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5898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docx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

第一讲在学科教学中扎实地实施“两纲”教育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

一、“两纲”的贯彻实施是育人的根本大计

1、教育本质的呼唤

2、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

人须有独立自强的人格,百折不回的精神

3、时代的紧迫要求

是教育理念的学习与提升,是深入思考我们的培养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

1、课堂教学本身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把握学科的基本特征,深入钻研教材,挖据教材寓含的深意,发挥教材固有的育人资源的作用

(1)语文学科

(2)历史学科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礼记王制》

达其志通其欲《礼记王制》

(3)数学学科

(4)物理学科

(5)音乐学科

(一)学科教学与“两纲”实施不是两张皮,教材本身寓含育人的资源,只要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其中宝藏.

(二)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

(三)研究学生的知识世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引导他们体验,感悟,重视他们的实践,反馈。

三、教师自身在“两纲”实施中获得新发展

1、育人先育己

2、教学业务上狠下功夫

第二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推进“两纲”教育

第一部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教育研究的意义

公民道德教育、中华民族未来复兴之路、全球化时代的主权和国家安全

环境教育

青少年成长与民族精神教育

个人生命的源头活水、族群归属是人的基本要求、国情知识与责任承当、从文化根源中吸取发展的资源。

第二部分在课外活动展开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课外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有两大领域:

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

三项内容:

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五个板块:

行、习、赏、唱、礼

二、围绕三项重点内容,在弘扬中培育学生具有时代内函的民族精神

围绕“国家意识”教育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围绕“文化认同”教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围绕“公民人格”教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习:

社会服务,农村企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科技活动,民俗技艺训练

礼:

节庆活动,仪式教育

要求循序渐进,安排规范有序

学生自主合作,体验真实

第三部分加强安全教育,关安学生生命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热爱生命

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职责

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是教育系统工程

生命教育:

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

禁毒、预防艾滋病教育,性别和性教育

环境教育,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1.专题教育2.课外活动(灵活多样,丰富有效)

安全教育的主题精神

三个基本点:

1.提高生存技能2.增进自我保护意识(自救)3.建立危机干预防备体系

把未成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不受伤害,提到十分重要的工作议程上

教育的起点是“人”从尊重生命开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小学阶段起

掌握交通安全,防火,防溺,防电,防煤气泄露,中毒,以及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预防自然灾害,在灾害中自救自护

学会识别可疑的人和事件,并进行防范

提高心理素质,避免自杀和他杀事件发生

四个品质:

(1)勇敢应对,

(2)沉着镇静(3)自救自护(4)坚持不懈

开展安全教育的操作层次

认识层次、实践层次、情意层次

深化人身观,内化价值观,融合知、情、意、行

促进生存智慧和潜能

指导纲要中课外活动设计

班团队活动。

节日,纪念日教育。

仪式教育。

学生社团活动。

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活动。

野外、自然的体验活动。

社区、家庭的生活指导等

建立文化设施中的生命经验中心

社区工作,网络。

报刊传媒,电台,电视台。

出版与教育资料的收集

典型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安全教育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

课外活动形式:

形象生动有趣有启示性

建立健全危机与灾害的应急管理体制:

监测报警,救治护理,应急康复,家校合作,信息化建设,医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干预体系

发展干预预防相结合

第三讲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的基本涵义:

设计——根据某项工作的目标要求,预先制定工作方案。

教学设计——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精心构造和选择具体方案。

以学科为对象的设计——不同的学科,其不守备部队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针对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点。

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1、教学目标的陈述:

(1)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产生的行为予以描述和改变

(2)教师期望学生的变化

(3)描述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门学科之后,学生应能做什么,或者学生应具备了哪些特征。

(4)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5)是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目标:

关注学生经过教学之后,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

课堂教学目标领域: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

1、明确行为主体。

学习者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2、明确行为指向。

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

尽量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语言

3、明确行为条件。

行为条保持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4、明确表现程度。

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等。

教学内容的组织:

1、心理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心理化组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或操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开端;以问题贯穿学习活动的过程;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归宿;使学习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

3、操作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将“做”“想”“讲”“看”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

4、结构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内容有机整合,关注学科各章节或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四个环节:

情境、问题、活动、应用

对问题有启发,对内容有引导,对活动有激励

应用的设计具有巩固作用、反馈作用、实用价值

 

第四讲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实施和社会课程资源利用

认识层面:

如何理解这两类新课程?

