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226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4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docx

病生选择分析选择判断

1、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患病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B正常形态结构

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

D正常生命活动规律

E疾病的临床表现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2.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B推理判断

C临床观察病人

D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考生答案:

D

3.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B水肿

C发热

D心力衰竭

E休克

考生答案:

D

4.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和病痛

B四肢健全、肌肉发达

C能吃能睡没有不良嗜好

D社会适应能力强

E躯体上、精神和社会上的良好的状态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5.疾病是指:

A不健康

B不舒服

C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D接触了病因,感觉异常

E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6.能引起疾病并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内因

E疾病的外因

考生答案:

B

 7.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诱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外因

考生答案:

A

 8.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D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9.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B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D疾病过程中因果交替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考生答案:

D

 10.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的内涵,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C同时出现,相互转化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E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都是损伤的表现

考生答案:

E

 11.关于疾病的整体观念,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B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体分析

考生答案:

A

 12.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可判断已经死亡:

A四肢冰冷,血压、脉搏测不到

B大脑功能停止,脑电波消失

C心跳、呼吸停止

D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E反射消失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3.死亡的标志是:

A反射消失

B脑电波零电位

C瞳孔散大

D脑死亡

E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考生答案:

D

 二、判断题

14.一种疾病可同时存在几种病理过程。

考生答案:

 T

参考答案:

 15.疾病就是不舒服,舒服就是没有病。

考生答案:

 F

参考答案:

 16.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17.诱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考生答案T:

 

 18.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考生答案:

 T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液渗透压的特点是

A血浆>组织间液

B血浆<组织间液

C组织间液>细胞内液

D组织间液<细胞内液

E各部分体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E

2.使口渴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是

A有效血容量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有效血容量减少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血管紧张素Ⅱ增加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3.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大量饮水

C血容量增加

D动脉血压降低

E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

4.促使醛固酮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清〔Na+〕升高

B血清〔K+〕下降

C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D血浆渗透压降低

E血容量减少

考生答案:

E

5.促使心房利钠肽释放减少的因素是

A心房扩展

B血钠增高

C血容量增加

D血管紧张素Ⅱ增多

E血容量减少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

6.低渗性脱水钠代谢异常的环节是

A失钠<失水

B失钠>失水

C大量水在体内潴留

D大量钠从体内丢失

E水钠潴留,水多于钠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B

7.给呕吐、腹泻患者输入大量5%葡萄糖溶液引起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局部水肿

E全身水肿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

8.低渗性脱水由于组织间液减少引起的症状是

A四肢冰冷

B眼窝凹陷

C脉搏细速

D直立性眩晕

E尿量减少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

9.低渗性脱水不发生

A尿量增多

B尿量减少

C尿钠增加

D尿钠减少

E严重口渴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

10.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钠代谢紊乱是

A水中毒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高钾血症

E低钾血症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

11.输入等渗盐溶液适于治疗

A水中毒

B水肿

C高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等渗性脱水

考生答案:

D

 12.高渗性脱水钠代谢异常的环节是

A失水<失钠

B失水>失钠

C大量钠在体内潴留

D大量水从体内丢失

E水钠潴留,钠多于水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13.不能引起高渗性脱水的原因是

A大量出汗

B溶质性利尿

C代谢性酸中毒

D呕吐、腹泻未补水

E呕吐、腹泻只补水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

14.高渗性脱水能引起

A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B四肢冰冷

C血压显著降低

D尿量增多、比重降低

E颅内压增高

考生答案:

A

 15.等渗性脱水如不处理可转变为

A低钠血症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

16等渗性脱水患者如补给过多低渗液可转变为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高渗性脱水

D盐中毒

E低渗性脱水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17.水中毒最主要的危险是

A体液总量增加

B血容量增加

C跨细胞液增加

D组织间隙液量增加

E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

二、判断题

18.体液总量占体重比例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瘦人多于胖人。

考生答案:

 T

 19.血钠浓度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多和醛固酮分泌减少。

考生答案:

 T

 20.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显著减少,细胞内液量不减少甚至有所增多。

考生答案:

 T

 参考答案:

 21.高渗性脱水细胞内液量严重减少,细胞外液量也减少。

考生答案:

 T

 参考答案:

 22.高渗性脱水者血钠血钾不低,不需要补充钠、钾。

考生答案:

 F

 参考答案:

 23.高渗性脱水血钠、血钾虽高,但治疗时仍需适当补钠、补钾。

考生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水肿是指

A体内液体过多

B血管内液体过多

C细胞内液过多

D细胞外液过多

E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2.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种不存在?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3.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4.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左心衰

B右心衰

C血栓栓塞静脉

D肿瘤压迫静脉

E瘢痕压迫静脉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发生水肿的机制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无关?

