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400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学年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

40分钟)

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1.C 2.A [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第2题,乙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上空,可看到北半球的大部和南半球的一小部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据科学考察:

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

据此回答3~4题。

3.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D.23时15分4秒

4.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

3.C 4.C [地球自转周期加上41分钟即为火星自转周期。

地球的黄赤交角加上32分即为火星上太阳直射的回归线度数。

]

读甲、乙两图,回答5~6题。

甲         乙

5.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①—cB.②—b

C.③—aD.④—b

6.太阳直射点从a→b→c→d运动的周期是(  )

A.365日5时48分46秒B.365日6时9分10秒

C.23时56分4秒D.29.53天

5.B 6.A [第5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甲图中地球四个位置的节气,由图中可以看出地轴往右倾斜,A位置地球北极倾向太阳,应为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根据公转方向,可依次推出B、C、D分别是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②和b都表示从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

第6题,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

7.(教师独具)2018年国际排联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于2018年9月29日~10月20日在日本举行,共24支球队获得参赛资格,中国女排以亚洲区A组第一名获参赛资格。

10月20日,塞尔维亚女排3—2战胜意大利女排首次荣膺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3—0胜荷兰女排夺得2018女排世锦赛季军。

(1)女排世锦赛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哪个区间位置?

(2)在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荷兰与中国相比,自转速度有何不同?

(不考虑海拔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9月29日至10月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女排世锦赛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C到D之间。

(2)题,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

第(3)题,荷兰纬度比中国高,自转线速度小,自转角速度相同。

[答案] 

(1)C、D之间

(2)图略(均为逆时针)

(3)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比中国慢。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8~9题。

8.从节省燃料的角度考虑,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B.肯尼迪(28°N)

C.酒泉(40°N)D.库鲁(5°N)

9.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8.D 9.C [第8题,线速度越大,卫星发射时受此因素影响初速度也越大,能节省燃料,故应选择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的库鲁。

第9题,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于地面某一点的上空,故二者相比较,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是同步卫星大于地面对应点。

]

10.(教师独具)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

甲            乙

A.30° 1月B.60° 7月

C.60° 1月D.30° 7月

B [由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约为7月初。

]

(教师独具)2020年1月25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3题。

11.“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12.“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a点B.b点

C.c点D.d点

13.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的时段是 (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①

11.C 12.D 13.D [第11题,在图中①位置的地球上画出垂直于地轴的赤道,画直线连接地球和太阳的球心,观察知直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在赤道以北,说明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同理可得,③位置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可以判断②为秋分日,④为春分日;1月25日为春节,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同时在向北移,故答案选C项。

第1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春节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应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对应轨道的③与④之间的d点,故选D项。

第13题,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时间为1月初,远日点最慢,时间为7月初,由近日点到远日点速度逐渐变慢,近日点在冬至日之后,远日点在夏至日之后,③为冬至日,①为夏至日,由③到④,速度先变大再变小,由④到①速度逐渐变小,故答案选D项。

]

14.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第一天20:

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第二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同一位置时应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四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有什么规律?

(4)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表的自转速度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极点俯视图自转方向判断原则为“北逆南顺”,此图为逆时针指向,可知表示北半球。

(2)题,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第二天观察的时间应比第一天提前3分56秒,即20时减3分56秒等于19时56分4秒。

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得知,极点角速度为0,其他所有地区角速度都为15°/时,a、b、c、d中除a位于极点角速度为0之外,其他各点角速度均为15°/时。

第(4)题,因e为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运动、相对静止,因此其围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与地球相同,但其绕地球公转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线速度比地表大。

[答案] 

(1)北半球。

(2)19时56分4秒

(3)b、c、d相等,都为15°/时,a点角速度为0。

(4)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比地表大。

 

高中物理第一章 单元高考过关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7年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祭扫、踏青、赏花、观光……全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此完成1、2题。

1.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的特点的(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下列内容中,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完成的是(  )

A.发展教育B.发展农业

C.回笼货币D.提高科技力量

答案 1.C 2.C

解析 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回笼货币。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据此完成3、4题。

3.完成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  )

A.交通B.食宿

C.游览D.娱乐

4.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  )