对学校和教师有何新的要求?

在学科课程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再开设研究型课程了?

操作层面:

如何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设计?

在研究型课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指导什么?

学校管理如何适应新课程要求?

二期课改的三个特点?

学校层面:

国家课程的实施——国家课程的事实,学校课程的开发

教师层面:

学科课程的教学——学科课程的教学,特长课程的开发

学生层面:

共同基础的形成——共同基础的形成,不同基础的发展

研究型课程的理念:

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2.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世界

3.优化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强调课程整合发挥课程整体效益

研究型课程的目标

1.亲近和接触自然、考察和参与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体验,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

2.经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研究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初步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创新精神,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

整合是一个外来名词,其本意是很清楚的,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融入教和学的过程中以及融入课堂中。

信息技术应用核心是通过改变教和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我们如何改变课堂:

1.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2.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营地,而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书院,而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场所。

4.课堂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的车间,而是学与教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

信息技术落后如何构建新型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核心是构建图像和非语言形式的多媒体支持的学习环境和借助网络的交互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数字化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几种做法:

以设计和实施数字化教学活动为核心,例如:

1.把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世界问题引入课堂

2.设计模拟环境,构建“做中学”的第二渠道

3.提供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

4.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拓宽和提高课堂交互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的三个主要环节:

1.课程资源的收集、重组和应用:

网络环境下学校建设丰富的、开放的基础教育资源是一个提炼和整合的概念,它主要任务不是要另起炉灶去重复开发,而是整合现有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源,包括互联网资源、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在把知识从各类知识源中提取出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对它们加以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来支持数字化的学习活动。

学校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师开发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凝聚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资源”,包括教师对各种知识源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的主题学习资源,优秀的教学案例,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师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广泛交流生成的交互资源等等。

2.数字化学习活动的设计

备课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

(1)一节课由若干相衔接的教学活动及相应的学习环境的设计组成,所谓备课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

(2)备课是构建一个教学活动框架,在活动的框架上可以支撑起丰富的、符合教师个性化特点的教学。

3、课堂教学策略

(1)从学校设备配置实际出发,营造课堂数字化学习环境

(2)安排相互衔接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3)坚持教学的生成性,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

(4)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促进学习的活动(不是消极地坐着听讲或记笔记)

(5)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定。

第六讲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

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堂设计

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教学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反思1:

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反思2:

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教师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平台:

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教学设计

元素

1立足学校2聚焦课堂3注重学习4强调实作

5团队参与6关注反思7专业引领8行为跟进

9课、研、修一体

校本研修:

学校基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全程参与、有行为跟进的行动教育的过程。

它是教学、研究、进修三位一体的学校组织学习文化

校本研修中小学推进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行动

自我反思

校本研修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从技术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取向

2.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3.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4.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

学会与自我对话学会与同伴对话学会与理论对话学会与实践对话

(1)公开自我,以开放的心态让同伴听自己的课

(2)与同伴建立适当的专业支持关系

(3)将自己融入公开的交流与讨论之中

(4)不断在观摩中吸取同行的智慧,在分享中学会分担

(1)看别人的课,说别人的课

(2)看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

(3)改进自己的课,开放自己的课

青浦学校的校本研修

一、建立课堂教学信息表,培养与激活教师的问题意识

二、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协商,生成共同话题

生成共同话题的5条原则

(1)话题是大家感兴趣和值得探讨的

(2)话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或理论价值

(3)话题本身能够清晰、简洁地陈述

(4)话题能够分解为具体的、可供研究的小问题

(5)话题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在既定的时间、条件和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

