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33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黄冈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黄冈市2019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内容预览:

  黄冈市2019年九年级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物理:

85分,化学:

50分,生物:

25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物理试题中g取10N/kg

  5.相对原子质量:

  H:

1S:

320:

16C:

12Mg:

24Cu:

64Zn:

65Cl:

35.5Ca:

40

  6.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13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

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臭氧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7.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测定溶液pHC.称量固体D.稀释浓硫酸

  8.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R+13O2=8CO2+10H2O。

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A.C4H10B.CH4C.CH4OD.C2H4O2

  9.德国化学家格哈德?

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

  10.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aCl2HClNaNO3B.KOHHCl(NH4)2SO4

  C.K2CO3Ba(NO3)2NaOHD.FeCl3NaClKNO3

  11.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食品保鲜的办法

  B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温度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日常物质的区别

  D化学中常见的“三”

  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2.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

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的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3.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四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36.(6分)从C、H、O、N、S、C1、Na、Mg、Fe、Cu、Ba、Ca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碳酸氢钙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可溶性的碱___________;用于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___。

  

(2)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两种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分)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

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12345

  质量/g3*******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4分钟后,产生的CO2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3___________(填已或未)反应完全?

  

(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8.(5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常服用一些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烧煤气(主要成分为CO)的家用燃气灶,改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

  __________。

  (4)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_______。

  39.(3分)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_____、碱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______________。

  40.(5分)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为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G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气体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41.(4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H2,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

  (3)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2.(6分)某校学生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针对你发现的问题,就其原因,大胆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根据你的猜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用品:

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

  (请在考试结束后,到化学实验室实施你的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黄冈市2019年九年级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678910111213

  答案DBADADCC

  36.(共6分)(化学式书写错误得0分,化学方程式不全,得0.5分)

  

(1)HCO—3;Fe3+;NaOH或Ba(OH)2;CaCO3;(共2分)

  

(2)2Mg+O2点燃2MgO

  (3)Fe+CuSO4=FeSO4+Cu

  (4)CuSO4+Ba(OH)2=BaSO4↓+Cu(OH)2↓

  (5)CaCO3+2HCl=CaCl2+CO2↑+H2O

  37.(共5分)

(1)已(1分)

(2)75%(4分)

  38.(每空1分,共5分)

  

(1)用锅盖盖灭;

(2)6HCl+2Al(OH)3=2AlCl3+6H2O;(3)增大;

  (4)2H2+O2点燃2H2O燃烧产物无污染(或产物是水)

  39.(共3分)

(1)H2SO4Ba(OH)2(共1分)

  

(2)Ba(OH)2+Na2CO3===BaCO3↓+2NaOH(1分)

  (3)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新盐(任意两点均可)(1分)

  40.(每空1分,共5分)

  

(1)CaOFe

  

(2)CO2+C高温2COFe2O3+3CO高温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41.(每空0.5分,共4分)

  

(1)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D(或E或BD或FD或BE或FE或BDF或BEF也给分)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bcda(漏项不给分)

  (6)搅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或使受热均匀)

  (7)反应产生的气体把液体压到U形管左端,使液体与隔板上的固体分离,停止反应

  42.[提出问题]铝片放到稀硫酸中为什么没有现象?

(1分)

  [猜想]可能是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发生;或可能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或可能Cl-对于铝片与酸的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1分)

  [设计方案]

  方案一

  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2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分)相应的结论(1分)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的稀硫酸少许若有气泡产生

  若没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

  猜想错误

  方案二

  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2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分)相应的结论(1分)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30%的稀硫酸少许若有气泡产生

  若没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

  猜想错误

  方案三

  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2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分)相应的结论(1分)

  在已加入一块铝片和少许10%的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若有气泡产生

  若没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

  猜想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