A肝硬变

B肾病综合征

C营养不良

D恶性肿瘤

E丝虫病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6.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B血浆胶渗压下降

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淋巴回流障碍

E球—管失衡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7.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

D珠蛋白

E凝血酶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8.正常机体在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

A心

B肺

C肾

D肝

E皮肤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9.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

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B髓袢升支上皮细胞

C髓袢降支上皮细胞

D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

E输尿管上皮细胞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0.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使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时有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肾血浆流量增加

C入球小动脉收缩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胶渗压升高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11.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的最重要的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强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淋巴回流障碍

E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12.判断是否发生水肿较敏感的方法是

A按压是否出现凹陷

B检查皮肤弹性

C动态测量患者体重

D检测血钠

E观察尿量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二、判断题

13.钠水潴留的发生是球-管失衡引起的

考生答案:

 F

14.局部按压无凹陷,不可排除发生水肿的可能。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15判断是否发生水肿较敏感的方法是按压是否出现凹陷

考生答案:

 F

 参考答案:

 16.水肿是指细胞外液增加。

考生答案:

 F

 参考答案:

 17.血浆、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均属细胞外液。

考生答案:

钾代谢紊乱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内液钾占机体总钾量的

A90%

B60%

C7.6%

D1.4%

E1%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2.能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的是

A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降低

B胰岛素

C儿茶酚胺作用于α受体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E反复肌肉运动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3.能促使钾向细胞外转移的是

A胰岛素

B碱中毒

C酸中毒

D儿茶酚胺作用于β受体

E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降低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4.肾脏调节钾主要依赖

A肾小球滤过

B近曲小管和髓袢的重吸收

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D集合管的重吸收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重吸收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5.维持血浆钾浓度恒定主要依靠

A钾的跨细胞转移

B细胞内钾变化

C调节钾的摄入量

D调节钾的排出量

E改善肾脏功能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6.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低钾血症的是

A肾上腺素

B钡中毒

C粗棉籽油中毒

D胰岛素

E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7.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理是

AK+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K+增多、泌H+增多

BK+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K+增多、泌H+增多

CK+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K+减少、泌H+增多

DK+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K+增多、泌H+减少

EK+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K+增多、泌H+减少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8.低钾血症心肌生理特性变化不发生的是

A兴奋性升高

B自律性降低

C传导性降低

D收缩性增强

E收缩性降低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9.低钾血症心肌传导性降低的机理是

A、静息电位负值减小、Na+内流速度减慢、0期去极化速度降低

B、静息电位负值增大、Na+内流速度加快、0期去极化速度增快

C、静息电位负值不变、Na+内流速度加快、0期去极化速度不变

D、静息电位负值增大、Na+内流速度不变、0期去极化速度降低

E、静息电位负值减小、Na+内流速度加快、0期去极化速度不变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0.低钾血症心电图的变化是

AT波低平、U波增高、QRS波增宽

BT波低平、U波不明显、QRS波增宽

CT波低平、U波不明显、QRS波变窄

DT波高尖、U波不明显、QRS波增宽

ET波高尖、U波不明显、QRS波变窄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1.低钾血症骨骼肌兴奋性与膜电位的变化是

A兴奋性降低、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静息电位与阈位的距离加大

B兴奋性增高、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静息电位与阈位的距离增大

C兴奋性不变、静息电位负值减小、静息电位与阈位的距离减小

D兴奋性降低、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静息电位与阈位的距离减小

E兴奋性增高、静息电位负值减小、静息电位与阈位的距离增大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2.低钾血症引起碱中毒的机理是

A、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增多,尿为酸性

B、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减少,尿为碱性

C、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不变,尿为中性

D、H+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H+增多,尿为酸性

E、H+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H+减少,尿为碱性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3.高钾血症心肌生理特性改变是

A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传导性降低、收缩性降低、自律性降低

B兴奋性先降低后升高、传导性降低、收缩性降低、自律性升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升高、自律性降低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升高、收缩性降低、自律性降低

E兴奋性升高、传导性升高、收缩性降低、自律性降低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4.在血钾不断升高过程中,骨骼肌的兴奋性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以后又升高

E先升高后降低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15.高钾血症引起酸中毒的机理是

A、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减少,尿为碱性

B、H+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H+减少,尿为碱性

C、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不变,尿为中性

D、H+向细胞外转移,肾小管泌H+增多,尿为酸性

E、H+向细胞内转移,肾小管泌H+增多,尿为酸性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16.给低钾血症患者补钾,正确的是

A立即静脉补钾

B大剂量、高浓度、快速输入

C力争在2小时内补足

D给慢性缺钾者补钾须持续一段时间

血钾恢复后立即停止补钾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7.对高钾血症患者应当首先

A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B给胰岛素、葡萄糖

C注射含Na+、Ca2+溶液

D腹膜透析

E血液透析

考生答案:

C

 二、判断题

18.机体对钾调节的首要目标是维持血浆钾浓度恒定。

考生答案:

 T

 参考答案:

 19.酸中毒时K+外流的主要机制是H+-K+跨细胞交换。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0.儿茶酚胺能激活细胞膜上的Na+-K+泵,胰岛素能抑制Na+-K+泵。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1.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心肌兴奋性都是降低的。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心肌传导性都是降低的。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3.低钾血症心肌自律性降低,高钾血症是增高的。