三.采用研修纪实表,帮助教师观察分析事实,做到言之有据

四.建立反馈会议共同遵循的规则,营造和谐向上的研修氛围

学会倾听的4条规则:

(1)尊重言者,真心融入,相信每一位教师的发言都是有道理的

(2)学会容忍和沉默。

不轻易打断对方

(3)关注思维的实际过程,辨清所述问题生成原因,认识所有与之相关的因素

(4)记录、思考,捕捉灵感和推敲语言背后的意义

学会分享与分担的6条规则

(1)建立“同心同德”、“荣辱与共”的信任、责任和友谊

(2)敞开心扉,说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

(3)积极思考、记录,分享经验和智慧

(4)在各自经验和智慧的柔性碰撞中生成真知灼见

(5)分担问题解决的责任,有质量的按时完成任务

1、问题引导--------唤醒改变现状的自觉

2、差别推动---------有话可说,引发异质讨论

3、技术支持--------

4、行为跟进--------教案不能复制效果

一堂好的课,绝非是执行一个完美的教案,而是教师边教边改,不断调整原有的设想与实际上课的不同细节,不断甄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自觉地在实践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这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的过程。

联动机制:

1、教育行政与进修学院业务部门联动

2、进修学院业务部门与基地校联动

3、点面、城乡联动

4、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联动

5、示范课与常态课联动以“优质”引领“常态”让“常态”变得“优质”

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环培养制度:

职初教师(提前转正)一年---------经验教师(校教坛新秀)二年以上------骨干教师

(校教学能手)六年以上-------研究型教师(校学科示范教师)十年以上-------区名优教师(小首席教师)十年以上

必要的行政政策,激励了教师在校本研修实践与探索中实现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

一、几种主流校本研修途径

主流研修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制度保障的研修

(一)学校的三种主流研修途径教研组研修年级组研修项目组研修

(二)三种主流研修途径的区别

教研组研修年级组研修项目组研修

目的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教师校本课

程开发课题研究

等能力

主体学科教师班主任及年级组全体承担项目任务的

教师教师

内容研究学科教学问题研究本校本年级学生特点如何开发实施评

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价校本课程,如

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主题何进行课题研究

教育等学校的一些重大

问题等

组织形式每周或隔周进行,每学期四到五次,形成以学校需求为导

形成制度制度向灵活组建各类

项目组

(三)三种主流研修途径的共性

研修的基本环节相同

确定研修主题-------确定研修目标------确定人员及任务------设计研修问题-----确定研修形式------调控研修过程------进行小组归纳-----进行活动反思

二、校本研修的几个基本环节

确定研修主题确定研修目标确定研修人员及任务设计研修问题确定研修形式调控研修过程进行活动归纳进行活动反思

三、校本研修的制度化建设

三种研修途径在学校中发展不平衡

制度化是研修发展的保障

“化”表示项目推进一种过程,也表示项目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研修制度化需要内驱力,也需要外驱力。

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点燃教师研修激情

第七讲课程资源区域开发和校本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材、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的知识系统等。

从课程资源的本事来看,它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

工作策略

区教育局行政大力推进

区教育学院全面专业支持

学校积极主动发展参与

所谓“区域开发”指的是“以区为基本单位,组织性的资源开发”

所谓“校本利用”,指的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组织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原则:

一、共享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因地制宜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特色课程

有利于提升学校新课程的实施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举措:

一、政策制订

二、机制创新

三、规范标准

四、项目推动

五、课题驱动

六、平台搭建

1、资源内容:

由面向教师的助教型资源向面向学生学习型资源过度

2、资源结构:

由原生态的素材型资源向结构化的主题资源过度

3、资源形态:

由静态的技术型资源向动态的智能化资源过度

4、资源管理:

由较单一的“信息管理”向多元化的“知识管理”过渡

一、引导教师重新认识课程资源

二、调整和优化学校课程资源结构

三、十分重视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

一.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基本环节: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教师是课程开发主体的意识

首先,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

其二,要确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意识

第三,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第二个基本环节:

全员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第三个基本环节:

组建教师团队,加强校本研究,建立课程共享资源库

二.推进两个结合

1.坚持”二期课改”与我校”选择教育”的办学历年相结合

2.坚持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开发相结合

三.坚持一个工作策略

通过以点带面,以榜样示范,引领来推进课程开发和校本利用,推动学校二期课改的整体发展的工作策略.

