卿,实际上独揽晋国政权,他的封地邯郸之大等同于诸侯。

有一年,赵简子带领军队在中山国(今河北定县一带)大规模打猎,狩猎的官员在前面引导。

有一只狼在路中像人一样直立在那里啼叫,赵简子看后,就从容不迫地登上车子,拉开著名的乌号弓,挟住肃慎国制造的箭,一下就射进狼的身体,连箭末的羽毛都射进去了,狼不禁失声大叫而逃。

赵简子发怒,驾起车子追狼,车子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天空,脚步的声音像雷响一般,十步以外,就辩不清人和马了。

当时,有一个墨家的信徒东郭先生,正往北到中山国去谋求官职,赶着跛腿的驴子,装了一袋的图书,因清早赶路而迷了路,看到扬起的尘土十分惊慌。

狼突然逃到面前,伸着头看着东郭先生说道:

“先生或许有志于救助世上万物吧?

从前毛宝将一只乌龟放生,后来在逃命时,得到乌龟的负渡。

又说:

“隋侯救活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因而获得一颗宝珠。

”狼指着东郭先生的布袋说:

“今天为什么不能让我早早躲在你的布袋里,使垂危的性命得救呢?

将来倘使能从布袋中出来,我必定效法龟蛇报恩的诚意!

东郭先生答道:

“嘻!

因为庇护你这只狼而冒犯世卿,触怒权贵,会招来什么样的祸殃将无法预测,还怎敢希望得到什么报答呢?

然而墨子的学说是以兼爱为主旨,我应想办法救你,假如有祸的话,也中所不辞。

”于是东郭先生把图书从布袋里拿出来,把狼再慢慢地装进去,前边担心踩着狼嘴巴下边的悬肉,后边恐怕压着狼的尾巴,装了三次都不成功。

这时追捕的人更加迫近了。

狼急忙祈求说:

“事情很危急了,先生真的还要在抢救火烧水淹的时候讲礼貌,在遇盗逃命的时候鸣响铃铛吗?

先赶快设法吧!

”于是它就收缩蜷曲起四只脚,让东郭先生用绳子把它缚起来,它把头弯到尾巴上,弓起脊背,藏起颔肉,像刺猬蜷缩尺蠖弯曲一样掩藏起来,像蛇盘蜷、乌龟止息一样停滞不动,听从东郭先生的安排。

东郭先生按照狼的指点,把它装进布袋,扎上口,放到驴背上,牵驴退避到路旁,等待赵人经过。

一会儿赵简子追到了,他找不到狼,大怒起来,拔剑斩断车上的辕木,拿断木给东郭先生看,骂道:

“谁敢隐瞒狼的去向,就会像这根辕木一样下场。

东郭先生连忙伏在地上,爬行前进,跪着说道:

“我虽不聪明,却有志于救世的事业,奔走远方,迷失了方向。

我即使愚笨,难道狼的贪婪而凶狠的本性我不知道吗?

今天你来除凶,我怎么会隐瞒狼的踪迹不讲呢?

赵简子沉思了一会儿,就驾车子回去了,于是东郭先生也赶起驴子,加倍地赶路。

过了很久,赵简子的仪仗旗帜的影子渐渐地隐没不见了,车马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狼估计赵简子已经去远了,于是在布袋里说:

“先生,让我从布袋里出来吧,解开束缚我的绳子,拔出我腿上的箭,我要走了。

于是东郭先生把狼放出布袋,狼却咆哮道:

“刚才我被狩猎的官追逐,他们来得非常快,幸亏你救了我。

现在我饿得很,如果没东西吃,最后必定饿死,先生既然是墨家的信徒,何必吝惜自己的身躯,让我吃掉你以保全我微弱的性命吧!

”狼张大嘴巴,伸出爪子,朝东郭先生扑来。

东郭先生急忙用手格斗,一边格斗,一边退却,躲避到驴子后边。

狼始终不能加害东郭先生,东郭先生也竭力抗拒,双方都疲乏了,隔着驴子喘息起来

东郭先生说:

“狼负我也!

”狼说:

“我并不是一定要亏负你,因为上天生下你们这号人,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