考生答案:

 F

 参考答案:

 24.高钾血症心肌收缩性减弱,低钾血症是增强的。

考生答案:

T 参考答案:

 

5.缺氧 

一、单项选择题:

1.缺氧是指:

A对组织氧供不足和(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病理过程

B血氧容量下降引起的病理过程

C血氧含量下降引起的病理过程

D血液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的病理过程

E吸入气中的氧不足引起的病理过程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2.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氧分压

B血液PH值

C血液温度

D二氧化碳分压

红细胞内2,3-DPG浓度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3.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A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B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是5ml/dl

C静脉血氧分压可反映内呼吸的状况

D血氧含量是指100毫升血液中实际含有氧的毫升数

E动脉血氧分压只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4.静脉血流入动脉可引起的缺氧属于:

A淤血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低张性缺氧

D血液性缺氧

缺血性缺氧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5.血氧容量正常,PaO2降低,SaO2降低见于:

A严重贫血

B呼吸衰竭

C心力衰竭

DDIC

E氰化物中毒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6.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缺氧不属于血液性缺氧?

A亚硝酸盐中毒

B煤气中毒

C严重贫血

D支气管痉挛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

7.下列哪种物质可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

A肌酐

B磷酸盐

C乳酸

DCO

E亚硝酸盐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8.血液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的变化是:

A动静脉氧差下降

B血氧容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D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E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考生答案E

 9.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

A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B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C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D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

E循环性缺氧可以出现发绀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10.对组织性缺氧诊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动脉血氧饱和度

B动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容量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E动脉血氧含量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1.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缺氧,动脉血氧含量可显著下降?

A肺炎

B脑血栓形成

C休克

D氰化物中毒

E肾小动脉硬化

考生答案:

A

 12.缺氧时氧离曲线左移可发生在:

A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BRBC内2,3-DPG浓度下降

C酸中毒

D血液温度升高

E以上都不对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B

13.下列哪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

A磷

B氰化钾

C砷化物

D亚硝酸盐

E硫化氢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4.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增高常见于:

A失血性休克

BCO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呼吸衰竭

E心力衰竭

考生答案:

C

 15.缺氧时血管的反应:

A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16.缺氧时心肌组织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增加氧的供应量?

A增强组织氧化酶的活性

B增加肺泡通气量

C增加血液携带氧的能力

D扩张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E从血液中摄取氧量增加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红细胞数目增多

B心肌收缩力加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心率加快

E脑血流增加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18.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A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1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肝

B肾

C心

D肺

E脑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20.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流量增加

B肺小静脉淤血

C右心排血量增加

D左心功能不全

E肺动脉收缩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21.严重缺氧导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内Na+↑

B细胞外K+↓

C细胞外H+↓

D细胞内Na+↓

E细胞外Ca2+↑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22.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有: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RBC破坏受抑制

B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D红细胞内2,3-DPG减少

E血氧含量增加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23.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A贫血

B失血性休克

C高原肺水肿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24.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

A氧浓度

B氧容量

C氧含量

D氧分压

E活性氧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二、判断题:

25.缺氧时皮肤粘膜颜色可能是紫绀、鲜红或其他颜色。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6.循环性缺氧时,除动静脉氧含量差大于正常外,其他指标均正常。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7.临床上观察到病人口唇紫绀,即表示该患者有缺氧,应及时给予吸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8.有缺氧就有紫绀。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29.氧疗对各型缺氧均有一定效果。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30.缺氧不一定都发绀,发绀必定存在缺氧。

考生答案:

 31.吸氧是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最有效的方法。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32.CO中毒时,血氧容量并不发生改变。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33.氧中毒是由于吸入氧浓度过高造成的。

考生答案:

酸碱平衡紊乱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处于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E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2.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外髓集合管

B皮质集合管

C远曲小管

D近曲小管

E髓袢升支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3.肾小管产生NH4+的主要部位在

A髓袢

B近曲小管

C髓质集合管

D皮质集合管

E远曲小管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4.肾脏对尿液酸化的主要部位是

A皮质集合管

B近曲小管

C髓袢

D髓质集合管

E远曲小管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5.血液PH值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A[HPO42-]/[H2PO4-]

B[HCO3-]/[H2CO3]

C[Pr-]/[HPr]

DHb-/HHb

EHbO2-/HHbO2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6.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是

APACO2

BBE

CPaCO2

DPaO2

EAB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7.直接反映患者血浆[HCO3-]的指标是

APaCO2

BAB

CpH

DBB

EAG

考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B8.从动脉抽取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将会受到影响?

ABE

BBB

CSB

DAG

EAB

考生答案:

E

 9.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考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10.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考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11.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了

A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呼吸性碱中毒

C低血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D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E正常血氯代谢性酸中毒

考生答案:

E

 参考答案:

E12.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水杨酸中毒

B腹泻

C使用乙酞唑胺利尿

D服用含氯性药物过多

E肾小管性酸中毒

考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