 

一个主体

三项筛选原则

三个主要的开发途径

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

筛选原则:

第一是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

第二是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法扎需求。

第三是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主要开发途径:

1.拿来主义,整合推广一批

2.协调各方,自行开发一批

3.鼓励学校,创造提升一批

 

曹阳二中案例一:

以阅读为中心的主题式教学:

在一篇文章的引动下,采取“类结构”模式对同一主题(专题)北京下的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重组、重构。

从而在宏阔的阅读背景下进入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第一阶段:

扩展阅读

第二阶段:

科文品读

第三阶段:

主体性写作

案例二:

以活动为中心、阅读为背景的主题式教学

在一个生活现象的引动下,把同一主题(专题)背景下的阅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整合,使语文学习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

第一阶段:

背诵论语,梳理内容

第二阶段:

走入历史语境,触摸文化遗迹

第三阶段:

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案例三:

南京生存训练---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型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情感激励类资源,背景经验类资源,实验实践类资源,认知加工类资源,mindmanager教学平台,网络学习平台

一.充分体现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解

二.课程资源不仅是对教师个体的功能认识,更是教师集体的功能作用

三.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经历的相关要素,都应融入课程资源

一.确立”伟人教育”学习活动课程开发的工作思路.

坚持一个共识.“伟人教育”是在中小学生中坚持“树魄立根”教育,贯彻落实<<两纲>>精神的一个有效切入口.

确立二个定位.一是伟人教育以播种为要旨,为数魄立根电机.二是伟人教育立足于区本化,理性思考实践化

确立三条原则.做圆,做通,做实

二.架构“伟人教育”学习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活动体系

三.建立“伟人教育”学习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推进机制

<邓小平理论常识>教育系列软件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庆祝建党80周年重点音像选题.

<邓爷爷,我爱您>学习活动用书荣获2003年文化部全国第三节蒲公英金奖,荣获2003年上海市的与科研成果一等奖,伟人教育学习活动课程荣获了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伟人榜样教育的先进性

二.教育活动的层次性

三.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一.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二.项目组以开放的形势组建,正和各种开发力量

三.依托区教育学院的专业引领,寻求各级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四.以教学实践促进素材库项目研发,以素材库项目研发推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与新教材的实施密切相关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以教师为主体力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八讲聚焦课改决战课堂

徐汇区在推进一期课改的时候,实施了两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工程,即长桥教育工程和科技教育工程。

基本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三个板块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张扬学生个性发展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基本形成可以缩小校际差距为抓手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

提出了“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二期课改的工作思路。

首先,“聚焦课改决战课堂”就是聚焦课堂质量。

年年都把“聚精会神抓教学”作为徐汇教育工作的主题,并付之于行动。

其次,“聚焦课改决战课堂”就是关注课堂实践。

我们不提倡无为的争论,不提倡简单的发牢骚,不提倡“愚昧”的“忠实”。

我们提倡的是对课改精神理解后的课堂“实证研究”。

六项措施:

一、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教学规律,提倡减负增效,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符合课改的教育教学范式。

二、发挥学校作为课程改革主阵地的作用,建设一批区的课改实验示范学校,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拓宽培训渠道,加强校本教研,提高培训实效,提升校长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课改的实践中形成一批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四、改进和创新评价方式,构建体现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评价方案。

五、实施“光启行动计划”,将课堂教学与校内外、课内外的科技、艺术、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基础型课程有拓展内容,使活动型项目有活动载体。

六、突出时代性,以英语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的推广为重点,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二期课改”工程历时4年,分成5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解读过程”

探索研究阶段-------“百课工程”

反思验证阶段-------“范式工程”

普及推广阶段--------“比武工程”

总结成果阶段---------“展示工程”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落脚点和集中体现点,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才能保证课改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