A.补偿性B.娱乐性

C.发展性D.游览性

答案 3.A 4.B

解析 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性、消遣性。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

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B.川、鄂、秦

C.湘、桂、赣D.渝、皖、豫

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抑制经济的发展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5.D 6.D

解析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是渝、皖、豫、赣、湘、陕;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016年5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旅游日”。

全国各地围绕“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邀广大公民共享各地旅游建设成果,深入体会全域旅游新内涵,提升旅游休闲意识,携手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

据此完成7、8题。

7.文化韵味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项目,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下列关于旅游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淡化了民族认同感

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推进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

8.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D.旅游业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7.B 8.C

解析 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故合理的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6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倡导“绿色旅游”。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对旅游促进环境改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西漓江地区的环境治理,最大的动力是旅游业的发展

B.环境污染罚款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

C.旅游设施建设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D.旅游规划开发中,必须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10.下列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是(  )

①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自驾车旅游,不乘坐旅游大巴

③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④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9.A 10.C

解析 漓江属著名旅游胜地,旅游业发达,可促进环境治理;旅游业收入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旅游设施建设不属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且若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会使环境恶化;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规划开发应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

自驾车旅游更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绿色旅游。

二、综合题(共50分)

11.读下面报载旅游广告,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旅行社出现于________旅游时期。

(2)这家旅行社从经营业务上看应属于________(填“国际”或“国内”)旅行社;按产业类型划分应属于第________产业。

(3)红色旅游体现现代旅游业特点的是(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旅游主题的大众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内容的多样化

(4)20世纪50年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近代 

(2)国内 三 (3)C

(4)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旅游业的特点。

1841年,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从此,旅游活动的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

20世纪5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这一切都促使现代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包括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等,近几年出现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体现了现代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12.分析下表,表中A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B表示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C表示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国家

A(%)

B(%)

C(%)

西班牙

4.2

29.8

10.0

意大利

2.0

12.6

9.8

希腊

4.9

40.0

5.6

瑞士

2.9

22.0

7.2

奥地利

6.7

29.4

8.9

英国

1.4

7.4

2.4

法国

1.9

10.9

2.9

泰国

3.6

16.3

8.0

(1)表中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最高的是________。

(2)表中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百分比最高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表中各项数据说明了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表的各个国家中,英国的各项数据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其中与英国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奥地利

(2)西班牙 意大利

(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等。

(4)其主要原因:

英国是产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旅游业不是该国的支柱产业。

自然原因:

地处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条件单一,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都不丰富。

解析 该题前几问考查读表及综合分析能力,最后一问是联系自然地理知识,主要是气候对诸地理要素的影响。

英国地处纬度较高地区,属单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比起其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资源不够丰富。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市区东北角,原为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工厂逐渐衰落。

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的艺术家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现已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和新三大景点(长城、故宫、798)之一。

下图为798艺术区一角。

材料二 京广高铁及沿线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1)简述京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798创意产业园也是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

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景观群,改善了旅游资源的集群和组合状况,“集聚”使游览价值更突出;改善了交通条件,使人们出行更方便快捷;使旅游区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拓展;对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在北京的停留时间,使游客有更多附带消费,增加旅游收入。

解析 第

(1)题,便捷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可以扩大市场、完善南北方旅游资源的集群组合状况,节省时间等方面来分析。

(2)题,依靠知名的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开放,增加宣传力度,提升形象,吸引游客,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4.2016年4月1日,一周2.5天休假正从纸面走进现实。

自4月1日起,山西省晋中市、江西省吉安市开始正式实行2.5天休假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代码)。

(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

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服务质量下降

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分析实行2.5天休假模式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①③ 

(2)ABD

(3)①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②拉动内需,促进消费;③缓解旅游黄金周压力,还可减轻特大城市交通压力。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数据。

(2)题,主要考查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C、E项属于有利影响。

第(3)题,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解答。

15.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 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

世博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于2016年6月16日开园迎客。

建成后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

在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

(1)迪士尼乐园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意义。

(2)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娱乐 休憩

(2)提高上海的知名度;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

解析 第

(1)题,迪士尼乐园可供人们娱乐、休憩。

(2)题,从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第(3)题,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提高上海的知名度、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